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4 印度尼西亚《万隆快报》
合照是最真实的证明。
【本报讯】10月4日晚7时,万隆汉语文学社在BRAGA帝国大酒店欢庆中秋节。黄励生、叶常青等回忆汉语文学社并叙述了从当年(公元2000年)成立至今已经17年,当时吴毓琛老师已81岁,因一个机缘,获得一位将移民荷兰的学生,把其父亲遗留下的一大箱古书送给她。
吴毓琛老师是在五四运动时出生,所以在大学时打倒孔家店时期没有钻研过古书。在她阅读了这一大箱古书之后,她被中国古代书籍精华吸引住了,再也舍不得放手。但又念及自己年事已高,就召集了旧时的学生们,她一边学一边教,班名就叫古文班,参加人数约35人。她教了几年后,眼睛不好,体力已不支,就转托林志强老师接任。但现在老师们都已作古了,就由班上的郭建民、陈荣群、叶常青等相互带领同学们继续研究及学习,现在古文班改名为万隆汉语文学社。
黄励生满怀感情地说,这17 年来,大家都默默地学习着,曹常龙十多年来在其旅馆腾出一间教室供大家安心学习,专心地去研讨。陈天淳去台湾时,几乎买光了台湾书局的好书,赠予同学们以增加研讨资料,使大家都感动不已。
叶常青感觉到,这种学习态度及互爱精神正符合宋朝王安石的《五绝梅花》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诗隐示了古文班同学们的坚持及耐心,不管多难学,大家还是埋头地学,只为期望中国优秀文学不要流失了。希望大家的努力不会白费,虽然大家都已是耄耋之年,但是求知欲和向上心仍不减当年。希望他们能把学习及研讨的成果写下来,给予下一代的学者学习和参考。
(本报记者李惠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