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星期五

《华教视窗》(一)


强制性政策剥夺华小师资

·2012-04-06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郭关

“国小优先”政策于2006年起开始明朗化,而这体现在“2006-2010年教育发展大蓝图”政策中的第四项核心策略,即强化国小。

在此核心策略下,政府无不极力把国小打造成全民首选的小学,而这又能从中央政府拨款比例、师资分配等方面得以看出。

历年来,原本属于华小师资都被派遣到国小,一再加剧了华小师资紧缺和素质的问题。以下实例就是明证:

其一,“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KPLI)”华小华文组的准教师被派遣至国小执教华文是每年都重复发生的事情。

如去年10月杪,就有3名该项准教师向教总申诉。但这师资分配问题还属于小儿科,柔佛州教育局助理局长李翊狮督学指出,单以柔佛州来看,2007年起每年都有7080名华裔新教师被派遣到国小执教,当中主修华文组的教师占多数。

擅换至国小华文组

其次,上述的师范课程中的华小华文组申请者意愿更改成国小华文组。

2006年教育部师范局开设国小华文组以来,即使于2009年起该项课程申请表格内清楚区分“华小华文组”和“国小华文组”,但有关华小华文组申请者被当局擅自转换到国小华文组的问题一直都在发生。

而“大马教育文凭毕业生师范课程(KPLSPM)”和“教育学士师范课程(PISMP)”在招募教师时也同样面对以上的问题。

其三,“独中统考生师范课程(KPLSM-UEC)”是于2011年首度专为独中生而设的一项5年半制新师范课程。

教育部发出的录取通知书只是注明独中生所得的课程是华文组(国小/华文),这种模棱两可的选择对于完成师范课程后被委派至国小执教的机会是相当高的。最近在相关单位极力的争取下,总算是峰回路转。

其四,在去年2011年的师范课程招生通告中只为国小增设华文组供学校临教申请,而师范课程的华小华文组就没再应届开放。这是否意味着华小华文师资已饱和,还是为促成“国小华文”计划继续发展而对这2千多名庞大的师资队伍虎视眈眈?

透明化师范生选拔

梳理了一下去年华小师资招生和调派问题后,情况显然甚为严峻。

虽然于上个月21日宣布的“八方案解华小师资荒”中没有明列来年每项师范课程所要招募学员的人数,以便逐步填补华小师资的大缺口,但是这毕竟是属于教育部师范局的工作范畴,所以希望近期成立探讨华小师资短缺的“特别委员会”,可以在这方面成为华小与师范局之间的协调单位,以协助搜集全国华小各科目中所需的科任教师人数,再与师范局配合一起制定师资培养计划中事项,即确定所需开设的培训专业、课程类型和参加人员;确定师范生在整个选拔过程与程序中无出现黑箱作业;以及华小组在毕业后是否被派遣到华小等监督工作。

总之,改造大马华教在未来历史之演变与记载,皆由“不容松懈半刻”的精神来对抗、捍卫吧! (南洋商报/作者:郭关)



从昔日南大看今天华教

·2012-04-06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利亮时

昔日的英殖民政府在二战后调整教育政策,采取重视英文的教育路线,以便建立英文至上的社会。另一方面,1949年中共执政大陆,师资来源与华校生的升学管道开始受到干扰。这股压力导致华族家长开始质疑儿女就读华校的前途。

内忧外患的困扰,使华文教育的发展停滞不前。情况的逐步恶化势必使华文教育逐渐走向衰亡,解决师资和升学问题便成为当前急务。

为申诉华校的困境,《南洋商报》发表一篇〈向马来亚大学提出一个要求〉(1950317):“……马来亚大学似并未注意到华校的这个事实,依然维持着英校标准,以致杜绝了华校高中毕业生入学马大的机会,这是深可遗憾的。……我们谨以至诚向马大当局提出一个要求,在未削弱马大入学标准的大前提下,应特许凡经过毕业会考成绩及格的华校高中生,可给以剑桥九号的同等资格,而享有马大入学的机会。这是一个平凡的要求,也是一个迫切的要求…”

公平解决族群问题

1950年代的华文教育问期,最后是在华人社会群策群力,共同创建了南洋大学来解决之。然而,华文教育问题,并未获得全面的解决,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许多有待处理的问题。

从我国独立至今,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华文教育依然需要华人社会来支撑,政府的支持是相当有限,而华文一直存在的问题,如经费不足、师资缺乏等等问题,还是无法有效的根治。

笔者在1980年代中期念中学之时,不时听到华文教育面对的问题,在1992STPM完成之后,也曾去雪州教育局应征临教,希望为华教尽一点心力(可能当时笔者资格不够,不被录取)

如今已近不惑之年,华文教育的问题仍然存在,实在令人十分不解。

笔者认为我国要发展成先进国,必须要让国人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国家的美好未来打拼,而不是把族群间的问题一直束之高阁。笔者深切的希望,为国为民的政府要员,能够秉持一个马来西亚的精神,公平对待国内各族群,一劳永逸将华文教育的问题解决。

(利亮时 高雄师大副教授)
 

华小动土礼?

·2012-04-06 星洲日报/言路版·
——作者:一名教师

吉隆坡旺莎玛珠华小日前举行动土礼,新闻照片里多名拿著锄头的嘉宾当中,不见教育部长或副部长,又或任何教育部的高官,反而是马华公会总会长、署理总会长、副总会长和数名区会主席拿著绑了红丝带的锄头笑盈盈地面对镜头。

光看照片,还误会为马华公会某党所的动土礼。

依我国公共活动的传统,能够邀请到部长当然是极高的荣耀;部长不得空,有副部长也很好。部长、副部长都无法出席的话,通常会委派有关部门的高级官员如秘书长或总监等出席。

把华小动土礼搞成“马华为华社爭取华小”的宣传活动,是把华小降格,並把华小从国家机制抽离的一种表现,对华文教育的发展一点帮助都没有。

华社一直以来为华教爭取的,就是要获得官方的承认与肯定,以及在国家系统中拥有合法的地位。但可悲的是,许多族群领袖还在搞甲必丹政治,把“华文学校”当成“华人学校”,把建华校仅仅看成是为华社爭取权益,而非为国家投入资產。殊不知,非华裔也可就读华文学校,而我国也的確有不少非华裔家长把孩子送进华校。更重要的是,华校的教育並没有与国家脱节,而且同样培养爱国、助人和服务社会等的精神和价值。华校的教科书有教孩子只帮助华人,服务华社吗?

学校是孩子的学习圣地、教育的载体、知识的摇篮。政治人物要相竞拉票,应该另觅舞台。(星洲日报/言路作者:一名教师)


 

抢救中六华文班!

·2012-04-06 星洲日报/言路版·
——作者:林明华

STPM华文科考生人数减少的速度之快及幅度之大,是令人吃惊的。根据资料,2008年考生尚有732人,2009年却剧减至635人,一年就减了97人;2010年的下降情况受到控制,但仍进一步减至632人;2011年,考生人数再次大降,锐减至532人,比上一年减少了整整100人。

按照这样的减幅,恐怕不出10年,马来西亚就没有STPM华文科考生了。

当然,这是一个假设。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潜伏的危机,而其可能引发的负面连锁影响是,马大中文系和博大外文系中文组將陷入学生来源锐减的窘境。会不会有一天,为了生存下去,这2所大学的中文系必须降低底线,被迫录取只拥有SPM华文资格的学生?

要解决STPM华文科考生逐年减少的问题,就应找出箇中的导因。

考生不考华文,最常见的理由是华文难考。所谓难考,一是很难考获A,二是及格率偏低,例如过去4年,华文的及格率老是徘徊在62%64%之间,不止低於淡米尔文的67%68%,更和马来文的72%73%,相差了约10%

如此“不寻常”的成绩,又引伸出另一个问题:是华文科的程度太高了?还是华文科的批改尺度太严了?如果是前者,就需全面检討课程內容;如果是后者,那就需从制度上改革。

学校里没有开办中六华文班,显然是STPM华文科考生人数一年不如一年的另一主因。华社自动自发开设中六华文补习班,固然保住了中六华文班的薪火传承,但这毕竟是体制外无可奈何的做法,並非长远之计。只有让中六华文班回归学校,並列为正课,才是正途。

我认同一位督学的建议,即由教育部直接指示各州教育局在州內各县选出一所国中作为开办中六华文班的据点,让那些报考STPM华文科的学生,可以集中在一起上课。

但一些小县可能面对学生来源的问题,所以,开设中六华文班的门槛,也应弹性处理,即从需有15人申请才能开班,减少到只要有5人申请即可,甚至更少。

华小、国中华文班和大学中文系,是延续我国华文教育薪火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份,可谓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我国华文教育体系的完整性。

希望大家都把焦点集中在华小师资课题上的当儿,不要忘了,中六华文班也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亟需各方的关切和抢救!

(星洲日报/云淡风轻作者:林明华《星洲日报》执行编辑)


·转载自:本地报刊评论·
~赤道论坛/时事述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