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8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810


单一化语言与多元化族群


2018-07-28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黄婉玮


我国的华人虽为少数民族,但长期依靠经济实力维护着母语与文化的发展,因此在建国以来,华教的力量带动了多源流教育发展的体系,也被政府和马来族群视为团结国民政策的绊脚石。

多元性民族与宗教的文化是东南亚国家共有的特色,为了让多元民族能在相处上减少沟通问题以及互相了解彼此的文化,多国政府会在语言方面采取同单一化的语言政策同化多元民族,一些国家会采用所谓的“大熔炉”政策去美化同化的目的。

在单一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比较愿意接受同化,他们对于语言,一般认同为沟通的工具,掌握了单一民族的语言才能融入主流的社会。但在相对多元民族体系的国家,比如马来西亚,少数民族的人口总数相对少于马来族群与原住民群体,对社会的影响力却不少于马来族群,例如华人社会的发展与马来亚的历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连结而相辅相成,故而华人社会一直以来都将自身的民族文化视为形成国家文化的一个部份,可惜的是,政府只愿接受马来语、宗教、习俗作为唯一的文化载体。

语言不只是一项沟通的工具,也是承载民族文化的载体。

我国的华人虽为少数民族,但长期依靠经济实力维护着母语与文化的发展,因此在建国以来,华教的力量带动了多源流教育发展的体系,也被政府和马来族群视为团结国民政策的绊脚石。

其实在政府单一的列马来语为国语时,已象征非马来民族的语言处于不对等的地位。所有的国家政策必须先满足马来人的权利,而不是全民利益。马来人的权贵、宗教、语言必须处于首位,否则视为违反宪法,比如当一位部长在官方的发表会上用非马来语讲解时,或者是当新政府在统考文凭的课题稍微表现出诚意时,都会马上引起马来人团体的示威抗议。但其实妨碍国民团结的不是语言政策,而是不平等的民族地位妨碍了语言多元化的政策。

当华族要求政府将华文教育体系纳入国家体制时,马来民族主义者担忧单一化的语言政策将被破坏而提出抗议,朝野政党与民间团体都把矛头指向了教育部,可是他们应该清楚,最终的决策者不会是教育部长,而是现任的首相。

希盟政府被网民挪揄“换了位置也换了脑袋”,那么,第二次出任首相的马哈迪会不会也改变了想法?过去的马哈迪会强调独中与统考阻碍团结国民,所以推出了让各族集中在一起上课的“宏愿学校”,在语言方面一直要推高的则是英语化教育。马哈迪明白硬实力的建设靠经济,而软实力的建设必须靠教育,可惜他想兼任教育部长的愿望无法实现,于是挑选了一位政治背景和意识形态都不太深的马智礼当教育部长,由于这位“新马”

确实有很多“可塑”之处,因处理族群与语言教育的课题略缺经验,所以还须依靠“老马”的经验处理。

另一方面,政府与马来人团体一直认为非马来人的母语教育会挑战国语的地位,却很少意识到正在挑战马来语的地位的是真正的外来语——英语,新生代的家长更倾向于送子女到注重英语教学的私立学校,而华文教育的生存环境也越来越艰巨,要面对的早已不是政府承认不承认的问题,却是国内开办越来越多的英语国际学校。



承认统考欲速则不达


2018/07/28 中国报/评论

~作者:阿李


承认统考课题引发争议后,在马华亚依淡国会议员魏家祥的国会质询下,教育部长马智礼重申,此事必须经过审慎及全面的研究,不可仓促议决。

而他更表明教育部不拨款独中。这新闻一出,就激起华社强烈反弹,也让一直支持新政府的华社动摇。

独中在马来西亚一直都属于比较特别的教育体系。它不属于我国政府教育部的范畴,后者也无法插手当中制度。

其实,要承认统考其实也没有那么难,要拨款也没有那么艰巨,难是难在独立中学与教育部之间没有达成共识,也无法互相配合。

虽说统考文凭在新加坡或很多国家受到承认,却是在很多因素配合下才能得到此等决定,就如美国可以接受平民拥有拥枪械执照,我国不可能一样。

马来西亚的多元种族文化,為国家增添了不少色彩,但也因為多元种族课题,一不小心就让这些色彩太丰富、太浑浊。

配合上达不到平衡

当今政府说,必须确保种族和谐和马来语地位没有受影响,才能进一步实现承认统考。这并没什么太大问题。但许多极端分子激动地说,“这国家不属于某些种族的,这国家是属于大家的。”

这两段话,其实也可以成為各族的言词。这国家,是属于大家的。

如果太极端地想要得到突破性的进度,确实对种族和谐没太大帮助。

尤其,独中在和教育部的配合上,一直达不到平衡。

要维持私立学校的教育,但其学习内容和我国教育部的体系不在同一个范畴,教育部不能插手,独立中学不配合。这样的情况下,不就是在為难新任的教育部长吗?

有一句话叫“上帝要你灭亡,必先让你疯狂。”如果此刻教育部和政府对独中和统考亮绿灯,為了实施宣言而收买华社,什么都放行,恐怕一切都会走向极端。

我们要拨款,前提是名正言顺。拿人手短会被非议,被挞伐没有资格拿的拨款,我们不要。

我们要拨款,但要堂堂正正,名正言顺,该拿的,一分钱也必须争取。

我们要承认统考,但要的是新政府不偏袒地全面考量,在得到数据与各种正面原因支持下的承认。

我们不要底气不足,不是因為宣言,不是因為讨好,而是因為实力。

走得快不如走得稳。但愿华教之路,走得稳,且远。



华教还有千里路


2018/07/26 光华日报/异言堂 

~文:颜健品


95%的华裔选民豁出去,全力支持希望联盟,除了要让国家中央政权轮替实现两线制,不少选民也希望以手中票,为华教前途许一个未来。

国阵对于华教政策的限制与不公,已是长久累积的问题,也好比华社(受华文教育群体)憋在心里已久的闷气。无论是在马华强大或弱势年代,华教政策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在种族主意政治氛围下,都不在教育政策下受关注。

这边大略举例与华教或华社相关的不公平教育政策及待遇,包括:华小不获政府全津贴、师资短缺、代课老师和临教不足、微型华小不获关注、不据需求增建华小或国民型中学、固打制剥削华裔生升学机会、不承认统考文凭。

此外,在学术方面则有偏重淡化非巫裔对于大马社会的贡献,特别是小学历史课本的课程和内容,不如实反映我国多元族群、文化和宗教的国情,更不符合各源流的实际需求。

虽然马来文是唯一的国家官方语言,不过母语教育也在宪法下受保障,然而长久以来的教育政策,无论是硬体或软体方面都刻意边缘化华教。尽管华教的教学纲要,都是依足教育部的指南,但对待华教的政策却是一国两制。

国家换了执政班底,希盟新政府带着新气息上台后,虽然百日新政里没列入华教议题,不过华社都对这个新政府有很大期待,有信心认为新政府会为华教带来新格局。

特别是新教育部长马智礼是学者出身,理应上看待教育课题,应该会着重在学术层面多过于政治因素。此外,副教育部长张念群亦是曾表态与华教共同进退的行动党领袖。

只不过,从教育部长在近期的表现,似乎不见他代表着新政府对华教释放善意,就如早前提出检讨前朝批建的“10+ 6”华小计划,引起华社不满。此外,在承认统考文凭课题上,也没显示出其立场原则。

而且,对于独中的发展,他阐明这不符国家教育体制,因此政府不会拨款给独中。这显然与槟州政府制度化拨款给独中的政策大不同。槟州政府对华教的善意,似乎不可能在全国实现。另外,马智礼主张中文为“额外语言”教育,这更显他对于教育政策的立场只有“铁一般的政策”,也没有包容多元化的思维,并间接抹杀掉华教存在本土的事实。

目前,坊间上特别是华教圈议论,从马智礼在过去公开场合的言论及态度,看不到希盟政府的执政契机,有为华教带来新格局,反之是似曾相识的旧论调,只是人物易角而已。

在希盟执政蜜月期,华社尝不到华教改革的“甜头”,所以难以期待在过了执政百日后,还会有革新方向的曙光吗?一大堆的华教课题,似乎还有千里路,遥不可及。

靠庞大华裔民意起家的希盟政府,切勿让华社的支持,最终成为一厢情愿的期待。其实,华社都希望张念群可有所作为,成为扭转华教政策改革的重要关键人物,以向国阵时代的华教政策说“拜拜”,让华教成为新马来西亚的主流教育之一。

拥有华裔选民高支持率的行动党,必须在华教课题上,证明给华社看,他们能在政府体制内当家也当权,而且能做得比马华好。因此,张念群须比其他行动党正、副部长更努力地展示能耐,以让华教早日看到春天,走完千里路。



教长应对承认统考设下时限


2018/07/26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张瑞强


马智礼受委为教育部长时,人民尤其是华社对他充满期望,以为这个拥有华裔血统,读懂、看懂华文方块字的部长,可为华社带来惊喜,可是经过提出几项教改措施事件的演变后,华社对他的印象开始有了改观,不再是理所当然那么的一回事了。

教长具备崇高的学歷,从政前是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政治系的一名助理教授,出版了约60本书籍,並专研伊斯兰政治思想和当代伊斯兰运动。

这样的一个显赫背景,原以为出任教育部长后,可为我国教育制度带来全新改革,注入新风气,不过终究事与愿违,承认独中统考课题出现骤变。

教长週三在国会以书面回应亚依淡国会议员魏家祥的提问时指出,基于独中非国家教育体系,政府不会拨款给独中,在在让维护独中教育的华社人士,感到费解和失望。

当然,马智礼也並非没有交出成绩单,他一上任后就发表要助大马的教育达到国际水准、让老师和学生快乐学习、停止所有大马教育素质標准评估的稽查工作,这无疑减轻老师的负担,是当时开斋节的最好礼物。

最近发生的教师性侵学生的事件,马智礼除了发表正视的谈话外,也指將採取强硬行动对付涉及者。此言论一出,各方皆表欢迎,缄认教师性侵学生是严重罪行,理应受到处罚。

华社向来重视教育,尤其是独中教育,数十年来在爱护华教、热心独中教育人士的支持和拥护下,一步一脚印开创出一片蔚篮天空。

之前指承认独中统考是希盟的竞选宣言之一、无须等60年这么久,但马智礼话锋一转,指在承认统考之前必须先收集所有人的意见,包括承认统考不会动摇马来文的地位、种族和谐和是否有抵触国家教育政策等。

这样一来,无疑把承认统考的距离,拉得更远了。虽不敢说遥遥无期,但教育部长必须为承认统考设下时限,以对竞选宣言负责,对华社有一个交代。

509大选,人民发挥了最大的力量,95%的华裔选民选择支持希盟,实现政权轮替,推翻国阵,就是要看到大马迎来新政治气象。

然而,让华社感到担心的,除统考课题外,宏愿学校的论调也让华社感到厌倦。这种图打击母语教育的手段,根本就是落伍的观念,但华社还是得小心提防。

行动党领袖在大选前发表了豪气谈话,如果执政全面承认统考、制度化拨款给华小与独中,甚至建议政府献地建华小,这些伟大和宏愿的理想看来已触礁。

行动党领袖有必要神速召开会议,全面深入討论教长的言论,在课题还没有出现僵化前,擬出有效策略,拨乱反正,一举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