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5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五十七)

·

关丹独中泡汤?

2012/07/14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谢清发

当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宣佈內阁原则上批准设立关丹独中,大家兴高采烈欢呼时,董总主席叶新田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冷静提醒大家“不要高兴得太早,且待復办独中批文到手后才鼓掌也不迟”。这句话让马华领袖听了很刺耳,很不是味道。

一个月过去了,老慕出国又回来了,关丹独中批文音讯杳然。当时拍胸膛说“两周內可获批文”的马华头头,被记者不断追问下,难以自圆其说,唯有採取“反守为攻”的对策反问记者:“我有说过两周內获得批文吗?”

唉,又是记者的错!这不禁令我想起马华已故上议院副主席陈炳坤,胡言乱语批评记者的往事。于1980年代中针对马华党爭新闻屡屡上报,觉得烦不胜烦的他,以闽南话非议记者,“记者吃饱没事做乱乱写”。

好大喜功一直是马华领袖的通病,爭功邀功更是他们的强项,所以当老慕宣佈允办独中的“好消息”后,马华领袖纷纷发言,除歌功颂德,也展示或暗示“那是我的功劳”。在科技发达一日千里的今天,记者借助录音的方便,不会错误引述总会长蔡细歷那“两周內可获批文”的谈话。

政客毕竟是政客,他们“说假话”是家常便饭,总会长如此,总团长兼副教长魏家祥更是“青出于蓝”,甚至已臻“炉火纯青”的地步!

不隨风起舞

同教育部“打交道”半个世纪的董总领导人不隨风起舞,以冷眼旁观的姿態“听其言,观其行”,皆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马青总团教育局主任张盛闻强出头,“教训”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应“稍安毋燥”,並满怀信心批文即可到手,显示他“入世未深”,不知官场作业,也不瞭解教育部是“集保守、固执及单元主义分子于一炉”的部门。

其实,当华总会长方天兴于两年前为华社请命拜会老慕时,后者讲东又讲西,就是不肯批准关丹独中,反而劝告方老接受3个“替代方案”:一,办国中或类似改制国中;二,此“独中”必须有56科所谓“核心科目”以国语教学;三,改办国际学校。这就是叶新田所忧虑的“买羊肉得狗肉”,以及邹寿汉担心的“变种独中”。

马华的“新模式”独中,会不会让老慕“灵机一动”,添加条件强制此新模式独中的学生必须报考SPM?届时马华领袖会不会“历史重演”,傚法50年前的马华国会议员李三春和李孝友上电台,大力保证这样保证那样地鼓励、劝告及游说华社接受新模式“独中”?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还有人敢接受这样的“独中”,背上典当华教的罪名吗?

看来关丹復办独中的愿望,泡汤了!


华教的千层浪

2012.07.08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刘隆昌

325董总抗议大会成功举办以来,激起了华教的千层浪;这浪潮涵盖了5·20关丹复办华文独中,中化中学百年校庆、昔加末复办华文中学,接下来是“笨珍培群华教之夜”。

从华小到华文独立中学的群众运动,既有热力四射的校庆激情,也有汹涌的诉求,更有气慨万千,欲拔不得的培群独中的筹款活动,可以说,大部份的华社份子,都没有缺场。

捍卫华教坚贞不渝

在一浪又一浪的华教运动中,我们看清一个事实:我国的华人社会,在捍卫本身的母语的存亡,比任何事业更重要;有关华教长久的问题,华社坚持一贯的立场。从1957年我国独立开始,我们华社对华文的立场是如此,到了55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是一样。

华社对母语教育事业坚贞不渝的立场,诱发自于国家的单方教育政策,我们可以相信,从这三个多月来的华校浪潮看来,我国的华裔,永远不会做教育和文化的罪人,永远不会忘本。

325的团结一致的抗议运动;从关丹复办华文独中的红潮决心;以麻坡中化百年校庆万人宴;从昔加末重燃华文独中火炬;从笨珍培群706“华教之夜”的无比高涨的激情和创意中,你会发现华教的群众力量,谨可以提升到政治力量的层次,再以一人一票的方式,向政府的保守力量进谏。

华社要配合董总的华教的理论建设;配合在董总的旗帜,广泛宣传及建立发展中下层基层干部,以应付新陈代谢,从群众建立坚强的第三势力中,以理性,合乎多元种族社会国情的诉求,督促或解决华教的沉痫,无论谁执政,都要在文化上、教育上坚持多元路线。

华教精神化为力量

目前燃起炽热的华教烈火,在燃烧单元教育政策,这是民主社会的权利。它并没有激化种族主义的神经;它爱国,唱国歌,把华文教育化为建国资源;它不是某一些利益集团所说的种族主义,大汉沙文主义。华社情愿缴“第二税”,栽培人才到先进国奋斗,为国家创汇,这就是华社坦荡荡的爱国情怀,怎会是一些目光如豆的种族主义者口中的华人极端份子?

所以,我们敢说,华教运动近日的浪涛汹涌,是执政者投下了单元化教育的巨石可激起的浪潮再汹涌,也没得到合理的回应。我相信华社会以民主和平的方式,延续另一浪的激情。

我们看到笨珍培群华教火炬,胜利完成了50多公里路程,这是不怕华教之路再漫长,再艰难的决心,这股华教精神将化为力量,迎来另一道曙光。

  

教师的期望

2012/07/08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多明

报载今年古来县教育局主办教师节庆典期间,有部分老师表示期望减少文书工作。言外之意,就是太多文书工作,恐影响每日的教学工作。

笔者曾是老师,从60年代初教至90年代末,一路走来,的确尝尽各种酸、甜、苦、辣的味道:笔者从师训毕业出来教书时薪水不到200令吉,每年每月与物价和通货膨胀竞逐,穷追累退,只好做个撙衣节食的人;少出门、多自修,抚儿养家,如此而已。每日能与天真待辅的儿童为伍,看着他们成长,看到他们飞扬,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快乐!但人力有限、客观环境也有限,看见学生跌倒,痛苦挣扎时,碍于格局,心生苦辣,只能自吞肚里。

如此道来,笔者与当今部分教师的期望——减少文书,实是擦肩而过的。笔者当年的教书生涯,并非只有粉笔而已,其实也与文书工作打交道的,除了用毛笔、钢笔,还有不时要誊写腊纸、亲自油印考卷……记录成绩,记录学生资料……教国、英文时打字出考题,填写各种表格;各项学会活动、课外活动、校内校外各类比赛,凡此种种,皆涉及文书工作。此一时,彼一时,可能现今情况改变了,校内人与事都增加了,教职员工多了、行政工作相继繁杂了,教育局要求增多了,于是教师难免涉及此之前未有之文书工作,难怪有救师(还好是部分老师)要求减少文书工作。

文书涉及教与学

问题是,如何减少?一般文书都涉及教与学,与学生息息相关。如果是项文书是该做的,有关老师不做,应由谁去做?是否可以另外聘请“文书处理员”来替代?如果是这样,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和关系是否受影响?其实如果有关文书工作是上头教局官员设计的,是能省就该省的;但许多是官员“创新”的杰作,下要实行、上要交代的。那又如何减得?这未免叫老师太沉重了。可是想想,其实减少未必是好事。原因是凡该记录在案的事没记录;该保存,该下达、该上呈的文书没处理妥善,行政效率肯定会有瑕疵和纰漏的。再者,当今文书工作,许多都可由电脑处理,应该是即迅速又少费笔纸的。如果学校能供给老师一人一台笔记型电脑,那问题应该更简单化了。比起前辈的旧时代,应是前进多了。笔者真诚希望老师们能往前看,视任何困难为一种挑战,能敬业乐业,更上一层楼,把期望寄托在我们未来接班人的全人教育基础上,那肯定教育是一种乐趣和满足的职业。此为肺腑之言,绝不倚老卖老,姑且听之、恩之。




吉隆坡中华独中双轨制

2012/07/14 南洋商报/ 言论版
~作者:陈玉水

60年代不愿接受津贴成为国民型中学,坚持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的华文独立中学,最近因申办关丹独中时,触及“双轨”制度教学,引起董总的“变形独中”的隐忧。

今天,全国61所独中的办学与考试制度,基本上有三个类别,即单轨制(统考)、双轨制(统考及政府教育文凭考试),还有“非典型”双轨制(统考为主,政府考试为辅)。

吉隆坡中华独中的办学方针,是推行华文、马来文和英文的“三语”教学并重的路线,是基于现实和未来的需求。

正如当时担任校长的陈顺福说:“我们不是生存在一个单元种族的国家,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要怎样克服它,就必须沟通、解决和融合许多东西。假如我们只强调母语,排斥其他语文,我们的思想将变狭窄,友族之间的交情也将变淡薄。”

在语文教学方面,该校一直都不脱离华校本质,它的初中组在面对初中检定考试、独中统考,课本全部是华文;另外,生活技能和道德科采用国文课本;此外,历史科3节使用华文、3节使用国文。

双轨制更具竞争力

数理及科学使用华文课本,直到初中三,这两科才改用国文课本,以加强国文语文能力;英文是该校的第三语文,也是必修科;高中的数理及科学使用的是英文课本,教学媒介语一律是华文。

从这些年来该校实行双轨制,并没有乖离独中办学方针。在这种前提下,让学生参加政府考试,只要安排得当,学生一样可以考到好成绩。

中华独中采取的双轨制,除了要学生参加统考,也强制学生必须参加政府的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因为与教育政策相辅相行,独中生掌握三语的能力也就熟练,在融入社会时,也具备更优越的竞争力。

据报章的一项调查,在我国61所独中的办学形式,只有吉隆坡中华独中及沙巴的9所独中,是采用双轨制。

陈顺福校长已退休多年,可是,他对我国独中仍然非常关心。他对我国独中的前景有四点看法:

从客观环境来说,独中办学仍然面对许多困难。全国61所独中,大多数仍然面对招生和经费等的难题。我们仍须投注更多的人力、物力,才能确保独中的将来有更好的发展。

办学应具长远眼光

面对21世纪的亚洲,尤其是亚太国家迅速的发展,独中办学更应具备长远的眼光,以更宽宏的思想和态度,来看待独中办学问题。灵活的办学方针,与时并进的教学方法与设备,健全有效的行政结构,以及深思远虑的远景策划,都能为学生注入活力。

一所独中谋求发展的基础,在于董教关系的和谐及稳定。(吉隆坡中华独中能办得成功,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独中办学要取得发展,不能单靠一人的力量,也不能靠一时的力量,因此,要怎样汇集力量集思广益,并长久坚持,甚至负重而忍辱,任劳任怨也是必要的。

这是吉隆坡中华独中采取双轨制的办学情况。未来的关丹独中,要采取什么办学与考试制度,则有待政府正式公布该独中的办学方式后,由该校董事部决定。
(文:陈玉水——前资深报人)

转载自:本地报刊/评论版

~赤道论坛/时事述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