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30 印尼星洲日报/专题
中华会馆1901年3月17日在巴城八帝贯创办的中华学堂(后称八华学校),不但是印尼歷史上创建华英文学校的先锋,也是东南亚现代化华文教育的先驱,比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领先三到五年。因此,中华学堂(八华学校)在东盟各国的华文教育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歷史意义和地位,这里仅提三点说明:
(一)“中华会馆”和“中华学堂”是当时在海內外第一个使用《中华》一词的组织。在此之前,荷印政府把华人称为“支那”(Cina),英国殖民政府也称马华人为“马来由支那”,一直到今天,马来西亚还称华人为“支那”。
1900年巴城(今雅加达)华人贤达决定成立团结组织时,因受孙中山先生民族主义的影响,决定使用“中华”一词,成为后来所有华人组织取名的標准,隨后全印尼各地华校都取名“中华学校”,1903年成立“中华运动会”(Tiong Hoa Oen Tong Hwe),1907年成立“中华音乐会”(Tiong Hoa In Gak Hwe),中华基督教会(Tiong HoaKQ Tok Kaw Hwe,现在名GKL)……等等,印尼还有许多组织都使用“中华”
之名,这一贡献,为全球海外各地华人团体的创举,到今天还具有鲜明亮丽、团结族群、振奋人心的巨大魅力。1900年巴城华人贤达的高瞻远瞩,为全球海外华人写下伟大的篇章。
(二)现代化教育的先驱1900年以前,东南亚各地华人子弟都是在“私塾”读书,以方言教导四书五经,真正以“清音”(即北京官方语言)教导中文的绝无仅有。当时印尼巴城和各地的私塾超439间学生7835人,也都以方言和四书五经教学。中华会馆领导人勇敢做出决定,创办中华学堂以中国官方语文(普通话)教学,学习现代化课程和英文,为印尼和东南亚现代化华文教育壮大发展奠定基础,写下“华教先驱”的光辉篇章,这是印尼华侨华人的光荣,也是八华学校的光荣和自豪。
(三)高瞻远瞩,首创华英文和三语教育。中华会馆领导人高瞻远瞩在林文庆博士的推荐下,在中华学堂首创华英文双语教育,让华侨华人子女从小学就学好华英文,隨后又引进印尼文学习,成为印尼三语教育的先锋,为培育优秀的新一代开创广阔和远大的教育园地,这也是东南亚华文学校最为高瞻远瞩和无限潜力的先驱学府。
八华学校开创系列第一,八华校歌高唱“披荆斩棘,建树丰功,发扬光大,还要再上一层高峰……猗歟八华,泱泱大风……大家努力,共赴大同。”浴火重生的八华,董教学团结一致,全力以赴,再接再厉,为我国教育事业培英才做出积极而不朽的贡献。
中华会馆和八华学校创建人
华人马来语文之父李金福
华人马来语文之父李金福
李金福(1853-1912),原籍中国福建省,1853年11月1日生在西爪哇茂物,幼年受过传统“私塾”华文教育,同荷兰人学会荷文,自修掌握马来文,在1884年出版“巴达维亚马来语”是全印尼第一部用马来文写的语法书,他后来办学校,搞印刷,协助出版印尼文书报,是最早以马来文撰写作品和办报的华人。
从1853年至1880年的28年间,是他人生旅程的第一个时期。他从一个没有文化的华裔少年,在困境中经过勤奋刻苦的学习,成长为较好地掌握了巽他文、马来文及荷兰文並有一定现代文化知识的新一代华裔青年知识分子。
1880年至1900年的20年间,是他人生旅程的第二个时期,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文学创作及发展时期。期间共出版了25部作品,包括第一部用马来文介绍孔子的《孔夫子传》。
从1890年到1912年是他人生旅程的第三个时期。这个时期,他无论在政治思想、社会经验及马来文学创作等主面都进入一个新的日臻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他还积极投入了华人社团、华人学校的创办及华人社会的改革等社会工作。
19世纪未叶至20世纪初,李金福自学成才,艰苦奋斗,为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埋头工作,贏得了世人高度的讚誉。他在推动华人马来语、马来文文学的发展方面,在翻译及改编中国古典小说、宣扬中华民族悠久歷史与优秀文化方面,在推动马来文报业的发展方面,在创办印尼第一个华侨社团“巴城中华会馆”及“中华学堂”的事业中,在促进华文教育及华人社会公益福利事业发展等方面,都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不少学者都曾讚扬他是印尼“华人马来语之父”。
1912年5月2日,他照常到“中华会馆”、《新报》及《商报》走动及商谈工作,返家后即病倒。经医生诊断为伤寒病,翌日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於5月5日深夜12时逝世,享年59岁。爪哇各地马来文报报导了他不幸病逝的消息,並致沉痛的悼念。雅加达马来文《新报》及《商报》在框有黑边的报导中说:李金福的逝世使“华人社会损失了一位卓越公正的领导人;雅加达失去了一位令人尊敬的市民;文学及新闻出版界失去了一位最令人敬重的同行。”
为了悼念他的逝世,中华会馆於5月6日昇半旗志哀,並为他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葬礼,建立了坟地及墓碑,同时將李金福的一帧放大遗像悬掛在中华会馆的大厅中,供人瞻仰。
一代教育家和慈善家梁映堂
梁映堂,字辉运,广东鬆口大力村人。梁密庵之父、梁锡佑之祖父、梁世楨之曾祖父。
早在清朝嘉庆年间,梁父梁采臣就胸怀大志,告別鬆口大力村的亲人,与乡人结伴到汕头海港乘坐“大鸡眼”的木帆船,经达七天七夜的飘洋过海,抵达荷属东印度巴达维亚(今印尼首都雅加达)谋生。后艰苦创业,克勤克俭,经营商贸,创设“南茂公司”,主营五金、匯兑、地產等业务,事业有成。
旋返乡创办“敬斋学堂”,培育乡村子弟读书,乡民口碑称颂。绍先德之箕裘,秉承父志,主持“南茂公司”业务,在吧城大南门再开设“德瑞商行”,多財善贾,大振家声。尤其协助同侨同行发展事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清朝光绪年间,梁映堂声名卓著,被侨商推选为巴达维亚中华商会会长,全力为侨商服务。
他於1905年被荷兰东印度殖民地政府委任为“雷珍纳”官职,1913年擢升为巴城“甲必丹”(即华侨领袖),荷印政府將有关华侨事务輒借重华侨领袖相助为理。其时,梅州籍华侨领袖被委任为巴城“甲必丹”或“雷珍纳”者,先后有梁映堂、廖煜光、丘燮亭、黎殷甫等四人。梁映堂担任巴城中华商会会长和“甲必丹”
职务后,办理侨胞事务,勤政爱侨护侨,排难解纷,恤老济贫,不一而足,侨胞均多受惠。
当时,以华侨与阿拉伯侨胞情感有隔阂,每有斗殴之事,甚至聚眾械斗。梁映堂乃游说阿拉伯侨胞之“甲必丹”,痛列得害,极力调停,对方亦感悟,双方侨民遂言归於好,两族能各安其业。
巴城中华会馆提倡中华文化教育,提高华侨地位,为社会培育人才,梁映堂协同潘景赫、丘燮亭、翁秀章、李兴廉、陈金山、丘绍荣、丘香平、许南章、蔡有得、黄玉昆、黄昆兴、许金安、李金福、陈公达、潘立斋、陈天成、胡朝瑞、胡先清、温亚松共20位华社贤达,於1901年3月17日在巴城八帝贯中华会馆內创办“中华学堂”(后改称为“八华学校”),当时荷印时代第一间华语学校。
1903年.维新领袖康有为因“戊戌变法”失败躲避清廷追捕,辗转南来抵达巴城,受到梁映堂等华社贤达迎接。康有为力陈维新之说,並涉及华侨教育事宜,还於当年9月20日访问“中华学堂”,欣然题写楹联於校门:“冠冕南极,砥柱中流。”
不久,梁映堂又与潘景赫等倡办“义成学堂”,以巴城石桥头“客属总义祠”为校舍,祠堂门楼有梅州籍侨贤钟鼎元撰写之楹联:“义举千秋在,祠成百氏安。”
创设“中华学堂”和“义成学堂”之目的,在於教育华侨子弟,有教无类,兴学育才。梁映堂从1905-1915年担任中华会馆副会长十年,为教育贡献巨大。
1907年,清朝两江总督端方在南京开设“暨南学堂”,招收印尼“中华学堂”毕业生前往留学深造。梁映堂以中华会馆副会长身份领导“遴选委员会”,负责考选来自印尼各在的第一批二十一名印尼学生前往南京“暨南学堂”留学。1908年10月5日,梁映堂由巴城亲送“中华学堂”第二批毕业生38人至南京入学,此事在侨社传为美谈。
晚清名士丘逢甲(梅州蕉岭人)曾在梁映堂率领印尼华侨学生到南京“暨南学堂”入学的合照相处中题诗:“祖国归航率岛民,养成豪杰共维新。他年编入文明史,此是当时领导人。”诗句语重心长,勉励有加。
梁映堂在巴城商界运筹有策,事业辉煌,鼎力襄助文教事业。他不但为巴城“中华学堂”捐助办学经费,还为万隆市筹建万隆大学工学院出任“筹建委员会”的十三名委员之一,负责筹款五十万大洋。晚年在原乡梅县鬆口大力村兴建三堂四横近三千平方米的两层客家围龙屋“承德楼”,以颐养天年及裔孙溯源寻根、追远问祖。
中华会馆和中华学堂首任会长
潘景赫不朽贡献
潘景赫不朽贡献
中华会馆和中华学堂首任会长潘景赫(Phoa Ken g Hek 1857-1937),是印尼华人第一个现代社团中华会馆和中华学校创办人,连任会馆主席24届(1900-1923),领导全国华人社群开展华文教育和社会服务活动超过30年,是20世纪初我国最杰出的华社领袖,为改革华社陋习,弘扬儒家思想和发展华文教育作出不朽贡献。
潘景赫是一位土生华人,在茂物出生成长,是福建闽南人在印尼的第六代华裔,父亲和兄长都是甲必丹,自小仅学习福建话私塾,后转到展玉教会学校学荷文和在茂物教会学校学马来文。岳父是巴城一位华人雷珍纳(官员),因此移居巴城后在荷兰官场与华人上层积极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地位。20世纪前夕,在中华民族主义觉醒和社会陋习猖行时代,他领导巴城华人做出系列重要工作,最突出的有下列四项:
(一)改革华社陋习。19世纪未,巴城华人区赌风盛行,影响极坏,潘景赫就直接上书荷兰总督,要求荷殖政府关闭赌馆,而由他承担上缴赌馆应付的税金。此举深获华人社会讚许。后来通过中华会馆,他又大力领导华人社会用孔孟儒家思想改革婚丧陋习,取得各界响应支持和积极成果。
(二)打坡华人帮派,推进华社团结。当时巴城华人社群,“闽人也,客人也,广人也,恆格格不相入,除货物交易外,老死不相往来。秦越肥瘠,绝不关心。”潘景赫领导20位各帮各属知名贤达成立中华会馆,实现打破帮派、血缘、地缘份化界限,为华社团结合作奠定基础,即使在21世纪今天,仍有鲜明的意义。
(三)发展华文教育,创办第一间现代中华学校。並全力在群岛推广,八华学校为印尼和全东南亚华文教育和平民化三语学校,树立光辉榜样,潘景赫先贤功不可没,流芳百世。
(四)高瞻远瞩,推广华英印三语教育和创办女生学校。潘景赫虽精通荷文,但他认为中华学校应鼓励华人子弟学好华文,英文和印尼文,才能有更大视野和更好发展前途。他还积极推动创办女校,让华人儿女均可学到儒家思想和生活技艺。这高瞻远瞩的先驱看法和行动,到今天还有积极意义,比许多当前侨生领袖更为优秀。(印尼星洲日报)
转载自:印尼星洲日报/专题
~赤道论坛/华教动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