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乃统考国际化关键
2012-12-19 韩视新闻中心
~ 作者:吴嘉豪
近日有消息指董总将探讨让独中统考文凭迈向国际化,让就读独中以外的学生报考该文凭。换言之,独中统考文凭的国际性将不受政府的影响。这也间接地表明,独中欲打算独立缔造本身具有世界级水准的评估制度。
这是可喜可贺的讯息,因为有梦想是一件美好的事。然而,华文教育在我国,尤其是当下内忧外患的氛围,怎样在缺乏政府的援助下,自力更生地发展下去,是华教人士务必思考的细节。除此之外,统考文凭的标准性,是否必须得到国际学术机构的认可,也是值得注意的事项。
在世界人口日益暴增的趋势下,我国的新生儿也不例外。既然如此,独中学生的来源将会有很大的持续发展的可能。可惜,在求过于供的情况下,学生们欲得到良好的教育,不是简单的事,因为国内的华文师资短缺问题,年复一年不断地上演。在匮乏师资的情况下,还在未成年阶段的学生们,如何得到正确的引导呢?
在独中执教的老师们,薪资比国中的老师低近乎一半,在通货膨胀的情形下,试问连养家糊口都是老师们必须烦恼的问题时,老师们能够专心教导学生吗?当然,不是全部老师都是向钱看,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得解决三餐温饱的问题后,才有心情做自己想做的事。在经济都成问题的情况下,还谈什么发展?明乎此,董总有必要探讨在未来几年快速地为独中老师们加薪。
在现今家长对老师们的要求愈来愈高的形势下,倘若董总制定了一项为独中老师迅速加薪的指南之后,却没提升教师们的学术资格,恐怕家长们会有所不满。毕竟有些家长会认为所交的学费,是交给老师的,假若老师的学术资格都受到质疑,试问学生还会认同老师所教的内容吗?
尤其在大城市,大部分国中的老师们都拥有硕士资格,有些学府的校长也拥有博士学位。独中也不能在学术资格这方面比国中相去甚远吧!目前,拥有硕士和博士资格的国中老师们仍拿学士薪金。独中为何不大幅度地为那些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老师们加薪呢?这容或除了能够提升独中师资的素质以外,还能吸引具有丰富经验的国中老师跳槽到独中,对独中学生是好事一桩呀!
要把统考文凭国际化,先提升师资的素质再谈吧!
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才
2012-12-18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庞萱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说:“双语不等于双文化,会说流利华语不等于瞭解中国文化。"
笔者认同李氏的看法。我们相信新加坡自上个世纪80年代推广讲华语运动数十年以来,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年轻一代的华裔不少已掌握了华语,华语在社会上的使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很多公私场合以华语沟通不成问题。
问题是,如同李氏所言,会说华语不等于瞭解中国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流传广远。懂得讲华语不过是步入中华文化的初阶,并不表示会讲华语就已掌握它的精髓和精神;同样的道理,懂得讲英语的人也不一定瞭解英国文化。
有鉴于此,近几年来,狮城中小学校鼓励学生出国参加为期1至2周的游学团和浸濡团,到中国中小学校或文化社区去与他们的学生交流,感染并吸收在地文化气息,增进文化修养。
其实,这样做的另一个目的是,可让两地学生自幼建立起情谊和联繫。迄至他们中学毕业后,相互到当地的大学就读或做研究,进一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和人际关係。有朝一日,当这批年轻人在各自的领域有所成就和表现时,尤其在政治和商业机构担任决策和领导人时,因之前彼此已建立起的人脉关係,促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就更容易,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互惠互利!
因此,不论推广讲华语运动,或鼓励学生参加游学团和浸濡团,皆有其背后实务和利益的考量,不纯以语文教育作为教学目的,以及有意在现实环境土壤中深植中华文化的根,使其开枝散叶,开花结果,这是狮城当局施政时不协调之处!
当然,李氏也瞭解到政府所推行的双语政策有其不足的地方。故,他进一步说明,狮城人要成为双文化人才,除了要瞭解华语这门语言,更需要长期在中国,包括到该地唸书和工作,才能瞭解中国的真正文化。由于中国经济地位的提昇,世界经济发展中心逐渐转向东方,新加坡双语双文化人才将可取得竞争优势,乘搭中国经济的顺风车。
这是很有见地的精闢看法,狮城政府将会鼓励人民往双语双文化方面的学习和发展,相信也可取得预期的成绩。
回头看一下我国的教育现状。我们的中小学校虽有学习华、国、英三语的机会,就以华小和独中为例,学生是否可以掌握好三语呢?要掌握或精通双语、三语除了学校教育,还得靠我们自己的刻苦和努力学习。政府并没有鼓励华裔把华语学好,进而培养双语和双文化人才,这点跟李光耀心目中所要培养的双语双文化人才,在思维和教育上是有所不同的。(星洲日报/言路‧作者:庞萱)
华教作为民族教育
2012/12/19 东方日报/龙门阵
~作者: 郑庭河
我国华社之华文教育,如表现于华小、独中、国民型中学和一些「华基」大专者,是否仍须定位为民族教育,以承续、捍卫、发展华族文化,催生华族认同为大旨,显然已成为不时被挑起的问题。
有些华基政党领袖提出「去华人化」、「少谈母语,多强调华文经济效益」、「与时並进,顺应市场需求」等主张。上述观点看似开明,然总给人因自身无法兑现各种华教承诺、无法满足华社之期待,所以「反守为攻」,企图迴避、转移、模糊化、钝化当前华教之「伤口」和「稜角」的窝囊印象。当然,也不能否认某些人的確质疑民族教育的正当性,认为其不利于「国民建构」——其背后思维或潜意识,反映出这「国民建构」是由掌权精英主观设计和主导,並没有理会民间的感受和意愿。
质言之,华教能够被检视、反思,乃至批评,自非坏事,因这有助于其及时做出適应性的改变以强化生命力。所谓「兼听则明」,华社——尤其华团和华教责任单位,也得多参考、斟酌各方意见,別在一些党政、媒体,甚至貌似客观的学术人士高姿態、高分贝地炒作呼应之下,就乱了立场、方向和步伐。保守固然易沦于迟钝、僵化,惟无明確理念及中心价值的更变,也易陷于迷失、错乱,乃至自我放弃和糟蹋。
或许不合某些「先进人士」的口味,我始终觉得民族教育之定位並不落伍,反而对「国体」大有裨益。且不说华人,若马来人、泰米尔人、伊班人等皆能在民族教育之泥土上,努力让自家传统(不论是大传统或小传统)持续生长,乃至繁荣,那不论于文化、经济或精神上,都將会是国家的福祉。人类繁衍的长远因素繫于基因图谱多姿多彩的森林,而不是园坵;繽纷的「文化森林」,要比单调的「文化园坵」更能丰富一国的文明。
某些人或认为文化多样性並不一定得靠民族教育,惟若民族教育也並不危害或削弱国家认同及社会交往的话,又何必费事去追討、排斥、压抑它呢?
实际上,若不管于什么教学系统之下,当政者皆能办好公民教育,奠定以个体主权为本的公民意识及规范的话,很多社会矛盾都能消解或缓和,即使维持民族教育也无碍于群体间的平等、和谐相处,甚至融合。若目前各族间的关係尚有芥蒂的话,那不是缘于民族教育,而是因为缺乏「公民」意识。
学历不代表一切
2012/12/20 (砂拉越)诗华资讯
~作者: 图生息
我们的国家,每年总有好几个重大考试放榜,每次放榜后看到报章媒体纷纷报导考获全A的优秀生名单,甚至刊登学生的护照型照片,考到好成绩就是优秀的学生?这让我心中真有些纳闷!
华人重视教育无可厚非,孩子考获全A、孩子学士毕业固然是好消息,有时在报上的讣告或各种贺词广告上看到孩子的名字旁边还注明学士、硕士、博士、医生、律师、会计师等……有如告之天下,李家有个全A的状元、陈家的儿子医学系毕业、沈家的律师女儿嫁给刘家的博士儿子,此种“高度”标明好成绩、高学历、专业衔头,令人感到宣扬过火。
过去的农村生活,读书不易,可以念到大学而不是下田做农夫,这是家有读书人的光荣。不过,数十年过去了,新时代的到来,一纸文凭垂手可得,而教育机构早已泛滥成灾,素质掺差不齐,坦白说,只要有钱,还怕买不到博士?
当然,教育机构泛滥成灾,许多大学或学院志不在栽培真材实料的人才,许多所谓的大学生实际上是在低标准或在毫无标准可言的体制下获得一纸文凭,学堂的那一套知识,又有多少能在社会上实践呢?这些人所拥有的高学历,根本不能代表他们的真材实料。
就算成了专业人士,试用他们对社会做了多少贡献?专业人士如果只是顾着赚钱,不理社会不关心人民,他们的专业身份,只是一个地位的象征。
这个时代,也非只有大学毕业就有前途,依个人看技术文凭反而比大学文凭更吃香;依照市场人力资料需求,大学生固然很重要,但是技工也一样重要,而拥有一技之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见得过得比读书人还要差!
华裔家长不能一味强调大学学历就是好,须知孩子是否读书的料,若孩子无心上大学,只是为了配合父母的期待上大学,这是否抹杀了孩子理想职业与兴趣的选择呢?我们的孩子需要符合父母成龙成凤的心愿,浪费更多时间来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及生活呢?就算是一份收入优渥的事业,如果这不是孩子想要的生活,难道这就是为了对孩子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