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小教学模式须适时改变
2017-10-20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陈朝义
教育部要减少作业簿之举,看来势在必行,与其在争论应该与否,不如找个良善的替代方法。目前受到我国大学注意的混合式教学法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法。
作业簿减少了应该是华小教师开始改变教学模式的时候。
现在采用的动作学习概念强调反覆练习来加深记忆和强化技能,再加上奖赏或惩罚就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殊不知,目前的教育已从以教师为学习中心转移为以学生为学习中心,注重认知学习与结构学习的学习概念。先进的教育以具趣味与创意性活动,学生合作等等活动进行学习和技能训练,以培养高层次思维、良好情操、促进自主学习以及交际技巧等为目的。
教育部在做出减少使用作业簿的当儿,应该在避免加重教师工作负担之下,做些应对的方法以安抚不满的家长。积极地鼓励教师们采用目前世界各地正纷纷采用的混合式教学/学习模式是可以考虑的。混合式教学的特点是利用互联网和手机为教学的辅助工具,除了可以在班上进行学习活动,也可以作为“作业簿”,让学生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辅导或增广活动。虽言新模式,其实是新瓶旧酒,那就是把传统式教学和电子教学融合一起的教学法。教师除了以传统教学法教导学生以外,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辅助。更何况我国的学生已被允许携带平板电脑和手机上学。即使学校没有智能课室,教师可以叫学生利用学校的WIFI或用数据上网进行课堂活动。
目前互联网已是第二代(web2.0),网络上有很多免费教育网站如:wiki,kahoot,moodle等等。教师可以用这些网站上的平台进行课堂活动,也可以制作为学生放学在家里的作业和练习。目前,我国的大学很多讲师尤其是教导英语和华语为第三语的讲师已采用混合式教学进行教学。语文讲师们利用这些免费教育网站进行混合式教学,善用这些网站提供的平台给学生做理解问答,填充,完成句子,是非题等等的练习,也进行一些课堂活动如语言游戏,猜题,抢答活动等等。他们的学生已几乎没用纸制的作业簿。一些教导华语为第三语的讲师甚至还用社交媒体如whatsapp来巩固汉字学习、进行聆听练习,以及课后交流等等活动。这些取代纸制作业簿的活动还大受学生的欢迎呢。
年龄二十多岁的学生尚且如此,年龄小的小学生应当更不会抗拒吧?
作业簿少了,要教师们立即去做网上活动来代替,对教师来说,是极度不公平的。对于年龄三十以下的教师,上网去用网站平台应该很快上手,但对年龄较大,不常上网的教师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想要在华小推行混合式教学,教育部和学校须大力推动与支持。教育部应该知晓有些教师对电子教学一知半解,肯定视电子教学为畏途。教育部若要推动混合式教学就要即刻在各州各县大量举办训练营。邀请已精通混合式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来授课。通过训练营教导教师如何利用免费教育网站平台制作“作业簿”和课堂活动。经过听课和实际训练,教师有了信心并体会了电子教学的好处与方便,回校后定有能力实行混合式教学。除了教育部,经济状况佳的家教协会也可自动自发资助校方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为教师做电子教学训练营。
对一些家长来说,网上作业代替惯用的纸张作业簿,可能会引起一些家长的不安和质疑。不过,现在的学生几乎每人都有智能手机,年纪轻轻就整天低头滑手机,司空见惯。与其让他们滑手机玩耍,不如让他们善用手机进行移动式学习。教育部要减少作业簿之举,看来势在必行,与其在争论应该与否,不如找个良善的替代方法。目前受到我国大学注意的混合式教学法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法。
大马华人讲华语要有自信
2017-10-20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旭红
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社会中,具有地域特色的马来西亚华语是否需要在汉语拼音标准的前提上对发音进行统一?相信各位作者所提供的意见,可被视为对推动华文教育改革的助力,以期经过马来西亚华人的努力,使马来西亚的华语更加完善以及系统化,让马华文学发展源远流长。
通过报章这几日的讨论,即使各位作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但是双方的论点在重视语言规范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方位的思考,是非常好的尝试。无论是站在学者立场亦或是老百姓立场,都应该具备这样的思考,以期突破。
为何有的作者强调“华语就是华语,普通话就是普通话?”;或是有的作者认为“华语就是普通话?”究竟普通话与华语之间有没有区别?如果有,这区别的关键点在何处呢?这是我在中国求学期间思考的问题。
在中国上语言学专业英语课时,一位博士学姐坐在身旁,用一口自豪的普通话对我说:“你说的普通话不标准。”我说“学姐,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我是马来西亚华人,我说的是华语。虽然我的祖辈是从中国而来,我是第三代华人,在马来西亚独立以后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也根据汉语拼音的标准,只因我们的地域特色不同,因此,普通话不是华语,华语不是普通话。”若有人告诉你说的话有“毛病”?通常意指有“语病”,那就是涉及两个概念:发音和语法的问题。发音需要根据标准的汉语拼音,如果说有的老前辈把“石灰”(shihuī)念成(shifēi);或是把“湖水”(hushuǐ)念成(fushuǐ),晚辈应以一颗体谅的心看待,要考虑时代不同,因为老前辈的年代普遍学习“bㄅ玻、pㄆ坡、mㄇ摸、fㄈ佛”,而汉语拼音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至今,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还是采取标准的汉语拼音。
其次,语法问题,要注意语法结构,无论是名词还是动词等,都需要严谨使用。不能搪塞与混淆说马来西亚华语就是可以颠覆语法概念,而是马来西亚华语应朝着独具地域特色的方面,而不失汉语拼音标准的方向发展。这地域特色中,我同意张恒学和蔡旖旎两位作者的看法,无论是巴刹,还是我们常在中国叫菜时说的“地瓜=蕃薯”、“番茄=西红柿”,这就是地域差异的不同之处。
中文传承至东南亚,从“落叶归根”至“落地生根”,早在战后(40年代末)马华作家提出的“马华文艺独特性”中引发了中国作家与马华作家的论争(当时的作家群都是中国国籍),已经迫切关注马华文学“在地化”的问题。换句话说,在不违背标准的汉语拼音前提下,符合当地特色的文字与用语,都可被视为马华文学可贵的精髓。中国有56个民族,需要统一以“普通话”发音;那在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社会中,具有地域特色的马来西亚华语是否需要在汉语拼音标准的前提上对发音进行统一?相信各位作者所提供的意见,可被视为对推动华文教育改革的助力,以期经过马来西亚华人的努力,使马来西亚的华语更加完善以及系统化,让马华文学发展源远流长。
阅读是打开知识的钥匙
2017-10-20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欣雁
站在教育的角度看,我认为做太多的作业未必能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背多分”和“填鸭式”的教育应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应鼓励学生海量阅读。这样,才能培养全面均衡发展,同时具备解决问题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意思维的新一代!
教育部在2000年的“小学作业簿使用指南”已经明确地指示各校有关小学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作业簿的使用准则,然而这些年来,有多少学校有真正遵守教育部的指南?有多少人真正为华小学生的健康、童年着想?
多做作业真的能提升成绩吗?曾经在华小执教多年的我并不赞同这个观点。原因是市面上的作业林林总总,内容不一,各有优劣,若要选择一本有素质且涵盖所有内容的作业簿,实在不简单!为了提升成绩,最后,校长或教师只能选择不同的版本,取其之长,补他人之短。也因此,学生的作业簿数量肯定会越来越多,尤其是精英班的学生,更是恐怖!
其实,一向来,教育部已经为各源流学校提供考试科目的配本。除了华小,其它学校大致上没有面对书包超重、作业过多的问题。这标榜着什么?华小过于注重考试和得分,过于功利主义!
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们能够认真地将知识贯彻于学生,并好好引导学生思考,仔细地回答书上的问题。若有必要,再加以辅导,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以免学生尚未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就因赶功课而一知半解。甚至为了完成作业,敷衍塞责,草草了事。长久下去,学生没有稳固的基础,如何能有兴趣学习?尤其是对语文科的掌握,更不应该只注重做作业,而忽略了其身心发展,还有学生的兴趣培养。尤其是阅读这一块,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为重要!所谓“阅读是打开知识的钥匙”,如果教师能够鼓励学生海量阅读,家长能从小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必能打好语文基础,进而提升学生的成绩,作业的多寡根本不是问题!
可是,遗憾的是,多年来,家长们、校方还有教师们,甚至教育局,都有一个错觉,认为只有通过作业,才能考出个春天来。甚至为了赶功课,根本没时间让学生阅读,甚至有时候还得剥夺学生的阅读时间,不让学生进图书馆阅读(本来规定每两星期一次)。虽是区区的两节课,但却为了赶功课而被牺牲了,这是多么令人咋舌!
虽然,有些人会怪罪学生书包过重乃因为他们没有按时收拾书包,可是我却不认为如此,因为即使一天只上五六科,加上作业的数量,书包还是蛮重。小小的身驱,如何能承受背负的包袱,也难怪我国许多小学生都面对驼背、脊椎弯曲及健康问题。罪魁祸首,还是作业簿过多造成的,要不然,国小和谈小为何没有这个问题?
站在教育的角度看,我认为做太多的作业未必能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背多分”和“填鸭式”的教育应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应鼓励学生海量阅读。这样,才能培养全面均衡发展,同时具备解决问题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意思维的新一代!
毕业生献金
2017-10-15 星洲日报/东海岸
~文:梁光辉
小六评估考试结束后,接下来就是成绩放榜及举办毕业典礼了。最近数年采访的小学毕业典业,偶尔都会看见学生代表移交毕业生献金给校方,以象征大家饮水思源回馈母校的精神。
对于笔者个人来说,捐献毕业献金的做法虽然说来合理,却不值得鼓吹,更不应该强制性征收。
作为一位刚刚完成小学教育,没有工作经验及没收入来源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捐献必定是向父母伸手讨的,即使这些钱是从自己的零用钱或利是钱储蓄得来,都是源自父母的血汗成果。以父母的努力成果来捐献母校,根本谈不上回馈之义,也不会让孩子感到自豪。
再者,同学与同学之间也会产生比较及竞争之心,如果孩子看见其他人有能力捐献比较高额的捐款,那么,孩子是否会因此产生自卑感?反之,是否带来虚荣感?家庭经济能力的比较之下,贫穷家庭的孩子是否因此感到无奈,对父母感到失望?
因此,我们有必要纠正这个风气,如果要灌输孩子饮水思源、回馈母校的精神,就告诉他们,他日出来社会工作,有了稳定的经济能力,任何时候都可以捐献母校,参加校友会,在各方面协助学校推动校务,辅助贫困学生,让更多华校莘莘学子从中受惠,这才是值得大家自豪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