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30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398 辑



乱派教师违逆教育专业


2014-06-30 星洲日报/观点

 


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UPSI51名中文组教师被派往全寄宿中学和技职学校执教的问题,引起华社哗然。从教育专业的角度来看,把不对的人安置在不对的地方,不但浪费资源,也有违教育专业原则,而从华社的立场而言,这是教育部对华社採取行政偏差的又一项证据,若不妥当处理解决,会对政府的绩效產生扣分作用。

副教育部长叶娟呈上任一年来,对华教有多少贡献,华社大致都心知肚明。但是,上任以来口口声声以“全民副教长”自居的叶娟呈必须瞭解,她要照顾的“全民教育”,也包括华教在內,她必须以教育专业的態度正视和解决华教面对的困境,而不是將华教视为“种族”课题,刻意忽略华教问题,甚至发生乱派华文教师违逆教育专业的事件后仍坚持己见,认为是某国阵成员党利用媒体抹黑她及意图拉她下马,进一步把教育问题政治化,让华社深感失望。

错派或乱派华文教师的问题一再上演,已成常態,过去,受过专业训练的华小教师被派到国小执教,大材小用。今年1月也发生6名中学华文教师被派到技职学校执教,幸经过教总爭取和处理后,才成功被调回国中和国民型中学执教。但教育部这次不但重蹈覆辙,乱派情况更为严重,非但无视华社的抗议和投诉,坚持把师范大学51名中文组教师派往全寄宿中学和技职学校执教,也准备把另外106名(原本受训要到中学执教)的大学教育系毕业学员,派到华小执教。

全国国民型中学和国中目前有至少300位华文教师的空缺急需填补,国中目前有约1060个母语班,因为缺乏华文教师而无法安排在正课时间,这些学校正是叶娟呈口中所谓的“需要华文教师的地方”,而苏丹依德理斯师范大学则是目前仅有培训国中和国民型中学华文师资的教育机构,从这里毕业的华文教师,有何理由不派往缺乏教师的国民型中学和国中?

全寄宿中学和技职学校的学生90%以上是非华族,有没有华文课还是一个问题,即使有开设华文班,它们与国中和国民型中学的华文班也存有天地之別。我们相信,华教团体从来不反对友族学习华文,不过,派受过中学华文科专业训练的教师去寄宿中学和技职学校,从零开始教友族学生认识华文,教师学非所用,不只是浪费国家资源,更是在羞辱教师的专业。

更严重的是,教师遭隨意调派,打击教师要为华文教育作出贡献的热诚与理想,长远来看,將影响国中和国民型中学华文教师的来源以及华文班的开办,进而影响报考华文的学生人数,总结而言,这种不合理的安排,对华教发展是牵一髮动全身,影响深远。

教师专业必须受尊重,身为前中学校长的副教长叶娟呈,怎能连这个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

《教育发展蓝图》一再强调重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提昇国家的教育素质,教育部这种胡乱调派教师的行动,还有甚么教师专业素质和国家教育素质可言?(星洲日报/星观点)

 

师资问题何时了?


2014/6/28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中言
 

具大学资格的华文师资教基础华文,迫切需要解决的中学严缺华文师资问题没受理,引发高官隔空舌战,抖出教育部副部长叶娟呈不听华社声音的问题,显示教育部小拿破崙问题严重,官员的傲慢態度,导致华文师资问题一直以来,都无法有效解决。

我国华文教育发展,是一波多折,千辛万苦解决了经费问题,还面对师资短缺困境,由于教育部没有根据华文师资需求进行教师培训,以及师资错配等等问题,导致华社、华小、国中及国民型中学,必须为华校师资而奔波。

抹煞发挥空间

教育部將苏丹依德利斯教育大学毕业的华文师资,派到技职学校与寄宿学校教导非华裔学生的基础华文,是近日揭发的另一个华文师资错配例子,教育部的做法,抹煞有关华文师资的发挥空间,也令华文师资问题雪上加霜。

虽然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已经指示部门秘书长与总监,与首相署部长兼马华署理总会长魏家祥,討论这个引起华社爭议的问题,但是,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非长远之计。

教部勿摆官样

教育,是兴邦大事,政府必须正视教育界出现的问题,並以专业方式解决问题;教育部官员即使没有执教鞭,也应以身作则,以正確態度处理教育问题,而不是摆官样。

政府官员的小拿破崙行为、官僚作风,是问题根源,如果官员都能根据需求,合情、合理的执行任务,相信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问题,也不需要国家领袖插手,民间也不需要劳师动眾展开和平请愿、抗议等行动,以表达不满。

华文师资问题,至今未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这边厢华社与华人政治领袖喊师资不足,那边厢教育部官员说师资问题解决了,最终苦了学生。

 

华教专利非马华


2014-06-29 光明日报/评论版

~文:周秀惠
 

马华习惯把华教问题视为专利,但此专利在马华决定不入阁后拱手让人,过去由马华领袖出任的副教长职位就这样让给一个声称自己是全民副部长的叶娟呈。

期许自己是全民部长是应该也是正確的事,但在已经被种族与宗教定格的马来西亚,华人部长特別是掌管教育的华裔部长如果声称自己要以全民眼光看待教育问题,稍不慎就会被视为华教叛徒。

所以很自然地,一再强调自己是全民部长,且在最近51名华文科教师被派往寄宿学校和技职中学风波上坚持立场的叶娟呈,对许多华教人士及马华领袖来说,是不及格的副教育部长。只是这名很多人眼中不及格的副教育部长,並没有在內阁改组中被除名,虽然叶娟呈说有国阵成员党领袖试图透过舆论让她下台。

纳吉在是次內阁改组中,没有將副教育部长职重新给回马华,让很多人大感意外。声称代表大马华社的马华如果没有受委副教育部长,华教问题谁来解决?虽然马华领袖当了半个世纪的副教长后华教问题还是存在,甚至越来越多,但大家也习惯了华教问题找马华。

很多人虽然不满马华的表现,大选时也不把票投给马华,但如果华教有问题,被骂的永远还是马华。马华重新入阁就碰上华文科教师调职风波,结果就被讥为当家不当权。

刚刚才宣誓就任首相署部长的前副教长魏家祥首个任务就是去解决中学华文科老师被调到技职中学的风波。可以预料的是,隨著魏家祥被授权出面后,中学华文科老师调派的风波很快就会获得解决,但魏家祥或者更贴切地说,马华解决华教问题的方式与手法,依旧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全面的解决办法,一直等到下一个问题与风波后,马华又再出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变成华教永远需要马华,马华永远有藉口需要当官来反映与解决华社的问题。

华社常常觉得国家对不起自己,常常觉得政府以种族和肤色施政,所以过去两届大选强烈要换政府,但一碰上华教课题,却又认为只有华人部长才能解决华教问题,这岂不是又以种族为出发点?

国家要摆脱种族政治,政府要努力,友族同胞要持开放心態,马华乃至华社也要改变思维。当我们要求政府施政不看种族肤色,自己也不能以种族语言当诉求,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光明日报泼墨文:周秀惠)

 

丰顺义学历史刍谈


2014/6/28 东方日报/评论版

~作者: 张茹娇
 

2014214日晚上,位于马六甲鸡场街的一间土产店发生火患,大火烧燬了这间百年老建筑物。这座老建筑物目前是永春会馆的产业,为早期富甲一方的峇峇陈金声家族所捐献。它曾是丰顺义学的前身,估计乃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义学建筑物。二十年代期间马六甲多间华小也曾借用这间义学作为上课地点。

对于丰顺义学的历史,其实今人所知不多,相信相关资料应毁于二战时期。综合各项资料来看,1913年前这座建筑物应仍为陈金声家族所拥有。已故沉慕卿在〈培风校舍掌故〉一文中曾提到培风学校因需场地办校而「在1913年(疑误,当为1915年)校董会议中,陈齐贤副总理提议借用马六甲侨生之丰兴陈氏宗派所办鸡场街门牌一百号之义学学舍。因侨生子弟被误导已全数入英校而该义学已空置多时。义学负责人陈若锦君为人亲善,喜爱祖国文化,有求必应也。乃由吴总理去函。陈君慨然覆函接受。惟碍于法律通例,培风每年须缴还租金乙元为象徵式之租金耳。」陈若锦(1859-1915)为陈金声(曾为青云亭第三任亭主,任期为1847-1864)之长孙、陈明水(曾为青云亭第四任亭主,任期为1864-1884)之长子。「丰兴」为陈金声家族商号,按上文所言,原来建筑物早已是陈氏家族的教育场所。

体恤贫穷子弟

再据青云亭〈亭主陈宪章颂德碑〉所记:「南洋各岛,惟麻六甲埠最先,华人之旅居流寓,日增月盛,生齿既繁,贫富不一。如席丰履厚,则易延师置塾,依然中国遗风;细屋穷簷,尚忧麤食牛衣,奚暇培植子弟?虽有一目十行之聪颖,究竟终辱于泥涂,文教不兴,英才从何杰出。公有鉴于此,实为世道深忧,当即刱设丰顺义学,以恤寒畯,培千百年后之始基,实他人所不能及也。」从这段话可知,丰顺义学是陈明水因体恤贫穷子弟无法受教育而礼聘教师免费教导这群学生,而相信其族中弟子也在义学内一起学习中国经典。

后来,此间义学空置多年。培风创校初期,董事「去函」寻求陈氏同意,估计陈若锦当时乃居于新加坡。而其弟陈若淮虽时在马六甲,且为青云亭最后一任亭主(18931915),但推测陈若锦为长子故,众人方去函徵得其同意。由此可见,当时建筑物的所有权仍为陈氏家族所拥有。

19151月,培风学校在丰顺义学增设分校,解决了课室不足的问题。19302月,面对同样的问题,培风再次借义学场地为分校。另外,永春会馆于1922年创办的育民学校也曾因为教捨不足而在丰顺义学内增设班级。值得注意的是,马六甲市区的培德华文女子学校即在此处创设。191757日,培德女校成立,建校初期校舍就设在鸡场街门牌100号的丰顺义学内,当时学生仅有数十人。

虽然目前无法查悉在那段时间里,陈氏家族成员是否曾出任永春会馆要职,也无法确知陈氏家族何时将丰顺义学捐献予永春会馆,但就上述而言,「丰顺义学」不仅见证了峇峇子弟的教育历程,也见证了早期马六甲华文教育的转型与其艰辛的发展痕迹,其所具有的教育与历史价值自不待言。如今,一把火,就把历史的遗迹烧成了灰烬。此不啻为马六甲华族历史文物的浩劫,亦成了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中永远失落的一环。(文章原刊于《学文》杂志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