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6日星期三

华南理工大学刘程副院长一行 访八华、巴中三语学校 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2017/04/26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徐胜文(右二)赠送八华纪念特刊给刘程副院长,
黄德新(右一 、)欧阳娟(左一)。
【本报讯】为了进一步了解印尼的华文教育进展及相关情况,中国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刘程博士、教授抵达印尼雅加达访问。425日,刘程副院长在印尼中华总商会副总主席、华社贤达黄德新的陪同下,访问了八华三语学校及巴中三语学校。

第一站为八华学校,刘程副院长受到八华学校董事会主席、八华校友会总主席徐胜文,八华学校基金会秘书、八华校友梁成柱、八华学校华文部的欧阳娟的欢迎,双方进行了友好会谈及交流。

徐胜文简单介绍了八华学校的历史及复校过程。徐胜文称,雅加达八华学校创于1901年(中华会馆学校的简称),1966年遭印尼当局取缔。直至1999年后,印尼政府开始重视华文教育,让华文在印尼重见天日。2008年八华学校获准复校。在八华校友梁世桢及多位校友的推动及努力下,开始了重建八华学校的艰巨工作。2007年八华校友会发起复办八华学校之议,获得各界人士热烈响应,重建八华三语学校得到梁世桢的全宝集团全力支持,最后终于在2008年梦想成真地完成了第一期建校工程以及后来的第二、三、四期工程。20083月,正式招生,316日举行庆祝复校大会,7月开学,八华学校终在诞生107年后,重见光辉,再次投入教育的行列。至目前已开展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师资学院教学,学生达4000多人之众,三语老师和职员有400多人。徐胜文强调,八华不仅仅是学生的数量增加,也将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道德教育的提升。由于梁世桢的奉献及多位校友的努力和付出,八华学校已成为雅加达最具规模雄伟的三语(华语、英语、印尼语)学校。

刘程副院长介绍华南理工大学时称,华南理工大学是直属中国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分为两个校区,北校区及南校区。学校原名华南工学院,目前已是结合,管、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目前,大学共设有25个学院,校舍总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校内设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华南网络中心、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中心。学校教学实验设备齐全,建有机械基础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及十大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和一批现代化实验中心。大学拥有一批有较强实力的科研机构及技术开发基地,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省市的重点科研任务,形成了多学科门类、多专业联合攻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一条龙的科研格局。学校治学严谨,秉承“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坚持“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和高素质、“三创型(创新、创造、业)”、国际化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兴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技工作为重点,努力把华南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会晤中黄德新表示,在印尼传承中华文化,印尼友族也应是重要的传承对象之一,这对往后华族和友族相互融合将起极大的作用。黄德新建议八华学校可与华南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以提升其教学等方面的水平。

刘程副院长一行又访问了巴中三语学校,受到学校经理Jimmy Sadikin、总务侯国昌、中文部主任辛玉宝、巴中校友黄威贵的欢迎,双方进行了友好会谈。Jimmy及黄威贵等人简单介绍了巴中学校及复校后的巴中三语学校。据介绍,1945年在司徒赞等人倡议下,原广仁学校(广肇华侨创办)、华侨中学(客家华侨创办)、福建学校(闽南华侨创办)三校合办临时联合中学,并正式举行开学典礼。19467月,学校改名为华侨公立巴城中学(巴中),司徒赞出任首任校长。1952年学校增设附属小学(包括幼稚园)。巴中于1966年因政局被迫停办。但巴中精神永不泯灭,那就是巴中的校训:“乐观、进取、合作、奉献。”历经30多年寒冬,华文教育迎来了新的春天,2010年,在巴中校友及热心人士的努力下,巴中三语学校在雅加达西区珍加连(Cengkareng)奠基,2012年,巴中三语学校建成创立。Jimmy经理表示,不久的将来,巴中三语学校将设高中部,届时再和华南理工大学加强联系,作更多的交流。

会晤在极其融洽的气氛中画上圆满句号。刘程副院长向本报表示,对八华、巴中三语学校传承中华文化表示敬佩及高度赞赏,希望彼此间能加强合作,为中华文化在印尼的传承做出共同的努力。

(本报记者刘议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