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8日星期三

《华教视窗》 (五十九)


董总诉求,合情合理合法

2012/07/17  东方日报/名家
~作者: 罗荣强

国家语文出版局总监阿旺沙里严日前指责董总要求实施多元媒介语教育政策,是沙文主义和违反宪法的。他认为董总的这项诉求,是在挑战马来语的地位,而且不遵守1996年教育法令第131)条款的规定。

同时,他也不同意华小与独中的增建,因为「根据他的瞭解」,国家只允许华校扩建,但不允许增建。

详细研读阿旺沙里严的说话,可以发现他对董总的诉求,做了4种不同的指责:一,指董总沙文主义;二,指董总违反宪法;三,指董总不愿接受国语是主要教学媒介语;四,指董总的诉求和教育政策不符。

首先,董总是否属於沙文主义者,一目瞭然。董总从来没有鼓吹华语高於一切,也不曾鄙视和排斥其他民族的语言;董总要求的,不过是恢復多元媒介语的教育政策,一视同仁对待各源流学校,何来的沙文主义?

要是在国內通过合法的途径,向执政者爭取族群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也算是沙文主义,那世界各国的少数或弱势群体,在提出任何维护自身语言教育权益的要求之际,岂不都成了沙文主义者?

第二,董总的诉求,是否违反宪法?是否有挑战马来语的地位?答案也是清楚不过的。

董总要求的,不是华语成为国语,而只是让国家教育体制內的华小,得以继续以华语作为教学媒介语;並且在这基础上,要求政府平等对待各源流学校。既然董总未曾否决马来语的国语地位,也並未要求將华语的地位上升为官方语言,又何来的违宪?

第三,根据一些报章的报道,阿旺援引了1996年教育法令第131)条款,促请董总承认国语是教育制度的主要教学媒介语。事实上,教育法令中根本没有第131)条款。规定国语是主要教学媒介语的,是第171)条款。

但即便阿旺指的是第171)条款,也属於断章取义,因为第171)条款的下半部和第172)条款,也规定了国民型学校和教育部长豁免的其他教育机构,可以採用其他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只是必须將国语列为必修科而已。由此可见,华小以华语作为教学媒介语,是完全合法的;董总提出的,正是一项完全合乎法律的要求。

第四,「华小只可扩建,不可增建」,並非法律的规定,要是这项规定確实存在,那它必然只是一项政策。政策是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任何人都有权质疑国家政策的正当性,包括董总;况且不平则鸣,在一个民主国家来说,也是绝对合乎情理的。

总的来说,董总为了捍卫母语教育,向政府提出实施多元媒介语教育政策,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人民期待马华的华教表现

2012/07/18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王金傅

大选即将到来,马华不断向人民宣传,指马华一路来对华教的忠诚和爱护从未改变;指马华处理华教不当的人民,是不够了解和不知道马华为华教默默争取和耕耘的努力。

今天,马华说国阵已走向开明和转型、倡兴一个马来西亚以民为本政策,也批准关丹人民引颈长盼已久的独中准证。但截至当下,这张已经答应的一纸公文仍未到手,华社仍然心如悬石。

另外,关丹人民可望复办独中,昔加末华社也同样期待一张等了26年的独中准证。

26年来,昔加末华团没有放弃这个民族教育理念,日常在董总或教总工委开会时,也会重提此事,昔加末几时才有机会复办独中。

昔加末复办独中的火花已经燃起,300个华团代表,在亚罗拉春秋慈善社召开复办昔加末独中的意愿会议,为了向马华和国阵表示昔加末人民的决心,特别动议要全民动起来,在729日穿红衣在亚罗拉大草场进行和平请愿,希望马华协助落实人民要独中的愿望。

马华26年许诺未实践

昔加末华团认为,今天国阵已执行以民为本公平政策,关丹独中准证获准,发给昔加末复办独中准证也应是天经地义的事。

26年前,参与马华竞选州议员的拿督林时清向昔加末人承诺,3个月里会拿到独中准证。但林时清中选后,有关独中准证却石沉大海,而后身为马华高层领导人的林时清,当官20多年来,对自己的承诺无动于衷,完全忘记曾代表马华对昔加末人许下的诺言。

马华欠昔加末人一张独中准证,如果马华无法在近期协助昔加末人拿到这张独中准证,马华强调对华教的忠诚与支持恐怕就令人置疑了。历史会写下马华当年的承诺,更会记载马华对华教支持的空谈。

昔加末人民正等待这个历史的转捩点!(文:王金傅)





白蚁长蛀至心死

2012-07-17  光明日报/ 评论版

华文学堂因白蚁长蛀,以致屋顶塌下来,在马国早已不是新闻。这一次的塌顶事件发生在彭州一个小镇的华文学堂,四名学子因此受伤,庆幸没有夺命。

由於朝廷的拨款遥遥无期,华文学堂一直都面对缺钱修建或扩建的老问题,银两没发下来,总不能让学校一直漏水,所以华族只好在民间通过乡坤筹款。

民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帮得了多少,就帮多少。帮得上的,就可以把学堂打造得焕然一新;若能力不足,就会使学堂的建设每况愈下,最终倒在白蚁嘴里。

白蚁的攻势曾经夺走华文学堂一位老师的生命,但他死后,华文学堂缺钱的问题依旧,华教人士还是一直向朝廷哀求拨款,直到“哀莫大於心死",他们只好孤注一掷,通过体制以外的公开诉求来斗爭。

华教人士对朝廷的拨款望穿秋水,但高官何曾真正的体恤?

若官爷有心,就要制度化拨款,规定每间华文学堂获得的配额,而不是把学堂分成半补贴和全补贴,给你一点,又不给你多一点,而且那一点仅够补裤襠。

不管屋顶塌下或漏水,罪魁祸首不是白蚁,而是讲一套,但做另一套的全民教育。由於强调人人平等的教育制度有欠公平和出现漏洞,才会惹来白蚁登堂入室。

获得小学及中学教育,乃是每一个百姓的基本权益,百姓儿女处於不安全的求学环境,则是朝廷失责,责无旁贷。

白蚁不但蛀得华族心惶,更多的是心伤,甚至心死。星光派及教育府副尚书回家乡与其跟董总门闹面红耳赤,最终两败俱伤,倒不如联成一线向曲剑派施压,要求推行制度化拨款,为华族的教育权益挽回应有的尊严。(光明日报/明顶文:蝠王维一笑)





人尽其用解师资荒

2012/07/17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中言 评论

教育部必须妥善安排退休教师到需要英文师资的学校执教,以及让退休教师享有较高的津贴,以吸引有意再执教鞭的退休教师,申请成为代课老师。

为了克服英文师资短缺的问题,教育部除了聘请合约退休教师,並引进300名外国教师在全国各地执教,但聘请退休教师的计划反应冷淡及面对阻力,而代课津贴过低与被安排执教的地点不理想,是主要原因。

应依需求培训师资

教师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资源,教育部必须根据需求培训足够的师资,而经验丰富的教师,更是教育界的重要资產,如果退休教师再执教鞭,將利惠莘莘学子,尤其是在教授国际语言──英文,有丰富经验的退休教师,能让学生更有效掌握英文的学习。

若聘请退休教师的阻力源自过低的津贴与执教地点不理想,教育部需探討调高代课津贴,让退休教师不必烦恼交通费与各种开销,好安心教课,毕竟退休教师即使还有余力为杏坛献出一份棉力,他们也需有合理的收入来应付生活开销。

同时,当局应根据教师的退休生活需要,妥善安排申请再执教的退休教师,到適当的地点执教,包括让他们到靠近住处的学校执教,而不是让他们派到远离家人的地区或偏远地区执教。

探討长期方案解决

教育部可以探討以折衷方案,解决英文师资短缺问题,例如安排甫毕业的教师或年轻教师,到需要英文师资的城市以外地区执教,让退休教师在住所附近执教。

不过,不论聘请外国英文教师或聘请退休教师,都只是暂时解决英文师资短缺问题,教育部必须寻找长期方案,解决英文师资问题,以便学生能掌握英文的学习,而不必面对经常换老师、影响教学的恼人问题。 


转载自:本地报刊/评论版

~赤道论坛/时事述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