2018年7月24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806


文凭不认,焉知非福?


2018/07/24 南洋商报/言论

~作者:胡逸山博士


身为一名独中生,多年来首先是经历着(因为当年有考统考,所以起码理论上是有切身关系的),后来可说是观察着统考文凭有被政府承认与否,从一开始的在某种程度上充满激情,到现在就只有以平常心来看待了。

所谓承认统考文凭,不外就是说可以统考成绩作为进入政府大学就读或申请成为公务员的基本考量吧?

扪心问一句,虽然如此问可能会得罪很多人,而且据说此问题的答案在马来半岛的北部与中南部大不相同(沙巴的答案应与马来半岛中南部较相似),当初我们的父母为何省吃俭用把我们送入独中就读?要让我们得以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学好中文、掌握美德当然不在话下,但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独中的教学程度更良好,“更易与国际接轨”、“以后出路比较广”等。

起码在沙巴,这可不是说说而已。在我们那儿,独中的地位是极崇高的,不单是华人,也是其他友族有识之士家长们的首选。一些来自沙巴的友族部长或其他政要,彼等的孩子也是送入独中就读,原则上所受的中文教育不比我少,难道彼等就不担心统考文凭不受政府承认吗?

政治把戏别认真看待

那更坦率的说,我们是压根儿的不担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认为是件“好事”!这话如何说起呢?因为就如上述般我们的父母本来就没打算把我们送入政府的教育体系去念书,当然这也就延伸为我们也“被断了后路”,完全不考虑到政府大学念书,而是只考虑要不出国留学、要不就在本地五花八门的私立大学就读;后者大多有与外国大学合作的所谓双联课程,在本地念几年后又到外国合作大学念几年,甚至完全只需在本地的合作大学念,过后获颁的是外国合作大学的文凭。

在本地一般“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社会心理下,要谈以后出路,这不是更广吗?

如果以后硬要吃铁饭碗、打政府工,那问题也不大啊。起码在沙巴的许多独中,我们也有兼考大马教育文凭(SPM)的。就好像当年我刚从外国回来,要到本地的政府大学教书,校方除了看我的国外大学文凭资格外,唯一有关本地的教育资格要求就是大马教育文凭的马来文成绩。当我轻松的填上“A1”再附上文凭副本后,没多大问题也就被聘请了。至于纯拿着统考文凭而在没读过大学的情况下就要去应征公务员的有多少位?我们进独中的,本来就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至少也要读个大学或学院才出来找工作吧?

所以个别州属什么承认统考文凭等,我认为根本就是政治把戏,拿来忽悠一下罢了,不要太过认真去看待。

承认统考文凭与否,从前朝一直闹到当下变天后的新马来西亚,我想大家也是时候关注更为基本的教育改革了,以后再论。



善用我们的教育优势


2018.07.23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张立德


孩子对电脑和相关课程的兴趣是怎么培养起来的,我一时也说不上来,也许是他从小就像现在一般小孩很早就接触智能手机和平板吧?但我是不断的鼓励和培养他的阅读习惯。而为了锻炼他的专注力和思考力,我让他接触了机器人课程,他的兴趣是比相对简单的一般电脑课程浓厚。为了确保他不会过度沉迷在电脑世界,我一再耳提面命,无论是学习何种课程,让兴趣成为专业,打好各种基础是必须的,包括语文能力、创意思维、人际关系、应变能力等等,缺一不可。否则是不可能成功的。

孩子学校6月宣布取消正课收费电脑班后,上星期就宣布8月份开办课外收费电脑班,相信这是校方早前以问卷方式调查家长意愿后所做的决定。身为家长我是反对正课收费电脑班。

我孩子极有兴趣学习电脑,我的观察是他绝对不是抱着好玩心态,确有从中学习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所以不反对他参加课外收费电脑班。

事在人为,校方有效率地按照教育部指令,并收集探讨家长意见后,遵照大多数人意愿妥善处理收费电脑班课题,让家长对学校管理层以及董事部和家教协会有信心。对于正课收费电脑班问题仍然处于拉锯状态的其他学校和地区,建议应该妥善地通过董家教三方的协商,做出符合大多数人意愿的决定。

孩子对电脑和相关课程的兴趣是怎么培养起来的,我一时也说不上来,也许是他从小就像现在一般小孩很早就接触智能手机和平板吧?但我是不断的鼓励和培养他的阅读习惯。而为了锻炼他的专注力和思考力,我让他接触了机器人课程,他的兴趣是比相对简单的一般电脑课程浓厚。为了确保他不会过度沉迷在电脑世界,我一再耳提面命,无论是学习何种课程,让兴趣成为专业,打好各种基础是必须的,包括语文能力、创意思维、人际关系、应变能力等等,缺一不可。否则是不可能成功的。

最近与旅居国外的言路版专栏作者交流,当中就触及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我们互相交换对于教育的看法,获益良多。他们在外国上学的子女,小学课程并没有我们华小般十分注重的电脑课。旅居英国的学者陈日佳说,当他第一次接触女儿的学校课程时,感触很深,东方社会凡事不断强调的“不要输在起跑点”的观念,对小孩成长过程是一种伤害。

旅居澳洲的资讯工艺博士张晋玮移民多年,对近期大马教育发展的感觉是资讯工艺应用追赶得上发达国家,唯在教学上仍是填鸭式和思维上保守。

他说,澳洲小学生所需学习的科目和节数很少,很注重体育和其他兴趣班活动。所以功课不多,注重阅读。考试是评定教学成效,不是考核学生。

陈日佳一谈起学校学习内容就激动不已。老师告诉他,孩子在学校会获分配小鸡,每天去观察小鸡的成长过程和身体变化。他说,这样生活化的学习体验对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非常重要,孩子不需要的什么电脑课,实实在在地从生活细节中学习成长,是相对正确的教育方式。

张晋玮说,澳洲的教育注重孩子的人格发展,团队精神的养成,以及拥有强健的体魄。我的看法是,事实上,东方教育也有注重这些方面的养成,看看中国典籍和各大门派的学问主张,都包含这些教育和人生观念,只是到了近代讲求速度、排名、个人成就和过于强调荣誉感,很多价值观都被扭曲了。晋玮说,他认为东西方结合的教育模式最为理想,汲取西方的自主和无压力学习方式,再添加东方的刻苦耐劳精神。我听了点头认同。

马来西亚人在这方面算是较好的,有政府津贴的多元源流公立学校,亦有百花齐放,任君选择的各国教育模式的私立学校,以及华文独中。公私立学校若能互补不足、精确合作、扩大交流是件美事;在课程纲要上摒除填鸭式教育和考试至上思维,注入更多各大文化的精髓,强化普世价值观,更注重美学、创意和批判式思维,我们的课堂氛围将会变得更和谐。

纵观近10年的政治局势发展,以及首次政党轮替后的新马来西亚社会氛围,再看看网络科技对社会、人心等所带来巨大改变和冲击,宗教和文化的熏陶被短视和利己主义所骑劫,不是说西方的一切就完美,而是我们要善用我们的优势,取长补短,去芜存菁,让我们变得更好,一切就从教育改革开始。

   

谈谈统考问题癥结(上)


2018/07/17 光明日报/好评

~作者:洪伟翔


改朝换代后,统考课题再次聚集了各方焦点,成為各族人民尤其是巫裔和华裔的讨论重点。尤有进者,此课题更演变成双方互指种族主义的战场,情况令人担忧。

事因不管是前朝国阵还是现任希盟政府,都在选前不约而同将承认统考纳入各自的竞选宣言中,使得本来遥不可及的承认统考霎时成了共识,进而激起各方期待和担忧。

统考承认与否,到底出了什麼问题?為什麼绝大部分华人都认為统考并不妨碍各族团结而且具有相应或更高的水準,但另一方面大多数友族同胞却抱持南辕北辙的态度,认為统考不单止破坏种族关係,甚至是国民不能团结的主因,而且水準还不够格,根本不能与国家考试同比肩呢?

上述分歧真是因為种族主义、双方因固有的种族本位思维和思考模式而一贯的否认或是支持吗?笔者并不认為是。事实上,两边许多人不过是将之视為种族主义言论,进而将任何对立都打入种族主义的桎梏中加以挞伐,忽视了其中的理由和道理,变相地将事情过於简单化了。

各因素令这问题打上死结

那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笔者浅见,最主要原因就是大家忽略了统考的民办因素,这才是最难被跨越的绊脚石。以这几年来董教总与教育部的立场及关係来看,甚至几乎可说这是个解不开的死结。

要知道,统考是独立於政府教育部监察下的私立民办教育考试。换句话说,不管是考试范围、批改準则、评分标準、出题深度甚或是考试日期、场地、参与的考生等,教育部完全没任何置喙餘地,而完全是由董总旗下的行政机关统一考试委员会来决定的。

问题就出在,完全独立於政府监察审核系统外的民办考试,却要获得与政府公办考试同等地位,不管放诸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标準,都是不可能让一个完全独立於自身体系外的考试与本国正宗政府考试同等地位的,因这根本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现实。

若政府大开方便之门,让政府毫无插手管制空间的民办私人考试获得与政府考试同等的地位,那是否意味以后任何民办考试,不管是何种性质,也应该一视同仁获得政府承认?若真是如此,那要政府考试立於何处呀!

这与种族有关吗?完全无关!跳开各自的种族身份和背景以公办考试负责人的角度思考,难道会去承认一个自己完全没任何话语权和监察权,就连程度到哪裡都完全没审核的餘地,只能听凭他人说辞的考试吗?根本就不可能吧!

当然,有人会说统考水準高,受到多国承认。但即便程度多高,统考还是不受相关当局审查、完全独立於政府机制外的。有水準这结论,也并非由政府所鉴定认可,况且即便现今确实有水準,但又如何确保未来水準不变?要知道政府对於统考是完全没任何审核权呀!

由此可见,民办考试如统考,若要获得与国家考试同等地位,前提必是要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审查和监管。正如华小的小学评估考试(UPSR),虽是以中文為教学媒介,除了语文科试卷外都是以中文来出题答题,但因是政府考试局旗下的官方考试,又何尝出现过任何问题?(為此华小和独中是完全不同情况的。)

问题要解决不难,只要统考相关机构与政府合作,让政府对统考进行一定程度的监察、评估及鉴定就行了。但虽看似简单,恰恰死结也就出在这裡。

因歷史和国家教育政策等因素,还有双方的极度互不信任感,深恐统考或华教会因此而变质,董教总将会失去对统考的主权,才造成董教总根本就不可能也完全没意愿让政府插手统考事务,令这问题打上了死结。

篇幅所限,下篇文章再与各位继续探讨此一错综复杂的课题。



谈谈统考问题癥结(下)


2018/07/23 光明日报/好评

~作者:洪伟翔


因篇幅所限,不得不将探讨统考问题癥结的文章一分為二。继上週专栏文章点出统考问题被种族主义言论所掩盖的最主要障碍后,本篇继续与大家深入探讨这个错综复杂,但又紧扣华社乃至整个大马多元社会心弦的课题。

為简短概括上篇文章所说的障碍,以及方便没阅读上篇文章的读者,特此将该最主要的癥结以如下问答的方式来呈现:

為什麼统考难以受到政府承认?因為政府完全没监察权。為什麼政府没监察权就不能承认?因為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都不可能让一个自己连基本审查权都没有的考试与体制内既有的考试相等同。

為什麼政府会完全没监察权?因為管理、创建统考的董总不允许,也不可能让政府插手统考事务。為什麼董总如此铁了心也不允许政府监管?因為董总深怕统考若被政府插手监管,将会导致董总对统考失去主导权甚至使得统考变质。

為什麼董总会惧怕政府插手后统考会变质?因為各种歷史因素包括国家过往的教育政策和对待华文教育的态度,使得董总对政府一点信心也没有。

所以死结就出在这裡。统考要被承认,换句话说就是令其与政府考试同等,享有一样的地位。但董总在现阶段又绝不可能让政府插手任何统考的事务(相关事务的内容可参阅上篇文章),这就令整个课题繫上解不开的死结了。

整个事情的道理很简单。要同等地位,就要被监管。不要被监管,就不可能同等地位,这是放诸四海皆準的道理,不管是放在私人界还是政府裡都一样。

无视根本原因胡乱给承诺

既是如此,那是否就应该把矛头指向不愿意让政府插手的董总?表面上或许可以这样说,因為董总既要统考被承认,但又绝不愿统考被监管。但其实若想深一点,这确实也并不该责怪董总。因统考的本意就是不要受政府监察,不希望受到管制而独立於政府之外,进而成為自成一格的中文考试。

其成立的目的,本来就是要独立自主,与政府的教育政策和课纲採取和而不同的道路。若董总因要让统考受到政府承认而让教育部插手统考事务,甚或是将课纲或课程内容进行修改以符合教育部的要求(比如将国文或歷史科换成国中的课纲),这不就彻底违反了统考一开始创立的本意和目的吗?

為此,统考被承认与否,本来就不应该会成為一个课题,因為两厢本来就是八竿子打不著,互不相关的。而且,承认统考也不见得会让统考变得更有优势,许多家长会将孩子送入独中或私立学校就读,不正是因统考或私立学校使用的是与教育部完全不同的课纲和教育内容吗?若统考因為要受承认而逐渐趋向於政府的课纲和教育方式,不就是把自己最大的特点给放弃了吗?

所以各位读者若细心查看,董总方面一直以来对统考被政府承认与否的态度都是表现得不太上心的。能被承认当然最好,不被承认也并没有什麼大不了的。董总从来就没有主动去迎合政府对承认统考所开出的条件(即便这些条件是合情合理的),教育部也并不强迫董总接受其所开出的条件;反而是政治,一次又一次地将统考及董总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為了迎合华裔迫切想要华语华文被纳入国家体制及受承认的心态,朝野各政党尤其是两边的华基政党,次次将根本就难以解决、如上所述已成為死结的课题纳入自己的承诺之中,无视其背后的根本原因而胡乱给予承诺,才会使统考课题演变成如今两头不到岸,成為眾矢之的的课题。

简而言之,前朝政府对统考是承诺了从没想实现,现今政府则是没想清楚没研究好就胡乱给予承诺,才使得如今这种骑虎难下的情况出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