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9日星期一

华中、巴中对西加华教的贡献


——贝仲敏

2020/10/14 《印尼新报》


众所周知,印尼首都雅加达的中华中学和巴城中学是上世纪驰名印尼的爱国华侨学校。

两校学子除当地和爪哇各地的外,更有“负笈四方”来自苏岛、廖内、邦加、勿里洞、东及西加里曼丹、苏拉威西,甚至远在马鹿姑群岛的安汶、TERNATE等地,仅这就足以明证两校在印尼华侨心目中的地位。

它不但为印尼、而且也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培育了众多的对社会、对人群有作为、有贡献的人才。今年是华中创办80周年,巴中创办74周年。作为巴中生为什么要两校并提写这篇纪念文字呢?

翻看两校校史可以得知,许多热心侨教事业的侨贤身兼两校的校董,例如华中董事长郭毓秀先生又是巴中董事,两校领导层以及专业教师都是祖国南来矢志开拓中华文化教育的先贤,好多老师两校兼课,(例如温持祥老师)甚至两校的毕业生互到对方校任教(例如徐敬能学长);好多同学曾在华中又到巴中学习或同胞兄弟姊妹既有华中生又有巴中生。

印尼华校鼎盛年代,许多华中、巴中毕业生从事华侨教育工作而成为同校同事;回国热潮中同船归国,同校升学,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同地生活,更有的喜结连理。

中国广州、福州、湛江三地的校友会是由两校同学联合组成。北京、南京等各有校友会的城市,经常联合开展联谊互助活动。

大家都能记得,50年代侨总庆祝国庆等大型活动,都是在华中大操场或大礼堂举行,以两校为主干表演团体操、歌舞等等。两校可谓是亲密无间的姊妹校。本文记述两校为西加华侨教育作贡献的史迹。

为西加学子营造了升学平台西加(西加里曼丹的简称 K A L I M A N T A NBARAT)是印尼华人聚居最多的地方。史料记载,唐宋年代就有华人足迹,两百多年前更有众多中国人南来,从事开金矿、垦殖,少数人经营土特产,开发繁荣了当地。中国人遍布全境的穷乡僻壤,随之逐渐集中在埠镇、城市,形成极具特色、无异于祖籍地的华人社会。

早年,各市镇有私塾、各乡籍同乡社团办的学校,二战前首府坤甸和山口洋的华校就开办了初中;二战后华侨冲破帮派、乡籍意识,出现华侨大团结的大好形势,在各地“中华公会”统筹下,各级华校遍布市镇乡村。

二战前,学子要深造则须回中国或到新加坡。笔者在椰升学期间、寄居“寄宿舍”的房东傅胜昌说,他是日占前从坤甸到初创的华中念高中,比回中国或到新加坡简单便当得多。可见椰城办高中对西加极具现实意义。

二战后,继坤甸、山口洋之后、邦戛、三发相继开办中学。到椰城升高中必定报考华中和巴中,只有少数因政治倾向的不同而报读他校。50年代有个“西加旅椰同学会”,会员几乎全是两校同学,足以说明两校为西加学子升学营造了就学平台,此乃为西加华教作贡献之一。

推动西加华教事业发展出大力

1950-1952年,西加各地几乎都经历了拥护新中国和亲台派之间争夺华校的斗争,最终拥护新中国华侨取得胜利,华校从此更蓬勃发展;邦戛、三发两所中学于52年创办。就在这个历史转折时期,巴中、华中毕业生,不怕遥远、不辞辛劳,越过爪哇海,应聘奔赴西加各中学任教。

据向当年在西加任教的诸老师、校友询问和笔者亲历所知,1951年开始就有巴中、华中生应聘到西加执教,他们是:坤甸中华中学的:谢叔宝(“1952年巴高中毕业后就去西加任教,先后两次,是“支援西加华教最久的一个”)余麦风 关文龙 陈菊梅 郭温和 庄淑贞曾春贤 廖光纯 彭钦仪 邓菊梅 王慧芳黄素蓉 丘立忠 叶江英 刘云兰 侯兰云(均是巴中生)黄丽薇 关文豹(华中生)坤甸振强中学的:张洽宜 温广益 何敦泉 徐敬能 谢简城陈功勋 陈菊莲 钟英起 陈景新 许传华胡世源 饶福生 刘胜坤 李勤英 林鑫泉黄寿民 钟锦多 张国垣(仅陈功勋是华中生)山口洋南华中学的:黄忆明(又名江汁,是第一个到西加执教的巴中生,1950年毕业,1951年到山口洋)朱章维 李绍基 李恭生 郑丽华(巴中生)饶应森 温懋和 欧阳东方 蔡文贵李年华 郭婉仙 陈琼梅 徐玉兰 孙惠东洪坤玉 (华中生)邦戛中华中学的:余麦风(巴中生,1955年从坤甸支援邦中)孙惠东、林清华、杨仕琳、李桂亭(均是华中生)三发中华中学的:奚培根(华中生) 赖仁亮(巴中生)温广益学长有个统计数字,1953年振强中学教员12人中,巴中生6人,1954年增至8人。

1959年邦中8位教师,巴中华中生占了5位。从这组数字看,华中、巴中对西加华教的贡献之大,可见一斑。

尤为珍贵的是,在拥护新中国和亲蒋台两派“争夺”华校后,极需师资和当时较欠缺数理化教师的情况下,华中巴中生的到来所起的作用,是极其关键巨大的。他们得到当地教育委员会的任信,委以校领导职务,例如温广益、余麦风分别担任过坤甸振强中学和邦戛中华中学校长。

他们德才兼备、年富力强,尊重和团结当地及外地同事,同心协力,给学校带来了勤奋好学的好学风,带来课余开展丰富多样活动的好风气。斯时,西加华校呈现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19561957年是华校发展的鼎盛时期。据1960年邦戛遭遇火灾时统计,这个中印(尼)人口只有六万的小埠镇(估计华人约占1/4,而市区人口华人逾万人)中学生不下600人,邦戛属下各乡村华校、至今仍能叫出名称的多达30多所,师资基本是西加各中学毕业生。从而可推断华中、巴中对西加华教的促进力度有多大。

为西加华校培育了“土生土长”的教师队伍

正由于有众多的两校学子在西加任教,一方面更提高了母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为西加有意到外岛升学的学生提供咨询,吸引了许多西加学生到华中、巴中就读;还推荐一批家境有困难却有志服务华教的学生报考巴中师范班,60年代华中的翻译班,造就一大批师资和我国使领馆的职员。

许多老师给学生辅导功课备考,带领学生同船赴雅,协助安顿食宿、复习,带领到校报名、赴考等一系列的感人事迹,让我等受此恩惠的同学永记不忘。

50年代,西加赴两校升学的学生逐年增多,每年都有三几十人,到1966年被封校为止,总数应有三几百人。

最为可贵的是,华中、巴中培育的原西加各中学学生,在老师的教诲、华侨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下,认识到服务华侨教育事业不仅为传承中华文化,更是华侨落地生根、长久生存发展的需要,是无尚光荣的使命。因此,有许多同学高中毕业后纷纷回到西加各自母校服务。

他们是:华中生:郭圆君 陈开信 古石算 林石添 江晋贤 郭梅莲 黄菊枝 蔡圆娇等巴中生:朱惠权 周恩钦 陈委民 陈浩璇 陈吉梅 李科义 林梅英 贝仲敏 赖石贤 张珠瑞 赖贤传 许惠生等。

(同期还有非西加的巴中生曾耀生、何桂香等)这批学子怀着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得到当地教委会、师长、家长的倍加爱护和支持,肩负起培育弟妹辈的重任。尽管50年代后期,华校备受当地政府摧残,但华校仍坚持办到被封闭。

为西加造就社会精英

两校培育出来的西加学子,除上述投身华教外,北归深造或落地生根的学子中,有许多突显成就、为母校争光的精英。

例如原中国新闻社副总编、中新社香港分社副社长何耕新(巴中52年届),广西区人大民侨委副主任郭圆君(华中57年届),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蔡仁龙(华中52年届),上世纪90年代,我国驻印尼大使馆一等秘书、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裁军委员会副秘书长谢志琼(华中65年届),如今活跃在印华文坛的资深记者沈慧争、白放晴(皆是早期华中生)、雅加达巴中校友会主席黄信堂、副理事长郑维舟和维克昆仲等等。真是不胜枚举。综上所述,华中、巴中对西加的华侨教育事业的贡献是两校史册上不可或缺的一页。

……

笔者属小字辈,见识有限,斗胆写这篇“题目很大”的文章,真有不自量力之嫌,但愿能抛砖引玉,祈望得到有关师友共同回顾,加以补正、充实本文。感谢黄江汁、温广益、谢叔宝、饶福生、曾祥鹏、孙惠东、周恩钦、赖石贤、张南山等师友提供相关资讯。

200569

注:作者于1960年回国,以上记叙只写到1960年。今年是华中80周年华诞,特向坤山邦知情校友坤甸的陈得时、雅加达的张南山、香港的赖石贤等查询,得知1960年之后,回西加原母校服务的同学还有:坤 甸:郑洁珊、余炜华、郭凤仙、林丽君、莫泽通、廖玉娘。山口洋:郭平山、林金竹。邦 戛:郑维舟、李蓉芳、施炳煌。三 发:周金来、蔡国亮。邦戛中学从初创,直到1958年中,曾有多位泗水中中、和新中的学生前去任教。服务时间最长的是李增团老师。

文史教师则多是当地早年曾回中国或到新加坡求学的老前辈,如邦中的赖长贤、周纪才、肖汉声、林敏吉老师等。

2019115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