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0日星期二

学校停办后的坎坷

 
——刘宏谦老师

2020/10/14 《印尼新报》

世界各国历史,没有过神圣的教育事业会被中断而停办学校的记录(这当然有其历史背景),不过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人感到措手不及吧了。

天塌下来也要顶得住。当华侨学校被停办后,社会贤达、学校董事,还有些校长教师,匆忙奔向祖国,使华侨社会一阵混乱,惊慌失措,惶惶不可终日。

今天听到什么人走了,明天又听到什么人走了。有人今天见过面,一如平常,但明天又听说他也走了,临行前见面也不打个招呼,深恐被人知道行踪,可悲也,多少年的同事感情,就这么不值一文吗?使整个教育界大有“兵荒马乱”之势,诚可叹也。

接着,1967年,中印(尼)邦交(外交关系)中断,全体华侨,又处于“孤儿”状态下,凄凉无依地彷徨着,悲楚之极,留下来的老师们谁伸手给予援助,谁来看望过他们?不能走的“孤儿”就束手待毙吗?不能,那是不能的!终于拭去心灵上的创伤,站起来,为生活奋斗,挣扎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最初一段时期,在经济困难的压力之下,靠老伴教外课兼包卖冰条以糊口度日,白饭青菜足矣。在北京的老校友知道我的情况,非常关心,积极设法补救,不能让这位为教育工作多年的,现仍坚持在当地的老师倒下去,于是想法向从印尼转移到香港的一位老侨领,在香港继续经商的资深人物提出给予援助,但这位侨领却向尚留印尼的友人了解这位老师几年来有否做过 “扶危济贫” 的助人福利工作?而不是了解这位老师生活困苦的情况,得到的答复当然是“没有”,根据这一结论,就不给予援助,真是奇谈怪论,教师本身苦不堪言,何以助人?于是石沉大海,水波不兴!

有一天,一位巴中师范科的女校友,送来一包香喷喷的红烧排骨,不胜欢喜,不但味道美极了,更使枯萎的心情,得以滋润,虽然象那样的排骨,现在随时可吃到,但其味道绝非昔日鲜美适口。记得有个故事说:古时有个皇帝逃难乡间,饥饿时农民送上几个“窝窝头”充饥,其味无穷,赞不绝口,后来皇帝回到皇宮,命御厨制作“窝窝头”,总觉得赶不上乡间农民作的甜美可口,大责厨师无能,看起来,皇帝与教师也差不了多少。(哈哈哈编者)又过了一个时期,教外课兼包卖冰条的收入,越来越不敷了,接着老伴又病倒,住院治疗数次,贫病交加,雪上加霜,债台高筑了。

一个患难与共的同行,关心我的情况,就鼓励我试搞服务性行业,用中国磨刀机接收印刷馆的切纸刀片加工,这种“磨”行业,一般认为是较低下的工作,故少人间津。但“时势逼英雄”就不管天高地厚,勇敢地接受下来。

一台中国磨机,在当时开创之初,对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资本”,便请那位雪中送炭的女校友,另找几位热心校友帮助,其中一位师范科和一位女医生的校友帮忙最多,就这样终于把家庭磨刀小工业成立了起来。后来又逐渐感到一台磨机不足以应付客户之需求,且收入仍未能满足开支,于是又再增加一台,这次却是一位银行界的校友帮忙促其成的。

北京的老校友得知我办磨刀行业的情况,总认为这种吃力行业,让一个半路出家的老教师担当,怕不能持久,令人喜忧参半。

经校友研究,提出让我长子(在南京金陵船厂任工程技师)出国到香港经商,挽救老教师的经济厄况。决定之后便在一个月内办妥出国手续到达香港,可说快上加快。

抵达香港,人地生疏,又得香港60届校友的支持开一间公司向国内提货,在北京的校友,给予介绍信,向各口岸说明,扶植长子经商,挽救老教师之厄况,事情十分顺利,约两年时间,逐步补还欠债及银行周转之欠款,全部本利还清。

57届师范科一位校友及60届一位校友在物质精神上所给予的帮助,自觉亏欠他们太多了,非金钱可以弥补得了的,仅记心中,永志不忘!经济厄况得以解脱,全靠校友的支持,深深体会到师生崇高的感情,及伟大的友爱!记入史册以留念。

回顾开创磨刀小工业初期,有人曾对我作如下的评论:“做教师的落到如此下场。”“识时务者为俊杰,回头是岸。”这是旧同事离校入商场后有较大“成就”者所评论的。磨刀没出息下贱么?有损及学校和老师同学吗?跟着时势潮流展开生活的探讨是不识时务吗?这种议论与诽谤,只有促使我们夫妻更坚定地走上劳动神圣、劳动伟大的道路,决不后退。

当经济压力解除后,更能专心研究磨刀的技术。不论什么样的刀式:圆的、弯的、薄的、厚的、切塑料、切铁皮的等等,全能掌握,外地客户也投向这里。我们忠诚为各地客户服务,为印尼服务性行业贡献力量有什么不好呢?

磨刀锻炼了我们的身体,也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有健康的身体,也有足够的时光,享受人生,享受与校友们一道联欢的欣喜快乐的日子。

帮助过我的校友们,我将永志心中。未直接助我的校友们,每当想起他们,总是心连心地记挂着,并给老师鼓舞及勇气,促使老师在艰苦的岁月里,没有损及母校和校友们的声誉是可告慰的。我将永远站在成千上万海内外校友面前,雄伟的、自豪的接受你们的爱护与赞赏。

北京的老校友近期来印尼探亲,总是先到我家来,参观我们经营的磨刀厂。对我们挣扎奋斗的精神加以赞扬,给我们莫大的欣慰。

任何人在我家危难中,表现的轻视、诽谤、议论,甚至打击,都象天上的乌云般一扫而空了。

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胜利了。

(印尼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