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日星期日

寻找资料好去处 红楼四馆浓浓华教情


2012/06/30 星洲日报/大柔佛

    17年前的一间小小明心书苑,在当地人士、同好者和拜访者的支持下,逐步发展为拥有数万本藏书的明心见性图书馆,同时也成立了沈慕羽纪念倌,林连玉资料馆和陆庭渝文物馆,成为许多人拜访参观、寻找资料的好地方。这个好地方,就是坐落在金马士峇鲁金山花园的红楼四馆。

    199771日,是红楼四馆前身明心书苑成立的日子。15年前的一间书苑,这么多年来在四面八方的同好者支持下,一点一滴累积成果,形成今日的红楼四馆,而红楼四馆的远景则是在附近一块5英亩的土地上建立真正的红楼四馆建筑,汇集休闲、艺术、文化,成为老中青的去处,更能够成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收藏核心。

    红楼四馆目前设于金山花园的两个住宅单位。一踏入红楼四馆,可以看见沈慕羽、林连玉、陆庭渝3名华教重要人物的铜像,四周书柜上排满剪报和藏书,另外还有3人的生平介绍等,馆内墙壁也挂满墨宝,散发浓浓的书香文化气启。

黄亚花:红楼四馆并无主席

    红楼四馆主要负责人黄亚花表示,尽管她是该馆的主要负责人,但该馆没有所谓的主席,红楼四馆是大家的,前往红楼四馆者堪称第一次是客人,第二次到来就是工人了。每一次到访,只要与她联络,甚至是直接到她在红楼四馆对面的住家领取钥匙开门即可。

    她说,除了一般到红楼四馆参观的人士之外,该馆也成为学生书写论文或做功课时寻找资料的去处。有时候,学生逗留得迟了,该馆也能够让学生留宿,给予学生方便。

    询及该馆开销时,她说红楼四馆是会说话的,只要用心聆听,到访者就会知道该馆需要什么。她举例,当风扇坏了,自动就会有人买了风扇送来;当桌椅不足时,也会有人自动买来,馆内的冷气机、抽风机等也是他人请人装置的。

    “这些都是大家一起做的。”

到访者赞助经费

    黄亚花表示,一开始时是附近人士或朋友们到访,后来沈慕羽纪念馆成立之后,开始陆续有团体到来参观。

    她说,到访者通常都会问起该馆的经费从何而来,她都会答说“大家来”,到访者一般会捐钱,作为对红楼四馆的支持,所以该馆并没有面对太大的经费问题。她还记得神召会是第一个捐钱支持的团体,而附近人士也捐钱大力支持该馆。

    她指出,除了捐钱和添购物品,来过的人也都会向其他人大力推荐和介绍红楼四馆,把更多人带到该馆来,也让更多人能够从中了解到华教一路走来的故事。

    “对我来说,我希望1人能传10人,1个人的到来,能够把其他10人带来,让更多人知道到来红楼四馆,让更多人知道华教历史。”

黄亚花:阅读祝纾文章後 决定开办明心书苑

    想起当年成立明心书苑的点滴,黄亚花表示,她是在阅读了一篇由祝纾所写,取名为《开办图书馆,建设马华文化》的文章后决定的。她曾经想要找寻写文章的祝纾,想要邀请对方到来参观,奈何多年来仍未能知晓这名作者是谁。

    她说,1997426日读了该篇文章后,就下了决定,于是前往订购书柜。她还记得自己当时跟木匠师傅说,71日是香港回归日,具有纪念性,所以希望师傅能够赶在那个日子前做好柜子,后来,柜子做好了,她和丈夫苏启慧讲家里的书本都搬到书苑去。

    “恰巧原本一个用作出租的单位空着,我们就决定利用那个单位做书苑。一开始时,我们都只是放自己的书和剪报,书苑开放给附近的孩子前去看书,希望孩子们想要看书就能到这里来。后来,一些朋友来访后开始赠书,书苑的书本开始逐渐增加。”

    她指出,到了2004年,书苑的空间不足,前来的朋友表示要赠书,她和丈夫就租下书苑隔两间的单位,扩充为见性书苑,

等“财神爷”建红楼四馆

    聊起当年扩充的事迹,她说当时计算丁伹金和水电费,认为尚可负担,所以就作出扩充书苑的决定,没有想得太多。

    对于在附近5英亩土地建造真正的红楼四馆一事,黄亚花表示虽然全部的计划已经清晰地浮现,但暂时却没有实际落实的行动。她笑说目前仍在等待时机,等待“财神爷”。尽管要打造她理想中的红楼四馆是件大工程,但她相信这个理想终究会实现。

公众捐赠数万藏书

    心见性图书馆藏书数万本,主要皆来自大众赠书。

    黄亚花表示,由于没有聘请人进行管理,主要靠大家协助,所以数万本的藏书并没有特别的记录,但该馆有稍作分类。除了藏书,这里还有许多的剪报。

    “曾经有一名退休校长收藏了多年的剪报,他在朋友的推荐下将剪报在未见过面的情况下赠送给我们。老校长后来到红楼四馆来参观,看了就直说他的剪报‘嫁’到了个好地方,之后还捐了1千令吉给红楼四馆。”

    她说,红楼四馆只购买一份报纸,其他的都是有心者特别给该馆留下的,而同好者只要有空,就会到该馆进行剪报工作。

开设书法班等 学习新知招引人潮

    红楼四馆除了有丰富的华教史料之外,也分别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开设书法班,口琴班和长生学班,拥有不少学员。

    书法班导师萧均笃和吴新望之前曾于金马士国中教书法,但该书法班后来停办,于是就一起到纪念馆来教学,传承中华文化。当时,他们征得金马士客家公会数名理事捐赠桌椅,然后就开始自行宣传,购买笔墨和招生。

    书法班、口琴班和长生学的学员从年幼到年长都有,口琴班最年幼的学员只有5岁,最年长的有70岁,落实大家一起学习的概念。

    黄亚花说,这些学习班除了让大家能够学习到更多东西外,也能够吸引更多人到红楼四馆来。

沈慕羽亲笔为纪念馆撰名

    黄亚花表示,她做剪报时发现报章上经常有沈慕羽的新闻,就想着不如为沈慕羽做一本剪报。完成一本剪报后,她将剪报送给沈慕羽,也获得沈慕羽回应表示很喜欢有关的剪报,双方也开始有了接触,慢慢熟络。

    她说,明心书苑在2005年展出沈慕羽资料,沈慕羽在2006年到访时定名为沈慕羽纪念馆,并在较后亲笔写下馆名悬挂纪念。沈慕羽前后共3次到访该纪念馆。该馆内整理出来的沈慕羽各式资料,多达19个不同的系列。

    她指出,沈慕羽,林连玉和陆庭偷都是华教重要人物,所以之后也陆续成立了林连王资料馆和陆庭偷文物馆。

    “目前,陆庭偷老师目前也经常往来金马士峇鲁和吉隆坡,长期在红楼四馆。

    除了参观红楼四馆之外,有些人也会到来拜访陆老师。有些参观者事前不知道陆老师在这儿,到来时看到陆老师,非常的惊喜。”

红楼四馆成立简介

    1997年成立明心书苑,2004年扩充成立见性书苑;2005年展出沈慕羽资料,沈慕羽隔年亲自到访而定名为沈慕羽纪念馆;2009年成立林连玉资料馆和陆庭谕文物馆,同时成立书法班;2010年成立口琴班;2011年成立长生学班。

\


转载自:星洲日报/大柔佛
~赤道论坛/华教动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