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5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1148

 华文母语班拉响警钟

2020/10/13 星洲日报/柔佛透视

~作者:简繁

今年初,数位华文老师在群组敲锣打鼓寻找华文母语班教师,英文俗称POL。由于我校今年改成上午班制,时间方面配合不来,我唯有放弃执教多年的华文母语班,这更加剧了县内国中找不到华文母语班教师的窘境。

昔日,华文母语班不曾出现如今的局面。依稀记得,以前华文母语班甚至有着 “你教我校,我教你校”之谈。来自上下午班制学校的华文教师因时间上安排得到,所以互相解决了国中华文班缺乏师资的问题。

随着不少学校近几年改成上午班制,一些比较大型的国中开始出现华文班没有华文教师进班的困境。

在我国,“一国中一华文教师”已是不成文的常态,校方把全部年级的学生安排早上上课有时会导致校内的华文教师无法应付这么多个班级。

多年以前,尚能找到华文母语班教师解决问题,但这几年以来,不少华文母语班的教师自顾不暇,有者则不再向“钱”看,不想自己累得健康亮红灯。

坦言,自从中学华文课程纲要改了后,执教华文班是一项相当挑战的事,而学生学习表现往往与教师预期出现颇大落差,再加上各种填写表格的繁重工作,又当教师又当“秘书”,一根蜡烛几头烧,华文教师只好把精力专注于自己的学校,没有多余的力气帮助其他同道,华文母语班问题已浮现水面,并拉响了警报,事态不妙。

学校有华文班,但没有华文教师,学生吃大亏。教育部拨款给华文母语班,惟苦寻老师不果,国中华文班亏大了。


当学校再次停课

2020/10/14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练珊恩

继沙巴州和巴生副县的学校停课后,八打灵县内的学校也从即日起开始停课了。有了从今年3月中至7月间停课不停学的经验后,各校是否能更从容地面对非实体教学呢?

以八打灵县的情况为例,此次学校关闭与3月中落实的全国行动管制令不同,因为除了教育领域,其他领域的经济活动仍获准进行,因此许多父母,尤其是双薪父母,在收到学校即日起关闭的消息后,首先想到的是要如何安顿不用去学校上课的孩子的问题。

在解决了安顿与生活所需的问题后,学生的学习便是父母须关注的第二个要点。在今年3月至7月间停止到校上课超过3个月后,许多教师在学生重返校园后都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积极性产生了变化。这是因为学校关闭打乱了平时系统性的学习节奏,因此学生返校后基本上都需要一段时间,再次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此次疫情回升,学校被迫再次关闭,相等于系统性的学习节奏再次被打乱。但是有了今年3月的经验后,相信不管是师生还是父母,在从实体到线上学习的转变上都能更快地适应,也更能从当初的经验中针对设备不足或管理缺失做出调整。然而,这也有赖于师生与父母看待此次短暂停课的态度,是当作休息、半休息、紧密跟课,还是追上3月停课时落下与同学的距离。

虽然系统性的学习两度被打乱,但是这何尝不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时刻?无可否认的是,疫情促进了各界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关注与重视,而这也是专家认为人才在现在与未来时代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从想学、能学、会学到坚持去学的自觉与能力,都需要一点一滴地引导与建立,但是并非每个父母都有办法在学习上帮助到孩子,因此需要教师、校方、教育部或非政府组织提供更多的帮助。

当学校关闭,学生不再真实地存在于教师的眼皮底下时,教师或多或少失去了能够发挥其无可取代作用的机会与功能。作为以“教书育人”为专业的教师,其“教书”的功能或许能被网络上丰富的资源或其他教师更生动的教学视频取代,但是“育人”往往是教师在观察到学生的行为表现后,给予的教育效果,而这较难在未有实体接触的情况下达到,因此父母与家长在这期间应更细腻地关注孩子的行为与情绪,尤其当孩子花长时间进行网络活动的这段时间。

疫情为各领域带来了新常态,也加速了各领域的变化。在教育领域,教师也应与时并进地思考自己想要培育出怎样的学生,是离开校园后仍热爱学习的学生,还是有扎实知识基础的学生等等。在冠病疫苗面世之前,学校在疫情加剧时被迫关闭或将成为新常态,因此师长都需适应此新常态,以便能无阻地朝向自己“想要培育出怎样的学生”的目标迈进。


听听孩子升学的意愿

2020/10/12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陈胜强

我们虽然身在三维的世界,却喜欢用二维的对错来判断事物。在预测发展时,更下降到一维空间,仿佛事态只有唯一的结果。

殊不知,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呐,世间万物都紧紧系于密密麻麻的因果链中,无一例外。就算天上掉了钞票,也有其原因。所以,若单纯的以结果来决定对错,那有欠公平。

同样的,在预测未来时,那可能性不会只有一个。就算结果跟当初的预料一样,但决定了事态发展的因素,也不一定是当初所判断的同一个因素。

在心理学里,这叫易得性偏见(Availability Bias),指人们往往根据当下所拥有的资讯来了解并判断事件的可能性,从而造成判断的偏差。

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惯性?因为人的思考能力与体力一样,有顶限。要了解始末,需要很多很多的资讯,以及集点成线的分析力。要做最公正,最准确的判断,非常烧脑,也造成了人总会把事情简单化,以最不耗思考力的方式去做决定。

所以,当一个不是内行的人轻轻松松就给出个答案时,我们听听就好。

随着校园的逐渐开放,学生也慢慢回流。因为太久没见面了,碰了面,话题特别多。其中,就是选修科系的意愿。一些来闲聊的学生。聊得越深,会发现,他们原本想选修的课程,或更符合他们的个性,或更贴近于他们的强项,或有更好的就业率。为什么最后会选修别个科系?很多,是父母做的决定。

行行出状元,没有特定科系保证孩子毕业后能平步青云。若真要讲出事业成功的秘诀,除了天时人和,就是个人表现。而个人表现,取决于他的兴趣、努力,还有天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站对了位,就能尽情发挥;站错位,就变得俗庸。要出人头地,更得付出数倍努力。与其为孩子决定未来就业率高的科系,倒不如参考孩子的强项,最有助他们发挥的科系。

时代变迁,以往各种事业成功的因素,在这年代以及未来,不一定通用。在这个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环境里,很多以往冷门的职业,现在老板们抢着要。也有很多以往很热门的科系,现在越来越难找到工。

科技正逐渐取代单调的工作,办公室内的各种例常文书工作最受影响。科技也快速地铲平企业间的竞争条件,销售的条件不再是品质与价钱,而是顾客对品牌的印象。

好了,你家孩子要上大学了?又或者欲言又止,感觉上想找你谈大学转科系?父母先别发脾气,别急着否定,也别一概而论。好好听听孩子怎么说,再从新去了解工业发展。别犯易得性偏见的错误,那是孩子的前途。

 

中文词语规范须在地化

2020/10/12 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廖德来

媒体除了扮演资讯传播的桥梁,也是莘莘学子掌握语言的媒介,这是自小教育和灌输的印象,也是媒体前辈重视之事,因此对文章的遣词用字也保持谨慎,在传达精准含义之际,也需兼顾文字的优美与顺畅,所以翻阅中文规范的书籍与资料,是我例常之事。

日前在社交媒体浏览了某一教育中心发布了4页中文规范词语,引发一些媒体从业员、教育工作者、社运人士及家长们的批评,认为这样的中文规范是一种野蛮、独裁、霸道、不合逻辑的行为,情绪多倾向于愤怒与不解,最终导致该中心火速删除相关帖文。

在这245个中文规范词语中,引起争议较大的是“拉茶”(Teh Tarik)的规范,其规范为“折茶”,没有了两个杯子在高空把奶茶翻来覆去,缺少了拉茶的举动,这样的中文规范没有真正体现拉茶的本质和画面,显示折茶翻译不到位,且在网络也没法搜索相关词语,因此规范的标准和定义不得而知。

另一个我们熟悉的“冬粉”规范成了“粉丝”,但“粉丝”在这里的应用是追随者(Fans),所以词语的规范需要考量这里的词语使用与民情。

马来西亚的中文因不同的种族和籍贯产生了多元语言的交汇,从而形成丰富多元的一面,有些词语从音译而来,像是音译自Bas的“巴士”改成“公共汽车”,应该会引起人们的一头雾水,因为人们对汽车的概念多是4人座或7人座的轿车;音译自Satay的“沙爹”改成“串肉”,这样的规范缺少了马来西亚元素的考量;音译自Film 的“菲林”改成“胶卷”,这会让影视行业者感到陌生。

另一种词语是从方言和口语而来,如广东话的“行街”被规范为“逛大街”,“大街”会令人摸不着头脑,产生夜市算不算大街的困扰,但改成“逛街”会比较适合;“出粮”改成“发工资”、“搞掂”改成“搞定”、“讲大话”改成“说谎”、“大耳窿”改成“非法

借贷者”,前者的词语多属于口语化词语,规范为后者的书写式词语都没有问题,但近来火热的460令吉汉堡的“水鱼”(广东话),原指受骗的受害者,但却规范为“鳖”或“甲鱼”,这样中国式的标准化,失去了原本的含义与味道。

从该中心的词语规范,建议不应分规范或不规范的分类,理应以口语和书写词语分类较好,再回到根本,中文词语规范理应交给适当的部门、单位或机构来评定,并交由他们告知人们以何标准进行考量,这是关心中文教育人士最为关心的部分。

我们赞同中文词语需要给予一定的规范,以达到文字的表达顺畅,但规范的过程要兼顾本土多元性、口语、音译、方言、约定俗成等特性,不能一概论之,而马来西亚中文理应保有这些特色,让他国人士因我们的多元前来学习与研究,这才是我们应该要展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