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7日星期二

建筑风格仿四合院 玉射大厝 培英华小 渊源深

 2020/10/25 星洲日报/大柔佛








大厝内的私塾学生人数增多,为了容纳更多学生,玉射培英华小才于1938年建竣落成。

早期在东甲县玉射有一座类似中国古代的四合院,当地人都称之为“大厝”;它位于玉射港脚路,占地逾5英亩,曾有八九户人家住在里头,但经岁月摧残,已于2000年因破旧而倒塌。

今时今日的玉射居民,尤其是年轻一代,不知有多少人听过,玉射曾有过这么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物?

根据玉射的史料记载,百多年前,港主袁财源在北帝庙现址前的一片私人地,建造一座两层楼高,类似四合院的建筑物充当住所,并收容刚到南洋的同乡侨胞,大家以耕种甘蜜为生,而这座四合院当时就被称为“大厝”。

郑正和:小时常到大厝玩耍

针对大厝事迹,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走访现年71岁的玉射居民郑正和,他小时候常到大厝内玩耍,对大厝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

郑正和是于2005年参与修缮北帝古庙后,才从资料中发现港主与大厝、北帝庙有着密切关系,并与玉射培英华小有着深厚渊源。

他说,古庙的樑上留有“1899光绪廿五年”的修缮记载,不过,大厝的建造年份却无法确定。

他指出,大厝内有个天井,形成当时各家各户共享的庭院,里头也设有私塾让学子上课识字,是当地培英华小的前身。

“根据老一辈口耳相传,当年的港主有很大的权威,能主宰一切,甚至能当法官判刑监禁,相传当年大厝也有法庭和监牢。”

他表示,由于相传大厝所处的地段是苏丹颁赐给港主的永久地段,不可以买卖,大厝于2000年倒塌之前,就已许久没人关注它,任由它荒废、倒塌。

直至2008年,北帝庙理事会才知悉港主的地段可以买卖,于是在同年向大厝地段地契持有人戴金枝的后裔,购买其中的4英亩地段,而庙方于1969年兴建庙宇时,就已买下1英亩地。

至于港主袁财源与大厝地主戴金枝有何关系,则未发现有相关的历史记载,只留给后代一个谜。

如今,大厝的地段上建有北帝庙的新庙、半独立式民宅,并有一片油棕园。

口述历史回到过去

郑正和追溯,从19571979年,大厝内还住有八九户人家;到了80年代,陆陆续续有住户搬迁,直到90年代还有两三户人家住在里头。

他于1956年随同母亲从中国南来,与早先在玉射租屋生活的父亲会合,直至1961年小学毕业后,父亲才以420元购置一间位于玉射港脚路的亚答屋,全家迁到当地居住。

由于住家与大厝非常靠近,在60年代初,年仅12岁的他,常跑到大厝内与其他少年玩在一块。

“雨天或得空时,我们这群住在港脚路的少年玩伴,偶而会聚在大厝里玩纸牌,并以橡皮圈当作赌注。”

他说,当年他们下注用的橡皮圈比较粗,有红黄蓝青白多种颜色,当时以5分钱能买到3050条。

他也指出,在玩牌时,他们的手都会套满象皮圈,那是他最回味的游戏之一。

从廖内群岛接来元天上帝

曾任北帝庙理事会财政22年的郑正和指出,相传目前供奉在北帝庙新庙大厅内的元天上帝最早期的金身,与麻坡粤东古庙元天上帝金身,都是当年未开港前从廖内群岛迎奉过来。

当年,这两尊金身原都安奉在粤东古庙,后来港主袁财源寻找到适当的地点开港,才把其中一尊恭奉到玉射。

因此,可以说是有了大厝,才有北帝庙。不过,至今仍然没人准确知道大厝建于何时。

郑正和指出,北帝庙新庙后方不远处有一座“港主墓”,墓碑上刻着港主袁财源(西陇)及夫人墓。

他说,以往,庙里安排大戏酬神时,理事会都会到墓前恭请港主到庙里看戏;直到1992年经扶鸾指示,理事会才礼请港主亡魂为该庙地主永久附属供奉,不需年年再到墓前请香火。

他表示,当时安排港主的灵位到北帝庙的地主土地公供奉事项,是由该庙前任总务黄正山亲自处理。

私塾蜕变成培英华小

1921年,当地一位村民戴金枝在大厝内发动办学,还聘有老师教书。

随着学生人数增多,私塾无法容纳更多学生,董事会开始筹划建校工作,私塾在新校舍于1938年落成时才关闭,而这也是玉射培英华小的前身。

据培英学校的史料记载,戴金枝本身不识字,却对教育十分重视,教师每月的薪资和膳食费全由他负责。此外,学生免交学杂费,贫穷生还可获赠课本、文具。

郑正和指出,戴金枝办学的那17年,过程并不简单,当时也面对老师人手流动等问题,但戴金枝仍坚持办学。

换句话说,培英华小是于1921年由戴金枝所创立,创校初期曾有不少波折与阻碍,直到1938年学生人数骤增后,才由当年的董事长邱孝培策划与安非,从大厝内搬迁到目前的校址。

从三口水井挑水回家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在郑正和的带领下前往玉射港脚路,在昔日大厝的旧址虽已不见大厝的屋型,但早期大厝居民每日取水用的三口水井,至今仍保留着位于中段的一口,另两口则已填平无痕迹。

郑正和表示,这三口原就在北帝庙新庙旁的水井,在当年供水给全港脚路的居民使用,居民需以特制的“珍桶”去挑水回家。

而今唯一还在的那口井,井水源自后岗山丘,经由居民改造水管衔接到民宅内,一打开水喉,从山上流下的井水就会源源流出。

他也指出,自来水供应在五六十年代尚未普遍化,除了较富裕的家庭,一般居民都是载水或挑水回自家厨房应用。

据他透露,整个玉射及新村大慨有5个英殖民政府留下来的水井,而北帝庙旁的水井可以说是泉源。

吴金城夫妇住过大厝

年迈夫妇吴金城(93岁)和魏庄(89岁),在玉射新村定居已超过50年,当年他们曾在大厝住了大约6年。

他们在受访时指出,当年他们租下大厝内的一间小单位,月租仅两三元。

据他俩追溯,小单位内仅摆放一张床,空间非常狭小,为了容纳多一些家庭成员,他们再搭建了一层小楼。

他们指出,大厝的单位有大小间之分,大间的月租约5元,由于他们以割胶为生,家境比较穷困,一家人住在小单位内,生活也算平静。

魏庄也说:“大厝和中国老厝的造型有些相似,每一间单位的大门都有花的雕刻,很有中国韵味。”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