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579


母语与文化



2016/05/29 (新加坡) 联合早报

~作者:许振义   



不必担心儿童会因为接触不同文化而感到混淆。相反地,他们懂得分辨不同文化,并且从中获得乐趣。身为父母,应该让孩子多接触不同文化,更应该让孩子熟悉母族文化,让他们认同于母族的文化身份。


前两天在车上,女儿听到电台里传来一曲幽怨的小提琴声,冒出了一句:“这是‘小姐’的歌。”


播的是《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我一想,没错。小家伙很喜欢中国戏曲中书香门第的小姐,而《梁祝》的中华风格勾起了她的记忆,让她联想到了戏台上这些千姿百态的小姐。她不懂得“歌”和“曲”的分别,脱口而出“这是‘小姐’的歌”,意思大概就是“这是中国乐曲”。


这并不偶然。


早在女儿出生之前,我就一直彷徨,将来跟她说话,是爸妈分头说英语、华语好呢?还是都说英语好呢?还是都说华语好呢?


朋友纷纷支招,意见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后来我还是听从了“全华语”派,原因很简单——我国社会主要是英语环境,不怕孩子英语不好,反倒要担心华语不行。


女儿现在三岁半了。她七个月大时我们就把她送到托儿所,后来在那里接着上幼稚园。园里老师有华人,有马来人,以中英双语进行教育。我们在家跟她主要说华语,读故事书和看电影时就根据原文,原文是英语我们就用英语。这么三年多下来,逐渐地出现几个现象。


首先,她的母语是汉语,毋庸置疑。作出这个鉴定的依据并不是她先天的种族身份,而是她后天的文化身份。她从小就在一个以华语沟通,以华语思考,以中文写作,大范围、长时间接触中华文化的家庭成长。这就解释了为何她一听到《梁祝》音乐,就自然而然想起戏曲中的小姐。很显然,她对这两个文化符号进行解析,发现其中的相通之处,并把它们连接起来。


英语对她来说肯定是第二语言。如果有选择,她会选择用华语对话而非英语。但是,与我的英语相比,相信她成年之后要强一些。原因很简单,生活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不一样。我小时候应该是七岁上小学才开始学英语,而她从托儿所开始就用英语和老师、同学对话,还算流利。


但是,我对她的英语还是不很放心,主要是因为她受到新加坡式英语严重污染。我指的不是她的口音,有口音很正常,连美式英语、英式英语都有不同口音,不足为患。在我工作中,经常接触各色人等,中国人、日本人、马来人、印度人、越南人,什么人都有口音,但是,只要我英语足够好,就不难从不同口音中听出个究竟。如果自己英语不够好,听力不行,再要去译解带有口音的英语,当然很吃力了。


我也不担心新加坡式词汇,因为词汇很容易掌握,也很容易修正。我担心的是语法上的污染,就是我们常见的将汉语语法套用到英语中。比如前几天她跟我说“Yesterday I got go to school”,这个我肯定受不了,马上得纠正。语法上的错误如果不及时修正,习惯之后就很难改了。


小孩完全明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会自动识别对象,跟邻居、佣人用英语,跟爸妈用华语。不但如此,而且经常拒绝用英语跟爸爸谈话,甚至在念英文故事书时也得用华语念,尽管这本英文书她已经熟得可以背出几句英语原文——因为她从情感上认定,跟爸爸说话只能用华语。


我可以想象,如果我一开始就跟女儿说英语,她现在一定拒绝跟我用华语交谈。当今本地社会上能用母语的场合已经不多,如果再失去家庭这个最后的母语堡垒,她就会在一个缺乏母语的语言环境中长大,很难想象能把母语学好。


我有一些中国新移民朋友,由于担心下一代英语不好,从小就跟孩子用英语交谈,到孩子十多二十岁时,才发现他们的华语不行了;对母语掌握能力的不足,也直接影响他们对母族文化的兴趣和认同,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对祖籍地失去了好奇心。新移民尚且如此,本地人更不在话下。


儿童的吸收能力很强,归纳能力也很强。女儿有几次听到电台播放的音乐剧或古典歌剧,总会问我“是不是Cosette的爸爸在唱歌”。我爱看雨果名著改编的音乐剧《悲惨世界》电影,她经常一起看得津津有味,对此剧歌曲和情节十分熟悉,甚至能几乎完整唱出“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这首歌,尽管她根本不知曲词意义。因此,她听到其他音乐剧或歌剧时,触类旁通,就觉得是“Cosette的爸爸(《悲惨世界》男主角)在唱歌”。


因此,不必担心儿童会因为接触不同文化而感到混淆。相反地,他们懂得分辨不同文化,并且从中获得乐趣。身为父母,应该让孩子多接触不同文化,更应该让孩子熟悉母族文化,让他们认同于母族的文化身份。


与西方世界的华人移民相比,我们是幸运的,但须承担相对的责任。他们在当地不是主流社群,也不是主流文化;他们为了融入当地社会,只能放弃自己的母族文化。而我们身处东方社会,无论华、巫、印族国人,我们的母族文化都是本地区的主流文化。我们不必放弃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认同;反之,我们有责任将母语和母族文化保住,才能保住自己的根,也才能保住社会的根。

(作者是隆道研究院总裁,本文仅代表个人看法,chinyee_koh@yahoo.com




教育制度要怎么改?



2016/05/28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涂素燕



近年确实有越来越多友族把孩子送进华小。郊区或园坵的友族,喜欢把孩子送到微型华小,理由可能只是学校靠近住家,不用烦恼交通问题而已。


当然,除了这点,许多友族家长是认同华小校风、希望孩子学华文,才让孩子念华小。


毕竟实施“严格教育”的华小,在政府评估考试中,往往交出比国小好的成绩。也许这也是许多友族家长青睐华小的原因。


华社对于友族报读华小的现象,心态其实很矛盾。


许多别无选择的微型华小,需要靠友族学生报读保校,对友族学生或许无任欢迎。但是,那些本来就学生爆满的城市华小,未必那么欢迎友族学生。


除了学额不足问题,也考量到完全不谙华文的友族学生,可能拉低学校的总平均成绩。


不是所有华小,都秉持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这点华社心照不宣。


这绝对不是冲著肤色而来的歧视问题。


就算华族的孩子,如果学习能力缓慢、无法适应学校传统教育模式或某些老师的指导方式,华小也未必是适合他们学习的地方。


成绩落后的友族学生,念华小不见得可以学得更多、更好。


联邦直辖区部长东姑安南看到越来越多友族家长送孩子进华小,但不知道他是否看到,许多华裔家长也在为华小数十年不变的应试教育苦恼。


这是为什么,近年一些华裔家长把孩子送到私人学校、在家教学中心或国际学校上课。


华小无法改变,家长就要自己改变。


还是原地踏步


我国小学教育问题,未必是再来几次大刀阔斧的教改就能解决的。


现在的KSSR制度本来立意,就是让学生活学活用取代填鸭式教育,可是执行起来,又不是这么一回事了。搞到现在,学校头痛的是,在新的制度之下,学生怎样才能考到好成绩?


教育制度再怎么改,大家还是原地踏步,只是想着怎样应对新的考试制度而已。


这不只是学校的问题,教育部有很大的问题和责任。


我们的社会,更是像宗教狂热般相信,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就是教育的成功。





坚持就是胜利



2016-05-29  星洲日报/东海岸

~作者:黄先炳博士



因为热心工作而受到他人阻拦,在职场上竟然是常態。


我的第一次经验是在金马崙高原教中学的时候。那时候学生经常在课余时间上我们的住处看书做功课,一位朋友见了很不以为然,他说:“你们不可以这样的,你们对学生那么好,他们就只喜欢你们教的科目,对其他科目就不用心了。这对其他老师很不公平。”


我听了愣在那边,“公平”竟然可以这样詮释?我没有妥协,依然故我。我做我的,我从不要求別人配合,也不会要他人和我们一样做。幸好那时候年轻,没权又没地位,他人只当我们年少气盛,任我们自生自灭。


进入师范学院后,同事给予的对抗力量倒减少了。我们可以自由地做我们认为该做的,不会受到阻挠。后来,我却发现,原来我们面对的压力,悄悄转移到学生身上去了。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职场初哥也是热情澎湃,工作热忱比一般人要高。他们不介意在课余时间办活动,乐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做新的尝试。可是,这对已经习惯在职场舒适区的人来说,看著会是不顺眼。于是冷嘲热讽便来了,严重的还会开口训责这些多事的新兵。


面对这种情况,绝大部分的学生选择让步,毕竟职场已经转化为他们日常生活的空间了,每天要面对同事的对抗,是件不愉快的事。


我因此反思:同事的掣肘不会叫我退缩,但是做不出成绩却多少会气馁。谁不希望努力过后会看到成绩?面对那么多向现实妥协的学生,恐怕给我更大的考验。阻挠之力原来不是来自他人,而是自己。


还好,我始终相信: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坚持的结果;事业是否有成就,也不是个人有多强,而是坚持带来的成果。所以,我的热情经过了二十多年,依然燃烧。(星洲日报东海岸当老师真好之四四作者:黄先炳博士)





莫让教育畸形下去



2016/6/1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花木龙



50年前的学生,只有不到10本的教课本,不到10本的练习簿,书包是竹片或是幼籐编织的,一些则是家里布碎缝的。


可以想像,那时候的孩子,上学是多么的“轻松”的,不像今天,身上背着的是重叠叠的书本,压歪了脊椎,心理同样被重重的功课和成绩压力压得畸了形。


书包太重的问题,一直缠绕了家长数十年,而且日趋严重,最初背的小书包变成大书包,大书包愈塞愈多书,孩子背部承受不了,改用滑轮书包,这还不打紧,现在还必须加上一个hand carry的手拿书包!


现代化的书包不但耗钱,但是还未必完全能够解决问题,滑轮书包走到楼梯口,小小身躯必须以九牛二虎之力,将书包连拖带拉的扛上教室。


问题每年都在讨论和寻求解决方式,数十年下来,就是无法解决,它反映了一件事,那就是不但书包把孩子的脊椎压得畸形了,连教育也畸形了。


有专家说,电脑和电子教育有效解决书包过重问题,也有家长要求学校设立书橱,学生少用的书本可以存在书橱,最后也衍生了无法想像的问题,包括书本弄丢了…。


书包问题不但成了孩子和学校的困扰,连家长也被牵涉在内了;家长因此而多了一份工作,那就是每天花一段时间替孩子整理书包。


众多方案当中,电子板教学法被认定是解决书包过重的良策,结果是,作业簿与日俱增了…。


良策虽有,但是还得依赖校方是否有决心帮助孩子、帮助家长彻底解决问题,严厉限定使用课外作业本数量,限定副科作业本,只购买所需的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