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9日星期日

陈良:评李光耀的“新加坡双语之路”


叹观止矣李光耀双语之路

作者/来源:新加坡文献馆(2012/04/28)


2011年11月出版的《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之所以令人叹为观止,是因为能够颠倒乾坤,把东南亚华社指责李光耀消灭了新加坡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的,一个遗臭万年历史罪名,轻而易举的转换为双语之路是新加坡成功的基石,并且挽救了原本将会面临灭绝的华人语言文化的,一个万世流芳历史功绩。

2011年5月28日英文海峡时报一篇由高级记者撰写的特稿:向李光耀致敬,以特大标题报道:“当华侨中学和8间其他一度著名的中文源流学校在1978年面对收生窘境时,是时任总理的李光耀提出了实际的解决方案,挽救了它们。”这篇背离历史实情的文章,肯定了李光耀是新加坡华文教育的救世主地位。

谄词令色,曲意奉迎,向李光耀致敬,无可厚非,那是个人主观和媒体自主的权力,其他新加坡人也一样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尊重,或者,唾弃这种观点。

但是,如果动机是试图使用不实的报道来篡改历史现实,误导蒙骗社会,那就是不仅失责,更是缺德的不当行为,应该受到必要的千夫所指。

历史发展承先启后,有其惯性规律,解读历史绝对不可以选择性的断章取义,颠倒时序,混淆黑白,倒果为因,去迎合设定的政治目的。这是因为文化是历史的累积,不诚实的历史成就不诚实的文化,堕落文化必将造就一个没有前途的堕落国家;任何一个有爱国意识的新加坡人,都必然会拒绝,和谴责这种不良的文化意识。

新加坡双语之路的文字平铺直叙,轻描谈写,有意无意之间,给读者一种清汤挂面,纯真无邪的讨喜印象。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没有相关历史背景认识的读者,难免情不自禁的按李光耀之逻辑思维,去了解李光耀论述的历史事件,从而接受这就是新加坡的双语之路。但是,事情真相却并非如此。

坊间已经有为数不少的评议,依据史料,引经据典,以强劲的说服力反驳了李光耀的言论。实际上,新加坡语言文化的整体衰败,其中包括英语文和民族母语,都和李光耀的政治思维和政策脱不了干系。只要翻阅文献,对比了李光耀消灭华校之前,与之后的新加坡整体语文水平的高低,情况如何,一目了然,无需多言。

传统华文教育的知识分子,即便是那些有必要为五斗米折腰的,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之流,其内心深处应该也会有不可为外人道之个人见解;或许如此,所以为李光耀双语之路背书之说并不多见,不得已而为之者,也是不安的闪烁其辞。现实是,从历史文献来看,无论何种高明的金蝉脱壳,都洗脱不了李光耀消灭华文教育的历史责任。

要了解《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其中的虚实真假,除了以历史事实去驳斥之外,亦可以从论述之建构方法,探索论述事件时序,以及因果关系的建立,从而判断其理论基础下的结论是否可靠可信。简言之,任何分析必然有其逻辑思维,因此,从其使用方法的适当性,也可以判断出,其分析结果有多少可信程度;不适当的方法,必定会总结出不正确的论断。

自然科学研究为了控制变因,设定在某种前提之下,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也就是说,某些变数不产生影响的情况下,依据一个理论逻辑,进而推论出某种结果。然而,这是一个在假设情况之下的可能结论,因此,一个自然科学论说有多少解释能力,还得经过确实的验证去辨别。

社会科学如经济,政治,和社会学,都使用有这样的逻辑推论去尝试了解变数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现实世界错综复杂,无法通过实验室验证,所以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理论性见解,只能解释设定情况下的一般现象。换言之,这一种结论是建立在一个如果是这种情况,就会有这类结果的说法上,一旦如果的情况没有出现,则推论结果也就无法成立。因此,由于局限性,以偏概全之说不可取。

为此,这类现象解释只停留在一种假设情况之下的局部和片面性推论。比如,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是建立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基础上,因为设定条件有别于现实,所以其股价推论不能反映市场的真实价格。这就是为何推论股价总是和真实股价有所差异。
从海峡时报例子来看,忽略了中文源流学校为何会有招生困难的问题,才可能得出李光耀挽救了华校之说。如果顺藤摸瓜往前看看,就可以知道李光耀的语文政策,正是问题的罪魁祸首,也是所有华教困境的源头。显然的,李光耀是华教救世主之说,是一个罔顾历史的荒唐判断。

同样的道理,李光耀双语之路,是以语文政策为最重要变数,作为分析和论述的主轴,也就是说,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之下,时代历史,政治博弈,和李光耀政治思维,这些塑造新加坡政策的最最主要元素,在解释双语之路的政治过程中,沦为次要,或者不重要的变数,不占主导地位。

语文政策喧宾夺主的论述模式,摆脱了历史发展时序的严格约束,让李光耀可以天马行空的,自编自导双语之路的故事情节。理所当然,整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就是要塑造双语之路是新加坡成功的基石,以及李光耀挽救了面临灭绝的华人语文教育的神话。

说白了,李光耀是从一个设定的故事结局,由后往前,用已知的历史情节,去组织和串连出双语之路的论述,通过刻意选择和精心安排,重新塑造自己心目中的新加坡华文教育发展历史。简言之,这是李光耀自说自话的新加坡历史。

看看一个例子,李光耀指责南洋大学在马来人和印度人的节日,依然故我的照常上课,这样的描述会把读者引导上一个错误的结论,因为今天的读者,依据目前的生活经验,会想当然的,判断这是不尊重其他种族的不当行为。

但是,历史真相完全不是如此。在殖民地时代,民族节日不是公共假期,所以全岛所有机关,包括政府部门都照常办公,学校包括新加坡大学也都照常上课。因此,南洋大学在民族节日继续上课是正常不过之事。

李光耀把殖民地时代的正常事情,摆放在今天读者的时空里,那些没有警觉意识的读者,难免会得出一个设定的错误结论,那就是李光耀的言下之意:南洋大学有华人种族主义色彩,不能融入当地的多元文化社会生活。

这一个例子充分显示了,选择性的利用变数,和时序的移动,可以塑造出一个设定的推断结论。显然的,故事情节可以按一个设定的政治目标发展,从而塑造了一个预期的政治效用。这种引君入瓮伎俩,会让读者不知不觉中掉入一个错误的结论。这就是李光耀之颠倒乾坤,化腐朽为神奇的技术性手法。

李光耀双语之路,从语文教育的角度出发,避重就轻的转移了焦点,进而模糊了语文政策背后的真正政治目的,现实情况是,去政治化的语文政策,无从解释历史真相,因为即便是李光耀本身,也坦然承认语文政策就是政治问题。

实质上,语文政策只是一个达到设定政治目的的一种行政手段:通过关闭华校一劳永逸的,连根拔起培育华文知识分子的温床。这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政治目的,由英国殖民政府开始,在李光耀的手上大功告成。

可见,这一个去政治化模式的分析手法是不适当的,自然而然,必定导向一个完全违背历史真相的荒谬结论。

这就是为何这本书备受挑战,让新马两地的华教知识分子批得体无完肤。这应该也是为何李光耀,至今为止,对这些尖锐的批评保持沉默,看来,在红炉火的面前,真金更是正气凛然。
历史是时间的烙印,既成事实是无法隐瞒,篡改历史是痴心妄想;水落石出,原形毕露,真相必定尽收眼帘。


  转载自:新加坡文献馆


  背 景 资 料 


        据了解,陈良:评李光耀的“新加坡双语之路”,由新加坡文献馆陆续转载自马来西亚《东方日报》,深受读者追阅。至4月29日止,已转载了6篇如下:

        1.  陈良读李光耀的《新加坡双语之路》之一   (18/03/2012)
        2.  陈良读李光耀的《新加坡双语之路》之二   (08/04/2012) 
        3.  陈良读李光耀的《新加坡双语之路》之三   (08/04/2012) 
        4.  陈良读李光耀的《新加坡双语之路》之四   (15/04/2012)
        5.  陈良读李光耀的《新加坡双语之路》之五   (22/04/2012) 
        6.  陈良读李光耀的《新加坡双语之路》之六   (29/04/2012) 


                                                                    —— 赤道论坛编者识   
                                                                              2012年4月29日

~ 赤道论坛/读书交流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