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日星期日

《第九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专页》(二)

·

王超群:权宜处理不能长治久安改变政策华小方能无忧


2012/07/01 星洲日报/国内版

王超群:遗憾政府至今仍走不出
单元教育思维框框。(图:星洲日报)
(雪兰莪加影29日讯)马来西亚董教总教育中心副主席王超群指出,我国只有在政策上作出改变,华小才能长治久安,这也是大马华人对华教的最终要求。

他说,虽然近年来,政府在一些行政措施上有所放宽,並对一些华小的问题给予关注,但这都是在华社极力爭取,及国家政治局势改变下出现的。

“不过,这种改变只停留在个案及权宜处理方式,政府至今仍没有制度化处理华小建校问题,让华小享有像国小一样的建校制度和平等待遇。”

王超群也是大马华校教师总会(教总)主席,他今日在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討会发表“自强不息,继续奋斗——马来西亚华文小学发展概况”演讲时说,政府最近成立了“国家教育方向检討委员会”,以进行国家教育政策检討的工作。

盼全面检討改革

鑑於此,他说,教总期望有关委员会对现有政策进行全面检討与改革,重新制定和推行各项体现各族平等,並有利於全民和国家整体发展的教育政策,以真正落实一视同仁对待各族群的治国理念。

王超群对於政府至今仍走不出单元教育思维框框,因而无法公平对待华小及淡小感到非常遗憾。

他强调,国家教育政策的检討除了必须对教育专业范畴全面检討,以便我国教育能与时並进及符合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之时,也必须废除自独立以来的单元化教育政策,改以多元化教育政策取代。

强化华小素质·教总培训师资

王超群重申,华社先贤早在我国独立前,经已出钱出力创办华小,其中檳城的五福书院建於1918年,足以证明华小在我国已有逾百年历史。

他指出,儘管我国有不少微型华小,学生人数少於百人或更少,但当地华裔居民都不想学校搬走,因为他们明白只有华文基础才能保持中华文化,显见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密不可分。

王超群说,董教总作为一个华教团体,时常都关注华教的发展,而教总也积极参与推动华小教育改革工作,如强化教师专业。

“由於政府没有针对华小实际需求,为华小教师提供在职培训课程,以提昇华小教师素质,因此,教总设立师资培训组,有计划展开各项在职培训课程,除了在国內举办种种相关课程,也安排教师到中国、台湾等考察和参与短期培训课程,提昇教师专业能力,达致强化华小素质的目標。

董教总新纪元学院院长莫顺宗博士及印尼东方语言文化中心代表陈玉兰博士,为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討会全体会(三)的主持人。

逻辑思维用词不当等·杜玲霖:国中生华文写作10谬误

大马昔加末玛拉工艺大学汉语系资深讲师杜玲霖表示,国中华文班学生在写作时,最常犯的谬误是“逻辑思维”、“超过字数”、“遣词用字不当”和“语法错误”。

她以2010年昔加末县国中华文微型小说创作比赛的所有25篇参赛作品为例,指除上述常见错误外,其研究也发现国中生道德及价值观的迷失,因为大多数的作品对爱情著墨太多,文章的可读性与启发性相对减少。

她在第九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討会上发表《国中生微型小说创作的谬误分析》论文时指出,其研究將所有谬误分为十大类,分別为逻辑思维、遗漏字词、遣词用字不当、生造词、標点符號错误、语法错误、词语搭配错误、错別字、赘句和超过字数。

她举例,有参赛学生在作品內將“哈囉”写成“哈嘍”、“佝僂”写成“拘萎”及“哆嗦”写成“囉嗦”等。

杜玲霖建议,由於微型小说的特点是篇幅小,学生在练习写作时,必须审慎地思考与选材。

“通过习作微型小说,国中生就不能想到写到,他们必须精心谨慎的思考主题与佈置情节,这样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就不会流於表面。”

素质参差不齐·印尼华文教师水平低

雅加达华文教师联谊会副主席郭美华指出,印尼华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低是大问题,而教师的道德下滑更是个大问题。

她说,印尼华文教育被封禁年代,使大家失去良好的道德教育机会,加上不良社会潮流的侵蚀,现在的教师队伍难以塑造好形象,更甭提要求他们奉献精神。

她今日在发表题为“印尼华文师资”的演讲时表示,虽然印尼政府为华文教育重开大门后,一些前华校初中生、小学生及补习生也趁机教华文,但却形成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她说,只有华文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和道德修养加以提昇,印尼的华文教育才不至於流於郭美华:印尼华文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低是大问题,但教师的道德下滑更是更大的问题。

素质参差不齐印尼华文教师水平低形式,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泰“汉语热”升温师资不足

另一方面,泰国华文民校协会文教股长谢广则说,世界范围的“汉语热”持续升温,但是却受到了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的困扰。

他认为,只有加强师资本土化建设,才有利於解决“汉语热”中普遍存在的师资短缺问题,同时有助於实现汉语各国特点教学。

他在发表“泰北华校师资培训分析与探討”的论文中指出,泰北地区的华文教师缺乏,有的华文教师还没受过中文师范的专业训练,且还存有教师年龄严重断层的现象。

他指出,为了解决师资缺乏及素质问题,他们加强当地教师师资培训,包括通过培训形式如开展远程函授教育、以提供奖学金方式资助海外华裔青年和在职教师进行学历教育或14年的系统培训等。(星洲日报)



雅加达华文教师联谊会副主席·郭美华:印尼师资严重不足

2012/07/01 南洋商报/ 全国版

郭美华说,印尼华文教师的知识水平、
教学能力和道德修养都有待提升。
(加影30日讯)雅加达华文教师联谊会副主席郭美华指出,中国经济影响力提高,学习华文的重要性日益显见,但随着印尼社会对华文教师的需求量大增,师资显然严重不足。

她说,华文补习班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印尼教育部也允许国立中学开设中文课,行动三语国民学校也纷纷建立起来,因此一些前华校的初中生、小学生、在补习班学习几年的补习生也乘机出来教华文。

提高汉语知识水平

“师资青黄不接,本来应欢迎他们加入华教行列,但问题是如何提高他们的汉语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以及保证华文教学素质。”

她认为,只有提高华文教师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和道德修养,印尼华教才不至于流于形式,并得到真正的发展。




新纪元大马区域研究所所长·文平强:经济效力决定地位

2012/07/01 南洋商报/ 全国版 

讲题:华文教学与华文传播--趋势与挑战

(加影30日讯)董教总新纪元学院马来西亚与区域研究所所长文平强博士指出,学习语言的理由一般不是语言背后的文化或文明的吸引力,反之是其经济效力。

他说,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罗伯特福格尔预测,中国将在未来的30年,成为经济大国和强国,因此学习华文是对未来投资。

文平强说,虽然有人认为罗伯特的预测太乐观,但各国不能忽略中国拥有最多人口,也是巨大的进出口国和贸易伙伴。



 

中国华侨大学副教授·王焕芝:大马华教越走越好

2012/07/01 南洋商报/ 全国版 
【讲题: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的演变及未来趋势】

(加影30日讯)中国华侨大学副教授王焕芝指出,尽管马来西亚华教的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在发展中还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是她认为在华社的努力下,大马华教将在本土化进程中越走越好。

她说,纵观大马华教政策的演变,她认为在多元民族国家,语言和教育问题始终是民族矛盾的重要一环。

她指出,长久以来,大马的教育政策都在极力寻找一种平衡,一方面要维护马来文作为国语的最高地位,另一方面则要促进民族的团结,一起最后实现一种语言、一种源流的单元化教育目标。

“不过随着国家大环境的改变,华人与华教的地缘政治因素也发生了变化,也别是中国经济崛起,华文的实用价值越来越高,使得大马政府也逐渐实施开放宽容的华文教育政策。”


 

昔加末玛拉工艺大学代表·杜玲霖:学华文缺研究态度

 

2012/07/01 南洋商报/ 全国版
讲题:国中生微型小说创作的谬误分析
 

(加影30日讯)马来西亚昔加末玛拉工艺大学代表杜玲霖指出,虽然我国华人的华文造诣不错,但并没有很好掌握华文,造成华文水平逐渐下降。她说,学生在华文考试的成绩不尽如意并不能归咎于政策,也应该探讨学生的素质及文化素养。

杜玲霖说,国中生在学习华文欠缺研究的态度,导致文化底蕴日渐薄弱。她以探讨25篇国中生微型小说分析结果说,国中生在撰写微型小说时,无法驾驭他们欲表达的主题,故事流于表面及不切实际。

她说,这些作品欠缺逻辑思维及出现用字不当、生造词、语法错误及词语搭配错误,因此认为需要完整的教育体制,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中国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代表·施雪琴:华人文化节受肯定

2012/07/01 南洋商报/ 全国版

【讲题:马来西亚华人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节的嬗变为中心】

(加影30日讯)中国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代表施雪琴博士说,华人文化节是华人文化传统的“记忆场”,在文化建设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她说,华人文化节在近30年来受到主流社会及华人社会的肯定,每逢华人文化节期间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和游客,也成为各州的一张文化名片,得到华社与地方政府的支持。

她说,文化节除了让民众参与其声,也促进民族文化各领域内涵的提升,凸显地方文化特色,并鼓励各族文化交流。

她说,在长期文化教育工作方面,文化节应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反思,包括文化节的运作是否已趋向形式化、排场或大型化。


中国暨南大学代表·宗世海:认知不等于认同

2012/07/01 南洋商报/ 全国版 

讲题:华文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认同情况及其中华水平的关系研究

 (加影30日讯)中国暨南大学代表宗世海博士指出,根据他针对73名到中国学习华文的华裔留学生调查发现,学习华文越深并不代表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加。他说,这些学生学习华文一段时间后,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必然增加,因为认知是很简单,而认同则属于局部增加。

他说,这些华文学习者在来华前已具备一定的华语或汉语方言基础,其中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华语熟练,而他们认知度最高的中国传统节日为春节与清明节。




泰国华文民校协会文教股长·谢广:应加强师资本土化

2012/07/01 南洋商报/ 全国版

【讲题:泰北华校师资培训分析与探索】

(加影30日讯)泰国华文民校协会文教股长谢广指出,世界范围的“汉语热”持续升温,但却受到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的困扰。

 他认为加强师资本土化建设,是汉语国际传播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他说,华文教育有本身的特点和需求,华文教师的培训不同于国内对外汉语教师和国外正规院校汉语教师的培训,有其特定目标、渠道、原则、内容和策略。



南洋研究院·衣远:师资教材参差不齐

2012/07/01 南洋商报/ 全国版

讲题:越南革新开放以来华人社团与华文教育的发展概况

(加影30日讯)今日在第9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上分析越南与印尼的学者皆认为,中国在国际经济的发展虽对两国华文教育发展有一定帮助,然而在学习内容与师资上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南洋研究院衣远博士指,随着中越两国间经贸和人员来往日益增多,掌握熟练流利的汉语对越南人而言,已成为增加就业机会的条件之一。

“但是主流社会兴起的学中文热潮,是追求速成的功利心态,因此教学品质不够扎实。此外,师资水平与教材数量方面也存有参差不齐的现象。”

他说,当今越南华团和华文教育虽逐渐复苏发展,但其不足和局限性也显而易见,例如至今越南仍未建立全国规模的华团。




 

林玉唐:给予支持维护盼政府更开明对待华教

2012/07/01 星洲日报/国内版

叶新田(左)赠送纪念品予林玉唐,感谢后者
赞助第9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討会的晚宴。
(图:星洲日报)
(雪兰莪加影29日讯)华总前会长丹斯里林玉唐指出,华教的建设与发展不应被歷史、种族及政治因素左右,並希望政府能以更民主的態度与更开明的政策,支持和维护华教发展。

他也呼吁政府处理华教工作方面,无论是在硬体设施或软体资源,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我国华裔子弟建立一个內外兼具的学习环境。

“我相信,无论朝野政党、民间教育机构,始终以关爱华教建设与发展为己任,方法可以不一样,但目標必须一致。”

东南亚华教研討会晚宴

也是晚宴赞助人的他在第9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討会晚宴上致词时说,东盟若要在世界舞台上脱颖而出,必须进一步强化教育体系,接纳和具体推广华教的建设与发展,让更多国民有机会接受华文教育。

他建议东盟各国华教发展应朝向互惠互利的互补关係,如通过技术交流和传授、师资培训、课程交流等,设立一个机构,专门协调和管理华教领域的人力资源共享,促进和加强各国华教工作者的联繫。

叶新田:不仅是母语· 华教可凝聚华人

董教总教育中心董事会主席叶新田博士指出,华教不仅仅是母语,还是族群的凝聚与象徵,而华教的发展不仅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也可通过中华情谊將大家凝聚起来。

他说,假如没有华文教育及中华文化,或许在族群印象会感觉模糊,不认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所以华教的凝聚非常重要。

鑑於此,他认为,东盟国家今后需要加强联繫,並在这个大好时刻,儘量发展母语教育——华文。

他表示,经过一天的交流、互动及听取东南亚国家的报告后,很多大马同道计划来年或年底,到东南亚国家访问,以亲身进一步瞭解这些国家的华教发展情况。

(星洲日报)

转载自:本地报刊/国内新闻
~赤道论坛/华教动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