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3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657


漫谈弘扬中华文化在印尼的落实


2017/04/03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作者:啄木鸟


如所周知,印尼的中华文化被苏哈托政府禁锢了30多年,印尼华人三代人几乎失去了中华文化的熏陶,造成大多数在60岁以下的华人不谙华文,对中华文化非常陌生,严重的代沟使华族年轻的一代不认识自己是华族,不晓得自己身上流着中华民族的血液,不仅在文化上对中华文化不认同,甚至华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也都拒之门外,因此,在广大华族群众中,能讲华语的华人少之又少,20岁以下的华族青少年,能讲一两句华语就觉得难能可贵了。

这样严重的情况,首先要责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哈托的反动统治,但也要责怪我们华族自己本身没有营造推广华语的责任。这种错误的现象如果没有改变,1020年甚至50年后,印尼华族就永远成为不会讲华语、不懂中华文化的华人。那会贻笑全世界人类。

1998年,苏哈托独裁政权倒台,印尼华族在精神上、在文化上得以解放,推广中华文化应该得到迅速发展;可是18年过去了,中华文化在印尼的发展非常缓慢。50多年前创办的华校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还;但是三语学校和各种形式的华文补习班像雨后春笋般在印尼各大小城市纷纷建立起来,六所孔子学院也诞生了,中国政府费尽心血大力协助印尼推广华文教育,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教师由政府委派,数百名年轻教师漂洋过海,离乡背井来到陌生的土地进行汉语教学,培养汉语人才;但是,由于环境的关系,汉语教学成效不大,华文教育发展缓慢,跟不上印中两国在各个领域中的发展和需要,实在令人感到惋惜和遗憾。

如所周知,要发展中华文化的主要三个条件是:华文教育、华文媒体和华人社团。如果这三个条件建都配有了,推广中华文化就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虽然18年来,华人社团和华文媒体也像雨后春笋般新生或复办,这是一支强大的力量,对团结广大华族,加强与其他友族的团结,起着很大的作用 。但是,这些年来,华族社团的作为也让人失望。很多社团只顾搞形而上学的活动,唱唱歌、跳跳舞,搞银会,在大饭馆吃吃喝喝,特别是在每届理监事改选,新领导上任,大规模举行劳民伤财的就职典礼,少不了大吃大喝,上千万盾,甚至上亿盾的开销在一夜之间就花光。

很多华族表示,这样挥霍浪费太不应该!如果把这些金钱投资在创办学校、建医院、办老人院,或者帮助弱势群体举办一些福利事业、济贫救灾,多做善事,那才是正确的举措。

对于华文媒体,似乎得不到社会的重视。眼下60岁以下的华人不识华文,看不懂华文报纸,那是无话可说;年轻人不爱看报很是普遍,现代信息传媒很是流行,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或电脑,天下大小事,在几秒钟内就能知晓,加上电视的普及,因此看电视比看报纸更为方便快捷,因此,看报的人就越来越少,这不仅是华文报纸,就是印尼文报或英文报纸,也很少人问津。读者减少,报社的生存就成问题,但是印尼华社无动于衷,不以为然。

目前印尼华文报纸有七八间,大部分都在惨淡经营,大多数报社都在亏损,虽然这样,所有报社都在努力改善提高质量,可是,仍然得不到发展。有些社团对待媒体很不关心。比如要在报章上登重要告示的广告,对广告费斤斤计较,要求扣价。其实,报社也有苦衷,报社也是一个企业,广告费早有定价,不能随意乱改,报社都希望收广告费来弥补亏蚀。在报社登广告也就对报社的支持,也是推广中华文化的一种表现。

此外,有些社团瞧不起新闻记者,对于记者采访新闻不给于方便与帮助,当他们举行活动宴会时,记者没有席位,也没有人理睬招待;记者向有关领导反映时,该领导竟说“我们没有请记者!”有一个大团体对记者采访很冷谈,对外地的报纸的记者拒之门外,据说是为了节省给记者车马费!这些不友好的态度,使记者们感到委屈冤枉,这间接也就影响到报纸报道的质量,还讲什么“弘扬中华文化”呢?

弘扬中华文化不是说说空话可以实现。要想让中华文化在赤道线上扎根,就要拿出实际行动。推广中华文化,每一位炎黄子孙人人有责!朋友们,奉献我们的力量吧!只要大家一齐努力,中华文化在充满阳光的土地上一定能实现!让我们拨开云雾,明亮的太阳就在眼前!





真的了解华人要什么吗?


2017/04/01 光华日报/异言堂

~文:陈仁杰


种种迹象显示第十四届大选已经迫在眉睫。政治人物纷纷磨拳擦掌准备在来届大选建功立业。近来,不少政治人物频频塑造自己的正面形象,以期能够在来届大选中获得人民的委托,当中包括了副首相阿末扎希。日前,他表示自己要当个全民副首相,了解华裔所注重的无非是教育、商业及治安。经过四年的探索,国阵老大巫统似乎已经为“华裔到底要什么?”这疑问找到了解答方法。

可惜的是,虽然这三大课题是华裔最为看重的,但国阵并没有展现诚意做出改革,重新赢回华裔选民的心。承认独中统考向来是华社的心中的一块大石,至今政府仍然坚决以课程纲要不符合国家教育政策为由拒绝承认独中统考。每每大选抑或补选前,承认统考声音就会此起彼落,有些政治人物甚至信誓旦旦表示承认统考只剩技术层面的问题或只剩下一里路,一次又一次让华社以为终于等到了拨开乌云见明月的机会,殊不知这只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狼来了”的故事,到最后一场欢喜一场空。

政府以开源节流为由对华小的拨款逐年减少,甚至曾发生拖欠的风波。此外,在政府考试中如大马教育文凭、大马高等教育文凭等华文科获A的准则高于其他科目,导致优秀生在选择报考华文时兴致缺缺,这对华文教育来说是不健康的现象。政府对待华文教育的种种政策,让华裔不甚满意,甚至可说是失望。

此外,阿末扎希也提及华裔重视经商环境,然而在严峻经济危机前面,政府有采取任何措施改善国内经济的发展吗?相信大家心中有数。不久前,清真漆刷风波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造成五金店业者人心惶惶。国内极端保守势力的抬头,使各种争议性种族及宗教课题一再被挑起,曾几何时清真课题已经从食物领域扩张至日常用品,让过去几十年来都不曾成为议题的猪毛漆刷一夕之间成为全城热议的课题。试问这就是良好的经商环境吗?

我国治安败坏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社会问题已经从打抢、偷窃等演变成如今夺命的枪击案,让人民出入都必须小心翼翼,以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阿末扎希虽然明确地指出人民对治安的忧虑,但身为内政部长的他是否有任何方针能够缓解我国那日益严重的治安问题呢?

既然政治人物明确了解人民想要的是什么,那么就应该显现诚意着手把问题一一解决,而不是只讲做或讲一套做一套!



教师用书应该如何编写


2017/04/03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作者:望西


我们在编写教师用书的时候,会发现一个问题,现在已经有很多华文教材了,任何一套华文教材都有教师用书,但是实际教学中,会去认真看教师用书的老师并不多。这一方面涉及到老师自己的主动性问题,有的老师不愿意好好备课,自然不会去看教师用书,还有的老师经验丰富,对教材已经非常熟悉,这类老师多数也不会去看教师用书(更多的时候是没有必要);另一方面涉及到教师用书本身的问题,不少教师用书千篇一律,无非是课时、时间分配、重难点的罗列、教学步骤的简单阐述,这个对多数有经验的老师而言,确实没什么值得细看的。那么,《印尼小学华文》教材的教师用书到底该如何编写呢?当然,本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已经有了《印尼小学华文》的教材,现在就假设有这么一套教材好了,且先不讨论教材(对教材本身择日再深入讨论),直接先讨论教师用书。

第一、假设所编教材的一篇课文,就课文本身(不包括练习册的讲解和指导),基本是分四课时上,每课时30分钟。仅30分钟的课,如果教师用书写得过于详细、过于繁琐,每一个知识点怎么去落实都要跟老师说清楚,估计很多老师不会去细看——因为不少老师连比较简略的教师用书都不会去认真看。事实上,所编教师用书,只要相较于大多数教师用书而言,能够更细致,尤其能够罗列出印尼学生会出现的问题,这个就是关键特色。同时,怎么落实一个知识点的方式、方法是很多的,这就涉及到老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和知识储备,教师用书有必要提供一些关键的要点,但是到什么程度为止,需要考量。比如是否每个部分的板书怎么写、每个部分具体怎么衔接、课堂语言怎么组织等都要写上去?如果这样做,到底是更具有课堂可操作性呢?还是更加枯燥、乏味?这个可以通过实践检验。

第二、如果教师用书的编写顺序是跟着教材课文走的,那么它列出的知识衔接也都是跟着教材走的,它的前后若脱节,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材的知识脱节。所以面对一篇课文,怎么组织不同课时,这个问题本身是需要老师先考虑好的,教师用书给予一定提示即可,没必要写得过多。语言的衔接是自然的,讲完一个知识点,到下一个知识点的过渡,只要课文是一个整体,那么这个推进就不会脱节。且任何词汇在语言点中的运用都是很容易操作的事情,如果老师连一个词汇在不同语言点中如何灵活放入都需要指点,那就不可思议了。

第三、教师用书怎么样避免枯燥、乏味?通常,我们关注的是教材的趣味性,但是教师用书它本身就是起指导性作用的,让老师知道怎么用教材,你不可能完全避免一些常规的方式。比如重点、难点、基本教学过程都要写出来,说明性的文章很难不枯燥。同时,“趣味性”是教材编写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用书的需要,把教师用书写得富有趣味,不但更难,也没多少必要,所以重点是“独特性”。因此在具体体例上可以有所变动,不要是千篇一律的,让老师一看就觉得无趣和没有参考价值。这就要求编写人员自己的教学经验要非常丰富,能够把一些创新的想法放入教师用书中,而不只是细致地论述一个词汇怎么去讲好它——这个有心的老师完全可以借助更全面的网络资源和更权威的参考书,何必要看教师用书?

第四、我们在编写教师用书的时候,除了让老师知道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这个很关键,还有必要加入一些拓展的内容。但是我们也清楚一点,小学华文,尤其一年级到三年级,课堂的重中之重始终是基础的落实,夯实基础是贯穿小学华文教学的。在这个前提下,要给老师一些教学建议,使得课堂效率更高,也使得课堂更具有趣味性。朗读、认知、练习、记忆这些起码的手段是不可能不用的,只是怎么去运用,每个老师有自己的智慧,教师用书可以简单提到,更多地要靠老师自己的发挥。一个自我灵活性不足的老师,无论给他多么好的教材或者教师用书,他也不会讲出一堂精彩的课来。

以上是对编写教师用书的一些个人看法,当然,前提是先有一套好的教材,下次再谈谈教材本身。




新马华人的母语


2017/03/31 《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作者:牧


新马的华人经常说,华语是母语。新马的华语,是深受新马社会影响的普通话。普通话是标准化的北京方言。也就是说,华语源自方言,是一种标准化,所有华人的普通方言。那么,华人的母语是华语吗?

母语,母亲用来教养孩子语言。如果有胎教,也是母亲与胎儿交流的语言。二战前,新马华人应用各自的家乡方言,学堂用的也是同乡的方言。通常听到的方言有:广府话、四邑话、广西话、潮州话、客家话、海南话、永春话、南安话、福州话等等。母亲用某种方言教养孩子,母语就是那种方言。二战后,学校开始用华语(普通话)教学,培养了掌握华语的一代。掌握了华语的女性,当了母亲后,用华语教养孩子,孩子的母语,就是华语。但是,也有的女性,沿着母辈的习惯,使用方言教养孩子,孩子的母语,自然是方言了。从上一代,沿袭到下一代,用方言交流,很有亲切的感觉。

由于华语是标准化的普通方言,各个方言逐渐向华语靠拢。而且,所有的华人方言都应用同样的汉字,有了联系,容易贯通。华语从方言吸收了不少词汇,许多方言也增多了与华语对应的语句和词汇,丰富和发展了方言。也就是说,华语和方言,能互相影响、促进发展。在不需要严格分辨的时候,母语是方言的各种情况,都笼统说华语是母语。整体来说,母语是华语;个别来说,母语可能是某种方言。在探讨母语的功能的时候,就要重视个别方言的作用。

明白方言和母语的关系,也就容易领会“在家里讲华语,不讲方言”的效果。

母语是华语的家庭,本来就在家里讲华语,提倡“在家里讲华语,不讲方言”,不会引起特殊变化。要求“在家里讲华语,不讲方言”,实际针对着母语是方言的家庭。

在母语是方言的家庭里,不讲方言,不能参考、对比方言的结构,方言的词汇语法无从发挥作用,丧失利用价值。如果父母通晓华语,孩子在家里练习讲华语,会有好处;但是,孩子应用华语能力,还得依靠学校的学习而提升。如果父母不懂华语,在家里又回避方言,练习华语不成,可能就会讲学校用语。特别是,兄弟姐妹在学校通用英文,孩子在家里随口就说英文。长大当人父母,下一代的母语将会是英语。可能这是精英们喜见的后果,真心提倡讲好华语的人,要十分失望。

鼓励说华语,方言会跟随发展;杜绝方言,华语不一定会兴盛。人的学习活动,从母语开始,母语是母亲赐与的最早语言,伴随着语言就是文化,维系族群的生存和发展。当母语由华语转变成外族的语言以后,经过三几代人逐渐退化,原有族群的文化可能趋向消亡。

201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