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5日星期三

【华教视窗】 ~ 395 辑



妥善调派教师


2014-06-25 光明日报/专栏

~作者:张庆禄
 

在大马,华文教育之路,从来就不是康庄大道,少一点荆棘,就要杀鸡还神了。

这一次是师资调派的问题。苏丹依德利斯教育大学中文组毕业的学员被调派至全寄宿中学和技职学校执教,而不是到国民型中学任教。国民型中学原本已面对华文师资短缺的问题(根据资料,目前严缺200名华文教师),可是教育部却没有善用资源,以致问题恶化。

教育部的做法令人满腹狐疑,国民型中学缺少师资,情况严重,而全寄宿中学和技职学校的需求並没有如此迫切,何以该部不分轻重?这种情况犹如医生撇下病情严重的患者不顾,反而忙著去治疗打喷嚏流鼻水的人士。这是甚么道理?

华文教育问题並不是今天才发生。如今的资源错配,只是冰山一角。有者认为,当局是故意如此做,目的是要打击华文教育,是一种恶意行为;我们且不管教育部是否有这样的动机,毕竟难以证实,但是即便从一个最宽厚的角度去看,也无法不批评教育部的安排。

教育部掌握各校的师资数据,也瞭解到甚么学校面对师资短缺的问题,故此该部应该能作出一个更有效与合理的调派,而不是搞出目前的局面。

资源错配浪费人力

据悉,在全寄宿中学开办的“华语班”,学生全是没有华文基础的非华裔生,而教育部也没有提供任何课程资料,因此教师只教导类似第二语文教学之口语交际华文。把原可在中学执教的华文教师派往上述学校执教,可谓是资源错配,浪费人力。而事实上,这些中文组的学员也没有料到自己会被派去全寄宿中学和技职学校执教。当局无端端来一个无厘头的调派,相信亦让他们措手不及。

教育部每年耗费不少经费来栽培教师,因此应把教师分派到適合的岗位上,否则也是一种变相的浪费资源。

如今,不少人已指出这项问题,教育部应该重新检討有关调派的决定。又或者,如果教育部有更好的理由作出有关调派则也应该公诸天下,以令人信服。

眾所週知,在教育中,教师的角色相当重要,师资不足或者不当,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我们期待教育部能依据学校的实际需求作出合理的调派,如此一来不但令学生受益,同时也可避免打击教师的士气。

如前所言,中文师资不足已是一个老问题,教育部必须拿出诚意解决问题,而不是再火上加油,作出不恰当的调派。大家都希望看到教育部在最短的时间內纠正有关不当的调派,毕竟教育是百年树人之事,不可等閒视之。(光明日报/好评文:张庆禄)

 

华文教育面对严峻考验


2014/6/24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双紫
 

读了张健博士的《论三语‘病’举》,十分认同,也深深感叹:华文中、小学的“三语並重”课程安排,除了少数学生得以真正掌握三语,大部分学生的“下场”却是“三语病重”,“……三语中一语都学不到位,汲取不到语言的养分,便不能內化为良好的精神品质和修养;……反映在日常行为上,就是好动、懒惰、注意力不集中、自理能力差、生活没有目標等。”张健博士的评论可谓一针见血。

早在1956年,教育家严元章博士便已看到这个问题。他在《马联教育报告书的批评》一文中指出:“华文小学的语文功课太重。……中学小学的课程都是文縐縐的,科学等等的分量必然是收得太紧,……由于语文的负担过重,固然会损害到语文本身的教学效果,也会损害到其他学科的教学效果。”

造成孩子“输在终点”

大马的华人家长大多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点”,从小就让孩子学习各种知识和才艺:华文是母语,要学;英文是国际语言,非掌握不可;马来文是国家语文,当然也得学好。此外,有些家长还让孩子学绘画、钢琴、舞蹈等,很怕孩子学少了,输给別人。因此,华文小学若不“三语並重”,一定会输了“市场”,无法生存。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往往造成孩子“输在终点”。

华文教育在单元教育体系的夹缝中挣扎求存,百多年来血泪斑斑,执政者的牵制越来越紧。今年开始实施的“2013-2025教育发展大蓝图”全面落实后,“华文教育”也许就会走进歷史博物馆,到2025年大蓝图“完成”之时,华文教育可能跟著完结。

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大蓝图要求华小从四年级开始,大幅度加强国文课程,牺牲的必然是华文。小学华文学不好,自然无法衔接中学的华文课程,更遑论大学的中文系了。这叫“连根拔起”,不由你不死。

在“內外交困”窘境中,华文教育也许得另辟徯径,方能突围而出,继续生存发展。

 

独中办学应各具特色

2014-06-23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庞宣
 

全国60所独中,若按学生人数划分,约可归纳为大、中、小三个类型。

学生人数1千人以上者为大型,中型者5001千人,500人以下者为小型。它们各占独中总数的三分之一强。

大型独中学生多来自城市地区,小型独中以郊区学生基多,如东马两州23所独中,学生人数不及400人者,占该州二分之一;中型独中学生大都分佈在半城镇地区。

独中除须具有维护母语教育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外,若因校情、地情及歷史背景不同,而能办出各校自己的特色,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对华社和独中教育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大体上大型独中师资队伍强,软硬体设备齐全,课外活动团体眾多;中型独中校园面积適中,教学资源易於调配;小型独中师生关係密切,互动良好,適於施展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大、中、小型独中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前者往往校园面积与学生人数落差大,比例失衡,联课活动难以全面展开;次者地处城镇地区,学生人数常年维持在一定的水平,难以快速增长;后者社区及教学资源匱乏,生源极度短缺,面对招生困难。

独中各具优势和不足。要如何办出各自的特色,肯定面对诸多的挑战。笔者提出几点浅见,愿与大家分享:(一)大型独中。基本上此类型独中较不会面对师资和生源的问题,办学者无需在师资和生源方面伤脑筋。他们宜把精力和时间聚焦在学校行政作业制度化、系统化及专业化的制定及建立上,更有利於学校的软硬体建设及永续发展。而且还可减少一般大校常犯的通病,如行政效率不彰,董事部与行政部职责及职权不分所造成的人事纷爭问题。

此外,大型独中除了维持学术水准和学生纪律外,应加强和鼓励学生多参与联课活动。校方应规定每位学生每年至少须参加一项活动团体,表现记入成绩册內,以示重视。校方传达给学生的正確观念和態度是,读书非只是求取书本上的知识,学生更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以及乐於参与团体活动和做事的正確態度,学会与人交际和沟通的能力,而这正是现今一般中学生所缺乏的素养。

(二)中型独中。它们大都位於人口较稀疏的半城镇地区,有利於董事部和行政部拉近与当地华社、华团和社区的良好互动。

对於学校的募款活动及经济来源亦有所帮助。

其次,校方有计划的安排老师做家访活动也较易进行。除了促进师生互动有利於教学和品德教育外,对生源的提高亦可起推动的作用。

(三)小型独中。很明显的它们面对的是生源极度短缺的问题。所以校方的招生目標应锁定在“一个也不能放过”的政策上,制定“小而美”的办学方针。学校虽小设备亦或不足,但教学到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照顾。全校老师皆可扮演班导师兼保姆的角色,有效地施行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培育学生成人成才。

独中办学各具特色,不仅展现其蓬勃的生机和生命力,亦有助於因应世界教育潮流的发展及需求,增强其在国內外公私立中学教育的竞爭力,立於不败之地,造福莘莘学子。(星洲日报/言路作者:庞宣)

 

华教正在面对的考验

2014-06-23光明日报/专栏

文:王增文
 

最近传出师范大学培养出来的的华文师资,明明应该派去国民型中学教华文,却被派去其他源流中学,这种乱派教师的现象,再度令华社质疑政府关心华文师资的诚意,到头来又是甚么行政偏差的论调。这种论调听了几十年,已经没有甚么新意了,也听腻了,而那个快要被全马华社唾弃的华基政党,其党要只好跳出来,除了向华社大声疾呼,也作势向当局展现虎威。看了几十年,还是要看下去,很无奈!

经常要关注隨时冒出的教育行政偏差会否衝击华教的发展,还要考虑这些行政偏差背后的动机是否隱含了种族主义的动机,也是听了几十年,到底这样的论调还要听多久?

要爭取华教权益,一直以悲情的声腔来呼唤,已经很难触动年轻华裔家长的心,因为当前的中小学家长,几乎都是六十年代及以后的中生代和新生代,他们只接受完整的华小六年的华文教育,至於有无接受完整华文中学教育,事实上比例也很小,因此这两代的家长对华教课题的感受已经越来越淡薄,捍卫华教的悲情声腔,已经很难取得共鸣。很多时候,华社內部对於华教的观念,已经隨著客观环境的变迁,逐步在变化中。

考验独中坚持母语教育决心

就以独中为例,如果不是这几十年来独中统考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声望,相信有更多的学校已经蠢蠢欲动走向英化教育了。另外,目前出现的英文私立学校、国际学校,以及家庭学校(Home Schooling),已经在考验著独中要继续坚持母语教育的决心。这种现象已经告诉我们,独中作为华教的重要一环,在办学上隨时出现方向模糊的危机。至於独中所面对的时代衝击,和华小及国民型中学所面对的行政偏差问题,其实都具有同等的威胁性。

董总颁佈《独中教改纲领》已经快要十年了,但是这份文件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今再看看当前国家教育政策的走向,我认为这一份教改纲领还需要继续检討,可是华教界並没有人愿意去关心这个问题。如果问华教当前面对甚么考验,从对待《独中教改纲领》就可见一斑了。(光明日报/好评文:王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