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2日星期三

让村里孩子有地方求学 育强华小校友矢抗争到底


老校友都很关系母校的命运,周二一早前往法庭聆听结果。
2017/04/11 中国报/社会



育强华小3个岁数加起222岁的老校友,很痛心母校要交出校地,并强调校友们决不妥协,否则对不起祖先。

陈岁平(65岁)、余文仕(76岁)、吴广成(81岁),在吉打司南马家乡,见证育强华小走过的风雨路,对这所学校有深厚感情,缅怀校内一草一木。

吴广成说,从年轻到老,他见过育强华小从旧校地搬至新校地,在国家独立日那年,还参与筹款兴建新校舍,校内一砖一瓦都是大家,甚至先贤的血汗筑成。

他感到心痛,并指交出校地,就是对不起祖先。

陈岁平和文仕也有同感,并遗憾老远到亚罗士打高庭聆听审判结果,却是学校败诉,感到非常伤心和心痛。

司南马育强华小败诉 3个月内须清空

(摄影:陈爱娣)

吉打亚罗士打拥有60年校史的司南马育强华小,因地主向高庭申请庭令要索回校地和赔偿,案件经过9个多月来审讯后,高庭今日判决校方败诉,谕令学校须在3个月期限后“清空”。

出庭的育强华小董事、赞助人以及答辩律师将在1个月期限内,上诉到布城上诉庭。

董事部理事和赞助人直言,绝对不会轻易交回校地,更不会轻易搬迁。目前该校共有44位学生就读,12名教师执教。

校方答辩律师蔡通易州议员和叶琳芝今日在亚罗士打第3高庭外,向记者披露,高庭法官阿布峇卡在法官房间召见他们,宣判校方败诉,必须清空校地,并只能在1个月期限内入禀上诉庭上诉。

叶琳芝说,法庭已批准地主申请索回校地,校方须在3个月后交出学校包括拆除校舍建筑物。

她说,校方会上诉,申请暂缓清空校地的庭令。

地主摧毁华小 育强华小黑暗的一天

吉州董联会吉北区副主席黄吉和形容育强华小败诉,是黑暗的一天。

“如今,不是政府关闭华小,而是地主摧毁华小,国内各华小董事会必须从速转换校地拥有权事宜。

他借此呼吁各校董事部以育强华小的经历为警惕,尽快处理好有关手续。

他呼吁华社要团结一致,不要各扫门前雪。

他说,吉打州目前至少有30所以上政府资助的华小的校地,仍在私人名义上。

黄吉和强调,董联会经多次呼吁各校董事部要认真看待和尽快处理好校地问题,让华小可以永久发展下去。

【新闻背景】

育强华小建于1923年,是由店屋充当校舍,首任校地捐款者为已故伍文扬,过后校地4度易主,手续仍未办妥。

1929年,学校成立董事会;1933年兴建新校舍,学生达百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校舍严重被摧毁,在地方居民合作下,于1957年重建学校,学校一度突破超过200名学生。

现任地主的父亲依据口头承诺,赠送约3依格校地给该校,但目前地契上却没有过户。

地契上有3名属姐妹关系的地主,结果其中一人把问题带上法庭,要求索回校地及要求董事部赔钱。

(中国报)


“孩子要去哪念书?”.董家协:将上诉到底


2017/04/12 星洲日报/国内版

(吉打.亚罗士打11日讯)官司失利,学校面对拆迁;吉南司南马育强华小老校友兼董事吴广成(81岁)说,当年见证学校搬迁到现有的校舍,也有参与筹建校舍,今日却看到地主索回校地的问题,很是心痛感伤。

不过,他说,虽已逾古稀之年,还是会与大家同在,继续与董家教和校友一起上诉到底,以保住校园。

育强家教协会主席梁宝成在法庭外告诉记者说,吉州各地及司南马地方华社非常关注此校地风波,特别是家长担心若学校受影响,孩子必须去哪儿读书?

他说,家长和教师希望此风波尽快落幕,学生能够安心留在原校就读,完成学业。

他说,距离育强最靠近的吉州华小是逾10公里的西岭华小,否则就须越“越州”到霹雳的华小,即逾1公里远的霹州司南马志成华小。

蔡通易:判决影响深远

代表律师蔡通易说,育强个案是牵动性的判决,对华小或学校是罕见的个案,影响深远。

他说,据其中了解,淡小也有出现类似地主索回校地的个案,但华小则非常罕见,因为校地地主非一家公司,又是华裔,费解地主的用意。

(星洲日报)

 

吉南司南马育强华小败诉.口头献地无效


2017/04/12 星洲日报/国内版



落寞!司南马育强华小董家教及校友,闻判决后神情
伤感坐在法庭大厦外的路肩。(图:星洲日报)
(吉打.亚罗士打11日讯)吉南司南马育强小学地主的后人入禀法庭索回校地及索偿案,亚罗士打高庭今日判决地主获胜,育强小学须于3个月内搬迁及拆除校舍;这亦是先贤“口头献地”引起争产风波后,首个不利华小的判决。

董事长:上诉到底

育强董事长吴志刚表明将上诉到底,并申请暂缓执行判决;他呼吁师生及家长无须惊慌,学校暂时不必拆除及搬迁。

据知,已故老地主当年口头承诺将校地献给学校,只是当时的董事部没办理好转名手续,所以目前没有文件可证明前地主早已同意将土地送给校方。

以吴志刚为首的逾15名董事部、家协成员及校友,今日在代表律师蔡通易及叶琳芝陪同下到亚罗士打法庭聆讯和判决。

蔡通易及叶琳芝代表育强华小董家教进入第三高庭的内庭,在聆听法官阿布峇卡的判决后,到庭外向众人传达消息,大家对此判决失望不已,一时之间人人神情难掩落寞哀伤,呆坐在法庭大厦外路肩。

吴志刚说,虽然对于法庭判决感到失望,但是为了学生、为了保住校园,将会上诉到底,否则学生何去何从?

吉打州董联会副主席黄吉和说,政府没有关闭华小,现在反而是华小受到校地及地主问题的影响。

为此,他促请全国有相同校地问题的学校,董事部应该尽快处理换名手续,将校地转换到董事部名下,避免育强个案重演。

他希望全国华小能团结面对种种挑战,不要自扫门前雪。

蔡通易律师补充,全国还有很多华小校地与育强的情况雷同,董事部必须厘清校地背景及拥有权,否则一旦地主要发展有关地段,或受到某些因素影响而改变当初献捐校地的原意,就会“非常危险”。

老地主过世  3后裔1人要索地

育强于1926年创校,1957年才搬迁到现在的校园,目前有46名学生和12名教职员。

该校占地3英亩,老地主过世后,学校地段归属后人。目前由3名后人所有,每人占地面积不一样,最大地主住在霹雳、第三地主在澳洲,他们同意让学校继续使用该地段;而此次入禀法庭的是居住在槟城的第二地主。

有关地主委任律师于去年612日将此案件带入亚罗士打高庭,案件29日首次在高庭进行内庭管理程序。

69华小校地属私人

马华曾在2008年公布“马华全国华小校地调查报告”,在全国879所的半津贴华小中,学校土地属于私人校地的共有69所;许多只有地主口头承诺,没有文件加以佐证的情况。

调查显示,在全国879所的半津贴华小中,超过50%的学校校地属于信托人(27%)、学校(17%)及董事部(12%)所有,当中只有24所即少过3%的学校土地属于教育部。

411所全津贴华小中,超过半数的学校校地属于教育部所有,24%是州政府的学校保留地,属于学校、董事部、信托人及私人的校地则少于5%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