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存异求同,不要扩大矛盾
2012-05-15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林明华
新山13所华小董事会部吁请董总重回华小师资特委会圆桌会议,並恫言董总若一意孤行,他们將退出董总。
一些朋友一听到这个消息,惊讶之余,第一问题就是:这些董事长,有没有甚么政治背景?
这反映了一个普遍现象:当异议出现的时候,大家的关注点不是它是否合乎理性,而是它是由甚么政治背景的人提出来的?
没错,这13所华小董事会的董事长,当中確实包括了多位马华的基层领袖,有前州议员,也有前市议员,但这些身份並不要紧,重要的是他们的动机是甚么?
如果是为了华教,为了解决问题,则他们的意见,理应受到尊重和重视。所谓超越政治,殊途同归,就是这个道理。
但如果他们真的另有议程,是意在搞分裂,削弱华教的力量,事情就不简单了。因此,这把火点燃了之后,如果后面还有“歹戏”连场,那就绝对不容忽视了。
必须强调,华教今天的共识是团结,是解决问题,以开拓更美好的明天;而不是搞小动作,扩大矛盾,搞令亲者痛、仇者快的分裂。
话说回头,董总退出圆桌会议之举,確实有值得商榷与反省之处,这倒不是她的理由荒谬牵强,而是她事前没有作好全面征询各属会意见的工作。董总应该先巡迴各州聆听意见之后,才作出决定;而不是生米已煮成熟饭之后,才来巡迴各州进行匯报。
回顾歷史,华教运动一路走来一路风雨,从协商到对抗,从对抗到“打入国阵、纠正国阵”式的合作,又从体制內的合作回归到体制外的抗爭,或者“边斗爭,边协商”的策略,当中的转折和跌宕起伏,岂是三言两意可以概述。
团体內难免会有不同的派系和意见,一些人对歷任董总领导心生崇敬,也心存感激。但也有人不认同董总的抗爭方式,总觉得董总作风过於偏执、极端,斗性太强,只会在外面作无谓的吶喊,不懂得协商的艺术,以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庆幸的是,长久以来,大马华教尚能超越政党和政治,成为一条团结华社的脐带,创造了大马华教的传奇。逾万人出席了325抗议大会,便足以说明一切。
我们瞭解,儘管深知华小师资特委会圆桌会议的作用有限,但希望作为华教最高机构的董总重回圆桌会议,也是华社中一股不小的呼声,希望董总领导重视。
但无论如何,圆桌会议並没有因为董总的退出而关上大门;所以,华教运动也不应因为董总退出圆桌会议而闹分裂。
(星洲日报/云淡风轻‧作者:林明华‧《星洲日报》执行编辑)
独中需要另类师资培训
2012-05-15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邓日才
中学生,是13岁至18岁的少年,他们既不是小孩子,也不是成年人;不大不小,仍不脱稚气,又未具有成人行为规范。身心都处於暴风雨时期,变动不居。因此,最难管教和培育。作为中学教师,就比小学及大专教师难当。
独中教师,又比一般中学的教师难当。因为,他们还得负担另外一项额外的特殊任务。那就是维护母语教育,发扬中华文化。加上独中教师的待遇比政府中学老师来得低,流动性又大。因此,要如何使他们久留在独中,也是精神培育与心理建设的一个要务。
要言之,培育独中教师,既要像培育其他类型中学教师一样,要有一般性的师资教育课程。这包括教育专业科目(如教学技能、教育心理等),也要有教学实习及视察。因此,专业课程,总要有实务技能的演练,尤其课室经营的技能培训,光有听讲及教学参观,无法养成有良好管教技能的教师。受过培训的独中教师,也是独中领导骨干。因此,也需要具备一些教育科研的能力,这包括纸笔测验及作业报告,小组研討等。
80年代,由於我国尚未有独中师资课程的设置,董教总独中工委会特別通过台湾侨委会,商请台湾国立师范大学为独中设置“教育学分班”,培育独中师资,学员回马实习,也请师大教授前来视察。新纪元学院自1998年开始设置教育专业文凭班后,其中一般性教育专业课程,仍请师大代教。另外在“在地化”理念下,特別设置“马来西亚教育研究”一科,由本地讲师教导。教学实习及视察,也由本地讲师负责。
“马来西亚教育研究”內容包括国內教育时事、教育政策、教育史(大马教育史及华教史)、大马教育教育哲学理,一般教育哲学、教师专业及教师修养等。
笔者担任此科兼职讲师十余年,工作感触良多。眼下一般年轻人,已很少有华教的热忱了,尤其国中毕业生对华教及独中情况十分生疏。因此,必须加大他们对华教及独中的认识,並激起他们热爱华教的热忱。笔者用华教史上血泪故事、华教斗士的辛酸经歷,动之以情;用爱护自己母语应有的义务,晓之以理;用民族生命之延续明之以文。情理义三管齐用,辅以真人真事的影音材料,以及诗与歌,往往能感动年轻的心灵;反应热烈,令人欣喜。
独中师资,须刻意加料培育,才能合符独中的特殊需要。总期独中教师能抱著维护华教的热忱,久留独中,长期坚持,尽一己之力教育下一代。若能出面领导校政,並进行一些教育科研,增强教育理论之建设,理念领航教改工作,独中將永续经营,兴旺不坠。
我们要培育的独中教师,不是对本宣科的冷血教书匠;我们要的是有热忱、能潜移默化,成人又成才的经师及人师。
目前,全国独中约有4千独中教师,其中只有36%受过正式的师资教育,尚有64%(约有2千500人)尚未受培训。眼下3个有师资培训设施的机构(新纪元学院、南方学院及留华同学会),有必要加大力度,积极培训足够有素质的教师,以应付独中新生爆满及校务发展的需求。(星洲日报/言路‧作者:邓日才)
华团的钱应花在刀口上
2012-05-15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吕世权
华社在硬体建设上的投资,向来不遗余力。多年来的建设成本何止鉅万?各个团体会所林立,从祖父年代开始的简陋,到现在的富丽堂皇,的確能感受到华人爱护自己的社团的浓情厚意。一些华社也做起了买卖,以维持会所的开销,减少依赖公眾的捐助,这是值得讚赏的。但同时间,也引起了其他华团爭相倣傚,於是,近10年间,许多华人团体的会所焕然一新。而各种环境或人为因素,也有更多的新华团涌现。
新华团涌现,当然不是坏事。只是在我国已经如此多的华团,而华团在运作和营建的开销上,是否会因此加重华社的负担呢?
这个问题,相信有人想到,也知道,但敢於宣之於口,赤裸裸的摊开来谈,却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勇气。笔者不才,想借拙文探討华社的钱是否花在应当的地方。
第一例子,华总大厦。营建华总大厦,给华总一个家的好处,不是拙文討论的范围。华总的花费可说是空前巨大的,看到许多华商和华社领袖群策群力,当然很感动。只是我在想,在华文教育资金短缺的同时,华总何不把建大厦的所有花费资助独中、国民型中学和华小?要有活动场所,学校的礼堂、讲堂甚至操场都可以作为华总的活动场所;要设立办事处,可以在某独中设立,节省成本之余,也不必再花钱请守卫或多余人手;要搞纪念馆或歷史文物等收藏馆,可以建在独中,还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学习歷史。华总出钱修学校,学校提供任何方便给华总,是双贏的!既省钱,又把钱用在更实在的地方。何乐而不为?何必花费巨资另建大厦?华总的家设在学校,不是更体现华人重视教育的优良文化吗?
第二例子,林连玉纪念馆。笔者是拜读了刘镇东议员关於华教新路的文章,才知华团又在花费数百万建立林连玉纪念馆。笔者不知道纪念馆是否另觅地段单独建馆,姑且当是独立建馆。同理,大家都知道林老生前乃尊孔教师,何不把纪念馆建设在尊孔独中,以让学生也能近距离瞻仰和学习?若说尊孔没地方的话,也可以寻找合適的学校再另行商討设立。让林老回归神圣的学府,既省经费,又让新一代学习先辈精神,岂不美哉?
第三例子,马六甲孔教会大厦。这是已故华教斗士沈老生前亲力亲为,奔波劳碌而建成的。营建孔教会大厦的出发点是好的。附近的独中生也常组团步行到孔教会大厦给孔圣致敬。我没褻瀆和质疑已故沈老的意思,但我只觉得,花费百万,才建了一座才两层高,地面呈三角形窄面的所谓“大厦”,值得吗?意义精神上是值得了,但钱会否冤枉了?这点需要专家为我解惑。同时我在想,若把纪念馆建在附近的培风中学內,是否更加的实惠,而且更有意义?
华团建设向来不遗余力,但在软实力的层面上却是完全相反。独中教师的薪水福利向来比国中教师差。华团在建设上既然可以豪气得一掷千金,为甚么却对作育英才的教师们如此的刻薄?可以花数十万提昇和建设不怎么迫切需要的设备或建筑物,为何在教师加薪方面斤斤计较,一拖再拖?
华团经费,既取之社会,就应谨慎花费,尤其是在大项目上更是要小心运作。花费应以人为先,而不是堂皇会所林立。人才,是活生生的华教精神,应当给予优先。而不是一边建大楼,再来向华社募捐,说学校经费不足。希望华社袞袞诸公深思。(星洲日报/言路‧作者:吕世权)
新华团涌现,当然不是坏事。只是在我国已经如此多的华团,而华团在运作和营建的开销上,是否会因此加重华社的负担呢?
这个问题,相信有人想到,也知道,但敢於宣之於口,赤裸裸的摊开来谈,却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勇气。笔者不才,想借拙文探討华社的钱是否花在应当的地方。
第一例子,华总大厦。营建华总大厦,给华总一个家的好处,不是拙文討论的范围。华总的花费可说是空前巨大的,看到许多华商和华社领袖群策群力,当然很感动。只是我在想,在华文教育资金短缺的同时,华总何不把建大厦的所有花费资助独中、国民型中学和华小?要有活动场所,学校的礼堂、讲堂甚至操场都可以作为华总的活动场所;要设立办事处,可以在某独中设立,节省成本之余,也不必再花钱请守卫或多余人手;要搞纪念馆或歷史文物等收藏馆,可以建在独中,还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学习歷史。华总出钱修学校,学校提供任何方便给华总,是双贏的!既省钱,又把钱用在更实在的地方。何乐而不为?何必花费巨资另建大厦?华总的家设在学校,不是更体现华人重视教育的优良文化吗?
第二例子,林连玉纪念馆。笔者是拜读了刘镇东议员关於华教新路的文章,才知华团又在花费数百万建立林连玉纪念馆。笔者不知道纪念馆是否另觅地段单独建馆,姑且当是独立建馆。同理,大家都知道林老生前乃尊孔教师,何不把纪念馆建设在尊孔独中,以让学生也能近距离瞻仰和学习?若说尊孔没地方的话,也可以寻找合適的学校再另行商討设立。让林老回归神圣的学府,既省经费,又让新一代学习先辈精神,岂不美哉?
第三例子,马六甲孔教会大厦。这是已故华教斗士沈老生前亲力亲为,奔波劳碌而建成的。营建孔教会大厦的出发点是好的。附近的独中生也常组团步行到孔教会大厦给孔圣致敬。我没褻瀆和质疑已故沈老的意思,但我只觉得,花费百万,才建了一座才两层高,地面呈三角形窄面的所谓“大厦”,值得吗?意义精神上是值得了,但钱会否冤枉了?这点需要专家为我解惑。同时我在想,若把纪念馆建在附近的培风中学內,是否更加的实惠,而且更有意义?
华团建设向来不遗余力,但在软实力的层面上却是完全相反。独中教师的薪水福利向来比国中教师差。华团在建设上既然可以豪气得一掷千金,为甚么却对作育英才的教师们如此的刻薄?可以花数十万提昇和建设不怎么迫切需要的设备或建筑物,为何在教师加薪方面斤斤计较,一拖再拖?
华团经费,既取之社会,就应谨慎花费,尤其是在大项目上更是要小心运作。花费应以人为先,而不是堂皇会所林立。人才,是活生生的华教精神,应当给予优先。而不是一边建大楼,再来向华社募捐,说学校经费不足。希望华社袞袞诸公深思。(星洲日报/言路‧作者:吕世权)
教师最渴望的教师节礼物
2012-05-15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郭关
笔者希望今年或以后的5月16日教师节可以收到两份礼物。
第1份——学生可以好好的学习。
学校为了感谢教师的付出,通常都会设宴请教师大吃一顿;家长或学生为了感谢教师的教导,也给教师送礼物。对教师而言,有无收到学生送的礼物,真的没关係;即使收到,礼物价格的多寡,也都不重要,有心就好,因为“天下的教师都一样的”,但最渴望收到的是一份小孩能快乐成长、努力向上、认真学习的无价之宝。
但这一切已改变了初衷,隨著教师的工作机械化、教学的佈置“小学標准课程”(KSSR)化、学生的学习技能达標纸张化、学生的成绩电脑输入化、学校的活动证据化、学校的课程设置繁星化、样样东西数据化、学生的课业多样化后,最终造成学校的教师队伍超人化、师生关係顾客服务化、每天上课梦境泡沫化、上司的鸡毛当令箭化、整体素质非教育化等等。这是我国现今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局面?
对国家、社会寄予厚望的教师,最希望收到第2份的教师节礼物——可以好好的教书。对教师而言,加薪固然可以起著一种外部诱导之作用,但却特別渴望这第2份能从天而降的恩赐。
当这个“可以”和“好好”陷入在此时此种的窘境里,它们就只能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一种日日夜夜的盼望、一种人人嚮往的梦想。
就算第2份教师节礼物的送货日期盖了个“无限期”,损失的会是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抑或是国家?试想想,一大堆非教学用途的工作,已经左右了教师教学时间,原可为课堂教学精心打造一番的心思完全消失掉,是教师的错吗?教师可是有心之人,只是无能为力罢了。其实这间接剥夺了学生应有的教育平等权利。这一切都拜在上述种种“催化剂”所赐。
最后,让我们一起双手十指相扣,默默地在这即將来临的教师节make a wish(许个愿):愿我国未来教育发展能向教育本质及其教学要义靠拢,进而不偏不移,真正以人为本来展开教育工作!(星洲日报/言路‧作者:郭关)
第1份——学生可以好好的学习。
学校为了感谢教师的付出,通常都会设宴请教师大吃一顿;家长或学生为了感谢教师的教导,也给教师送礼物。对教师而言,有无收到学生送的礼物,真的没关係;即使收到,礼物价格的多寡,也都不重要,有心就好,因为“天下的教师都一样的”,但最渴望收到的是一份小孩能快乐成长、努力向上、认真学习的无价之宝。
但这一切已改变了初衷,隨著教师的工作机械化、教学的佈置“小学標准课程”(KSSR)化、学生的学习技能达標纸张化、学生的成绩电脑输入化、学校的活动证据化、学校的课程设置繁星化、样样东西数据化、学生的课业多样化后,最终造成学校的教师队伍超人化、师生关係顾客服务化、每天上课梦境泡沫化、上司的鸡毛当令箭化、整体素质非教育化等等。这是我国现今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局面?
对国家、社会寄予厚望的教师,最希望收到第2份的教师节礼物——可以好好的教书。对教师而言,加薪固然可以起著一种外部诱导之作用,但却特別渴望这第2份能从天而降的恩赐。
当这个“可以”和“好好”陷入在此时此种的窘境里,它们就只能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一种日日夜夜的盼望、一种人人嚮往的梦想。
就算第2份教师节礼物的送货日期盖了个“无限期”,损失的会是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抑或是国家?试想想,一大堆非教学用途的工作,已经左右了教师教学时间,原可为课堂教学精心打造一番的心思完全消失掉,是教师的错吗?教师可是有心之人,只是无能为力罢了。其实这间接剥夺了学生应有的教育平等权利。这一切都拜在上述种种“催化剂”所赐。
最后,让我们一起双手十指相扣,默默地在这即將来临的教师节make a wish(许个愿):愿我国未来教育发展能向教育本质及其教学要义靠拢,进而不偏不移,真正以人为本来展开教育工作!(星洲日报/言路‧作者:郭关)
转载自:星洲日报/评论版
~赤道论坛/事实述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