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成忠
二次大战后,老校长和校友口中常提 到“南洋大家庭”这句豪情倩语。 “南洋大家庭”本身不是组织,是南洋校 友精诚团结,为母校筹建、发展,奋发能量的 成果。南洋女学校经过长期营办,分枝散叶 而成立了中小学、幼稚园,和维系三校紧密关联的董事会、校友会与家长协会等组织。从 建校开始,她一直是推动女子教育、传承中 华文化的中流砥柱之一。
南洋三校简史
1917年8月15日,中国革命同盟会的老 同志陈楚楠、张永福等人,为实践孙中山先生开办女子教育的倡议,与庄希泉、 余佩皋女士一起,筹创公立南洋女 学校。先后租赁多美歌7、9号店屋 和10号洋房为校舍,实施以华语教学 的现代化学校,同时改变保守主义的 风气,聘任有学养的男教师来执教。 所开办的,不只是小学,还有等于初 中程度的两年制简师班,后来改为三 年,就地培训新式教育的师资,提供 本校、外校和外地小学教育的人才。 北到槟城,西到苏门答腊,南至爪哇,都有南洋训练出来的教师,对东 南亚教育的发展影响很大。
南洋女校初期并非一帆风顺。 1919年董事会和教师带头,以行动 支援北京各大学反对签署巴黎和约 的五四运动,引起殖民地政府不满 而制定学校注册条例,严厉管制华 校。1920年为了坚决反对殖民地政 府颁布教育注册草案而与总督打官 司,结果董事主席庄希泉被捕驱逐出 境。校长余佩皋亲赴北京,要求中国政府出面与英政府交涉,然而弱国无 外交而不果,于次年初辞职。南洋因 校长空缺和资金不足而停办。幸赖 同德书报社理事陈永远和张来喜鼎 力筹款,从中国请来伍绛宵继任校 长,得于年中继续开学运作。此后经 历六年多不断更替校长的颠簸。直到 1927年李振殿出任董事主席,由傅无 闷推荐,聘任报界出身的刘韵仙女士 为校长,南洋女校从此获得稳健发 展,校誉也蒸蒸日上。
1930年南洋女校大胆购买肯士路 地段,将校名更为公立南洋女子中学 校,增办高中,小学改称南洋女子中 学校附属小学,拟计开设幼稚园,力 行一贯教育。1931年正式乔迁。刘韵 仙校长执掌校政长达四十年,于1966
年功成身退。她的学生刘佩金、蔡亮、 何振玉、颜丽珠,再传子弟王梅凤相 继长期担任校长。秉承办校宗旨,萧 规曹随,继续发展。1957年,幼稚园因 不在政府津贴范围,于1960年首先离 开母校,自置土地,兴建校舍,成为著 名的南洋幼稚园。1978年,为加速小 学部独立发展,附属小学离开南中, 成立著名的南洋小学。三校各有环境 幽美的家园,在同一董事会监护下, 同一种语言(华语)教导下分头发展。
成绩提升校誉
南洋三校长期以来,对学生特别 重视训导(良好的德行)、启发其才华 (运动与演艺)、保持优异的成绩(考 绩的表现)。勤慎端朴的校训和校歌 五育平均齐发展,就是激励学生做个 对家国社会负责任的好公民。校服与 发型就是南洋特有的淳朴标志。做到 教育出来的学生受到社会大众的信 任、尊重和赏识。
新成立的南洋小学,学生人数激 增,一度多达两千九百余名。首任校 长何振玉校友,获得董事会和校友、 家长的支持,发展邻接地段的新园 区,增加教学空间,强化各种教学设 施与双语课程。在离校考试榜上,成 绩常占鳌头。南洋幼稚园是各方家长 争取入学的首选,现在拥有两个建筑 与设备优美的彩虹园区,学生已经达 到六百多名,是新加坡规模最大的幼 稚园之一。南洋女中会考成绩和各项 课程、活动特优表现,于1979年被提升为特选中学,也成为新加坡的名校 之一。1991年,成为自主学校,不断努 力提升教学成就。1999年南中迁校到 林登通道,原址交给南小发展。这两 所学校的规模庞大、宏伟的校园建筑 群,都是由当时王鼎昌总统夫人林秀 梅校友亲自绘测和设计的。
努力传承华族传统
1965年新加坡独立之后,修订教 育制度是重要的建国措施。1979年开 始实施双语教育政策,从此改变华校 的体制,没有华英校之别。为维持华 文华语的水平与传统,三校都设法在 主要课程之外,多设非主流课程或课 外活动,增加学生学习华语的机会。 既能配合建国大业,也能维护华文和 华族传统文化,毋使消坠。
南洋初创时期,曾多次假维多利 亚剧院表演戏剧、舞蹈,无形中训 练学生能舞好演的特性。这种演艺 才华,演多看多,有时也能激发学生 无师自通,延续至今,成为南洋的传 统。1977和78年,蔡亮校友与何振玉 校友先后继任南中与南小校长,适逢 教育政策多变之秋。教学语言改道, 影响母语所造成的偏差不能避免, 于是各展奇招,在表演艺术下功夫。 蔡校长聘请戏曲专家驻校指导,在 数年间排演多部名剧,如《四川一好 人》、《人参娃娃》、《茉莉公主》、 《马兰花》、《红楼梦》以及爱好演艺 的老师合力编剧排演的《刘三姐》。 同时设立舞蹈课程,聘请中国专业教 师培训舞艺,多次举办综合表演的音 乐舞蹈“南洋之夜”以及后来常年举 行的成绩汇演。这些演艺全以华语 对话,给学生磨练母语的好机会。
1984、86年,南中先后成立舞狮舞龙团。这是新加坡前所未有,极具
重量级的第一队女生龙狮团。教练 传授舞艺,难度极高。除了华语,其 他语言无从取代。龙狮舞艺,是华族 特有的传统。每逢节庆,无论校内表 演或校外团体邀请,特别是农历新 年,都是最受欢迎的队伍。这是给好 动的学生一种传统的训练。还有中 华武术、华乐等多项能展现华族传 统文化的培训,在非考课程活动上, 均能给予学生多方华语教导。南洋 小学在何振玉、林宝碹,王梅凤、钟 蔚芬等校长领导下,在这些与中学 相似的组织,包括书法活动,特有的 《弟子规》传授,均积极迎头赶上, 成就与中学并驾齐驱。
校友领导董事会
董事的支持,有魄力有理想的校 长长期主持校政,校友会强有力作 后盾,是使南洋三校能雄视诸女校 的主要因素。
战前南洋董事会的成员,都是来 自同盟会和同德书报社的领导层。 战后有更多来自学生家长和南小毕 业的男校友。任期超过十年以上的 主席有李振殿、林庆年、黄桂楠、副 主席郭成源,王邦文(王先生是建国 初期我国教育部长,其夫人已故陈 翠嫦系本校校友。1991至2009年担 任董事会副主席,目前仍为董事,经 常出席活动)。在会议桌上,女校的 董事会,除了1947年至62年先后有 黄灼人、许逸君、李芳娇代表校友出 席会议之外,清一色是男士。第一位 校友当选为董事的是1975年的黄美 云,她也是家长。其后被选为董事的 有刘佩金、黄惠卿、林秀梅等。1997 年之后,林秀梅、黄美云、王秀芳、洪 芳芳先后担任董事会主席,有更多的 校友膺选董事。女校友在董事会超过半数,责任显得越为重要。其中黄美 云连任七届主席,长达十四年,目前 是董事会荣誉主席,继续参与活动。 她坚持学校必须广推华族文化,捐筹 力行,关怀实践,贡献最大,深受校友 学生爱戴。
校友会的功力
南洋百年来,教育无数学生,不只 在国内外贡献其才华,尤能回馈母校 发展。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5年 10月7日,由校友刘蕙霞,谢金珠、黄 灼人领导筹组南洋女中校友会,积极 筹款支持母校复校。这个组织只维 持了七年,便因本地政治动乱而宣告 解散。此后虽然没有校友会,校友仍 以群组的热忱与力量为母校进行筹 建。1984年3月21日,第二次南中校 友会成立,先后在黄美云、刘蕙霞、 李淑端、林丽娥、王秀芳、后起之秀 蔡莹莹等校友长期领导之下,诚挚 为会务效力奔波,踊跃加入合唱团, 参与各种庆典和音乐演艺活动,维 系校友的团结。1998年,毅然将有 局限性的“南中校友会”更名为“南 洋中小幼校友会”,包容南幼、南小 毕业的校友,凝聚力量,融为一炉。 从此南洋校友会也有一群男生的力 量,不再是纯女生的天下。校友会的 任务不只是协助母校兴建、发展,特 别强调与亲身推动学生对华语的学 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南幼必须以 华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在校长老 师亲切教诲下,诱导学生在年幼时期 学习母语。中小学从各项华族文化的 活动中,和中港台浸濡交流,以巩固 华语的纯熟能力。
今年2017年,欣逢南洋百年大 庆,校友会动员会员分批进行筹备: 一是再度联合三校经历一年半的工夫,出版华文版及英文版《兰蕙百 年》,内容包括南中、南小、南幼和南 洋中小幼校友会四个单位的中英文 版历史。二是策划以华语讲述的舞 台精彩表演。三是筹办耗费巨大、来 宾众多的晚宴。巾帼展现的才智,确 是不让须眉。
“千日造船,一日过江”。7月29 日,董事会、校友会联合三校提前在 滨海南金沙五楼广阔的会议中心,举 办三千余人盛况非凡的晚宴。敦请李 显龙总理为贵宾。他和弟妹都是南洋 的校友。讲述对南洋的过去有特别的 感情和怀念。华英语演讲完毕,特别 到退休老师的宴会桌,向当年教导他 的老师蔡凤爱和陈秀琦关怀致谢。出 席晚宴对无数的校友来说,除了参与 庆祝难得的百年校庆,同时也是探慰 阔别数十年的师长,以及与老同学相 聚的机会。
8月15,是南洋创校的正日,董事 会及校友会联合三校,傍晚在南中举 行“百年校庆回校日”,招待退休老 师、家长、校友:参观新落成的地下 体育馆及放映《兰蕙百年》剧情影 片。影片故事围绕两个情节,一是描 述1933年文盲的家长于思考之后觉 悟,让女儿到南洋受教育;二是庆祝 七十一周年校庆,同学鼓励缺乏信 心的主角放胆登台,表演姿彩绚丽的 歌舞晚会。演员都是南洋的校友和学 生,以华语和福建话对白。影片由校 友会资助,委托昭玮电影公司制作。 目前在本地女校中,具有如此能力 的,南洋三校应属首创。
结语
南洋女校从1917年创校,到1930 年,经历十三年努力,先后孕育出南 洋女中、南洋幼稚园、南洋小学三校,
在新加坡华校史上可谓首见。长期发 展的结果,有许多学生从幼稚园升上 小学、中学直到高中毕业。幼、少、青 三个宝贵的学习阶段,长达十四年 都在同一个校园、同一所校名下受 教育,有不少是四代:祖、母、女、孙 同校,对学校深厚的感情不言而喻。 有许多校友在母校执教,长达数十 年,几近终身,甚至晋身成为奶奶爷 爷级的老师。对学校深情就如同一 个家庭。她们强力的期望就是教育 出好的下一代。由她们喊出南洋大 家庭,为建校出力,这是一个很自然 的凝聚思维。
今天“南洋大家庭”不再是一句 鼓励期勉的口号,而是有实质的功 力:建校与治校。
国家的未来,都寄托在青少年后 辈的身上,妥善教育他们是立国的 重心。因此学校教学设施不断更新。 这三十多年来,南洋董事会的后起 之秀,越来越多是校友,有些也是校 友会的理事。她们肩负这个重大的 任务,要不断筹款提供诸项更新的设 施,激励学生认识自己的文化语言。 毕业后关心母校的发展,与校友会保 持密切的联系,加入校友会以实际行 动来支援母校的发展。
联系三校,建桥沟通。维系其团 结,校友在校友会、董事会、校长职 上联合展现的功力最大,是促进南洋 大家庭协力共创前程的引擎。
笔者在南中执教四十年,学生众 多,退休后经常参与活动,对该校有 深厚感情和期待。际此百年辉煌成 就,祝祈南洋三校光辉,继续跨前照 耀。百年树人,巨树常青。
(作者为退休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