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6日星期四

参访麻里巴板“育德三语学校”



2017/04/06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育德初中部学校”。
325日,我怀着肃穆的心情,趁清明时节与小妹和3月份前来椰的二妹一同返回故乡东加里曼丹麻里巴板市扫墓祭祖。下午215分由苏加诺·哈达机场搭Sri wijaya航班,因气候关系,上机后又等候了40分钟才起飞。经两小时的飞行抵达麻里巴板Sepinggan机场,已是近黄昏时分,走下飞机,凉风迎面吹来,感受到清新的空气,特别舒畅。真想放声大喊:故乡,我回来了!

第二天一早,我与二妹、三妹、小妹再加上四弟、弟媳、堂弟妹、表弟妹等共9位,已全副“武装”穿好袜子、长手套、戴上帽子。把雨伞、事先准备好8大合祭品(包括金银纸、衣物、水果、饮料、糕饼等),抬上堂弟驾来的汽车就出发,经半小时便到达Kilo 2坟场。坟场位于半山腰。

今天天气很好曙光刚从地平线冒出来,天开始亮了,坟场还早看不到其他人来拜拜。我们先在曾祖母坟前摆好祭品点香膜拜,接着是先父母坟前(因祖父母的坟墓在山上无法顺序膜拜),祭品摆好后就拜拜,时隔三四十年了,但我一拿起香要膜拜时总克制不了自已的情绪而放声大哭,想到没有可真吐心声的父母,心里真的好心酸。只有祈求先父母保佑我们大小平安,健康。接着又祭拜先叔父母、二弟小弟、外婆、二姨妈等,才再上车到山上去膜拜先祖父母,这时已中午10点多了,空旷之地,阳光特别炎热,虽有雨伞,一点风都没有,我们都满身大汗,摆好祭品快快祭拜烧完金银纸近11点全搞掂完毕,才上车。风俗上到坟场膜拜后,不可直接回家,又停在半路的咖啡店吃了当地的Soto Banjar,才回家。没想到一走进大门,晴朗的天空忽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下了一场倾盆大雨。据先辈们说扫墓回家后,如下大雨是好事,表示小辈们的孝心,传承我们中华文化认宗祭祖的优良传统,下了雨给后辈们带来吉祥平安的好兆头。信不信由你!

扫墓过后,本准备去拜访几位父老乡亲前辈,一问三妹,才得知这个已走了,那个又回天国了,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必经的道路,使我感到人生的无常,真是感慨万千。

5天(29号),我最尊敬与钦佩为教育孜孜不倦的关永利与黄凯雄老师一早就驱车来接我,先去吃家乡著名的黄姜饭,再到“育德三语学校”去参观。时间如梭一年不见,学校又有了变化。广场的四周围都种上了好多花圃、小树等,空气更清新又美观。

在与关黄两位老师的访谈中,才得知转瞬间学校已历经11年之久了,今初中部已开办3年了,可惜二和三年级的学生不多,今年7月又准备招收一批新生幼儿班与初中一新生,今全校幼儿班、小学、初中共有40位教师,学生300多名。幼儿班汉语老师是富有教学经验早期的黄素秀老师,小学有一位是由中国侨办来的教师名叫彭涛老师及就地取材的教师,初中班是有教学经验并是暨大本科函授毕业的王玉英老师,与一位也是由中国侨办来的老师叫林丽。

刚巧她们没课就由关老师介绍认识,与她俩聊聊,林丽与彭涛2位老师都是从中国重庆市通国侨办来到麻埠当汉语老师,因她俩在中国都受到正规 培训,对教学理论上了解的不少,林丽说教初中部最难,这是他们叛逆个性的时期,教他们要软硬并用,太严肃,他们是接受不了的,并要把他们当弟妹看待,与他们亲近了解他(她)的爱好,教唱歌练舞蹈,对教学就有帮助,彭涛老师说小学56年级的学生也一样,上课时你在讲课,他们在下面讲话,又不能骂,必等下课后找机会与他们谈心彼此相互尊重,从中要他们热爱学习。黄素秀老师可说对教学是已有几十年的老经验,她负责的是幼儿班,她说这就更难教了,小朋友要她静静坐下是不可能的,一定这边走那边看,老师们要自己想办法做些手工画画,要他们去涂颜色,教他们唱歌跳舞,发掘他们的爱好兴趣,又不能骂的,要把他(她)们当自己的子女看待,才能教的好。因小朋友很天真,你骂了她记仇就不要上你教的课。教师是伟大的,育德学校有这样认识教学经验的老师,在她们同心协力,为弘扬华夏汉语教学尽心尽力一定会有好成绩。

顺再提起最振奋人心的是卢生兴先生早在5年前就把他在Kilo 6 有一块5000平方米的地皮捐出。准备建一间“育德三语初中学校”。

今天我到学校参观后,11点关黄两位老师又驱车带我去观看近正在新建的初中部,KILO 6的环境好,清静是良好的学习场地,在麻埠华社热心人士的捐款支持,大家群策群力,同心协力,已于去年8月开始动工建起来,近已可看到2层楼的架子了,因是为教育而建,麻埠当地政府也有支援一些,但主要还是全靠麻埠热心人士的鼎力支持、捐款,同心协力,有钱出钱,没钱出力,为传承华夏文化,全靠乡亲们凝聚团结支持,教育事业任重道远,办校是百年伟业,非一朝一夕的事,在此祝大家再接再励,在华总领导下群策群力、同心协力、万众一心、为弘扬华夏文化,为培养下一代而努力!希望我明年回乡时看到展现在眼前的初中学校。

(黄碧珍 写于雅加达20174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