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4日星期六

28日北京推介新书 新纪元歌颂《马新慈善家》


2018/07/14 南洋商报/要闻

莫顺宗希望通过《马新慈善家》,给予文化
教育者肯定,感恩他们的奉献。
(加影13日讯)维护中华文化与教育之根不易,新纪元大学学院配合创校20周年庆,特别出版《马新慈善家》特辑作为献礼,由心而发,肯定马来西亚与新加坡20位默默为文化教育奋斗的慈善家。

为了让中国人深入了解马、新两国海外华人,对于维护中华文化与教育之根的付出,新纪元大学学院特别把728日的新书推介礼,设在中国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进行。

此举是要通过海外媒体的报道,让更多人进一步认识马新教育文化特色,民间商企秉持“取诸社会,回馈社会”精神推动教育。

新纪元大学学院校长莫顺宗博士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说,我国教育规模比起中国、香港,是海外中华民族办得最具规模的国家,尤其是在马新两国,有很多商企界人士为中华文化与教育而努力。

“在马新未分家时,南洋企业慈善家陈嘉庚、陈六使及李光前为马新两国侨胞文化教育积极贡献,陈嘉庚一生倾资办学,除了马新两地,也在祖国夏门创办集美学村。陈六使创办了南洋大学,李光前所设立的李氏基金会,迄今依旧活跃,为许多有需要华教捐资。”

《马新慈善家》一书共收集了20位慈善家的故事。

搜集20慈善家资料

他说,到了现在,马新两国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为文化教育奉献,所付出的不是一点贡献或一次性的贡献,而是多次又不计较的默默在付出,只为了维护文化教育。

他说,因此,配合新纪元大学学院20周年庆,该校特别在2016年构思出版《马新慈善家》,并于去年开始撰写,搜集了20位慈善家的资料。

莫顺宗除了担任主编外,也邀请新加坡著名历史学者柯木林负责该国的慈善家内容,全书逾30万字。

《马新慈善家》将印制1000本,每本售价300令吉,除了会在中国推介,也会陆续在马新两国推介及在书局发售,另外也会把部分书籍赠送给马新与中国的学校或图书馆珍藏。

文化教育吃力难讨好

莫顺宗坦言,文化教育是最没有回报的,尤其是华人学校意见特别多,热心捐钱还遭人恶意中伤,强指他人要出风头。

“当中有许多是大公司老板,有自己生意,为了学校,不惜放下工作到校处理事宜,不吝啬借出名望,出任学校董事,去为教育或慈善活动对外筹款,却引来别人闲言闲语。”

他说,我国华人会讲华语,这是有一群人在背后辛苦奋斗而来,包括慈善家或是华教工作者,应肯定和认同他们的付出,让更多人知道这种维护文化教育的高尚精神及意义。

“因此,我特把新书推介礼设在北京,让中国媒体了解在海外华人经过第4或第5代,除了热爱土生土长的国家,也维持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当天推介礼也有多位慈善家出席。”

奉献精神令人感动

《马新慈善家》收集了15位大马及5位新加坡热心慈善教者的故事,从他们对文化与教育贡献出发,不论善款数额,着重奉献为标准。

莫顺宗说,在遴选马新慈善家贡献时,编委着重在文化与教育方面的贡献,而非以金钱多寡为比重,反之是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动。

“例如89岁高龄的黄迓珠女士,在2014年决定裸捐本身居住的房子,以及一间仰靠租金过活的店屋给新纪元大学。”

“对方非立遗嘱,而是直接将产业转名给学校;有感老妇人尚需过生活,校方甚至立约继续让她住在现有房子及收取店屋租金至终老,她反过来感谢我们让也继续居住,令人感动。”

他说,这20位马新慈善家持续活跃于两国,有的在海内外广为人知,该校希望在他们有生之年,以一本书来肯定他们的贡献。

慈善家拒接受美誉

询及编辑过程是否面对困难,他说,初期在收集资料约访时,很多慈善家拒绝接受美誉,直称何德何能被认同;也有许多人在慈善事业上做了许多年,不记得自己有什么贡献。

他说,经过编委会多次游说,希望以他们故事作为维护文化教育的动力,才坦然受访。

(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