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1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701


复兴中华文化人人有责


2017/08/21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作者:余建新


中国是世界三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光辉四射,堪称文化巨富之国。中华文化精深博大,以仁爱、忠恕、中庸为代表。以伦理、民主、科学为基础。三民主义的结晶,由孔子集其而成。历经两千多年融合外来文化,后由孙中山先生加于发扬光大。孙中山先生诞生时中华文化复兴的起点,他一生为复兴中华文化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文化历久尔新,奠定了三民主义,使中华文化迈进新里程。三民主义精深博大,兼容并包,不仅是中华文化光辉的象征,建国的宝典,而且也是世界上其他发展国家的立国指针。

文化复兴是文化的复活与再生,然而并不是文化复古。我们除了发扬优良的文化,也要融合新文化,使中华文化更进步、更现代化,近来由于西方的文化不断融入,社会道德偏低落,加强道德教育为当前急务,民主观念和科学技术也要进一步的探讨和实践。

道德教育最基本的就是四维、八德、三达德。四维是:礼、仪、廉、耻;八德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三德是:智、仁、勇。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文化之所以有西洋文化所不能及的伟大就是几千年以来,中华文化具备了人类所必须的德性。

中华文化理应深植于每个中国人心中,中国人如果不能认识本身固有的文化,是民族的悲剧。文化的力量是坚强无比的,过去的历史证明,只要我们能维护这些国宝,把握这些民族的利器,必能复兴国家,并使它在世界各地生根、茁壮、开花、结果,使中华文化的光辉照耀着整个世界。

“国以天地,必有与立”,一个国家能够立足于世界之上,主要是依赖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由民族文化熏陶而成,文化是国家的资产,国力之源泉,民族命脉之所寄,文化亡国家必亡,文化兴国家必兴,复兴国家,必须复兴文化,这是千载不移的真理,由此可知,文化兴衰和国家的兴隆是密不可分。



请还学校清白


2017/08/21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高飞


402所涉及纪律问题的“热点学校”名单外泄,竟然还包括学术或课外活动上,都被标榜著“卓越”及“优秀”的精英学校,直让人跌破了眼镜,还真难以置信。

报章随后向相关学校了解,就连校方本身也深感疑惑,高喊不公平!对于突然被纳为问题,根本就无法接受,始料不及,多年以来辛苦打造的美好校誉,毁于一旦。

所谓的“热点学校”,暴露著学校问题,这确实是个严重的指责,过去的每一滴辛苦耕耘的汗水,全数化为虚有,学校过去所赢获的掌声,全数惨遭质疑。

一张所谓的名单,导致原本倍受肯定的出色成绩,从高空直降谷底,让校方难受了,学生也无不深受打击,满满的信心一瞬间丧失,校方又得启动“重新开始”的努力了。

每一所学校,成功栽培的优秀生毕业后,对新报到学生又得耗尽时间精力,重复指导,可见,卓越学生的表现,并非一朝夕令即可获,除了教师的努力,学生的拼命,还要在对的时机遇上伯乐,才能成功孕育。

除了学术上的肯定,课外活动的卓越表现,更是难得可贵。

学生的成功就是校方的骄傲,更是家长的光荣,被指为“热点学校”的名单上,竟然就出现这一些道地公认的优秀学校,叫人如何信服?

校方急跳脚之余,另一方面却又不知所措,只能说校内小问题被“放大”,被捉著的小弱点不放过!校方固然否认学校并非十全十美,可有哪所学校是零纪律问题?

中学都是聚集拥有不同基础的学生,当中肯定有败者,但又未必会有成功的案例,因此,只要拥有亮眼的成功表现,就是值得赞扬,一并散发正能量至学生群,而非以放大镜看小问题!



闰年闰月,买件新衣送师长


2017-08-20 13:24星洲日报/边缘评论

~·作者·:安焕然 (南方大学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陈老师之治学态度,不仅严格批驳“主流论述”,对自己的文章也很挑剔,常常大改和斟酌自己的文章文字。一改再改,一篇论文完稿,至少要改上七八次,甚至十余次。因工读机会,协助编辑,经常阅读老师的论文草稿。看久了,慢慢明白,原来一篇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的学术论文就是这样写出来的。要把论文写好,首先还得敢敢删改你自己的文章。那些年,因为研究中国古外销陶瓷和研究中国的古船,我们走出课室,去了“琉球”(日本冲绳)、 去了中国的浙江、福建,看考古文物、看陶瓷破片, 实地做田野调查。那是我“脚踏实地”的故事起点。

珍惜台湾人的真挚友谊。收到国 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出版的各 年度《海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论 文集》。其实我的论文只收在20142016两期,但去年参加研讨会“随口”跟主办单位说了一下:“好想有一整套'海洋文化'论文集。”没想到,这一期的《会后论文集》付梓后,竟真的邮寄,送来我家这么一整套完整版的。

就像高雄海科大的口号:“从海洋精神出发,向大海学习”。海洋史是开启我学术生命的一窗扇,打开我的视界,领会 什么叫做“跨国越界”。它让我的治史视点,不仅仅拘泥于“中国”史,也不安份于本土的“马华”史。

我原来的研究专业,其实是中国海洋史。只是后来回大马,地缘关系转型华人 研究。但我的心和眼,仍不时望向海洋。而我海洋史的启蒙老师,是大学时代成功大学的陈信雄教授。

上个月,感谢成大的邀请,“回”台南出席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这次回返母校,有点低调,没联系太多人。主要是想抽空探望老师,把时间留给老师。我的恩师,大部份退休。有的过世,有几位生病,甚 至得洗肾。惟硕士论文指导老师之一的陈信雄老师, 健康又有活力。

大学时代,我修他的课,都是历史系内的选修 课,却是一生受用。陈老师开的课包括中西交通史、 中国陶瓷史,那是引导我走入中国海洋史及郑和研究的最重要基点。

陈老师的海洋史研究,不屈就于人云亦云的老 调牙主流论述。他的治学态度,怀疑性强。对历史的判断,也常有精辟独到的见解和立论。例如人们常说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海洋史的高峰。其实这根本就是搞不清楚一部精彩连连的中国海洋发展史的实际状 况。中国人的大气魄出海,并不始于明代郑和。陈信雄〈宋元的远洋贸易船〉一文明确指出:“中国人是善于航海的民族。宋元的造船术是中国造船史上的颠峰,宋元期间是中国海外发展史上最灿烂的阶段。” 宋元时期长期海上发展的成就,其实是后来明代郑和海上活动的基础,郑和远航也只是宋元海船发展的延续。

陈老师研究陶瓷史,也通过中国古外销陶瓷来看海洋。他在《陶瓷台湾》指说:人们“对中国陶瓷最真实的肯定与赞美,乃是各国对中国陶瓷的赏识与采购─外销陶瓷。晚唐五代,宋元,乃至明清,一千年间,中国陶瓷随着各式船舶,往来东亚、东南亚,以至印度洋;船进船出,划成一条一条航路。”这就是著名的“陶瓷之道”。陈老师还在澎湖搜集到一万余件,多数是宋元时期的中国陶瓷标本破片,从而勾划出一条文献史料不曾明确记载的“宋元东洋针路”航道据点,考究出澎湖是宋元时期中国外销航运的中途站。这是台澎历史溯源上的一大突破。

那些年,老师很照顾我这穷学生,请我当他的研究室工读生。我的“繁体字”电脑打字,就是在那时候学的。

陈老师之治学态度,不仅严格批驳“主流论述”,对自己的文章也很挑剔,常常大改和斟酌自己的文章文字。一改再改,一篇论文完稿,至少要改上七八次,甚至十余次。因工读机会,协助编辑,经常阅读老师的论文草稿。看久了,慢慢明白,原来一篇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的学术论文就是这样写出来的。要把论文写好,首先还得敢敢删改你自己的文章。那些年,因为研究中国古外销陶瓷和研究中国的古船,我们走出课室,去了“琉球”(日本冲绳)、 去了中国的浙江、福建,看考古文物、看陶瓷破片, 实地做田野调查。那是我“脚踏实地”的故事起点。

专攻陶瓷史,老师如今也成了陶艺家,有了自己 的陶艺工作坊。上次来访,老师送我一只瓷兔。这次来访,老师送我两个自烧杯子。其中一个是仿唐朝造型、宋代青瓷色纹的创作。既有唐之犷放,又有宋之 内蕴典雅。

今年是闰年闰月,依传统习俗,买件新衣送长辈,寓意添福添寿。我也送件新衣给老师。开心。师生之情,就是这样,久久相聚,时而牵挂,常有感怀。



学生纪律问题,谁之责?


2017.08.19星洲日报/大柔佛

~文:陈浩瑞


我国的校园罪案、暴力和霸凌事件不时上演,学校面对学生纪律困扰也一直是教育部、校方、家长深感棘手的问题,究竟要如何改善我国学生的纪律,以营造一个良好校园风气?

日前流传出一份名单,内容是有关警方将配合教育部,特别监管国内402所有纪律或毒品问题的中学和技术学院,这份名单流传出后,引起社会人士哗然,家长也出现两极化表现。

虽然这份名单引起部份家长的反弹,可是也有家长和社会人士对于警方这项举措表示无任欢迎,希望警方的“介入”能够改善学生的纪律,同时也阻遏外来不法人士将不良风气带入校园。

其实早在多年之前,我国警方已实施警官领养中小学的政策,有关警官亲临学校巡视,并与校方交流,以了解校内和学生的罪案情况,希望进一步打击未成年罪案,至于是否奏效则见人见智。

学生纪律问题不能小觑,如果不趁早处理,会衍生更多的社会问题,甚至会导致罪案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教育部统计,去年就有111895名学生触犯纪律,全国学生的纪律问题,在2014年有2906个案、2015年有3011个案、2016年有3448个案,今年截至6月份共有872个案;另外,平均每年就有0.06%的学生涉及校园霸凌。

无可否认,在杜绝校园罪案方面,警方能扮演一定的角色,然而,要改善学生的纪律问题,并不能只单靠警方的监管。

警方走进校园,也许真的能如同在校园内形成一座无形的“防火墙”,起了阻遏罪案的作用,可是一旦学生跨出这座“防火墙”,纪律问题依然存在。

要解决学生纪律问题,家长责无旁贷,大家都必须回到原点,从人文价值的重要性去探讨这个问题,家庭教育成了最关键的因素,我们必须从小教育孩子,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懂得分辩善恶,同时要自律,建立强大的心理素质,能够避免受到外来诱惑而误入歧途。

要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纪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而是必须通过多管齐下,其中以家庭教育最为重要,其次则是家庭与学校教育必须全力配合。

一些家长在子女进入学校就读后,就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托给学校负责,而忽视作为父母所应扮演的角色和责任,家长是孩子启蒙的老师,教育应从家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