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7日星期三

心声片语




来源/作者:2016/07/27 【衛華草堂 FB



从关丹建马来独中要考统考开始,接着要罢黜董总暑理主席邹生,再到强迫叶邹二老下台,强占董总,四次提呈董总人事名单于ROS, 拖延官司,独中酝酿教改,双语政策,华小国文书,华小国文上课时间,明年中一学习回教文明,华小董事弃校地求政府全津贴等等一连串事件的发生,都顺应着教育大蓝图里打造的全国统一语文教育,一个国家,一种语言的脚步进展着,在多方面的夹攻下,大马华裔是否只能束手待毙?






来源/作者:2015/07/26 【阳光行动 FB



阳光有话说:



為了恼人的“全津贴”和“半津贴”华小,刚刚致电吉隆坡一所大型华小的校长,早前这所华小是一所归类為“全津贴”学校。校地所属权為政府,地上建筑是董事部所建的,每月水电津贴5000令吉。校家协每月要承担两万多水电费中其餘的15000令吉的华小。
不知从什麼时候规矩改了,“全津贴”和“半津贴”的界限又有了新的变化,目前吉隆坡只有五所华小被政府承认為“全津贴”,意即:土地所有权和建校最初的建筑由政府所建。这样的“全津贴”行政水电政府照单全付。而土地只是政府,而地上初建的校舍政府没有出钱的学校也是要归到“半津贴”的行列。
这是一个卖女儿过年的尷尬,以州立和冼都两所“全津贴”华小為例,作為“全津贴”学校现有的诸多建筑还不是一样由董事部筹款兴建?虽然最初政府出资所建的建筑已不适用。但是政府却拥有一百巴仙绝对的处置权利。一旦收回土地的话,试想这所学校会何去何从呢?极有可能连办校都不成。
政府不从发展的角度看是谁出钱真正建设了学校,而是出了一点小钱罢了靚位置。后期董事会自筹款兴建的校舍怎样界定呢?董事会在这样束手就擒的制度下何来威信和对学校的自主?
说到底,為了换取全额的水电费而放弃校地的所有权是不明智、捡芝麻丢西瓜的作為。是放弃华小最终主权的行為!
我们已经被不知觉中算计的一无所有,而我们董事会的大佬们还依然沾沾自喜,而华小的家长学生们也稀里糊涂的任由被蒙在鼓裡。





来源/作者:2016/07/26 Alan Ong Yeow Fooi FB

不要矮化自己,典当尊严

群里曾任半津小学20年董事长留言——
校地拥有权的重要性
就我所知关丹有一间天主教学校St. Thomas 当年被教育部改为国民学校,但地是属于天主教会的。由于该教会不满而向教育部采取法律诉讼。最后教会赢了官司把该学校迁移并把現有课室改为国际学校。
假如我们为了解决水电费的问题把学校改为全津学校,我们就没有这种权利。
如果有关学校的董事认为没有能力解决校方的问题,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辞职让有能力的人来领导。






来源/作者:2016/07/26 Gilbert Goh FB



转发分享:
最近被揭露率先背叛华教的卖华贱人有哪一些?
霹靂布先喜州华小李官仁(马华华都牙也区会署理主席、霹靂州董联会主席、董总偽中委之一)
吉隆坡循人华小董事长郑福成(马华蕉赖区会主席)
吉隆坡沙登岭华小董事长廖润强(马华沙登区会主席)
雪州蒲种竞智华小董事长黄福安(马华蒲种区会主席)
吉隆坡冼都志文华小董事长刘海泉


转自陈书墉同道点评 :
跟据Instrument Of Government 董事部是“代表业主”。校产成了教育局的,业主是教育局,而教育局下的政府学校并没有董事部的存在。
换句简单的话: 当校地交给了政府后,董事部就已经是自动解散。
我们必需留意的另一重点,就是有多少华小董事部已经不是业主了,因为这些所谓的"全津贴"学校本身的董事部在法令下已不成立,如果还让它们派代表进入董联会,则这董联会也跟著不合法,甚至直接影响到董总的注册。
但,我们放重话来说:如果还有已经把学校送给政府,让华小成为政府学校后,还顶个董事部及董联会代表的身份的话,我们把此举此行为当成是亲自消灭华教的代表者,我们是不会原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