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6日星期五

许 东 亮 与 华 侨 大 学

 

2020/10/11 《印尼新报》






许东亮(1914-2008)祖籍福建金门,原名许乃昌。1937年日本侵占金门 ,他逃难新加坡,后又转逃至印尼苏岛巴牙光务经营小作坊。日本投降后,返回新加坡和印尼雅加达经商。

1965年「九卅事变」后移居香港,改名许东亮。长年从事工商贸易与国货进出口,成为著名的闽商。历任印尼雅加达公大行有限公司、香港华丰国货有限公司、香港大众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等数十间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任旅港福建商会理事长、华侨大学香港教育基金有限公司理事长、华侨大学第一至五届董事会副董事长、香港福建中学校监等。2002年荣获香港特区政府荣誉勋章。曾是全国、福建、广东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中国侨联常委、顾问,中华全国工商联委员。结缘华侨大学许东亮与华侨大学结缘始于1960年。那年,在安排租用大型外国邮轮自印尼椰城载运印尼难侨回国后,他赴京向中侨委主任廖承志、副主任方方等领导汇报接侨工作。事后,廖承志请他到福建泉州去看「一块地」,这块地就是当年中央正在筹办的华侨大学在福建泉州的校址。

许东亮后来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受严重灾害之际,中央仍决定要为千百万华侨子弟建立一所高等院校,令他心中无比感动。廖公说,有中央的决定、支持,加上海外华侨大力支援,华侨大学一定会建好。他还半开玩笑说:「许先生,我们一起努力。你在海外善捐1元钱,我就争取主席、总理捐2元钱。坚持到底,一定成功!」廖公坦荡无私为华侨服务尽责的态度,深深印在许东亮心中。在廖公的统一规划领导下,海内海外齐动手,边建设边教学,短时间内一所独特的华侨大学的雏形建起来了。不幸的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华侨大学的上级机关中侨委被撤销,刚办起来的这所大学只好停办。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国内外侨界有识之士纷纷向中央强烈呼吁复办华侨大学。不久就在国务院侨办廖承志主任的领导和运作下,找回当年积极参与建校的一批港澳和东南亚的老华侨,成立校董事会来组织和领导华侨大学复办大业。廖公亲任第一届校董会董事长兼校长,许东亮任副董事长兼华侨大学董事会驻港代表处主任。从那一刻起,许东亮便将自己后半生的心血倾注于华侨大学,为该校的发展积极奔走,不遗余力。

廖公临终托付董事会刚运作不久,廖公已被中央推荐为国家副主席人选。就在全国人大即将投票确认之际,廖公因积劳成疾突然去世。这无疑给刚复办的华侨大学带来沉重的打击。

在中国侨界流传着一个廖公向许东亮「临终托付」的故事。许东亮生前回忆说:「那是廖公生前我最后一次见到他。开完会合影后,人群慢慢走散,廖公把我拉到一个小房间。我俩长久紧紧握手,无语相望。最后,廖公深情地、重重地说了一句话:『许先生,一切拜托了。』我只是点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无言的相望,紧紧的相握,竟成了两位老朋友的永诀。「一句瞩托,千钧承诺, 终生承受。」许东亮说,后来想起,那就是廖公的「临终托付」啊!

不负海内外侨界和乡亲的期望,许东亮用自己的大半生践行了对廖公的承诺。他多次赴印尼、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为华侨大学集资募款。他个人及其领导的社团和公司,更是不断捐资支持华侨大学的建设:

1962年,捐赠5000元支持华侨大学建造陈嘉庚纪念堂;

1979年至1980年,筹得161.99万港元支持华侨大学陈嘉庚纪念堂的建设;

19863月,为华侨大学医院购买医疗器材、实验室设备仪器等;

1987年,大众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和华丰国货有限公司分别捐款20万港元和30万港元给华侨大学教育基金,前者还捐款5万港元给华侨大学用于购买印刷机;

1990年,华丰国货有限公司捐赠华侨大学价值116.75万港元的物资设备;同年,将筹得的300多万港元,加上1961年接难侨剩余的100多万港元转存新加坡中国银行近20年连本带利合共的650万港元,以印尼中华侨团总会的名义,在华侨大学捐资兴建了「侨总图书馆」;

1993年,华丰国货有限公司出资230万港元,用于兴建华侨大学留学生公寓「华丰楼」;

2000年,又以「华丰」名义捐资华侨大学教育基金10万港元;

2003年,出资购买华侨大学董事会香港办事处办公室;

2004年,坚持将自己一生的经营所得,与好友苏秀荣一起,以香港大众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的名义,合捐100万元港币,用以重修华侨大学侨总图书馆期刊分馆,并命名为「大众图书馆」。

19861111日,华侨大学基金会在深圳成立,许东亮为首任理事长。

199459日,华侨大学香港教育基金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许先生被公推为理事长。自1986年成立直到他2008年离世的20多年间,在众多董事和海外侨胞热心捐助下,基金会收到的善款突破3亿元人民币,这在当年中国高校的发展中堪称奇迹。

鞠躬尽瘁许东亮义无反顾地为华侨大学付出后半生的全部心血。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先后辞去挂在身上数十个各式头衔,却一直保留着华侨大学董事会第一副董事长的头衔。这个一生从不追求名利的老人,念念不忘的是华侨大学,是他奉献了大半生的华侨大学校园。保留这剩下的惟一头衔,没有任何功利的动机,只是可以合法委托他的长子代他出席每年一次的华侨大学董事会,传达他的眷念和期望。为了践行对廖公的伟大承诺,他一干将近50年,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在后半生近50年的时间里,他两次中风,直到晚年半生不遂,近90岁还冒险做了一次肠瘤手术。到生命最后一两年,他几乎不能讲话,但人们一提到华侨大学,老人的两眼就会突然发亮,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许东亮看来,爱国是人生的一种信仰,一种崇高的情怀,一种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就是人生的一种实践。他始终认为,好好地为国家做点实事,就是爱国。2008年, 一生爱国爱侨的许东亮与世长辞。其子女遵其临终嘱托,再次捐资100万港元,资助他永远挂牵的华侨大学。

(作者:许丕新/来源:维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