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6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六十四)

`

给多元教育机会

2012/07/25  光明日报/专栏
~作者:谢良生

巫青团长凯里促请国人给单一源流学校一个机会,目的在於使国內不再有华小淡小及国小之分,也不应有供单一种族就读的玛拉工艺大学,他相信这有助於促进国民团结。

凯里其实是在重弹过时老调,弹出当政者一直不愿放弃的单元教育政策,在此政策下只有国民学校,然而在民间极力反对与抗拒下,这个单元政策至今仍不能如愿以偿,不过华淡语文教育的生存与发展道路,满佈荆棘,须得华印社不断的扫除,始能蹣跚渐进,目前华社要復办两所华文独中,就是最新的实例。

柔佛昔加末华社近30年前就兴起復办昔华独中,然而至今仍在空等待,以致州內华教人士决定在本週日展开“729和平大集会",期凝聚全体华社力量实现这项诉求;復办彭享关丹中华独中经“520和平集会"及各方努力下,教长慕尤丁在上月16日宣佈內阁在“原则上"准办,可是事过一个多月,还是空雷不雨,而是传来尚存在“技术性"问题待研究,批文,若有,还有得等。

两所独中问题,归根结蒂离不开单元教育观念在作梗,因为如董总主席叶新田所说,华社要建的独中,不要变种独中,就是担忧政府所批准的独中,会乖离《独中办学建议书》的办学课程。

当然创办独中除了需要政府批准,更渴望政府出手相助,然而还是要靠华社再交“第二份所得税"来兴办,这意味著主权应当在华社,要如何办,应当是依本身意愿,何须旁人操纵摆佈!

另一方面,教育与其他领域的多元化,已是今日世界发展趋势,若一直自囿在单元教育中,就如自绑一只手去和世界各国的双手人比拼。

因此当政者应以开明宽畅胸怀及具远见的世界观处事,那就给多元化教育,而非单元教育一个机会,並配合大马的多元民族文化优势,正如联昌银行首席执行员纳西尔告诉国人:“多元化是一种力量",我们就善用这种固有的多元优势力量,以在多元化的国际舞台上,与人爭锋!(光明日报/好评文:谢良生)




华小生为何选择独中?

2012/07/25 东方日报/名家
~作者: 顏忠强

记得在70年代,当时任首相敦胡申翁在位时,我曾把致时任教育部长敦慕沙有关丰盛港4间华小在5年级检定考试国文成绩欠佳的报告副本给他,马上获得后者回应。

其实,有关简短报告也同时寄往当时马华及行动党等的教育主任,但只获得行动党陈德泉的回覆。

有关简报提及丰盛港华裔子弟在无法瞭解国文的恶劣处境下,如让他们升入以马来语教学的国中,虽然能进入预备班就读,但教育效果肯定不佳。

当时我以数字强调丰盛港华裔子弟国文的一般困境,但如能顺利地申入如华小般的华文中学(今为华文独中),那身为公民的华裔青少年將是国家未来的栋樑,国家的忠诚公民。

有位学者认为,从过去至今日,一般的马来同胞皆认为大马必须以单元的教育政策为主,但试问我国宪法152B)的保护(PROTECT)及滋长(SUSTAIN)应作何解释?更何况,当今已有几万马来子弟在华小或独中修读!

我斗胆猜测,华社至今的教育困境,如华小的师资短缺、独中的申办及统考文凭不受承认等课题,並非巫裔同胞从中作梗,而是一些无良政客为了自身的政途,视独中生或华文教育为「洪水猛兽」所致?

单元政策让人怀疑为「同化政策」,而华教的困境应被视为对一般有思考及有良知公民的惩罚吧!

时下己是「世界村」及无国界的科技时代,在公平竞爭下,公民对多种语文的掌握及知识的普及,对个人及社稷好处良多。日本科技的发达,起源於语文人才的广范需求,任何国家的发明在极短的时间內已被译为日文,供全国子弟共研以收「精益求精」的宏效。

大马公民除了认真学习国文(马来文)外,华语及英语等的掌握將提升国民的竞爭力,我国的教育政策应隨著时代的变迁,从过去的「保守」开放为公平、积极及创意的「活力」政策,唯有如此,才能培育人才,造福国家。


国际学校衝击大马教育

2012/07/25 东方日报/名家
~作者: 苏蕓若

马来西亚教育部最近宣佈把国际学校开放为百分之百允许本地生就读。从之前的百分之十、百分之四十,到现在的百分之百,及之前的少数,跃升到逐渐的大多数,国际学校对我国教育所带来的衝击,是不容忽视的。

「使我国教育趋向国际化及民主化」,「是吸引外资的关键」,我国教育部长如是说。单一以这样的说法来合理化国际学校对我国教育方向的影响,似乎显得片面。虽有「国际」二字,国际学校本身是否真正符合一种开放的、正面的国际观,还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至於是吸引外资的关键,这只能说是教育部对外招揽的口號,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教育本身的內涵及价值才是影响深远的,应该被放在主要位置进行思考。

在过去的两年內,我任职於新山的一间国际学校,协助学校设立华文部,也曾训练学生应考IGCSE(国际中学教育普通证书)华文第一语文及华文外语。由於是全新的学校,所以一直有制度上的磨合。大部分国际学校根据英制及美制,学校在Year10,Year11(大约等同於我国中四、中五)会考取IGCSE资格,过后进入大学预科。国际学校的教程比较灵活,平常教师佈置的作业也不多,和我国应考式的教育有显著不同。

但是我们不能不考虑的是,任职於国际学校的教师,是否真的接受足够的训练来教导这些课程?教师们是否瞭解国际学校的中心价值,並以「全人教育」为教学理念?从另一个方面想,我国政府又是否有足够严谨的部门对国际学校进行监督与定位?

据我所知,大部分华人家长把子女送进国际学校,都以希望他们掌握英语为理由。换言之,他们寧愿牺牲子女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利,也要让孩子跟上国际的步伐。抱有这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然而,在马来西亚独特的语境下,接受母语教育的重要性远远大於这些家长所预估的。

国际学校与英校有何不同?

姑且不论中国崛起,汉语成为国际趋势(也是「国际」),一个对自己的母语知识一知半解的孩子,会否在长大后面临身份认同的问题?如果他们是从小就受英文教育的人就另当別论,但如果他们是华小毕业,又被父母送进国际学校读中学的人呢?他们会否成为三语(英,华,语)皆不精,永远徘徊在国际门槛外的牺牲者呢?

再者,高昂的学费让就读国际学校成为自己身份的象徵。殊不知,其实也有为数不少就读於国际学校的华人学生其实是被独中拒於门外,或被其他学校淘汰,才选择门槛相对开放的国际学校。在他国,国际学校只是小眾的存在,並不能取代国家自己的教育主流。

试想想,如果自己国家的教育制度是完善的,又有多少人愿意付出高出多倍的金钱,把孩子送往非主流学校?这当中也体现了不少本地家长的心酸。另外一点,当国际学校渐成风潮,家境富裕与家境普通的学生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如果家长以抱有功利的目的把孩子送往国际学校,这样的思维也將潜移默化对自己的孩子造成影响。教育应该灌输孩子的,是一种平等、自信及正义的价值,这些理想,都远不是金钱可以换来的。一部分家境优越的孩子把所得视为理所当然,失去前进的动力;孩子浪费资源、浪费食物,只要考试勉强及格父母就送上最新款的ipad作为奖励;一些国际学校的家长因为所付的高昂学费,对教师诸多要求,教师就如商业机构中的普通僱员,家长则是变相的老板…这样的问题或许不仅存在於国际学校,但在国际学校中却似乎显得特別尖锐。

我国华社在窃窃私论,究竟这是不是政府的阴谋论?轻易给予眾多国际学校执照,却久久不肯批准一间独中的设立。国际学校和之前的英校到底有何相同相异之处?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我想起之前华教先贤们拒绝独中改制,不也正是在如此风声鹤唳的时刻吗?而如今,几间大型独中都相继迎来了百年校庆,未来,还会有多少个百年?

基於种种考量,我对我国国际学校渐多的趋势怀著担忧,不敢盲目乐观或者悲观。我希望国际学校永远只是我国教育政策上的小眾,服务於真正希望孩子接受正规国际教育的家长,而不是一种华而不实的假象,试图分化我国人民的团结。




华校要中英並重

2012/07/25 东方日报/名家
~作者: 周庆祥

泰国已故高僧阿姜查名闻天下。许多西方人千里迢迢,到他的寺院学禪定。但西方人不像亚洲人那般唯师命是从。一名洋弟子挑战师父,指他的教学摇摆不定。阿姜查大笑一声,从容地回答:有一个人行走於独木桥上。如果他快要往左边跌下,我就喊:「靠右!」如果他快要往右边跌下,我就喊「靠左!」

我常在报章上看到「热爱母语」的人,发表如此的言论:「中国崛起,中文日益重要。学生必须掌握中文,以加强他们的竞爭力。」这番话,前半段绝对正確,后半段没有意义。

想想看,要是我国的华人会讲华语,去中国办事必定方便得多。要是中资公司来马设立分公司,招聘员工,懂中文的求职人士也会佔优势。问题是:多好才算好?(How good is good enough?

我国独立初期,本地华裔学生,一部分在华校唸书,其他在英校唸书。后来政府取消英文源流学校,华校遂成为华人家长首选。即使是英校出身的华人家长也选择让儿女接受华教。可以说,到了今天,大多数的年轻华人都已经掌握了中文。

如果我们去中国谈生意,在会议室里说几句普通话;谈判完毕又和当地伙伴去卡拉OK唱歌。这一切,改制国中三年级华文程度已经绰绰有余。若是有中五SPM程度,连用中文写企业策划书都应该不成问题。独中生华文应该更强吧。

其实大部分华校生的真正弱项是英文。以我自己的经验为例:我在霹雳州的一个小镇长大,镇上英语不通行。我在华小唸书,后来升上改制国中。不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学生统统讲华语,学英语的环境欠佳。记得班上同学,1112岁就已经看金庸武侠小说。那么,有多少人在中五毕业前阅读过英文版的狄更斯小说呢?我猜想是零。

中国虽然崛起,英文依然重要。学生应该中、英文並重,不可顾此失彼。华教团体一味施压要学生「掌握」中文,这就好比我们对独木桥上的人喊:「靠左!靠左!靠左!」儘管他已经快要往左边掉下河去了。

转载自:本地报刊/评论版

~赤道论坛/时事述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