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3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661


石在,火不灭


——毋忘初心支持新纪元大学学院

2017/04/12 东方日报/专栏

~ 作者:陈锦松


新纪元大学学院升格典礼及学士课程推介仪式于48日在该校举行,给华社捎来喜讯,可以確定如果这是发生在70年代独立大学的诞生,將会是媒体头条,锣鼓喧天,举国欢腾。今天的时局变了,儘管其社会效应已隨著大学院校的蓬勃发展,到处林立而淡化,但华社应该坚信民办大学的社会角色是其他私立大学无法取代的现实。

新纪元是继2012年新山南方大学学院升格后,另一所由华社力量创立的民办非营利大学,檳城韩江学院也在等待它升格的「春天」。

无可否认,国內私立大学及学院近600多所,彼此之间的竞爭態势已显现,民办大学面对的挑战及考验是严峻的,特別是中国厦门大学分校的投入,更是產生市场挤压效应。厦大分校以雄厚的財力提供极其优厚的奖学金吸引优秀学生报读,並以其完善的设备、住宿条件及优质的师资队伍作为其市场的「卖点」。

注重良好校风管理

其他私立大学多有財团背后支撑,以营利为主,巨额的投入目的但求经济的回报,面对高昂学费,学生无不期望获得一纸「物有所值」的文凭。

民办大学儘管財力捉襟见肘,全靠社会力量支持,设备难以与私立大学媲美,但我们要相信办好一所大学不能只单从经济的角度看待,而忽略办学真正的理念、精神与目的。

48岁之龄在2012年出任北京清华大学校长的陈吉寧教授指,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之所在,是铸造灵魂的地方。办大学要以「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

今天「非营利」的民办大学要跟「营利」的私立大学在同样的平台上爭取有潜能与高素质的生源,需要把重心放在良好的校风管理上。学生要能感受良好的校园文化,体会学校的有效管理、以及治学严谨等。大学靠的不全是硬件与「外在空间」,更重要的是其软体与「內在涵养」,学生对学校学术管理的观感、家长的口碑,以及学界的评比等都是对学校优劣最直接的判断。

正如新纪元大学学院理事会主席林忠强博士所言,办好这所大学才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事,也將是大学对华社最好的回馈。

坚持创办独大

民办大学赋予的使命显然不同于私立大学,其具有深沉的歷史渊源,当年更是马来西亚华人反抗政治打压的歷史產物,是维护母语教育体系的一场「动態」的全民运动。隨著时代的变迁,华教领导人的更迭,令人忧虑的是,华人社会是否已鬆懈对母语母文的坚持?丧失当年的激情?还是仍然误判政府的「善意」?

回顾歷史,1969年马华公会反对独立大学的立场,引起华人社会的不满,当年的马华公会总会长陈修信在19694月更形容独大要在马来西亚这样的环境中创办犹如「铁树开花」。这番讲话,激起华人对马华公会的群情愤概。

1971年独大有限公司(简称独大)向国家元首提呈《独立大学计划》要求陛下恩准,在1974年被拒绝。1977年独大契而不捨再度向国家元首提呈由4238个华团与政党签盖的请愿书要求恩准,结果还是无法如愿。1980年,独大与政府展开法庭诉讼,期待有转机,同时坚信这项法律诉讼「不只是解决发展母语教育及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问题,也是要从宪法上体现非马来人在政治、经济、文化及语文教育上的基本人权」。

盼化解內部矛盾

但在1982年走完相关法律程序后,还是敌不过政府的「铁腕」以失败告终,联邦法院最终是以41的比数驳回独大的上诉案,独大运动也就此落幕。

新纪元大学学院的创办在精神上可说是独大的延伸,虽然近年歷经董教总领导层的风波,使外界对这所大学的发展產生担忧,我们期待这內部的矛盾,尽早化解,也希望前后期的各华教领导人能捐弃前嫌,重新归队,共建新纪元。

民族情感与文化使命是华文教育的性格,但办学者仍然不应脱离办大学应有的坚持与本质,拒绝沦为文凭工厂,坚守对学术的严控与把关,才能不负华社的期望。我们期待所有爱护华教的前辈与后辈,毋忘初心,在物质上、精神上支持新纪元大学学院发展,使其成为华教发展继续战斗的「桥头堡」,让独大精神的再次燃起,正可谓「石在,火不灭」。



正视校地警钟


2017/04/13 光华日报/社论


吉打州司南马育强华小在去年遭华裔地主入禀法庭申请索回校地后,引起了极大的回响。这起事件为华小及华社敲响了警钟,校地瞬间成了各相关华小最关切的问题。可是逾九个月后,这起渐渐失焦的事件才随着华裔地主被判获胜,而育强华小也必须在3个月内搬迁拆除时,再度成为焦点。这已经不是单纯地方性的学校问题,而是关系到全国华小及华社的大课题。加上这是吉打州首宗华小遭地主入禀法庭申请索回校地的案件,如果全国各华小负责人不去正视这个问题,这个属于冰山一角的个案,也许会继续延续发生。

育强小学的校地是由当地一位已故华裔老地主捐献,可是基于这项捐献只有口头协议,并无白纸黑字的法律约束,所以地主的后人要索回校地,法庭依法判决其实是无可厚非的。校方虽然将到布城上诉庭提出上诉,并且会向法庭申请暂缓执行这项指令,可是因为校方没有证明校地主权的证据,所以上诉得直的机会其实并不高。从这起事件,就足以发现许多华小其实存在着与育强小学同样的问题。因为许多华小的校地都是在早期缺乏法律警觉性的情况下获取,加上地主及董事部的人事不断变迁,双方都没有积极地去处理校地转换的程序,导致很多华小的校地问题至今仍悬而未决,为华小的将来埋下了计时炸弹。

其实国内也有一些华小也经历了类似的窘境。比如说槟城新中小学因为在2005年校地遭地主转卖后,被发展商强行拆校。虽然随着州政府的介入,该事件才告一段落,但并非每所华小都会那么幸运。要知道,许多华小的校地主权非常混乱,除了属于政府、庙宇、私人公司,也有华小因为校地资料不完整或未有任何档案记录,根本就无法争取校地主权。而吉隆坡精武小学被政府征地事件,也提醒各华小董事,如果没有完整的校地拥有权,随时都会面对必须迁校的问题。

“华小一个都不能少”是华社最坚持的一点,可是如果董事部或校方并没有借鉴已变成事实的危机,也没有积极去解决校地问题,育强华小今天面对的一切,往后也可能会是其他华小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一次的警钟已经敲得那么响了,相关华小的负责人千万勿再继续抱持事不关己的心态,只有黑字白纸的土地权,才能确保学生不会有无“校”可读的窘境。



学好母语至关紧要


2017/04/10 《多伦多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作者:符懋濂


关于母语重要性的议论,在媒体上屡见不鲜,但大家始终没有共识,更谈不上什么结果。作为资深教育工作者,我的服务对象是人群,还是比较了解国人的价值观。我总觉得新加坡华人对待母语的态度乏善可陈,绝大多数人并不重视自己的母语,真正了解学好母语至关紧要者仅仅是极少数。这是华文水平每况愈下的原因之一。

几天前,我从《随笔南洋》网上再读一则短文,是版主鸿二哥在20159月转贴的《不要用外语和孩子沟通》。短文作者是一名来自意大利的老外,中文名叫韦佳德,拥有国立台湾师大博士学位,通晓七国语言,博学多才。韦佳德也是语言学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强调母语对儿童、对族群的重要性。

他在台湾当教授期间,发现不少台湾家长爱用半生不熟的英语和孩子沟通,还经常抱怨自己孩子语文学不好。“恕我直言,凶手就是您”,他的直言不讳,让家长们吃惊不已!为此,他特地在脸书上发表以上短文,解释他个人的正确见解(研究心得),呼吁“先学好母语吧”。他指出母语不仅是一切学科的根基,也是一切外语的基础;不先把母语学好,就不能学好外语。他还强调“学好母语,有助认知开发和训练逻辑思维”,所以“至关重要”。他的这篇短文获得台湾人的高度重视、关注、反响,顿时之间点赞者多达数万。

话说回来。新加坡华人忽视母语,我想是因为建国以后,被人误导而进入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英文可以有效地传承中华文化。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必须依靠本民族语文来传承、弘扬,是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客观真理;然而,有些人却为了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大力鼓吹英文万能论,断定它不仅有科技、商业价值,同样具有传承华族文化的功能。这种自欺欺人的误导性言论,使得很多华人信以为真,懵然走进忽视母语的误区。

误区之二:两种语文之间存在“零和”关系。有人认为,华语与英语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语文,而且存在着“零和”关系:为了提升英文水平,就不得不降低华文水平。这是一种完全违背教育原理、无视客观事实的谬论。按照语言学原理,各种语文之间差异性与共同性是并存的,完全不存在“此消彼长”的问题。反之,学好母语再学英语乃至多种外语,会变得更加有趣、容易〖注1〗。在新马社会中的双语或三语人才,绝大部分出身于华校或华文背景家庭,不就证明了这一点?〖注2〗我个人的经验,多少也可说明这一点。

误区之三:家中的破扫把也是价值连城。降低华文水平,既然无助于提高英文水平,于是社会中下阶层出现了所谓“新英语”(Singlish)。“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或许是人之常情,人们对于这种支离破碎的怪异语言,赋予认同价值如“亲切感”、“独特性”、“本土化”等,甚至当成了自己的母语,或作为歌曲、诗歌、剧本的写作语言。过去,土生华人也曾创造了以马来语为基础的“巴巴语”(Bahasa Baba),但早已经成了枯枝落叶。我想作为“新巴巴语”的 Singlish,同样不伦不类,毫无生命力,也将遭遇完全相同的命运!

总之,要使得双语教育政策取得成功,必须从提高中小学生的母语水平着手。同时,大家应该尽快走出误区,认定学好母语、掌握双语(乃至三语)对于我们的年轻一代,至关重要!单凭英文走遍天下的时代即将过去!

201748日)

〖注1〗念中学时,我觉得英文很难学,因为找不到窍门。念大学时,我还选修马来文和日文,都觉得很轻松,因为老师教导有方,让我找到了窍门。多能生巧,把学马来文的窍门用在学英文上,我发现英文其实并不很难学。

〖注2〗日本文、朝鲜文、越南文中,都有大量的汉语词汇,所以懂得中文者自然觉得这三种语文都不难学。至于马来文,除了吸纳英文词汇与汉语方言外,在语法、构词上也很有趣:有些接近英文,有些类似华文。懂得中英文者,马来文变得更容易。



大马的华文中学


2017.04.10星洲日报/花城内外

~文:李志强


许多来自泰国与印尼的华侨,常常以羡慕的眼光和口吻赞许大马华人幸福,因为我们拥有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华文教育系统。

许多来自泰国与印尼的华侨,常常以羡慕的眼光和口吻赞许大马华人幸福,因为我们拥有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华文教育系统。

来自中国的朋友也常常称赞大马华裔(他们称大马华裔为“马华”)的语文能力特强,几乎每个人都能说上几种语言,另加几种方言。

来自台湾的朋友也说,大马华人是全球华侨中,将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承得最完整及发扬得最丰富的群体。

我们的年轻人,确实对以上称许感到自豪,孰不知打从50年代开始,我们的先贤们留了多少血泪、吃了多少苦头,才有今日在外国人眼中的这份羡慕与赞扬。

大马华文小学的历史与现况,大家皆略懂七八,而所谓“华文国民型中学”(俗称华中),当年面对所谓“改制”的压力与诱惑,并非人人都懂。

在森州,我们有3所改制华文中学,即芙蓉振华中学、庇朥中华中学及马口启文中学,以及另外两所华文独立中学,简称独中,即芙蓉中华中学与波德申中华中学。

几十年来,由华裔同胞统筹统办的华文中学,因当年面对“改制”困境,接受政府开出的条件,其一,政府承担学校一切开支,董事部不必再为学校经费操心;其二,政府承诺改制后有三分之一时间学华文,三为学生每月学费减少,可减轻家长的负担,四,则是改制后华文中学的毕业生比较有出路。

据说,当年芙蓉振华中学是最早接受“改制”建议的学校之一,相信当时的振中董事部,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敢作出这么一个“痛苦”的抉择。

好了,今天的华文国民型中学经过40多年的“改制”后,情况又如何?

“改制”后的华中,一般每周维持5节华文课,而北马一些华中,校方甚至规定每星期6节华文,惟理科生由于科目多,功课繁重,只能被安排4节华文课,纯属情有可原。

今天,华中的其他科目都以国语或英语为教学媒介语,因为中三与中五的SPM考题是没有中文的。

因此,华中美其名是华文中学,但只有区区的46节华文课,占总节数不到61,已大大的违背了当初31的华文教学承诺。

华社唯一感到安慰的是,78所的华中几乎皆规定学生必须报考政府公共考试的华文科。

但华中的董事部,每年仍旧必须为学校硬体设备,如增建课室、食堂、礼堂、购置桌椅等来筹募基金,也乖离了当初“不必再为学校经费操心”宗旨。

何况,为华中筹款,往往比为独中筹款艰苦许多,因此,一些华社领袖有感当初受骗,后悔接受“改制”的献议。

今天,我们无从追究责任与过失,只能引以为鉴,还望华中董事部及华社,继续努力捍卫华中这个大马华教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