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5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175辑



公平对待华教发展

20121124日 (砂拉越)国际时报言论  


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在国会答复提问中披露,鉴于国内六十间独中的教学纲要和考试制度不符合国家课程纲要,因此不再开放申办独中。他说,政府允准使用外国教学制度的业者,申请开办以英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国际学校,以及开办以马来文为教学媒介语,并使用国家课程纲要的私立学校。

不过,据说后来有关书面答覆被更正,删除了"不再开放申办独中",而以"维持现状"取代,然而所谓维持现状,其实和不再批准增建独中没什么两样,这和教长一贯的发言相符。

对于有关回应,我们感觉十分失望,因为这意味着行将复办的关丹中华独中之后,任何新独中的申请都不会被批准,华教发展无疑受到极大限制,这不是华社各界所希望看到的。

教育部以不符合国家课程纲要而不予以承认,是一路来的态度,但以独中统考由董总和教总共同主办而予以否定,则是无法让人接受,这种政策上的歧视和偏差,其实和各族应享有接受母语教育的宪法精神背道而驰。

众所周知,教育部对待华文教育并不公平,国民学校获得厚待不出奇,可是连外国学府都可以设立分校,国际学校的地位也比独中好得多,统考文凭几十年来不被承认,更是华社心中永远的痛。

最近几年,我国教育部一直增加对外国大专院校文凭的承认,也批准各类私立学院和高教中心设立,为何同样是民办的华文独中,在关丹争取复办竟要一波三折,想要在人口密集需求大的地区增建新独中,却不被允许?这不是很矛盾吗?逻辑上也说不过去。

人们不禁要问,中国许多大学学位已被承认,难道它们都符合国家教育课程纲要?私立学院如雨后春笋,难道它们的考试都是教育部办的?

更何况,独中统考文凭受到全球超过五百家大专学府的承认,包括世界顶尖著名大学,意味着其学术程度已达到国际水平,教育部宥于法令教条而拒之门外,究竟是明智还是落伍?

时代不断进步,一切都在改变,教育部不能一本通书读到老,是时候改变思维与时并进,调整对华教发展立场,应该朝开放、公平和务识方向,以期百花齐放,从竞争中获得进步,而不是诸多限制和无理打压。

 

申办独中到此为止!

2012/11/23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陈圆凤

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终于把话说清楚了!他说,由于独中的课程纲要违反1996年的教育法令,因此政府不会再批准申办独中。换言之,如果关丹中华中学被视为是独中的话,那就是最后一所了。

华社要求的昔华独中或其他新独中,政府都不会再考虑了!这是否意味著华社不需要在这方面再耗费时间金钱了?

乐观的人,包括马华领袖会认为,儘管政府不批准申办新独中,华社依然可以通过別的“变通”方式申办独中。譬如以分校形式,成功的例子有柔佛新山的宽柔中学,还有关丹的中华中学也是以吉隆坡中华独中的分校模式申办(儘管这有爭议);这又是否表示独中还有別的发展空间?

副首相把话说清楚了,不见得是坏事,总好过拖拖拉拉、模模糊糊的。其实,政府不批准申办新独中大家心知肚明,不过,国阵领袖,尤其是华裔领袖,都不希望政府把这个问题挑明了,因为话说绝了,就没有转圜余地。

现在,关于申办独中的问题,马华和民政都没有转圜余地了,他们怎么向华社解释?在大选即將来临的敏感时刻,副首相为什么要把这个问题说得那么透彻?副首相当然有他的战略考虑,这是政治问题,不是教育问题。

副首相是在国会以书面回答马华前总会长翁诗杰的口头提问时,说出上述一番话;在较后的“新版本”书面回答中,副首相补充说,独中是在1996年教育法令第151条文下保留原状。也就是说,虽然不批准新建独中,现有独中依然受到教育法令保护。

其实,关于政府是否批准新建独中,以及关于政府对独中的种种態度和政策,甚至对于独中的前途,全马华人都已有腹案。这不是华人对政府的成见,而是国家的政治现实。

政府不该失责

幸运的是,华社一直是自力更生发展独中,每一间独中都至少得到地方上华社广泛和鼎力支持,绝大部分华裔商家,哪怕是小商小贩,都很少拒绝独中的筹款;来自华社的民间力量,才是独中发展的支柱。

从建国到现在,独中就是走自己的路,今天的独中如此兴旺,功劳都归给华社,政府沾不了独中的光,独中也没有分享到国家资源。

政府最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没有教育拨款的支持,独中依然发展得如此欣欣向荣?为什么华人这么重视母语教育?可惜,政府只用“教育法令”的角度来看待独中,没有进一步瞭解独中的价值和贡献。

最近,有很多有心人提醒华社,別只关心独中,也应该关心国中,这话很有道理,却很难起到共鸣,因为华社为了支持60间独中,已经倾尽全力,很难再分配资源给国中。

办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如果总要学校自力更生,就是政府失责。

 

独中招收外国学生(上):看好独中前景 外国学生报读

2012/11/19 东方日报/专题

张訏萍 报导


马来西亚是办华文教育办得相当出色的东南亚国家,因此东南亚诸国很多华侨都对此称羡不已。其实,大马独中的发展也曾因政府当年的政策而「奄奄一息」,直至逾40年前独中復兴运动之后,才算真正仰首阔步,茁壮成长至今。

以前,我们只听闻华小爆满,但现今不仅华小,连独中也开始出现学额爆满现象。据了解,隆雪明年2013年,將有超过2500名学生被独中拒于校门外,这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情况,这也证明很多家长对独中教育是有信心的。

就因为许多学生挤不进独中,引起有人提出,既然独中已爆满,为何还要录取外国学生?有人认为,华文独中是由华社筹办和「供养」的学校,应该100%接收本地学生;但也有人认为,学府里有少许外国学生绝对有其好处,因为这將提升本地学生与国际学生之间的交流。

据了解,外国学生就读本地独中並非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事,早在1998年时,由于印尼发生严重的排华事件,轰动全世界的华人社会。当时,不少在印尼落地生根的华侨家庭,为免孩子遭到迫害,纷纷將孩子送往大马的独中求学,並寄宿在亲戚家或独中宿舍中。

中文掌握程度低弱

据了解,儘管当时候这些被送往独中接受中学教育的印尼籍学生,他们对中文的掌握程度低弱,有些只是略为听懂中文,有的甚至完全听不懂中文,但是他们的父母亲还是选择將孩子送来独中。

不过,现今外国学生就读独中的情况已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目前,並非所有独中都会录取外国学生就读;即便录取,录取条件和情况也是各异,有的独中只录取曾在大马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外国学生就读,有的独中的外国学生则大多以插班方式被录取。

不同以往的是,现今独中要求外国学生必须对中文有一定基础的掌握才行,毕竟中文是独中的主要教学媒介语。据悉,部分独中也很鼓励外国学生一併报考统一考试和大马教育文凭考试。

虽然近几年来,仍有一些印尼华侨学生入读独中,但是比例远比以前减少;相较之下,近几年来,就读独中的中国学生人数最多。除了中国和印尼外国学生外,还包括一些来自新加坡、泰国、韩国、香港等国的外国学生。

据悉,这些外国学生就读独中的学费要比本地学生的学费贵,有的甚至是贵上一倍。

学额有限中国学生居多

隆雪八独中至今逾半录取少数外国学生,其中以中国学生人数居多。

目前,有录取外国学生就读的独中是吉隆坡中华独中和坤成中学;巴生区內则有兴华独中和光华独中。至于其他4独中,则完全没有录取外国学生,理由包括本地学生报读率高,没有多余学额可提供给外国学生、独中没有宿舍等。

据悉,吉隆坡中华独中现有的外国学生,包括来自中国、香港、韩国和俄罗斯等,其中大多以插班生的方式进入独中就读;至于坤成中学目前全校有58位外国学生,但录取的条件是,有关外国学生必须曾经在大马完成小学教育,並且需同时参与统一考试和大马教育文凭考试。

一般上,外国学生不会被独中特別安排在同一班级上课,而是依据各別成绩来编班。而部分在独中就读的外国学生,他们的上课情况跟本地学生无异,除了马来文课时间他们自修外,他们也不会参与马来文考试。

插班生方式就读

巴生兴华独中署理董事长李平福指出,他们学校虽有录取一些各国的外国学生就读,包括来自中国和印尼的学生,但是该校並没有特別去招收外国学生。「通常,这些外国学生都是以插班生的方式就读独中,像一些中国学生,因为他们的父母亲都留在大马工作,因此该校是审查过他们的成绩后才决定是否录取。」

此外,巴生光华独中校长黄金贵指出,该校目前仅有录取逾10位外国学生就读,他认为,独中接收外国学生就读並不是一种趋势,因此每年报读的外国学生人数都不同。

针对外国学生进入光华独中,是否需要考入学试,他解释,其实,他们的学生都无需考入学试,而是以学生的小六成绩来筛选。

另外,巴生中华独中董事长拿督蔡崇伟表示,目前虽有部分独中有录取外国学生,但没有以前来得多;之前因为印尼排华事件,国內各独中確实录取很多来自印尼的华侨学生。

他说,由于本地学生报读独中的人数已爆满,因此相信独中不可能再录取大量的外国学生;即使学校要录取外国学生,也要学校有空间才行。

吉隆坡尊孔独中校长潘永强则指出,根据教育部规定,凡要接收外国学生的独中,学校须具备「宿舍」,由于尊孔独中向来没有「宿舍」,因此该校从未接收外国学生就读。

巴生逾千人望门兴嘆

隆雪明年的新生报名人数再创巔峰,预计8独中共有逾2500名学生被拒,其中巴生,就有逾1500名学生无法如愿进入独中就读。

根据消息透露,巴生兴华独中明年有600名学生被拒、巴生滨华独中有500个、巴生中华有300个,而巴生光华独中则有100多学生被拒。

据了解,巴生滨华独中为了不让支持华教的家长失望,採用变通方案,將原本开设的11班,每班原本的45人,增多一名学生至每班46人,以录取更多学生就读。

 

独中招收外国学生(下):提升学生文化交流

2012/11/20 东方日报/专题


张訏萍 报导


华教和华社组织认为,独中录取部分外国学生,並不会对独中收生构成影响,反之还可以带来一些好处!

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表示,目前就读独中的外国学生人数並不多,反之有助于提升本地学生与外国学生之间的交流。

他说,他知道一些独中有录取外国学生进入独中就读的情况,尤其是在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时,当时的確有不少印尼华侨家长把孩子直接送往大马的独中就读。

「据我了解,独中不是说要录取外国学生就能录取,根据教育部的规定,若独中要录取外国学生入校就读,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行。」

他解释,目前在独中就读的外国学生人数不多,问题並不大,除非有独中大量录取外国学生,这才有可能会引起「妨碍本地学生」的问题。依照现有独中录取外国学生的人数看来,並不足以令人感到担忧。

「像一些独中,只是接受区区数十个外国学生,根本无伤大雅。我觉得,独中录取一些外国学生就读是不错的,就好比说一些外国大学也主张录取一些外国学生,以促进本地学生与外国学生之间的交流。」

谨慎处理收生人数

此外,隆雪华堂会长陈友信表示,他欢迎独中录取外国学生,但独中必须谨慎处理收生人数,毕竟独中是华社出钱出力所筹建,因此不宜影响到本地学生的收生率。

他说,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独中若能录取一些外国学生,將能够提升本地学生跟国际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包括让同学了解来自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和国情等,让本地学生也有所获,但独中校方在这一方面必须严谨处理,不得让外国学生人数过多。

「我觉得独中可以录取外国学生,因为像东马一些独中,本地生报读率不太高,若未有爆满情况,那么为何不可录取外国学生?」

「外国学生既然选择就读独中,等同于他们也会选择参与独中的统一考试。因此他期许未来,独中统考可以朝向国际化的目標前进,发展成为像『剑桥英检』一样,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英语测验考试。」

他希望,董总要有这样的远见、准备和魄力,以把將独中统考推向世界,让它成为一个国际皆认可的考试。

印尼华侨女学生搞不懂姓氏

在印尼严重排华事件中,华侨女性成为最大受害者,因此当年有不少侨商家庭急急把女儿转学至大马独中,而当时很多家长选择將女儿送到吉隆坡首都的坤成女中。

1998513日起至16日,印尼发生严重的排华事件,暴徒发动了一系列针对华裔社群的攻击,被称为是「黑色五月暴动」。根据印尼官方调查机构发佈的《五月骚乱真相调查报告》中显示,万余名妇女遭强姦、轮姦和性骚扰。

曾在坤成女中担任老师的郑淑娟说,她曾在1998年教导过不諳中文的印尼籍华侨学生上中文课,印象深刻。「在我的班级中,有不少印尼籍学生不懂得说中文,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中文名字。我记得曾问一个女生叫什么中文名,她回答说不懂,隔天她问过父亲后跟我说,她叫『马香香』,当时我就建议她,不如把『香香』改为字体更漂亮的『湘湘』。」

「女生当下乐意接受,之后女生紧追著询问其姓氏『马』的意思,我告诉她马就是『Kuda』(马来文),结果她一听觉得不喜欢,表示希望將姓氏也改掉。」

「当时我告诉这女生,姓氏对华裔极其重要,不能隨意更改,女生听明白后才打消改姓的主意。」

她说,另外,还有一名学生讲出了自己的印尼名玛丽娜,但问她中文姓名时,她却表示她和家人都不知道。此外,也有一名女生告诉她,她的姓氏叫「阿Huat」,后来她纠正学生,指出那是名字,不是姓氏,后来女生在兜兜转转下,才得知自己姓李。

「其实,这是相当叫人痛心的事,虽然他们长期居住在印尼,但依然是华人,不过却碍于种种等环境因素,导致他们的后裔不了解最切身的歷史渊源,甚至不了解自己姓氏的重要性。」

不諳中文 老师用马来文解释

郑淑娟解释,当年很多印尼籍学生因为英语能力不好,只略懂少许中文,而只能选择进入独中就读;由于独中向来是以中文授课,因此当印尼籍华侨生听不明白时,她会再使用马来文作进一步解释。

「我尝试让这些同学培养出学习汉语的兴趣,包括告诉他们中文字体结构的优美。例如『愁』字是一个『秋』加上『心』,秋天是叫人忧伤的季节,因此秋字加上心字,就是心情不好的意思。」

「至于『明』字则是一个『日』字加上『月』字,因『日』和『月』都能发亮,因此二合为一,加起来就是光亮的意思。当年我都是透过这种方法,来吸引这些侨生喜欢中文,並学习中文。」

(转载自:国内报刊/评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