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7 /14
作者/来源:《新加坡文献馆》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新加坡的双语双文化政策有正名定分的必要性,从表面来看,这一项教育政策是指,在教导华裔学生母语文化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文能力。学生不仅仅有了华英双语的沟通与书写能力,也兼备了东西方文化的内涵。然而,事与愿违,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完美。
根据李光耀双语之路:‘新加坡人说新加坡土语的状况和远在非洲的毛里求斯和在欧洲的卢森堡,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两国语文教育失败的教训,使我对新加坡语文的未来,忧心仲仲。’
诚然,当下的社会现实是,华裔新生代不仅丢失了华人意识,也没有能力讲正确的华语,更遑论书写通畅的华文,而具本土特色之洋泾浜英语则是大行其道。这是一群缺乏语言表达能力,也欠缺生活文化内涵的新生代,看来新加坡和毛里求斯与卢森堡的处境,大同小异。
可见,美其名为双语双文化的政策不单是有名无实,亦是一个失败的教育政策,不但无法教导学生正确的华英语文会话和书写能力,更无法传承东西方的文化认知。明显的,双语双文化政策之标签具严重的误导性,很有正名的必要。
那么,何以新加坡引以为豪的成功基石,会是一个如此失败的教育政策?
政策愿景和社会现实之所以不符,因为在政府塑造的一种去民族意识的大环境里,学校教导的,只是技术性的学习母语与英文的语言使用能力。对学生而言,一旦丢失了民族情怀的热忱,语言文化只是一种单纯的学科知识学习,况且,当母语沦为第二语文,学习母语的重要性亦随之减弱。此外,由于低语文程度,学生不具备深入认识东西方文化内涵的必要条件。
这一种不良情况,新加坡历史上已有先例,早年的英校学生,只学习到技术性的英文会话与书写能力,虽然足以应付商业用途,但是由于低英文水平所以无法进一步学习英国文化。这种学校环境只能教育低语文能力,和缺乏文化深度的学生。
这一个现实,具体展现了一个重要的启示,没有身体力行之实质性的双语双文化空间,是不可能,更不会有真正的双语双文化现象。这清楚说明了,双语双文化的实现,不是单凭空洞的理论性学习就可以完成,而是必须通过日常生活的实践去体现。
这一种观点符合定义上的解释: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社群累积的生活经验,是民族的生活手段,用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无疑的,语言文化和日常生活脱不了干系。
由于一个民族的语言与文化,是通过日常生活才能够得到具体的展现,所以脱离了日常生活的语言文化,就丢失了其原有的文化意义。好比,鱼无水不活。
具体来说,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文化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民族文化意识。
举个例子,华校生之所以有华人意识,是因为中华文化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起着约束社会行为的规范作用。同一道理,华人而没有华人意识,则是因为华人文化价值观,不在日常生活中起着约束与规范作用。
按这一说法,那些既丢失了自己民族文化,却又无法掌握西方文明的新加坡人,应该是属于文化断线的浮萍一族。
在李光耀关闭华校之后,这种无根的社会现象,日益显著。而李光耀忧心仲仲的,或许,正是这一群在文化上,不知从何处而来,也不知要往何处而去,的新加坡新生代。
一个迷失文化方向的社会,是一个走向崩溃的社会,一个后果不堪设想的社会现象。这些双语政策的后遗症,看来就是为何李光耀会如此的耿耿于怀?
回头看看,这种危及社稷正常发展的不良现象,正好就是李光耀之无国论所指出的实况:新加坡国不为国是因为社会四分五裂,没有凝聚力。
归根结底,去民族文化意识的语文政策结果,促使人民丢失了民族文化上的认同感,当社会失去了认同感,也就丢失了团结国家的必要凝聚力。一子错,全盘皆落索,这是否就是推行去民族文化意识的语文政策,以及最终关闭华校的社会成本?
回顾了这一段新加坡语文教育历史,可以知道去民族文化意识,和压缩民族文化空间是导致当下新加坡在文化上,前不着店后不着村的文化失落的最主要因素。
虽然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不过,在设定对策上,也得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而解决新加坡当下的文化挫折的大方向,是重新培育各民族的文化意识,给予民族母语必要的社会地位,以及积极的鼓励学生认真的学习自己民族的母语文化。
更关键的是,当政者必须明了民族和民族语文才是新加坡的真正主人,民族语言文化必须在社会的日常活动中担任重要的角色,而不是一个只能在社会边缘上活动的闲角。换言之,(有需)给予民族语言文化更宽大的社会空间。
转载自:《新加坡文献馆》
~赤道论坛/时事述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