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8 星洲日报/全国
陆世敏报道
漫漫学习路,从来都是一个人的旅途;遥遥人生路,幸有各族友谊驱散孤独。
同学主动沟通消除内心不安
4年前,从华小升上国中的刘欣彤内向害羞,面对身边几乎都是巫裔和印裔的环境,加上国语欠佳,让她一度感到不知所措,甚至害怕到学校上课。庆幸的是,友族同学都向她释放了最大的善意,不但用简单的国语跟她解释课程内容,更主动学习华语和了解中华文化,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消除了她的不安,开启了色彩纷呈的中学篇章。
如今的她,已经能够说着一口流利的马来语和英语,更能与各族同学打成一片,在校内各个角落,留下多元种族相处融洽的印记......
“亲爱的朋友,有你们的感觉,真的很好!我的中学生涯,因为你们而精彩!”
刘欣彤:语言不通害怕上学
犹记得刚到东姑阿都拉曼国中(SMK Tunku Abdul Rahman Putra)就读中一时,刘欣彤坐在教室里环顾四周,放眼望去全是友族同胞的脸孔,只有她和一名男同学是华裔,与小学完全不同的环境,让她忐忑不安。
“小学六年的学习环境,华语早已是刻进骨髓里的语言。骤然间的环境和语言转变、天文字般的马来字母以及友族之间的沟通等,曾让我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感到害怕并恐惧去学校。”
要求转校遭母拒绝
欣彤向《星洲日报》忆述,当时她尝试多次跟母亲沟通,想要转去另一所华人朋友比较多的中学,但被母亲一口拒绝。
“小六班上只有我一个人就读那所中学,我不止一次跟妈妈说,希望可以让我转去华人朋友较多的中学,但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
“因为她说:学习的路上,从来都是一个人的旅途。”
本以为接下来的日子会举步艰难,没想到一场歪打正着的选择,却让她收获一段又一段珍贵的友族情谊。
巫裔同学助打破语言隔阂
从华语为主的环境,转换到巫英交错的圈子,起初一度让刘欣彤感到无所适从,逐渐失去与同学交流的信心。
“脱口而出的国语就像破碎的卡带,不甚清晰的发音及咬字,让我一度在学校变得沉默寡言。”
但是幸运的是,老师安排一位个性活泼开朗的马来女生坐在她旁边,虽然两个人很多时候都处于语言不通的情况,但无阻她们的感情升温。
用简单国语讲解课程内容
“她总是趁着换节的空隙,用简单的国语和我说明课程的内容,让我不至于在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时窘迫。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鸡同鸭讲,但是却不妨碍我们之间增进彼此的关系。”渐渐地,围绕在她身边的朋友,变得大多是友族
与同学互相学习华语爪夷文
闲暇时,这些友族同学最喜欢“光临”刘欣彤的位置,向她请教一些简单的华语,而欣彤也趁机向对方学习爪夷文。
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兴起了想要学习爪夷文的心思,还把每次她们教导我的爪夷文抄录在了一本小簿子里呢!”
记得有一次,欣彤学校的国语老师分配活动,她与同学的小组抽到的题目是“介绍马来西亚传统美食”,成功让友族同学记住了华人传统食物。
“我和朋友个别介绍了我国三大种族的特色美食,他们都对马来以及印度美食较为熟悉,因此不免对华人的传统食物感到新鲜和好奇。
“其中,我们介绍端午节吃粽子和元宵节吃汤圆等文化,都令他们对华人的传统食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还建议说,等有机会的时候要我们带去学校给大家开开眼界,一饱口福呢!”
当图书管理员结识更多友族在学校,刘欣彤除了是一名学生,也是一名图书管理员,为此有机会结交更多巫裔和印裔朋友。
她打趣说:“当初想成为一名图书管理员,只是因为图书管理员能比其他同学借多两本书,而且借书期限比较长。”没想到,这又是另外一个美好回忆的开始。
与欣彤同年级的图书管理员,以印裔和巫裔图书管理员居多,而她是唯一一位华裔女生。
“每次值日时,我们都一起去食堂吃饭。其他同学看到我们坐在一起吃饭时,纷纷向我们投来好奇的目光,而我们只是相视一笑。”
印裔朋友邀参加胞姐婚礼
毕竟在她们的眼里,肤色、宗教、信仰以及语言,从来都不是彼此难以逾越的鸿沟。
不仅如此,欣彤的印裔朋友还曾邀请她和同学一起参加其胞姐的婚礼。
“那可是我第一次受邀参加友族同胞的婚宴呢!由于我的印裔朋友多数是以英语和我沟通,因此我的英语水平也提高了。”
友族良师教棋收获丰富
各族教师有教无类和诲人不倦,同样在她的中学生涯里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其中,已逝棋艺主任曼尼玛兰的恩情更是让她难忘。
“今年初,我在曼尼玛兰老师的带领下参加县赛西洋棋比赛。很多时候,我都是从书上或者网上得知西洋棋的玩法,直到今年学校进行了县赛选拔,在老师细心的教导下,棋艺最终有所进步。”
曼尼玛兰棋艺高超,在他的教导之下,欣彤的棋艺水平突飞猛进。虽然在比赛中没有获奖,但她依然收获丰富的经验及满满的回忆。
“然而遗憾的是,比赛后的一个月,曼尼玛兰老师就去世了。我永远记得,在比赛当天我因落败感到失望时,他鼓励我:‘Although
you aren’t the
best, at least you have tried your best.’(虽然你不是最好的,但至少你已经尽你所能了。)”
曼尼玛兰的这席话,如春雨般抚慰欣彤受伤的心灵,令她重新打起精神,鼓起勇气迎接未来的人生挑战。
“这句话我至今依然铭记于心。谢谢您,Sir Manymaran!”
另外,刘欣彤也对学校2名华文教师表达深深的谢意,并形容他们的栽培和教导足以让她受用一生。
与老师关系犹如伯乐千里马
“学校里的华文老师不多,一共也就2个,分别是张凤清老师以及姚建龙老师。在去年姚老师荣升为督学之后,校园里就只剩张老师一人执教华语了,所以学校里的同学和张老师的感情都很亲密。
“真的很感谢这2位老师一直以来的栽培和教导,让我能够在去年的全国和柔佛文学创作比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我们之间的相遇,应该可以用伯乐和千里马来形容吧!”
纵然已晋升为督学的姚建龙已不在学校执教了,但欣彤仍感念他育人的时光。
4年人事物丰富中学生涯
升上高中后,欣彤很多朋友都申请到其他技术学校就读,因此当她在开学时看到课室里空荡荡的座位,不复以往的热闹,未免感到失落。
“纵然如此,我们之间依然互相联系,相互倾诉心事,生活中遇见的各种趣事也会和对方分享,让友谊能够如细水般长流。
“距离,从来都不是阻隔增进感情的壁垒。”
期间在老师的鼓励以及朋友的帮助下,她积极参与校内大大小小的活动,确保自己的中学生涯是精彩且充实的。
“感谢那些路经我人生的人、事、物,因为他们丰富了我的回忆。一年半后就的我们,即将踏上一个新的里程碑,飞往不同的天空。但是亲爱的朋友,有你们的感觉,真的很好!我的中学生涯,因为你们而精彩!”
迄今已经16岁的欣彤曾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你要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你。”经历弥足珍贵的4年后,她深深地体验到这句话的真谛。
如今,她也确信,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