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8日星期二

泰米尔小学悲歌(上•下) 


泰米尔小学悲歌(上)时代变迁园丘没落 全国泰小发展堪忧


2014/02/16 东方日报/专题
林士粧 报导
 

泰米尔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在世界各地都有数量庞大的使用群,特別在印度南部与斯里兰卡地区。印度政府甚至让它拥有「古典语言」的美名。

在马来西亚,印裔社群只有不到10%的人口,泰米尔语也不是官方语言,但泰米尔教育却在这篇土地上生存了近200年的歷史。目前全国依然保有超过500间泰米尔小学。直到最近,近百年的海港泰米尔小学闹出了迁校风波,27名的学生家长不愿迁入政府已经安排好的新校舍,坚持在原校上课,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我国独立57年来,泰米尔教育究竟面对了什么样的衝击与压力?本期脉动让我们来关注泰米尔小学唱不尽的悲歌。

今年初海港泰米尔小学迁校事件所引起的关注,是超乎想像的。因为这所学校自1983年起,就因为校地四周的房屋发展计划而被迫迁徙,后来因为校地问题没有解决、家长也没有能力自行建校,危机与爭议甚至逐渐被遗忘。

一直到去年新校舍落成,家长对迁校行动的看法依旧不一致。今年开学之际,27名学生的家长坚持將孩子留在关闭了的原校上课,才引起各报媒体的广泛报导。

无论如何,在泰米尔教育史上,海港泰米尔小学事件一点也不孤立,因为校地风波並不是什么新鲜事。

正如大马泰米尔教育研究与发展基金顾问阿鲁姆甘的质问:「为什么我们非得要抵抗到底,才能留得住一所学校?」

过去,泰米尔学校都是为在园丘工作与生活的印裔家庭设立的。当国家经济起飞、园丘生產业没落、土地开始被变卖作为发展用途、人口逐渐往外迁移,泰米尔小学也失去了它依附而生的社区。

「我们处理过不只一宗学校搬迁的问题。因为社区土地被变卖后,学生骤减,泰米尔小学必须要迁移到园丘外的大马路边才能够继续发挥其教育用途。但是,他们也因此面对新校地没有著落的困境。」

大马泰米尔学校董事会主席坎南在隆雪华堂于127日举办的「谈泰米尔版白小事件与社区教育」说明讲座上,如是指出。

除此之外,只佔全国人口7%的印裔社群,多数都是贫苦的劳工阶级,又时常被政党和国家政策边缘化。他们的诉求一直很少受到关注。

根据阿鲁姆甘提供的2001年数据,在泰米尔小学就读的印裔学生有75%来自月入低于900令吉的家庭。

有者赞同关闭泰小

值得关注的是,泰米尔小学也没有获得所有印裔家长的认同。据知,2012年全国印裔小学生逾18万人中,有44%並不在泰米尔小学就读。阿鲁姆甘说,中產阶级的印裔家长寧愿將他们的小孩送到国民学校,有者甚至赞同关闭泰小。

这似乎跟国大党教育局主任丹斯里马里姆都在1987年写的文章中所描述的处境一致:「印度学校一直都像大马教育体制的『灰姑娘』,不但在社会、经济与文化上被边缘化,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填补中低下的经济领域。园丘工人的小孩只能成为有受教育的园丘工人而已。」

现在连园丘都没有了,泰米尔教育的艰难处境可想而知。例如2004年的数据显示,泰米尔小学的老师还有16%是未经正规训练;20067月,霹雳州有300名家长抗议泰米尔小学师资不足的问题;20069月,250名家长抗议江加辅莱泰米尔小学被批准搬迁的校地突然变成商业发展用地;如今海港泰米尔小学事件又再次牵动印裔社群的神经。

如果泰米尔语还是这个国家部分群体的认同內容,那谁都没有理由贬低、侮辱或剥削泰米尔教育。

在多元文化的「真实亚洲」社会,我们是否能够找到同时重视各群体想法的双贏方案?或至少多一点同理与耐性,多关心弱势群体在都市发展中的处境,再採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他们?

「古典语言」拥丰富歷史文化

泰米尔语在大马虽不是官方语言,但却是印裔社群与泰米尔小学教育的主要媒介语。

泰米尔语在印度不但是宪法承认的22种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长存的其中一种语言。泰米尔语是源自于达罗毗荼语系,已经拥有超过2000年的歷史。在印度考古挖掘中出土的石碑,有55%是用泰米尔语书写的。

维基百科资料显示,泰米尔语今主要通行于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东北部,也是印度泰米尔纳德省(Tamilnadu)、本地治里省(Pondicherry)及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地区(Andamanand Nicobar Islands)的官方语言。

在印度洋及南太平洋周边国家,也有不少印裔居民说泰米尔语,他们散佈在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菲济等地。斯里兰卡与新加坡政府將它列为官方语言之一。

根据1996年的统计,泰米尔语共有7400万人使用,佔全球语言人口中的第18位。2001年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全球共有1863家泰米尔语媒体,其中353家是每天发行的。

2004年,印度政府宣布泰米尔语拥有「古典语言」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获得此荣誉的印度语言,同时也確立了它拥有丰富歷史文化价值的崇高位置。

独立前后巨变 888间剩523

英国人哈菁(Rev. R. Hutchings)於1816年在他创立的檳榔屿大英义学(Penang Free School)设立的泰米尔教室,是我国泰米尔教学的先驱。

20世纪初期英国人园丘的印裔劳工大量增加,有些园主也开始根据法令,为这些移民设立简便的学习空间。

阿鲁姆甘在2008年发表於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文章中指出,人口增长使泰米尔学校有快速增加的趋势。1930年马来亚仅有333所泰米尔小学,到1938年时已上升至547所。在1957年独立时,全国泰米尔小学总数达到了高峰期,即888所。

不过,独立建国以后,成为我国公民的印裔群体却开始面对泰米尔小学日益萎缩的问题。截至去年为止,全国泰米尔小学共有523所,这意味著从独立至今,已有多达365所泰米尔小学消失在我国教育版图上。

多数泰米尔学校是以政府资助的方式维持校务。它们建立在私有地上,同时面对设备欠缺、未培训师资以及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

据悉,校地主权是我国政府区辨「政府学校」与「政府资助学校」的其中一个方式。「政府资助学校」通常建在私有土地上。

「政府学校」可以获得校舍基础建设在內的常年经费;而「政府资助学校」则可申请两种不同类型的拨款,即「资助拨款」(GRANT-IN-AID)和「资本拨款」(CAPITAL GRANT)。

家长来自社会底层根据1996年《教育法令》,「资本拨款」是指公共基金拨款於教育机构作为建设建筑物、翻修或扩建校舍、为新校舍配置桌椅板凳或其他配备的费用。

「资助拨款」则是除了资本拨款以外的任何与校务有关的拨款。

虽然如此,「政府资助学校」的校舍维修与扩建经费往往还是由学校董事部自行负责筹款。许多泰米尔小学家长来自社会底层,不一定有支持学校发展建设的能力。

而目前引起关注的海港泰米尔小学,其校地多年来一直是属於雪州发展局的。因迁校过程中的爭端未能完善处理,以致雪州发展局决定將土地卖出,坚持留在原校上课的学生只能暂用空无一物、尚有电源的教室继续上课。

由於迁校问题涉及多方单位及不同政权,谁愿意踏出打破僵局的第一步,尚是个未知数。

多数未设有学前教育班

国內许多泰米尔小学尚未设有学前教育班,这导致在泰米尔幼稚园也同样欠缺的情况下,很多印裔学生是在小学一年级开始,才接受正统的泰米尔教育。

目前教育部教育政策规划与研究组的网站只提供全国学前教育班的总数,並没有各源流学校学前教育班的数据,因此我们暂且无法掌握近期泰米尔小学学前教育班的进展。

惟阿鲁姆甘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523所泰米尔小学中,只有18.3%的泰米尔小学(96所)备有学前教育班,而且有些班级全赖当地居民自发设立的。

行动党前国会上议员拉玛克里斯南的网页,也可见泰米尔小学与其他源流小学相比之下相形见拙的窘境,即2011年设有学前教育班的国小高达88%,而泰米尔小学只有区区的28%

据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我国儿童的教育议题也非常关注。去年该基金会与幼儿保育及教育组织合作,以支援巴生县加埔区一所以泰米尔语教学的私立幼稚园。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马代表薇薇娜在联合国网站上针对这项资助计划表示,他们提供的资源將有助於该幼稚园培养师资与找寻泰米尔语教材。

「学前教育就像护照,会引导你前往更优质的教育以及更好的起步。它也有助於让下一代脱离贫困,並具备更好的生活条件。」

(东方日报)

 

泰米尔小学的悲歌(下) 海港泰小30年来搬了又搬


2014/02/17 东方日报/专题
林士粧 报导
 

今年开学日,约20名海港泰米尔小学的学生因拒绝迁入位于甘榜林通岸的新校舍,遂引起各界关注。但教育部副部长卡玛拉纳登强调,海港学校並没有被关闭,全国泰米尔小学的数量依旧维持523所。

「我要提醒各界,勿再散播假新闻,学校並没有关闭,而是搬迁。」

既然如此,为什么海港泰米尔小学的家长、校友以及非政府组织等,还要展开「拯救」海港泰米尔小学的行动?本期脉动我们来关心海港学校30年来面临的迁校难题。

坚持在原校上课的27名学生的家长们,为什么不肯迁校?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新校舍地点变远了,学生交通费涨幅逾半,对许多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这笔费用无疑是个重担。

海港泰米尔小学董事部以及教育总监拿督凯尔在迁校爭议爆发后,都曾作出承诺,准备承担这些学生往返新校舍交通费的差额。不过,反对迁校的家长最后却不改初衷,坚持保留原校。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如此坚持?

身为「拯救海港泰米尔小学行动委员会」秘书的大马泰米尔学校董事会主席坎南,在隆雪华堂于127日举办的「谈泰米尔版白小事件与社区教育」说明讲座上,一边为听眾解释海港学校长达30年的迁校风波,同时也派发了一份长达4页的「海港泰米尔小学大事记」。

他不只一次地强调,海港泰米尔小学坎坷的命运,並非泰米尔教育史上的特殊案例。

海港泰米尔小学于1925年创校在海港园丘的土地上,本来是提供劳工小孩唸书的地方。

1960年代园丘种植业没落,土地被园主转卖予矿务公司;但1970年左右矿业也没落了,这片土地最后归雪州发展局所有,並在工业崛起及房屋需求量大增的情况下,最终將其规划发展成今天格拉纳再也的住宅与商业区。

独立至今居住的土地一再被转手,原住在海港园丘的劳工因沦为非法住民而被迫迁离。都市化发展以后,豪华民宅的价格更將海港泰米尔小学与它所依赖的「社区」永远被隔离。

「我们(留在原校)的学生都不住在附近,他们来自梳邦谷(Lembah Subang)和阿拉白沙罗(Ara Damansara)的贫苦家庭,家长把小孩送到这里(海港泰米尔小学)来只为了让他们能够继续接受母语教育。」义务校长姆鲁卡苏告诉记者。

社区缺席保校艰辛

可见海港泰米尔小学虽被华社称为「泰米尔版白小」,实际上却与白小拥有完全不同的环境条件。

2001年被强行关闭的白小获得白沙罗新村村民、华教机构与非政府组织成员长达8年的「守护」,一直坚持到重开为止。反观海港泰米尔小学早在1983年,就已经面对房屋发展计划所带来的挑战,却没有「社区」可以为它发声。

根据坎南提供的记录,雪州发展局于198312月在该校校內挖了12尺深、12尺宽的大沟,分割了校內两栋校舍。

家长写信控诉有关工程威胁校园內的学生安全,要求该区议员採取行动解决。

此事却一直辗转拖延至1989年,雪州发展局方应允將该校迁至甘榜林通岸一片5英亩的土地上。

不过,1992年雪州发展局却再次致函校方,称甘榜林通岸尚佈满非法住民,建议该校暂迁至毗邻一块仅佔0.6公顷(约1.5英亩)的临时校地上,也就是今天原校校舍的所在地。

一直到2008年大选前,甘榜林通岸新校舍才由当时的工程部长三美威鲁动土,直至去年年底才正式启用,但此时却有12名学生家长在家教协会会议上投票声明不肯迁校。

25年前的迁校决定,当年毕业的学生都年过30了。如今迁校之际忽有家长持有不同意见,再次掀起轩然大波。

「拯救海港泰米尔小学行动委员会」一再对外界强调母语教育的重要性、泰米尔教育的困境,但这事件也反映了僵化制度底下,效率欠奉的缺陷与偏差。

如果国家体制的建立是为了能够分配有限的资源,那我国多元复杂的社会环境显然需要更多设身处地的思考,就连人口比例少过10%的印裔群体面对的教育问题也应有被关注的价值。

试问海港泰米尔小学的处境,又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反省与启示?

保校不容易 需稳定运作体制

据悉,20123月,校方曾就迁校议题召开家长会议,当时的投票议决结果显示共有31人赞同迁校,只有12名家长表示反对。

义务校长姆鲁卡苏不满地表示:「赞同者当中包括15名老师。他们没有孩子在这里唸书,他们不理解家长们面对的问题与感受。」

鲁姆卡苏曾是海港泰米尔小学的兼职老师,退休后自2003年至2010年断断续续被续约了几次,以应对这所学校偶尔出现师资不足的问题。因此,在保校运动发起时,他毅然接手担任义务校长的职务。

老师全是义务协助

惟不容易的是,原校目前所有的5名老师都是义务前来协助的。记者跟隨隆雪华堂执行长陈亚才前往拜访该校当天,適逢几位老师因故请假,只剩2名老师带领全校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起上课。

陈亚才也是前白小保校工委会顾问,他说:「我想他们最大问题是,如何迅速建立起一套稳定的运作体制。」

他也建议「拯救海港泰米尔小学行动委员会」应该勇敢走出社区,到国內各地演讲,让更多人了解泰米尔教育目前的处境。

姆鲁卡苏也承认这一点。「虽然进度缓慢,但我们仍在努力,希望未来可以支付这些义务老师薪水,甚至开设学前教育班,招收更多的学生,以確保原校未来能够如常运行。」

据悉,海港泰米尔小学目前已有16岁的小朋友入学,为保校运动带来莫大的鼓舞。

除此之外,该校目前尚未被拆除,雪州州务大臣机要秘书已经在116日致函八打灵县土地局,要求將校地列入宪报,惟迄今未有进一步消息。

(东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