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4日星期六

为中华文教和书报积极奉献终生

 

~~郭温和坎坷经历、勤俭奋斗生平简传

2020/10/18 《印尼新报》






郭温和老师原籍广东梅县,193484日生于西爪哇丹格朗一带的小镇,确实是土生华裔的家庭,父母亲都是当地的侨生,不过还保存有华族的优良传统。生父姓名为温竞朗,母亲姓名饒丽梅。温和是温家第三个儿子,大哥名温启英、二哥名温启春,温和出生时取名温启豪,不幸的是,温和才一周岁时,父母决定离婚,生父另娶,生母改嫁雅加达郭姓人家,新丈夫名为郭英坤,改嫁时生母把刚满周岁的儿子寄养在円格朗一印尼妇女家里,她随郭英坤搬到巴城(雅加达旧名)居住,过着较安逸的生活,结婚几年后未有生育,郭家长辈望子心切,命令生母把温和带回郭家养育,因此他随养父改姓郭,把生父姓温置后,取名“和”,从此就以“郭温和”成长立足社会,为中华文教奉献一生。

温和接回到养父住家后带来了福气,母亲又生了两位弟弟,按家族传统取名为郭慈德和郭慈兴。因此,温和的母亲实际上生了五个男儿(见照片),温和上有两位姓温的哥哥,下有两位姓郭的弟弟,这正好反映了荷印时代印尼华族家庭的複杂状态,有华族的传统,也渗透着荷印社会的风尚。温和正是在这複杂的环境中渡过童少年的生活,培养他一生沉着忍耐的性格,冷静应对困难与挫折,

温和的养父郭英坤出身中等家庭,从小读荷文到中学毕业,学成为一名熟练的技工,为荷兰官员修理机器或钟錶,他也喜爱音乐,向白俄人学练钢琴和音乐;他视温和为己出,曾买了一台钢琴,请白俄教导温和弹琴唱歌,因此温和最先进入荷文学校读小学三年,到印尼独立荷华学校关闲,他才转为进入住家附近的广仁学校就读。温和长大后略通荷文与英文,也弹得一手钢琴,具有艺术绘画才能,正是在这一时期奠定的基础。

从广仁学校到巴中高中毕业从荷华小学转到设在石桥头的广仁学校,温和于1948年在广仁学校小学毕业,他投考刚成立2年的巴城中学,校长是著名的司徒赞老师。从初中一到高中三毕业,他经历了三次不同的上课教室,初中一在原来广仁学校的楼上,初中二改到Blandongan 校园,高中三年改在Kebon Kelapa新校楼,这正好反映了海外华人创办华文教育的艰辛历程。

在巴中六年,温和曾先后在中善夜校和新民夜校教课,大部分学生都是职业青年,学员年龄比郭老师还大,但师生如朋友,关系良好,反映了二战后大时代印尼华族的勤工俭学奋斗精神。郭老师后来表达感想时指出:“巴中栽培我六年,却影响我一生。影响我的,不仅仅是老师们,还有同学、学长。巴中是个熔炉,把我们炼成了有用的钢,不但给我们灌输了科学知识,还鋳就了我们的是非观和善恶感。”

坤甸华中培育人才三年半1954年在巴中高中毕业,为了响应当时侨总发出”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教书”的号召,郭老师和七位巴中同学一起乘坐小货轮到西加里曼丹的首府坤甸市去教书,在海上颠波呕吐了三天二夜才到达“水城”坤甸,安排住到当地华中的简陋宿舍。八位年青老师中,郭温和与庄淑贞分配到坤甸华中助教,其余六位同学李勤英、许传华、饒福生、林鑫泉、胡仕源和刘胜坤则安排到坤甸振强中小学。当时,印尼所有学校已实行秋季始业制,1954715日,郭温和与庄淑贞老师就在华中负起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庄老师在坤甸华中执教三年后回到雅加达新华中小学当主任,郭老师则多延长半年,19571230日才挥泪告别他热爱的“木的城、水的乡,坤甸城”。

郭温和老师在坤甸华中三年半,先后担任多项重要任务,先是负责初中数学,生活指导兼舍监、美术指导,后来接任华中教导主任。1956年还考进厦门大学第一届海外函授学院本科生,到1962年正式毕业。1957年底,印尼政府实施“教育排外法令”強逼执行分校,规定华校只允许中国籍子女就读,印尼籍学生要就读籍民学校,坤甸华中作出重大牺牲,郭老师也不得不返回雅加达担任新教学任务。不过,他对坤甸华中留下非常深刻的记忆和祝福。他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如此写道:“60年代是华中的鼎盛时期,中学部有七百多名学生,小学部有一千多名学生,中小学教师有五十多位。华中从1938年开办到1966年被专制政府所封闭,经历了28年充满艰辛而又不屈的光辉历程。在历史的长河里,28年也许只是一瞬间,但华中培育人才的壮举、友爱团结的精神像不灭的灯塔,照亮了众多学子的人生道路,为国家、为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贡献。”“印尼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更有不少华中师生与时俱进,以落地生根的精神面貌积极投入到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和华教复兴的行列中,为建设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而努力。华中人永不做时代的落伍者,华中精神必将薪火代传、永不熄灭!”

从北华、新文中学到日新高中19581月,郭温和老师回到雅加达北华学校担任教导主任,兼任高小6年级地理老师,他也曾在母校巴中教课,为时不太长;不久后,雅加达玉融公会决定把新文学校扩大,增设“新文实验中学”,聘请教育家刘宏谟担任校长,在董事长张鸣琴先生的热情关怀和积极谋划下,新文中小学成为雅加达先进的华校之一,郭温和、康大立、梁俊祥等都受聘为主要的老师,“不断创新、精益求精”,把新文中学办得十分出色,1959年新文中学培育出的第一批初中毕业生,投考高中,考中率达到百分之百。1966年学校被封闭后,新文师生在恶劣的环境中还坚持小组学习,组织了100多个小组,分别在学生的家里上课,住在附近的非新文学生也闻讯来参加学习,学习的科目是语文、

数理化、英文和印尼文,新文董事会照样给教师付薪水,小组学习持续了三年。(笔者当时也在郭老师协助下,参加了一些家教教学工作,以维持基本生活。)

1962年,在城区的日新中小学改组,把日新高中的准字交给新华中小学创办,取名新华日新高中学校,由吳寄南担任校长,吳校长高瞻远瞩,大胆起用一批中国大学毕业回来的印尼族留学生和印尼本土的华教学者如杨昆岗、吳志曼、韩英平成为高中部老师,郭温和也被聘担任高三班主任和教导数理(他当时巳取得厦门大学海外学院本科学位)、后期我也被聘担任高中一班主任教导文史课),可惜美国中情局策划反共反华和反苏加诺总统阴谋,发生1965年九卅事变,印尼进步社团和左派组织人士全部被查封和屠杀,196646日,全部华校,包括新华、华中、日新和新文、巴中等都被一举查封,郭温和、庄淑贞老师和我都失去教学育人的工作,我们只好默默承受严酷挫折,历经千辛万苦重创生活。

艺术玻璃纤维雕像有特殊业绩郭温和与庒淑贞老师于1958824日在雅加达简朴结婚,婚后有一段时期在新文中学的宿舍寄宿,他们的长女郭欢利就于1962年在新文宿舍诞生,学校被关闭后,整整三十年,我们大家过着艰苦奋斗的生活。郭温和老师磨过豆腐水卖、做过喜场糕点、骑脚踏车穿街走巷卖货、开过小亜弄店,做过工厂的职员,勉强维生,最值得回忆的是做过有艺术成分的玻璃纤维雕像,至今郭老师家里和笔者櫉内还藏有他亲自制作的贝多芬雕像或模特尔美女塑像,雕塑精美,展现了郭老的美术创作才华。

原来,1970年前后,郭老师应曾跃生同学的邀请,在他的玻璃纤维雕塑厂参与工作,订单供不应求,后来郭老师的温姓哥哥得悉他有此技术,就出资在丹格廊桥旁建一小型工厂,准备生产雕像和接收订单出售,工厂建成后不幸发生火灾,厂房和成品成为灰烬,无奈雕像计划烟消灰烬。不过,不知什么人推荐,印尼国军司令部决定在鰸鱼洞烈士陵园兴建一座“七位革命烈士纪念碑”,需要找到专业技工雕塑在九卅事件中被杀害的“革命英雄塑像”,以树立在鱷鱼洞烈士陵园,国军经人推荐,找到郭老师负责主持雕塑,国军说明将付工资。就这样,每天军部派车来接送,花了一段好长的时间,这著名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雕像完善完成,于1973101日在严肃的仪式上,由苏哈托总统主持开幕,雄立鱷鱼洞烈士陵园。但是没有人知道,这是一位华族美术老师用一两年的心血制作出来的。郭老师为生活和生存,认真地完成雕塑七位“革命烈士”的壮举,他从不对外人讲述,做完后也从来没有再去观赏自已的隹作;忍耐求生与冷静对待,正是他一生战胜困难与挫折的杰出表现。

郭老积极参与编辑副刊和写作郭老师一生热爱读书写作,并积极参与了报业副刊和翻译名著。在巴中求学期间,他就应邀书写作品登在〈中学生〉杂志,受到老师的讚扬。

1963年,我在新报集团中文报〈忠诚报〉担任执行主编,每周要出版一次“教育版”和“青年版”,需要找华文教师公会的老师协助写稿和收集,联系后公会指定由郭温和老师与我朕络,因为他的住家靠近〈新报集团〉办亊处(我们在阿森加街,与梹榔社相隔一条街),自此每周准时郭老师把文稿交给我,我们自此相知相识并风雨同舟渡过57年的沧桑岁月,十分难能可贵。

华文学校和报纸传媒被封闭了33年,我们经历了196566年的血腥屠杀、196768年西加里丹华人被驱赶追杀,1998年商店被搶掠的惨痛遭遇,郭老师一家始终与我们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19995月,郭温和老师与鈡添祥(八华校友)等联合创办〈呼声〉半月刊,郭老师为创刊号和二期写了重要文稿,他立即通过联系网要求我在新加坡为〈呼声〉执笔写评论,此后我们加强了联系。20013月我应熊德龙邀请回到雅加达主编辑〈囯际日报〉,以二周的时间招集组织人马,在41日正式出版日报,当时郭温和老师是协助我的主干,一个月后他因在郑年锦办公室工作而不能继续协助,但他始终写稿支持我们的艰苦奋战。2004年他中风后仍然坚持协助我们。201410月,我主持创办〈印华日报〉,郭老在艰难行走中表示要写稿支持,我考慮一周后决定请他把华裔作家书写的〈印尼土生华人文化风俗史话〉改写为中文,每天或每二天一篇,这样可以让他每天锻练脳筋,又可灵活运用电脳,对健康有益无弊,他非常勤奋工作,每天定期传给我稿件,全书写完后,他又继续译写〈华裔参加印尼国家军队历史〉一书。

我每次去看望他,只能给他小礼物以为致谢,因为我们的报社连我的薪水也无法支付,我们确实深感歉疚。

郭温和老师写了许多文稿,这本〈华教光辉 缅怀师友 华裔沧桑〉~~郭温和文集仅是一部分文稿而已,他日如有可能,我们欢迎大家积极收集,再出另一本新文集。

(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