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4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717


办独中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吗?

2017/10/23 光华日报/异言堂

~文:张三成


月前,北马某独中的董事长在该校联欢宴会上大吐苦水,感叹诉苦说,办独中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他恳请热爱民族教育的各华团、神庙、教会组织及商翁贤达们都加入成该校赞助人。他也请求经济许可之下,原有赞助人自动自发提高年捐,以增加学校的常年收入,可更有效解决该校常年面对入不敷出的开支问题。
在公开的场合,这位董事长用心良苦,苦口婆心,请求华社各阶层人士多多赞助该校常年开支不敷所面对的困境。我能理解钱不够用的烦恼,乃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也促请大家鼎力支持,解囊相助,响应董事长的号召,义不容辞。行善积德乃是华人之美德,助人为快乐之本,积善之家,天报以福。 
可是,我们这位独中董事长却说,“办独中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向华社诉苦,说丧气话,颇有不悦,却带有埋怨之气头。他以“吃力不讨好”作为理由,令人无法认同,把美事变成怨气,心有不甘,有误导性,会引起负面效果,很不洽当,有商榷之必要。
“吃力不讨好”在《成语辞典》中解释为“费了很大的力气,得不到赞扬。”
做一切有意义的工作,都是一种荣誉,是我们华人应有的美德。特别是维护华文教育,捍卫民族文化上,是最为殷切而又光荣的伟大精神表现。我们为独中办学,奉献力量和金钱,是体现我们爱护民族文化教育。春风化雨,培才育德,是华文教育本质和理想。我们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要缅怀祖德,慎终追远,做个有根又有尊严的炎黄子孙。我们不愿成为无根,如浮萍的民族。所以,我们把子女送进独中受华文教育,接受中华文化固有的精神美德熏陶,懂得礼义廉耻、忠孝仁爱的做人之道,受全世界的人所尊敬。
因为我们肩负着民族大义而办独中,不是为了赚钱,当官发财而让子女就读独中。故此,人人都应该自动自发、心甘情愿,付出心力去完成我们做人的使命。
我们为独中做出奉献,是每一位独中董事会成员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责任,大家尽心尽力,完成华社所委托的任务,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美德,没有所谓的“吃力不讨好”的丧气诉求。
“服务独中不为名利,维护华教民族情”。我们只有付出,没有什么回报和赞扬之期望。佛家有言:“施恩莫望报,望报莫施恩”。是做人应有的气度和修为,是君子之所为。
中国驻大马大使黄惠康在公开的场合赞扬华文教育是大马人民值得自豪的成果,更是大马教育体系重要一环。他所指的华文教育当然是包括“华文独中”。他感到很欣慰,也很佩服。
请问,这是不是赞扬我们办华文教育的各校董事和华社热心华文教育的各界人士?
“华教导师”沈慕羽前辈在1975出版的“霹雳州华文独中复兴史”特刊序言中写道:“霹雳州独中复兴运动,自1973年发韧以来,已经有3年的历史了。这三年来,奄奄一息的独中,从绝望中复苏,生存的意志,一天比一天坚强,生命的力量,旺盛而充沛。”
这不能不归功于胡万铎、沈亭、陈盂利诸公的领导有方,还有许多热爱华教的专业人士、校友、董事的竭力支持,和力量最庞大,从四面八方的各阶层人士的共鸣。难道说,他不是赞扬独中董事们的“丰功伟绩”,促使当年独中从奄奄一息复苏,重生兴旺过来的铁证吗?
如果说“办独中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那么,大家都会避而远之,不谈什么维护华教,发展中华文化,“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只赔无赚的怎么还有那么多的“傻瓜笨蛋”,偏偏要创办“华文独立中学”?自寻烦恼,做“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上周,董总致函纳吉首相,要求在雪州加影申办一所全新的独中。他们还特别强调,这是一所纯粹的华文独中,不是改制的国民型华中。因为雪隆区的独中已经爆满,许多家长要送孩子到独中就读都不得其门而入,殷切需要增办一所独中以满足家长的要求。
同样的情况,在北海也急需要一所独中以收容有志接受华文教育的学生就读。所以,现在北海华社工商企业界、建筑发展商和热心华文教育的贤达们,也在酝酿着要在北海筹办一所“华文独中”。他们私下商讨有关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获得批准办学准证,可以进行筹措兴办“北海华文独立中学”之心愿和宏观。
请问,这些人明知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还有人愿意“自讨苦吃”。要筹办一所独中,需要至少3千万至5千万的资金,难道他们真的都是“笨蛋傻瓜”吗?吃饱没事做,自讨没趣、自食苦果?
不,他们是“义字当头,当仁不让”,民族伟大的事业,需要有宏观正义之人,才能达成所愿,实现理想。#



谁造成华小生少开口? 

2017.10.22星洲日报/大柔佛·

~文:言衷


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张盛闻日前指出,相比国小生,华小倾向“喂食法”教学,导致华小生很少举手发问和回答。
持平而论,这种现象已久,若不及时改善,象征华社文化堡垒的华小,恐怕将难以承受时代演变的冲击。
故此,华社应体现先贤发展华教过程居安思危的智慧。
那么,问题的导因是什么?其实,华小教师并非完全采用“喂食法”教学;教学法的应用,胥视学生对小六评估考试(UPSR)技能的掌握进度。一些论者,想当然把问责矛头指向教师,未免流于管窥和情绪化。教师只是政策执行者,况且有几个领导层,会在决策过程参考教师的意见?
21世纪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发表意见、集思广益,然而当前华小几乎都是以学术成绩,实行梯级式的分班制度。试问如此情况,后进班的学生该和谁集思广益了?21世纪教学法理念是正确的,但校方更注重学生是否能掌握小六评估考试的考试技能,故此衍生大量的作业簿练习现象。这是华小独有的情况。
学术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若集中在作业练习,将衍生学生不善言辞、胆怯等现象。然而,当前的应试教育制度,加上华小的三语政策增加了学习量和压迫感,教师能不令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题吗?此消彼长,何来时间顾及所有学生有机会适量发言?
那么,请问教师何能反对应试教育制度教?如果把责任全然归咎校长,也有失客观,因为学校排行榜的标准,是以小六评估考试成绩为依归,若不达标,教育局问责的对象将是校长。
再者,城市地区一些华小每班的平均学生人数高达40人或更多,为了维持班上的秩序,教师难免实行权威教育,以便顾及全班学生的利益,加上受教课时间局限,并非刻意限制学生发言。
如此恶性循环,教师偶尔选择“喂食法”教学,是情势所逼的折衷之法,又岂能全盘归咎教师?



为何到处筹款? 

2017/10/22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张玳维


致尊贵的张大人:
唉,听您讲的一席话后,我对您本来还抱着一点希望,现在又化为乌有。
拜托,作为教育部老二,华裔需要您替他们解忧,还有争取华教应有的权益和尊严,不是看你打官腔,讲废话。
您说,一些华小对外筹款,不是为了换桌椅,而是建造礼堂。此言一出,之前您为家长出头,阻断校长和出版商勾结导致孩子书包过重的“父母官”形象,瞬间泡汤。
对,或许有些华小的领导是这样爱面子,“人有,我也要有”,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也不是关键问题。
您应该问自己,问您的阿头,还有国阵政府,为何华小总是要到处筹款?
扩建要筹款、建礼堂要筹款、教室被白蚁侵蚀也要筹款,为何他们不去跟您讨钱,再由您去跟阿头说“tolong sikit-sikit?”
您有看过和听过国小要筹款吗?别跟我们说,因为华小是什么半津贴,所以要筹款,这是鬼话连篇,不要把华社当傻瓜。
您再问自己,为何政府不可以制度化拨款给华小?为何每年都要苦等政府批发那笔微不足道的5000万令吉华小拨款?
您自己算一算,5000万令吉(本来是1亿令吉)分给1300所华小,平均一间才拿到多少?够建一间教室吗?
喔,对了,这5000万拨款迟迟不批发,您身在其位却好像不知情,搞到华社骂到您和马华臭头,您才补救,然后跟华社邀功,说钱到手了,迟到好过没到。
区区5000万都要拖拖拉拉,您知道多少所华小穷到半条命,师生冒着被白蚁埋葬的风险在上课吗?之前还不是因此闹出人命吗?
可能您都没忘记,只是跟当下很多高官一样,身在其位,语无伦次。


筹款为了保障 

2017/10/22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林慧雯


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张盛闻在一场活动上提到,很多华小在硬体设备上,可说是足以负荷学生的需求,却一再筹款,他认为若是面对非迫切需要的设备,可以放缓一些,不要让社区有太大负担。
华校筹款风气自从华校立足在大马国土之时就存在,学生们拿着箱子沿路筹款更是屡见不怪,加上华社有着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思维,自然会认为若在能力范围内,当然要给予学生最好的学习环境。
这种风气造成的很大因素是因为政府拨款不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华校筹款的传统风气,甚至有了未雨绸缪的思维,与其等待政府未知数的拨款,不如每年都来个筹款有所保障。
国小国中拨款待遇与华校有很大的不同,以笔者中六时就读的国中,该校校长当时就很自豪地宣布,校方获得教育部500万的拨款作为粉刷及维修费。
该校无论在硬体或软体设备都没有太大问题,学校空间也足以应付学生人数,只是粉刷及维修拨款就达500万,试问面对设备不足的国中国小,实际上能获得多少拨款?
全马1298所华小平分5000万拨款,但一所国中获得的拨款就达500万的情况下,要华社放缓筹款是不可能的事,长久以来自然成了一种习惯。
换个角度而言,这也是华社对政府拨款能公平及准时发放没有信心的反射,当然笔者并非鼓吹不断筹款的观念,只是教育部要求华社放缓筹款的当儿,应该公平、按需求及准时发放拨款,让华社能对政府重拾信心,才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