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教育非附属品
2014/6/30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中言
教育部因调派51名师训大学毕业的华文教师,到没有中文课的技术学校执教,引起华教人士非议及反对。
然而,教育部高官尤其是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叶娟呈,並不理会华教团体的反对声音,反而武断地表示有关中文教师的调派並没问题。很明显副部长没尊重华社与华教意愿,我行我素。
不尊重华社
教育须以人为本,教育纲领、採用的教学媒介语、教师数量和素质等,理应根据广大家长、社会和学术界人士的意愿来决定,但遗憾的是,这些年来,教育部决策者都没有这么做,反之武断和我行我素的推行不符合特定社群大多数意愿的教育政策。
马中关係在这些年来突飞猛进,我国华文教育有一定的贡献。华教人士一直以来辛苦耕耘,培育许多能掌握中文和多种语言的人才,才能使大马与中国走得这么近,促进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两国人民才能摒除语言上的障碍,互访交流。
然而,决策者却不愿相信此庞大的发展潜能与利益,仍然秉持旧有的“单元教育路线”。
没反映需要
由政府的教育政策及相关条例,至最近推出的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都没有反映出我国多元种族社会的需要,採取多元化国家教育体系。
政府应將各族的母语教育视为主流教育,而不是附属品,只有把各源流学校纳入正规与正统的教育体系內,才能推行制度化资源分配,包括师资与拨款。
隨著马华和民政党领袖重新入阁,內阁有代表华社和华教的声音,马华和民政的部长就得扮演好角色,在国家最高决策会议上据理力爭。中文教师课题,是他们第一个爭取表现的机会。
大拿破崙
2014/6/30
在国内版/评论版
~作者:陈圆凤
民政党副主席刘华才感叹说,教育部的小拿破崙,已经发展成拿破崙兵团。其实,从种种跡象显示,散佈在各政府部门的小拿破崙,经歷13届大选磨练后,已经变成大拿破崙,权势之大,几近无可遏制。
我国的公务员是天之骄子,他们掌握行政权力,表面上看是“打工”,实际上打的是“皇帝工”,面对群眾时,他们行使至高无上的YES或NO的决定权;面对“上司”时,他们行使“一人一票”的民主权利。
当有问题发生,身为部门之长的“部长”鲜少指责公务员,最常见的说辞就是“要收集资料”,或“正在调查”,或矢口包庇下属的错误。即使全马来西亚人都知道官员做错了,部长依然將官员视如珠宝,怕他们受伤害。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总审计司报告中罗列那么多滥权例子,可是,有多少位犯错的官员被纪律对付?他们的这种行为,甚至被解释成“不是贪污,是买贵了”。
总之,马来西亚公务员是天之骄子,他们可以凭自己的意志行使权力,部长的指令对他们而言只是“官话”,爱听不听。部长为了得到公务员欢心,为了得到百万公务员手中那一票,只能任他们隨心所欲。
“小拿破崙”在种种有利保护下,已经悄悄长成“大拿破崙”,他们遍佈各部门,不只在教育部,还在財政部、卫生部、首相署、宗教理事会、司法部、总检查署、警察总部、水供管理公司、边境执法部门等。
三权分立形同虚设
本来“大拿破崙”是指小官员,他们官职不大,官癮却很大,这也难怪,官癮就像毒品,一沾上身就很难戒掉。问题是现在有些官职很大的公务员,也纷纷变成“大拿破崙”,不执行法庭判决的警方、不执行总检查署指示的宗教局主任、推翻內阁决定的部长;他们可不是芝麻官啊!如此上行下效,政府的政令是没有效力的,三权分立也形同虚设。
领袖们经常使用“行政偏差”这个字眼来概括“拿破崙式”的行为,却没有深究“行政偏差”后面的问题涉及种族主义、极端主义、目无法纪、贪污和滥权。这些问题远远不是“偏差”,而是歧视民权及蔑视宪法;在纵容之下,问题日愈严重,甚至变成“惯例”。
华小老师永远不足,逼得董家协要自己掏腰包聘请老师;不諳华文的老师屡屡被调派到华小,国民型中学严缺华文老师;这些问题从独立迄今都不曾稍减,因为部长不认真解决,官员有意刁难,小拿破崙变成大拿破崙的同时,小问题也变成大问题,最后成为敏感问题,谁都无法解决。
魏家祥上任部长后,第一炮就炮轰教育部调派华文师资时,出现严重弊端;这种炮轰不是第一次,相信也难以根本性解决问题,也许在猛烈的炮轰中,官员迫不得已先解决眼前的压力,最终,还是阴奉阳违,明年问题再加剧,年年如此。
马华入阁的第一个挑战,不是某个教育问题,或是某个宗教问题,而是跟巫统领袖谈判怎么纠正“大拿破崙”的“偏差”行为。如果官员和部长总是肆意妄为,內阁的决定或宪法的规定,又有什么意义。
答案就在这里
2014/6/30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高蔷
应著马中建交40週年之故,两国领袖最近都互相示好连连,首相更在上月出访中国,久候的熊猫也已经抵达我国,並已公开让民眾参观。
种种利好因素,让本地华社不期然有一个憧憬,在中国日益强大的影响力之下,大马华人一直以来面临不公平待遇的问题会获得政府重视和改善。
但原来,外交和內政,根本就是两码子的事,本地华人面对的问题,还是得由本地华人寻方设法去解决。
远的不说,最近发生的130名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UPSI)中学华文教师毕业生调派问题上,便很现实的反映出本地华文教育所面对的不公平和被刁难,10年如一日,並没有改善。
华文老师短缺问题一直都没有妥善的解决,一批具华文资格的准华文教师毕业,理应优先被派往全国各地的学校填补相关空缺,但是事实上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教育部有意或无心作此安排,涉及官员心知肚明,可是这种做法已经予人打压华文教育发展的负面印象。
政府对华人不投支持票的情况耿耿于怀,但请看看这些教育部的“小拿破崙”的所作所为,政府当知问题癥结何在,因为答案就在这里面了。
马华刚刚入阁,便面对苏丹依德利斯教育大学毕业准教师调派的棘手问题,时机似乎“刚刚好”,现在华社都等著,马华的新任正副部长们“久別重归”,之前信誓旦旦会为华社爭取福利,代表华社不平则鸣,在调派教师这个小课题,是不是能够“当家当权”。
师资都到哪去了?
2014-06-30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张昭敏
作为一个接受过华文教育的大马华人,你不可能不知道,国內华校常年师资短缺,以及国中华文科不受到重视的问题。如果你接受过完整6年华小教育,那基本上你应该上过某位或多位临教的课;如果你曾在国中选修过华文科,那相信你应该经歷过华文课不列入正课之內,导致你必须在课余之后留下来继续上课的岁月;而如果你到了中六,还继续坚持走在华文这条路上,那或许你也试过放学后,另外乘搭交通工具到其他地方或补习学院,就为了每週上一堂华文课。
华文的师资和地位问题,困扰华社已久,但这么多年来,大家要爭取平等华文教育机会的热诚始终如一。或许就因为艰难,所以大家更不愿意轻易服输。因此,一年又一年,同样的老问题,大家一提再提;同样的老困境,大家一骂再骂,为的就是捍卫母语教育的可贵。可惜的是,这场教育之战打了数十年,回首来时路,或许华教老前辈们都不得不叹气,努力了这么久,如今的华教之路怎么还是这么难行。
远的不说,就只说今年吧!从年初开学起,就已经发生了全国华小缺少1千200名教师的问题,而教育部当时却还没有处理699名华小准教师的调派。半年后的现在,根据全国校长职工会的非正式统计,华小还缺少大约480名教师,显见教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实在有限,又或者根本无意解决问题。
这边师资问题没有了结,那边教育部又把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51名中文组教师派往全寄宿中学和技术学校执教,加剧了国中和国民型中学师资短缺的窘境。而教育部副部长叶娟呈坚持,这样的调派符合政府意愿,不会改变主意。
何谓政府的意愿?政府的意愿和华社的意愿为何有这么大的差距?据叶副部长表示,政府的立场就是:华文教师必须是“全国性质”,而不是单一源流。而华文是一门科目,不单是母语班授课。有需要的学生都可以修读华文,而不只是供华裔学生修读而已。
首先,我们认同华文教师不应该属於单一源流,但问题是,教育部究竟是依据甚么原则来调派。为甚么缺少华文教师的学校无法优先获得师资?在国中和国民型中学,许多华文班都不乏学生但却缺乏老师。教育部是否能够出示数据,在获得中文师资的有关寄宿中学和技术学校中,究竟有多少学生选择上华文班?这些学校究竟是在多急迫的情况下而可以优先获得这些宝贵的师资呢?
另外,就如华教人士一再强调的,我们鼓励各族学生都学习华语,从来没有人说过华校只为华人而开,华语只有华人可学,这一点华社和政府的立场一致。但是,谁都知道,语文的学习分为第一语文、第二语文及其他,不同阶段的语文学习,在程度和掌握能力上都各有不同,也因此师资的需求也各异。在国中和国民型学校,选修华文的大部份都是接受过6年华文教育的学生,他们的华文程度不能够和寄宿中学或技术中学的学生相提並论。也因此,原本可以教授国中或国民型中学华文的师资根本不该调派到有关学校去教导基础华文,那不只对学生不公平,对有关老师也是一种伤害。
华教人士已经多次建议政府,另外培训国小或华文非第一语文学校的师资,来教授对华文有兴趣的学生,而不是將华小、国中或国民型中学的师资调到有关学校去。在华校年年都缺乏师资的情况下,政府还要求华社不要执著於教师被派到那里;不要去强求华文教师一定要派往华校,这可不是天大的讽刺吗?
华教这条路,从来就不好走。我们固然不要求非华文教育者去瞭解当中的艰辛与孤寂,但也不要落井下石,轻易的用一句话就否决一切。有些坚持,或许你无法瞭解,但是应该尝试体谅。政府对华教不只缺乏瞭解,更缺乏体谅。当双方各有立场、各持己见的时候,对话和沟通是唯一的解决方案。我们要的是解决问题,不是製造纷爭。而最重要的是,以教育的宏观来看待问题,千万不要以政治的狭隘来製造问题。(星洲日报/隨思遥想‧作者:张昭敏‧媒体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