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6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六十五)

`

一场补选.南方开花

 2012-07-26 星洲日报/言论版
~作者:安焕然

南方学院终将升格為大学。在南院服务17年,收到此消息,百感交集。记得1995年刚来南院任职,时任董事长黄復生常跟我们这些后辈讲南院创办的曲折故事。

南院的前身是宽柔专科部。南院的成立,基本上是延续自宽柔中学这个华文教育体系发展开来的。开始创办之时,只有商学系和马来学系。惟不知是否因其“华教色彩",专科部要升格為学院,竟也是一波三折。

话说宽中董事会於19866月正式向教育部申请(当时是以“宽柔学院"名称申办的),希望政府能让华社成立一所民办学院。遗憾的是,虽经多重管道,多次洽谈,仍无进展。198710月,在没有说明任何理由下,教育部全国学校与教师副注册官来函,拒绝宽柔董事会的申请。宽中董事会於12月向教育部提呈上诉书,未获答復。随后再度呈函,据理力争。19882月,接到復函,通知上诉已不被考虑。

就在申办机率近乎渺茫之际,一场补选,竟带来了喜讯。这场补选是因原区国会议员沙里尔辞职引起的。这是当年巫统AB两队内争的另一重要战场。19883月,适逢新山国会选区补选前夕,时任首相马哈迪前来新山向华社拜年。当时的新山中华公会会长刘南辉在晚宴上致词,做出了极智慧的举措,别的不提,就只向首相提了一项要求:希望批准宽柔学院(亦即南院)的申办。

首相随后发言表示,政府将考虑这项申请。此君一席话,真是胜过之前的多方申请。就在同个月内的25日,当时的副教长云时进会见了宽中董事代表,商谈申办注册事宜。而新山慈善老人萧畹香重申献地。

是年823日教育部原则上批准南院的创办。新山华社耆老郭鹤尧曾笑说:“南院自1986年就开始提出申请准证,可是一连三次都被拒绝,想不到新山国会议席的一场补选之后,南院的准证就被批准了下来,可想其中的奥妙。"新山中华公会委任拿督刘南辉、拿督郭鹤尧、黄復生和曾振强為南方学院的4位发起人(后增加多4人:吴惠明、萧畹香、陈燕鸣、郑庭洲),正式通过律师向公司注册局办理注册南方学院為非盈利有限公司。然而,在申请过程中,又受到注册局的诸多刁难。后经云时进副教长等人的调解和证清,消除误会。直至19905月,南方学院才正式接获贸工部批准的公司注册。19915月,暂借宽中庄新培图书楼顶层的“临时课室"正式上课,南方学院遂成為我国首间华社民办的高等学府。

一场补选,南方开花。而今南院申办南方大学,间中也花了好几年。成功申办,南院董事会功劳很大,华社的期盼也很高。纵然大气候的温度,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南院教职员却是一直在背后默默的“辛勤劳作"著。
(星洲日报/言路作者:安焕然南方学院中文系主任)



落实多元平等教育制度

 2012-07-26 星洲日报/言论版
~作者:麦翔

政府自1996年检讨与制定《1996年教育法令》至今已16年了。现在,教育部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新一轮检讨,準备制定涵盖未来15年的新教育政策。

教育部长慕尤丁透露,这次检讨规模很大,目标要马来西亚成為本地区最大最先进的教育中心。可是,做法与过去历次的检讨大相逕庭。教育部最近宣佈了若干新举措,可為註脚,即入学年龄由目前7岁提早至5岁,此外学生可能获准携带平板电脑、手机上学。这些举措引起各源流学校与家长的普遍质疑。

与过去大相逕庭的第一点是,已宣佈参与检讨的单位广泛而无当,似乎有意疏落董教总。揆诸16年前,教育部同董教总大张旗鼓的讨论,而且时间长达数年之久(是历来最长的一次)。但这次却只在报章作口头宣佈,没有邀请,而且模模糊糊,令人雾裡看花,陷入被动。检讨在今年初已啟动,正值董教总忙於开展325救亡大会与关丹520申办独中大会。虽然董教总今已开快车赶著起草备忘录,但最后一次徵求意见会议与闭幕礼7月在新山举行,已经迟了。儘管如此,但愿教育部能接纳董教总“迟到"的备忘录,并给予充份与诚挚的讨论,使期盼已久的多元平等主义得以贯彻。

第二,已宣佈检讨的重点似乎在“提高",不在“平衡"。提昇教育素质,因应当下发展的需要,无可厚非。但在多元国家如马来西亚,首重各源流教育的“平衡";而“提高"应在平衡、普及基础上进行,这样才有利於团结各族各阶层,一致提昇竞争力,為经济的永续发展提供动力。如果脱离平衡,片面或单向提高,固有的基本的矛盾必将益趋激化;所谓“转型"必将受种种“瓶颈"所束缚而大打折扣。跛脚鸭模式的教育不利於提高,这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华小长年累月师资短缺(圆桌会议似乎议而未决)、学生爆满(华小迁建增建远远赶不上),拨款不足(华小只得常年4%)、校舍年久失修(最近彭亨州联增华小天花板骤然坍塌,导致学生受伤)。华淡小连基本的需求尚需“嚶嚶其求",怎样“提高"?多元国家多个积极性一起发挥当然比一个积极性优胜,这是你我理解的马来西亚独有的优点,牺牲“多"、专注“一",岂非捨本逐末?

第三,教育部年初宣佈,这次检讨将延续《1957年报告书》的传统。这是匪夷所思的。眾所周知,该报告书是我国独立建国时的第一个本地人编製的报告书,据之制定的教育法令是第一个法令。这岂非开倒车?因為,“各源流学校终将在一个屋簷下"是该报告书的核心,而且,该报告书交到国会审议通过之前,当时的教育部长敦拉萨曾答应教总主席林连玉撤销这一条;但纳吉当教育部长时才实现(《1996年教育法令》取消了21条(2))。但為了忠於歷史,这裡不能不指出,“国语是所有学校的教学媒介语"依然是1996年法令的目标。这条宗旨如果真的放进新的教育政策裡,岂不是与将我国打造成区域最先进教育中心的计划背道而驰?

据瞭解,教育部正整理已搜集到的意见;9月完整的报告将出炉,经再次听取公眾意见后,提呈内阁通过,明年实行。我们希望,这个路线图,能够与纳吉大力推行的“转型"相吻合,转型到多元平等的轨道上,与国阵的承诺一致。  (星洲日报/言路作者:麦翔)


马华应参加729大会!

 2012-07-26 星洲日报/言论版
~作者:舒庆祥

昔加未申办华中分校协调委员会主席刘晋銓,吁请马华与董总互相配合,共同处理独中申办的问题。他说,大家应该合作,不要再隔空指责,因為搞好华教是华社的意愿。

他是在申办昔加未华中分校和平请愿大会之前发出这个呼吁。这个呼吁在这个时刻发出,是即时的,是必要的。

之前,在关丹举行的和平请愿大会,是在一片祥和气氛中进行,因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关丹申办独中在望,虽然迄今仍基於“技术"问题,未见批文,但因大选即将到来,相信政府是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才给华裔选民带来这份礼物,為自己的形象加分。这犹如南院升格大学一样,早前,是说高教部长会在南院校园内把正式批准信交给院方,后来,改说首相纳吉将在86日亲自到来,如今传说又改期了。

总之,多年来,华教课题一直成為一个政治问题,既是如此,华社选择在最适合的时机提出的要求,如在昔加末申办独中分校那又何错之有?

还有,它既是一个政治问题,华社就必须与声称代表华裔权益的马华合作,大家共同联手,里应外合,以实现华社的意愿。

过去无数的史实说明,这个合作是有效的,南院得以升格為大学学院、宽中古来分校得以创办,都是例证。接下来将是关丹独中。昔加末华中分校,只要华社不分党派,同心同德,加以争取,也并非全没希望。

因此,為体现华社一致争取创办昔加末华中分校的决心,从即日起马华与董总双方应即刻停止对骂,拋弃成见,然后共赴729大会。有了团结的意愿,才有共同行动基础。

广大华社已发出参加729大会的呼声,马华也应以身作则号召党员参与这场集会,如果魏家祥能赴428董总大会,身為总会长的蔡细歷,又為何不能?蔡总如能亲自到场,肯定将為马华形象大大加分。  (星洲日报/言路作者:舒庆祥)




马华应让政绩说话

 2012-07-26 星洲日报/言论版
~作者:花城客

假如来一个公投,针对谁在华教议题上,最能為华社争取权益,你会将手中的一票投给董总,还是在朝的马华,我相信即使投票的成绩,不至於一面倒,投给董总的票,肯定多过马华。

有时真不能一味只责怪马华,办事不力,自建国以来,以单元主义為主轴的教育政策,当然让马华一路走来,左右為难,当夹心人,只有挨骂和接受批评的份,要反驳又日渐词穷。

马华要改变政策的难度太高了,才会有今天“长期服务华教,换来`典当’的罪名",很无奈的叫屈,可是又受制於政治现实。

反观董总,它无须如马华建国50餘年以来,一直為政策的不公背书,董总只需要一味强调和宣扬,华教在本土开枝散叶,早已有百年树人的歷史,百年华教歷尽的沧桑和辛酸,就很有说服力了。

所以要举行公投,人民情归何处,再明显不过,更何况同情弱者,尤其角色不讨好,只能扮演压力集团的非政府组织,也是人之常情。

马华总会长蔡细历不客气批评董总,每逢大选近,董总就会挑起教育课题,打击马华;可是董总也可以一样争辩,政府每逢大选年,才会派糖果,华教课题不趁这个时候争取,更待何时。

国阵强势的年代,马华确常协助个别地方上的华校组织,展开建校筹款活动,华校要建校需要庞大的经费,马华往往发挥政治影响力,為华校争取拨款资源,渡过眼前的建校难关。

不时為个别需要的华校筹款建校,毕竟治标不治本,这次董总退出圆桌会议,不是建校需要经费的问题,而是华小师资悬而未决的问题,就是一个须回到制定政策的原点解决问题的明证。

即使华小硬体建设全盘获得解决,师资培训不足,牵连更广,下一代教育素质深受影响,诸如此类的教育课题,华社会认同董总,还是马华,显而易见。

今天终於爆发拥有马华背景的华小董事,公开争论董总的“典当"言论,对马华不公平的争议;董总也以华校董事应以“民族性",而不是“党性"的立场,做好本份,回敬马华的埋怨。

回想起,当年马华还在雪州首邦市力行华小事件,与董总对著干,甚至有意筹组第二个“董总"组织,削弱董总的领导地位;可是今天的时局和华教的氛围,都和以前大不同,不论是马华,还是董总,都应该从新的视角,探讨如何裡应外合,重新出发,才能发挥更大的效果。

不要忘了建国时期的马华,曾与董教总保持良好的关係,后期一面倒的教育政策,确让马华与华教组织的鸿沟愈来愈深;马华不能像当年,把反对当权的声音硬硬压下,就足以应付过关,民间舆情会起监督的作用。只要马华善加利用民间的舆论压力,回到决策层进行谈判和协商,集中力量争取权益,让政绩说明一切,好过向华社公然叫屈,徒然自曝其短。

(星洲日报/言路作者:花城客)


转载自:本地报刊/评论版

~赤道论坛/时事述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