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4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181 辑



1125请愿大会》记几句

2012/12/04 东方日报/龙门阵


~作者: 汤毅  

1125早上分別从4567时开始,霹雳州有19辆大型巴士和一些轿车载著一批批热血人士向八打灵出发。不是去参观球赛,而是去出席《1125反对大蓝图请愿大会》,反对欲將华教连根拔起的《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

10时半,我们到达现场。烈日当头照,一扫几天来(怡保)停停歇歇的恼人雨水。但主办当局还是预备了万件雨衣。那是据说当天天气预测中午会有小雨,不得不防。虽说今日科学昌明,可我们的天气预报却是口说无凭,正如华总、教总和校长职工会头头(1126日)会见副首相慕尤丁后,为他「代言」的胡言乱语,未可尽信。

大会准时开始。除大会主席的开宗明义讲词稍长外,其他致词者全限制在3分钟內结束。时限一到,铃声响起,便得「下台」。这对不善言辞的,当然欢迎。但对於一上台就长篇大论的,则是一个考验。不过,主办者要將30位人士的发言浓缩在两个小时內,再加宣读提案的时间,也只好如此了。我倒觉得这样挺好。发言者「砍」去头头尾尾的许多称呼和讚扬,更能一招中的,突显主题。

久违了的陆庭諭老师发言,鏗鏘有力,立场鲜明:

一,他是以前的/退任的教总副主席,今日是以另一间团体的名义讲话;二,坚决反对《大蓝图》;三,关丹「独中」是马来文「独立中学」,而不是华文独中。陆老师重复了「马来文独立中学」的讲话,那是对华教的持续支持,也是对那些坚持现有批文下的关丹中华「独中」就是华文独立中学的华总领导的一个批判。这样的批判发自一位华教老將的口,关丹「独中」的领导人,该醒醒了吧!

据说大会本来邀请朝野各政党领袖到来致词,当然少不了与华教恩怨不停的马华公会。但马华公会中央给脸不要脸,看不起大会给的3分钟。倒是一位马华基层的领袖戴虎恆先生很有「虎」势,大义凛然地要求他的领袖改变思维,勇敢地为华教发声,並指出,若不如此,马华將被人民改变。他坦承现场的正气令他抬不起头来。戴虎恆身为一个马华党员,大会给他一个发言的机会,他又有勇气说出心里话,並不奇怪。毕竟马华基层眾多,爱护华教者占数不少。

我长期在民间机构活动,认识的求名利的马华党员多,但有骨气而「希望马华能为华社做一点事」的人也不是没有,特別是在一些学校的董事部里。可惜的是,他们对马华的期望最终化为泡沫,美好的愿望终归是幻想!

在大会发言的还有马来人和印度人的声音。这又是华教运动中的另一个良好方向。

 

师资问题困扰华小

2012/12/02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风之刀

新学年即將开始,华小师资问题总困扰著校方,让家长们掛怀,是华族过度重视教育,还是政府太轻视华校困境所致?

从申请进入师训的资格、分配调派符合资格的教职员,到师资不足问题,年年不足年年过,每年都牵扯著千万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命运。

师资是老问题,聘请临教的华小,必须向教育部额外提出申请,校方才得以免除承担临教薪酬负担。

问题是,教师人数刚刚好也不见得就可以高枕无忧,一般大型华小有数十位教师,若碰巧其中两、三位不约而同放假,校方在调派师资方面仍然捉襟见肘,无法確保各班学生皆获得週全的代课安排。

瓜登中华维新小学今年就动用上万令吉,自费聘请短期临教,以填补教师申请產假、病假等后所留下的暂时空缺。

根据家协所传达的讯息,短期临教费用並非近两、三年的事,每年都累积成校內一笔主要开销,未包括其他额外开支,这只是教育部不负担的其中一环。

虽说以华教为大前提,华校发展筹款总能一呼百应,华社支持教育绝不落人后,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华小的沉重负担仍旧有大部分落在华社肩上。

儘管登州仅有10所华小,但多並非意味著一定好,屈指可数的少数华小,反而获得州政府多番照料资助,可是在获得百般关注情况下,州內仍有1所华小为一劳永逸解决开销问题,选择由政府资助学校改制为政府学校。

受到眾多外州学校羡慕的登州华小尚且如此,试问外州数十所甚至上百所並存,根本无法获得週到妥善照料的华小,又该如何自处?

 

都是好学校

2012/12/02 光明日报/专栏


~作者:王增文 

假期里接待了一些家长,他们都是为孩子报读而来。从与家长会谈的过程中,瞭解到家长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想法,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学校学有所成而已。当然,这也是独中面对家长考验的时刻,学校办得好不好,就看家长的观感,从家长的口中,才知道学校在社会上建立了怎样的教育形象。

还记得几天前,我接见了一对夫妇,带著儿子来到我的面前。“校长,我一心要让孩子进入某某国中,可是又担心他进不了,因此要求你保留一个学额,万一我的孩子进不了那所学校,我就让他来你的学校就读。"孩子的父亲在坐定后,劈头第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谁知他又说了一句:“我们做家长的,当然是希望孩子能够进入好学校。"

老师会尽心达成教书育人

对於这样的局面,一时让我感到愕然,也让我陷入沉思,我们独中到底要招收怎样的学生?我跟家长说,在中马地区的独中,大概没有家长敢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学校在假期之前,就已经学额爆满了。反观北马一些小型独中,还有容纳的空间,家长的观念还是以升上改制国民型中学为主,对於这样的话语,难免会听到。当然,我也作了一个顺水人情,接纳他的要求,並趁机向他分析当前中学教育的情况。

我总是认为,孩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要进入哪一所中学就读,绝对不能拿来应酬。这个观念我也经常和老师们强调,言下之意,就是要提醒大家,学校应扮演好应有的教育角色,每一个老师应尽心尽力去达成教书育人的目標。

北马的独中和中南马的独中,都有相同的歷史背景,但却走向不同的发展歷程。经歷了半个世纪的经营,在办学路线上,已渐渐趋近,然而北马地区,尤其是檳城的家长,仍然重视“名校",这对於独中来说,也是好事,表示还有求进步谋发展的空间。

独中凭著华校固有“德智体群美劳"六育均衡的教育理念,强调成人成才,是独中教育工作者最主要的努力方向。不论名校观念如何影响家长,独中只要能够在“育人为本,成人为先"上交出漂亮的成绩,肯定可以成为家长心目的中的好学校。(光明日报/好评文:王增文)

 

当官如此,何必呢?

2012-12-03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陈宝卿

早年新闻界流传一句话:“如果你想害某人,就鼓励他去办报。"

说此话的人,多是报界老板老兵和老将,办报经验丰富,在新闻工作中嚐尽酸甜苦辣的滋味。

办报可服务社会,但长年累月亏损的一盘盘烂账,让办报人焦头烂额,也成为人生代价高昂的惨痛经验。

但是,说这句话的人,心中并无恨意或怨愤,只是想提醒他人,办报工作十分艰辛,亏损风险极大,若无服务族群的精神,口袋无多余钱财,切勿轻易冒险。

官场和报界,应是两道不同的风景。

想不到有人当官多年,却满腹苦水、失言失措。

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因为工作屡受批评,竟说出:“若要向人报仇,就让他的孩子来当教育部副部长"之话。

这或许是他一时感触,不过,此话的弦外之音,是说副教长吃力不讨好、不是人做的……。

在这个国家,华人既然没有机会当教长,副教长之职对华社是何等重要!孔子说: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华社时起非议与批评,说明教育政策仍有偏差,必须纠正。负气之言,于事无补。

当官可光宗耀祖,可享官俸厚禄,人人皆有当官美梦。不过,在这片土地上,做官若要做到像彭亨州务大臣安南耶谷那样,切要三思了。

他撂下狠话:如果马华在来届大选输掉文冬议席,他会割下耳朵并跳入彭亨河。

这句话虽是强调国阵有信心保住彭亨州政权,不过,这等肝火强盛的气话出自高官之口,不仅欠缺智慧,还沦为民间笑柄。

民主选举,选民的票要投给谁,只有选民心里有数,不到开票的一刻,谁都不能认赢家。

到时万一马华不幸真的失掉文冬议席,安南耶谷是否真的会割耳又跳河?当官何必至此地步?

其实,要做一个好官或受民爱戴的官,何难之有?

诚如宋朝吕本中在《官箴》里说的,当官之法,惟有3事,曰清、曰慎、曰勤。意思是说:作官的法则只有3项,就是:清廉、谨慎、勤恳。

当官的人如果做到这3项法则,不仅可以保有官位,还会受到人民爱戴。

当官若要做到“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或必须以“恫言割耳兼跳河"来表达捍卫政权的信心,这种官,不当也罢!

(星洲日报/情在人间作者:陈宝卿《星洲日报》主笔言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自:国内报刊/评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