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自乱阵脚
2012/05/16南洋商报/社论
新山县13所华小董事会星期日促请董总重返教育部师资特别委员会圆桌会议,以便有效解决问题。这些组织恫言,如果董总一意孤行退出圆桌会议,他们将退出柔佛州董联会。
教育部圆桌会议不欢而散,董总与副教育部长魏家祥言词交锋未落,新山县这些华小董事会公开放话,无疑节外生枝,如果受到别有居心者的利用或撺掇,事件延烧下去恐怕冲击华教界的团结。
董总今年3月25日通过的四大决议,包括调走华小不具华文资格教师;培训华小师资及检讨教育法令,实施多元化教育政策,确保各源流学校地位平等,享有公平合理对待,保障各源流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尔后,教育部也提出8项方案,短长期解决师资荒:包括填补师资空缺、调走不具华文资格老师、强化国英语、培训更多师资。
圆桌会议召开前,董总就不寄望会有实质的成果,事情的演变确实也是如此,董总认为政府并没有意愿从政策上解决问题,尤其是放弃单元教育的政策。
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说,若政府有意解决华教问题,问题早就解决了,不必拖延40多年,也根本不必要董总参加圆桌会议。数十年来,董总在维护华教的立场上,每每与教育部抗争,闹得不欢而散的的结局比比皆是。
师资问题的纠葛,多年来一直没有办法彻底解决,每年学年开始,全国各地华小都出现师资荒,教育部也是陈陈相因,头痛医头,始终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长久为师资问题与教育部抗争,董总自然会有对教育部不信任的心理。
教育部这一次好不容易答应解决问题,但这困扰华教界多年的问题盘根错节,涉及复杂的政策与人为因素,也不是副部长魏家祥召开的圆桌会议就能轻易解决。
圆桌会议的召开,相信副部长有诚意要解决华小师资问题,各参与圆桌会议的团体机构志在维护华教发展,但也有各自的立场与坚持,短时间内要达成协议似乎不是易事。
在维护华教发展的大前提下,参与圆桌会议的各造,尤其是代表华社的各个团体应该达成共识,全力争取从政策至技术层面解决久悬未决的华教问题。
对话可以建立互信,但互信必须出自各造的坦诚,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也必须公正客观,绝不可渗入任何政治因素。
华文教育是华族在这片土地上安身立命的根,华教的发展与传承,对华族的未来前途影响深远,华教课题肯定是不容妥协的大事。华社对此事的关注,彰显华族维护母语教育不妥协的立场与决心。
在这个关键时刻,华社的自我分化或自乱阵脚,对争取或解决问题绝对不会有好处。
全体华社的任何举动,都应以大局为重,切莫因错误的举措,使到协商解决师资问题的大事功败垂成。
新山华教运动不应闹分裂
2012/05/16 星洲日报/言论版
~作者:舒庆祥
新山13间华小董事会日前吁请董总重回华小师资圆桌会议,不然他们將退出董总。他们是以召开新闻发佈会的形式发出这项吁请,报章以斗大的標题,把“吁请”改用“恫言”,极具震撼力,引起华社极大的关注。
现在的问题是:这13间华小董事会有必要採取这项行动吗?它能解决问题吗?其实,董总採取退出行动,是一项具策略性行动,並非要堵塞谈判的大门。根据过往的经验,华教运动要爭取自己的权益,行动必须多管齐下,多手运用,才能收效,这次也不例外,董总这次退出后,我们即看到华总有意推动第二个圆桌会议的成立与召开,以討论政策性的问题。
其实,董总退出的理由,就在於现有这个圆桌会议,著重解决技术性的问题,不符合华教的要求。因此,华社应以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董总这次的退出行动,其实,它是一项积极的行动。
新山13华小董事会以“你不依要求我就退出”,並不符合新山华教运动歷来办事的传统与风格。
新山华教运动之所以能独具一格,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在於大家处理棘手问题时,都能不分党派,求同存异,有商有量,绝不採取独断独行或过激的行动,在处理宣佈宽中成为全国第一所独中的行动中;在申办南院的行动中;在爭取宽中古来分校创立的行动中,新山华社无不秉承这一精神与这一原则办事,因此,在行动的过程中,能取得朝野各党派的谅解与合作,更能得到广大华社的支持。
其实,这13间华小董事会,之前应先向董总提出交流与沟通的要求,在面对面的交谈过程中,以瞭解董总的苦衷,並提出自己认为最適合的爭取途径。
捨弃自己一向倡导与推崇的內部协商,以便能一致对外,而改用公开喊话,施压,扬言退出,这种事不应出现在新山华教运动中。
拋弃传统办事原则,而可能令新山华教运动分裂的行动,我们怀疑它能解决当下华教面对的问题。
新山华教运动不应闹分裂。(星洲日报/言路‧作者:舒庆祥)
语言不应该是沟通的障碍
2012/05/16 星洲日报/言论版
~作者:廖宏强
语言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可以解释误会,阐述理念,即使是不同语言的使用,也可藉由其他的辅助工具,比如画图,数字或是肢体动作的表达等等,让彼此达到良好的互动,不当的应用却可能造成误会,甚至是无法弥补的后果。基於互信的原则,语言从来就不应该被拿来当成沟通障碍的藉口,理念不合或是成见过深才是主因。董总再度扛上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就是最好的例子,双方的爭议在於董总主席叶新田认为魏家祥5月5日的一段谈话会让人误以为董总因为不会讲国语,无法与官员沟通,而退出圆桌会议。
整起事件始於魏家祥出席十五碑锡兰佛寺卫塞节庆典后向记者说的一段话“……这些日子以来,董总在会议上都是以华语发言,使到很多教育部官员鸭子听雷,但我不介意,最重要的是听到讯息。”接著董总发表了一篇“圆桌会议图捆绑董总‘合理化单元主义政策’”的文告,里头清楚明白的指出“魏家祥诬赖董总领导人在圆桌会议以华语发言,令教育部官员犹如‘鸭子听雷’”。魏家祥为了证明本身没有说谎(不曾说过董总代表在教育部华小师资特委会圆桌会议中“全程”用华语),特於记者面前拨电给叶新田“当面对质”。按报导来看,魏家祥確实如他所言,没有说董总代表在圆桌会议中“全程”用华语,董总也没有冤枉魏家祥,文告从头到尾也没提“全程”两个字,然而魏家祥確实说了董总在会议上都是以华语发言(报导引用了开关引號)。善意的表达如果是因为语言使用的不当而造成两方的误会,其实只需公开澄清就可,魏家祥为了证明自己无辜,在叶新田无预警的情况下当场致电对质以表清白的做法,相对於325“魏家祥有无被殴?”事件中被指涉及打魏的李锡淡挑战魏砍鸡头以表清白,魏身为华裔最高教育部官员,这无疑是更糟糕的示范,又岂止是符合科学与宗教如此而已?
董总退出圆桌当然是沟通上的问题,但绝不是因为在语言上无法与官员沟通。华教运动的本质及目標其实就是公平实现宪法上赋予人民享有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利,爭的是多元的选择而非单元的强制,而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诉求,却也往往被人误以为这个诉求就是华教运动的目的,遂使得每一次的动员都被人解读成是种族主义的活动。追求公平、正义及不受歧视的目標如果是普世的价值,华教运动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因此,华教运动和其它社会运动其实並没甚么差別,即是如此,董总根本就没必要在圆桌上耗时间。魏家祥的谈话其实表达了以他为首的这个委员会真的想解决华教的问题,所以不论用甚么语言都可,最重要的是听到讯息,而用“华语”却造成如此大的误会恐怕是魏家祥始料未及的事,可见双方的代沟如此之深,如何解决华教面对的难题呢?我们的诉求是否还是如此“深沉”和“永无止境”呢?(星洲日报/言路‧作者:廖宏强‧旅台医生作家)
转载自:本地报刊/评论版
~赤道论坛/时事述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