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証董总猜测
2012/08/22 东方日报/龙门阵
~作者: 陈颂光
其实,不必网络曝光,华社眼见马华两位领导人:总会长蔡细历和马青总团长魏家祥突然三缄其口,不再邀功,便知道事有蹊蹺,再看到华总会长方天兴支支吾吾,前言不对后语,更加確定董总两位领导人只是得理不饶人,並非无理取闹!
网络將关丹独中批文的7页內容全面曝光,贩夫走卒都一目瞭然,原来那是一份假独中批文!关丹华社用了20年的时光爭取开办独中,到头来竟然得到一纸创办国民型中学的批文,主其事者难道没有受骗的感觉?董总两位领导人苦口婆心,嘮叨了一个多月,有关人士才有上诉之举,岂止后知后觉,简直迟钝到难以叫人相信!
马华两位领导人已骑在虎背上,为避免「典当华教」再度成为事实,他俩有需用尽吃奶之力,说服教育部长拨乱反正,將有关批文內容修订到令华社满意为止。此事拖延不得,迟一天没解决,总会长就没脸见人,只有真正独中批文拿到手,他才可抬头见人,並再扬言幸亏有马华施加援手!华总会长方天兴涉足华教界时间尚短,不知政府文件,特別是教育部批文常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但吃一堑长一智,便该知道独中批文一日尚未更正,关丹独中董事会实不宜抢先成立,而3千万令吉筹款活动也必须紧急煞车。
董总两位领导人如果凭猜测或经验主义行事,自是撞板多过于成事。这一次出手成功,绝非依靠董总主席叶新田所谓的疑虑和猜测,而是如署理主席邹寿汉所说的通过秘密管道得知准確的內容。只有消息来源可靠,两位领导人才能够振振有词,最后更逼得接领批文的吉隆坡中华独中副董事长林耀仁不得不承认批文內容確有问题。他不敢公开批文內容,自是慑于官威,而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也没有叫教育部官员公佈,当然是其內容足以让他招来万代骂名。批文送回教育部要求更正之举虽然姍姍来迟,毕竟还算得上亡羊补牢,尚为晚也!
教育部狸猫换太子,幸亏发觉得早,才不致于酿成华社一大丑闻。论功行赏,董总两位领导人应该记个头功,华总会长方天兴可以记一个大过,希望他能够戴罪立功!而马华两位领导人若能够令到教育部长从善如流,拨乱反正;功过相抵,既无典当华教之实,也没有功劳好邀,两下比较,还有的庆幸!
真独中便不怕洪炉火
2012/08/22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中言
“关丹独中”早前终于得到教育部批文,有了“法定身份”,建校在望。然而好事总多磨,董总发现这张“报生纸”,关键项目疑点重重,令其“身份特征”变样,如同由“华人”变成“非华人”,虽然马华和申办单位保証问题不大,董总还是追问不捨。
批文最近曝光,証实董总不是捕风捉影,因为批文注明,“关丹中学”將採用政府课程纲要,教学媒介语为国语,学生要报考政府考试。
口头保証不能作准
批文內容完全不提华语,也不提统考。有关单位回应,为了避开法令和政治问题,如此內容是“权宜之计”,批文內其实另有条文,可供解读成当局允许“关丹中学”以华文教学及办统考。
换言之,教育局和申办单位是“用心良苦”,用迂迴方法来批准开办“独中”,这样来便“顺得哥情不失嫂意”。董总却不领情,坚持要当局一清二楚,明文赐予“独中”身分,口头保証不能作准。
事情发展到今天,教育部、马华和申办单位再多解释,也难令董总和支持其看法者释怀,因为由批文看来,即使“关丹中学”可以在默契下“绕道”开办,以“独中”模式营运,难保有一天,有关当局突然改变態度,按本子办事,届时“关丹中学”便会陷入“变种”问题。
有问题就要纠正
姑且相信教育部的初衷是好的,是有诚意的,才会以最快最不麻烦的方式,批准“绕道”办独中,否则当初就不必答应。不过,既然这个方式不能得到所有人认同,除了董总,吉隆坡中华独中“母校”也认为批文有问题,当局便须“纠正”。
教育部、马华和申办单位等,不宜再坚持己见,必须尽快回应,协商擬出大家都能接受的批文。至于如何还独中货真价实的身分,突显其特征,又不必和政治现实及法令有衝突,相信大家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慧,只要有心。
独中真的如此不堪?
2012-08-22 星洲日报/言论版
~作者:黄婉貽
许春龙之文章〈独中须呼应全球教育趋势〉(8月13日《言路》版),除了引述郑丁贤的论点是言之有理之外,许君的个人论点都是非常主观的。
其一,许君提到许多人对独中统考生的刻板印象就是英语马来语不怎麼行,敢问这是否有实际数据证明?我本身从独中转校到国中,马来语沟通不曾面对甚麼问题,并在短短3个月就从只有一本国文课本的独中教育,适应了纯马来文课本教育,隔年我即参加了初中评估考试(PMR),全科及格。依我所见,本地大学毕业生的英文程度很多也不见得十分理想,只把矛头指向统考生,有欠公平。
其二,“有甚麼数据证明,在这接近40年裡,这些`纯种’统考生有哪些让人惊艷的成就?"此话大大的伤害了广大统考生的感受,也凸现许君下笔前并没有谨慎查证。全球第一枝随身碟的成功研发者,近期从台湾回流设厂的潘健成,就是如假包换的独中统考毕业生。这只是眾多杰出的统考生中的其中一个例子。至於说统考生只能到中国大陆与台湾深造,无法到以英语為主导的国家升学,我更大大不同意。我的家人亲戚中有毕业於澳洲、美国大学的独中生,并且任职高职。
独中早已在十多年前已开始实行英语教数理,而国中是后来才跟进的。许君在作出种种的评论之前是否有认真瞭解目前的统考机制,还是只是道听途说?
最后,许先生更直批,“不应该执著於全国独中的数量,為了办校而办校,缺乏对教育的永续发展大方向,否则学校办成,却设备落后师资良莠不齐,无法吸引优质生就读……"独中的数量不足,是不争的事实,几乎每所独中都有供不应求的现象,就如华小也面对同样的问题,难道华社要放弃争取乎?每位把孩子送到独中的家长,都有他们的原因,相信独中毕业的孩子都不坏,至少至今没听所过独中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独中设备不比国中、国际学校差,想当年我就读的独中,虽然是全国最小型的独中,但是设施甚至比国中还齐全。国中本来就有政府津贴,而国际学校则有昂贵的学杂费支持开销。但是秉持著合理收费的独中,靠的只有华社的慷慨解囊,把筹得的钱都用在学生身上。在目前高消费的生活环境下,教育费是华裔父母最大的负担,谁不喜欢免费的东西,但是我国教育制度经常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负担得起昂贵的国际学校,这时独中成為了华社最大的希望。
最后许君甚至把教育斗士们形容成“没有良心"“典当"学子未来,把独中的教师形容為“良莠不齐",这实在伤害许多人华教工作者的感受。
我同意华教应该摆脱悲情,走向开明。我本人相信这些默默坚守独中的教育斗士,有的除了良心,还有智慧。一些政策,一些看似微小的改革牵涉的层面却十分广大,也许我们这个层次的局外人并不瞭解的。所以在做出这些批判之前,务必要查究要有根据。除了批评、“苦口婆心"“劝告",一个负责任的评论人也应该给出一些实际的建议。(星洲日报/言路‧作者:黄婉貽)
新加坡还有多少人在讲华语?
2012/08/22 新加坡文献馆
作者/来源:秦墨 http://blog.huanqiu.com
和国内的朋友打电话时,他们最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新加坡是不是有很多人都讲中文?这个问题想回答准确其实挺难。我想从新加坡的华人历史谈起。
众所周知,新加坡华人很多,占到了74%左右,这是个有绝对显著的比例,也难怪很多国人一直以来对新加坡有种莫名的情愫,总觉得那是一个并不见外的地方。而这74%的华人,大部分来自福建、广东和海南,因此毫无疑问中国南方等省市对新加坡的感情更加微妙。我有一个广东顺德的好友,她曾提到,他的爷爷早年曾数度下南洋做工,终因家中有高龄老母和年幼姊妹而回国。她开玩笑说,如果当时我的爷爷心一横,现在我可就是新加坡人了。
从她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窥见到早年中国南方华人先贤纷纷下南洋寻找出路的状况。离开了家乡的人,更有一种舍弃一切放手拼搏的实干精神,他们用自己的勤劳使自己最终立足在这个东南亚岛国上。大批量的移民也必然伴随着文化传统的迁移,语言作为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承载者,自然也会在第一时间被带出来。
有一个数据,在1965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分离出来时,新加坡当地的华文学校多达267所,而且大部分都是民间创办的。因此,当初接受华语教育的那代人,也就是新加坡现在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华人群体,是普遍能够讲很流利的华语的,而一些年龄更大的人,华语水平甚至在英文水平之上。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点,中国人倾向于把自己的母语称作中文、汉语,而海外的华人喜欢称其为华语、华文。这种不同的称呼背后是有一种文化认同的微妙差别的,在这里就不深究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琢磨下。
有个很有趣的故事,我一个朋友的奶奶,远从中国潮州来看这里看望他,一句英文都不会,却凭借一口潮汕话,在这里呆了两个多月,老人家表示生活和交流上一点问题都没有。的确,在新加坡随处可见的巴萨(Bazzar的音译,指杂货市场或大排档),基本被潮汕广东福建风味美食垄断,也到处可以听到闽南话、粤语等等。
走在新加坡大街上,随处可见写有中文的广告牌、招贴、海报等,也随处可以听到讲中文的人,因此第一次来新加坡的国人不会有特别强烈的“出国感”。如果想买点饮品小吃,逛逛商场,讲中文绝对是没问题的通行证。
但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政府开始大力主导教育,这使得由民间创办的华校日趋式微,英语作为官方语言被大力推广。而有不少家长也有英语至上的心态,排斥甚至鄙视华语,这使得这一时期之后成长起来的新加坡年轻一代更喜欢讲英文,甚至觉得学习华语是个负担,觉得很痛苦。因此也可想见他们的华语水平有多糟糕。伴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华语在新加坡有种江河日下、日趋消亡的趋势。然而,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加坡有识之士意识到华语对新加坡人的重要性。
我有一个新加坡人好友,她的名字叫Chew Ai Ling Evelyn,这个名字由中英文名两部分组成,Evelyn是她的英文名,中文全名叫周爱玲。今年三十二岁,早年毕业国立大学本科,后又到澳洲和意大利继续深造。她的爷爷在四岁时随父母从潮州来到新加坡,从此扎根。我和她一起交谈时,她很努力地想要讲中文,但真的是很努力,但因为词汇量有限,很多时候只能穿插英文。她告诉我,自己自从高中毕业后就没有怎么学习过华语了,现在觉得很后悔,正恶补华语。我感到很意外,问她,学习中文对你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么?她说,of course, this is my culture. (当然,因为这是我的文化)。
“当然,因为这是我的文化”,这简单有力的一句话,却让我震惊良久。曾理所应当地认为中国人才是中华文化的主人和传承者,这让自己每次和土生土长的外籍华人聊到中华文化时滔滔不绝且颇有自豪感。现在想想觉得自己挺可笑,中国和中华文化原是两个外延和内涵都不相等的范畴,中华文化从早年中国先贤离开故土扎根他乡的那刻开始,就已经成为全世界华人共有的财富,中国人是它的主人,却不是它唯一的主人。
对于新加坡,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上个世纪新加坡的崛起不是因为英语,是因为华语,而新世纪新加坡的再次崛起,不是要靠英语,而是要靠华语的复兴。
新加坡小学教育的反思
2012/08/17 新国志
~作者:纪赟http://www.zaobao.com.sg/yl/yl120817_001.shtml
因为女儿逐渐接近上小学的年龄,最近我就与太太一起研究新加坡的小学制度。因为我俩都是在中国大陆接受从小学直到硕博士为止的全部教育,所以非常自然也会拿它与新加坡进行对比。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教育颇为人诟病,而且往往会被贴上“应试教育”的不好标签。然而,我们在离开中国这个大环境后,反而得以以更加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过去被我们痛加贬斥的中国教育,甚至可以发现其中有大量被人们所忽视的优胜之处。
最近数年,欧美也开始认识到了中国式教育的巨大优势,比如奥巴马总统就曾经多次表达了对中国教育成功的赞叹,并以此来警告和鞭策美国的教育从业者。8月8日《联合早报》刊登薛涌教授的《美式教育理想为何越来越不着边际?》一文,也对美式教育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如果说作为全世界技术革新尖兵的美国都在反思其教育体系,我们是不也应该反思一下新加坡的基础教育呢?
我们在了解了新加坡小学教育的体系之后,发现它存在比较严重的二元分裂。首先,可能由于新加坡主要还是受西方思想体系影响,更加强调小学孩童全面的发展,故而给他们留出了半天的空余时间,实际上却又实行甚至比中国小学更严苛的胜负排名与精英筛选机制,从小四开始就对学生不断分流,精英学校的选拔、快慢班的区别等等。这导致了虽然形式上小学生有半天的自由时间,却还是会被充斥全岛的各种家教或补习班征用,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在这个无时不在运行的筛选机制的控制之下,很难让人获得喘息。这种学业压力甚至一直传导到整个家庭以及社会之中,并部分导致了“想赢怕输”社会人格的养成。
在这个意义上来看,新加坡小学教育机制比不上纯粹西方式的教育,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快乐与自由时间支配,让他们获得其他方面的发展。很多家长就觉得新加坡的孩子压力非常大,当把他们转学到欧美时,感觉孩子就一下子放松下来了,变得快乐得多。新加坡小学教育机制也比不上中国大陆斯巴达式的全天教育,可以给学生一个从小开始的坚实教育基础。这种教育甚至从中国的幼稚园就已经全面展开。以我女儿为例,在来新加坡上幼稚园一年级之前,就已经会背上百首唐诗,二十以内加减法,能认一百多汉字,并且学过全部的英文字母。所以来到新加坡之后,除了英语口语不行外,就有着巨大的学习优势。这种情况我们也可从很多小学四、五年级从中国转学来新的孩子身上看到。
在学习上处于劣势,其实完全可以在今后的教育上得以弥补,而我更担心的一点却是,新加坡这样一种严格的小学精英筛选机制,会使一些开窍过晚的孩子由于分流过早,从而永远失去未来的机会。更有甚者,这种半天制再加上筛选的方式,还会加大社会分层。因为给孩子上各种补习班或请家教,会直接与父母的教育程度、收入情况、社会地位等相关,非常明显一些处在社会底层的人士,他们的子女很难获得更好的补充教育机会。
提出以上意见,不代表我否认新加坡教育的巨大优势。比起中国,本地英式教育更利于学生的国际化,并且非常透明的制度保障,也比中国要更为公平。我对自己女儿的教育并不担心,因为新加坡的教育总体而言更有利于培养精英,我和家人也有足够的精力与物质投入,可以保障她在未来的残酷竞争获得一席之地,然而我们是否能够指望每一个新加坡家庭,都能良好地面对并处理这样一种空前的压力呢?
一个成功的教育,并不仅仅只是层层筛选出以后管理我们这个社会的少数精英,而将其他众多人置于一旁去接受打过折扣的次一等教育——即使你给这个方式加上一个“因材施教”的堂皇招牌。教育应该是去尽量发挥每一个孩童最大的潜力,呵护改善并提高他们的能力与心智,并使他们成为真正能推动新加坡社会前进步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