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7日星期一

廖省创立中华文化研习组



2016/06/27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文化界元老黄顺兴欣然题字。

筹建近三个月的北干巴鲁市的《翔鸿社》终于在621日宣布成立了。当天中午十二时许,招待会正式启幕,没有喧天的鼓乐,没有冗长的致词;站在简朴、生机盎然的社名广告前,吴文钦社长与黄添水副社长在部分理事的陪同下,向诸位文化界元老、三语学校代表及支持者表达了办社的宗旨,希望能与大家一起为中华文化在廖省的重振而尽心尽意、建言献策、身体力行。
万事起头难,《翔鸿社》为了节约经费及人力资源,特意把创社仪式安排在北干市里奥(Jl. Riau)马哥勃罗(Marcopolo)旅舍底楼举办,与该旅舍的开张招待会同时举行,风风光光地搭了一趟“顺风车”。
马哥勃罗旅舍是由五间店面连成的,底层右侧是旅舍办事处,左侧是轮胎营销店及安装、测试轮胎的服务站,二楼、三楼是雅致的客房。旅舍后的空地接通另一条路,用作停车及洗车场。因位处市区,交通方便,黄添水先生作为业主,殷切邀请相识的太极拳爱好者于清晨时前来运动。经教练与大家视察后,认为场地平坦整洁,环境适宜,所以决定召集朋友一起在这里早操练拳。
前一段时间,《翔鸿社》广泛征求文化界元老的意见,也获得一批前华校生的支持,愿为各个华社团体、三语学校在推介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出谋划策、播撒种子。因创立伊始,故有自知之明,决定先以书法入门、读书会、太极操为踏脚石。待到基础打好、形势允许时,再增添水墨画、武术、华乐、诗词班等传统项目。总之,只要能引发、鼓动华裔青少年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可以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位于丹绒拿督(Jl. Tanjung Datuk)街的英德( Triguna Dharma)三语学校作为《翔鸿社》的办事处及大本营,主要是定期举办书法练习、交流会,读书(散文)学习班,以及较大规模的群体活动或比赛场所。
《翔鸿社》的创立源于几位发起人本身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当年耳濡目染、深植内心的责任感。大家说好不求名利,不搞山头。要能广开 言路、博采众长、招贤纳才、传扬文化。积极推动本省华社对中华文化的兴致与关注,愿意为官方或民间团体提供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资讯及建议。
众所周知,印尼华裔社团的组织管理,向来有“家长式”、“一 言堂”的通病。譬如,贵为市级分会的某文化团体,其理事被爆九成是单一学校的教师,其他三语学校的教师竟然被无视。古人推崇“和而不同”,而该会理事们背景相“同”,其内部运作也想当然的“和”,不过,在大格局的团结方面,在相关文化事业的推广实践方面,则乏善可陈了。前车之鉴,历历在目,《翔鸿社》当铭记在心,切莫重蹈覆辙。
“翔南海传春秋诗章,鸿印雪承中华书画”是《翔鸿社》的愿景,这当然离不开大家的努力。希望在廖省出生或与廖省有缘的文化人鼎力支持,希望国内外的先行者们不吝指引;让廖省跨越文化断层的沟壑,重拾祖辈往昔的风采。


(林越/部分资料源自《翔鸿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