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5日星期五

【华教视窗】 ~ 232 辑



先改批文再说吧

2013/03/15 光明日报/评论版


~作者:戴志强

自从“钢铁大王"方天兴2009年击败华总前会长林玉唐暗撑的陈友信而当选新任会长之后,被视为华团最高领导组织的华总在这些日子搞得“有声有色",事缘方天兴一直以来与政府领导人的关係良好,儼然成为华团与政府之间的主要桥樑。

308大选海啸之后,马华欲振乏力,一直极力拉拢华裔选票回流的纳吉政府另闢蹊径,选中“友好"的华总会长方天兴作为“新伙伴"。隨著“有人在朝好办事",方天兴领导华总深入华社的政经文教各领域,锋头不但力压董教总和商联会,连国阵老二马华也黯然失色。

最近,方天兴先后率队与首相纳吉和副首相慕尤丁直接会面,从政治、经济、文化到教育样样都谈,不必通过马华的正副部长也能“直达天听"。

不过,方天兴会见巫统两大巨头,两次都出现一个奇特的后续,即纳吉和慕尤丁在闭门会面后都没有发言,而是由方天兴唱独角戏,向传媒“转述"两位领导人的决定与宣佈。

第一次是方天兴说首相纳吉开出条件考虑承认独中文凭,朝野瞩目,但首相办公室过后却来电澄清指首相不曾作出任何承诺,让方天兴灰头土脸;这一次,方天兴说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同意华小四至六年级国文课可继续使用华小国文课本,无需使用国小课本,但副首相事后却未作出任何宣佈。

这两大课题乃是华小与独中的重大事件,影响深远,但过后一直没有官方的正式宣佈或確认,到底是真有其事,或只是非正式的对话,令人寻味。

若是华总能做到马华数十年来做不到的事,让政府承认独中统考文凭,並继续爭取到增建更多独中,不但董教总靠边站,马华更是顏面无光。

马华诸公已重申来届大选再败不入阁,从11名正副部长到全国数千名村长及县市议员都一起不当官。一旦马华当真“去了荷兰",华总似乎“责无旁贷",代替马华“在朝办事"派人去当部长,而方天兴当是不二人选。

但最大的疑问是,马华面临生死存亡,国阵政权也在告急,但拖拖拉拉数十年的华教课题依然不能让步,为何要在关键时刻將一份大礼送给华总,而不是把马华从悬崖边救上来?

早前,方天兴与马华联手取得关丹中华独中一纸批文,但批文被揭阐明採取政府课程与国语教学,似有“变种独中"或“独立国中"之嫌,华社哗然,事隔超过半年,批文仍在“爭取修改"的阶段,未有下文。方天兴既已出任这所独中的创校董事长,如果真的是“有人在朝",要办的第一件应是修改关丹中华独中的批文。

华总是否“缓兵之计"的一枚新棋子,或是国阵的新伙伴,就在一纸批文之中,有跡可寻。(光明日报/泼墨文:戴志强)

 

又是学英语的时候

2013/03/12 光明日报/光明专栏


~作者:小黑

教育部长再一次谈到中学英文的教学,並且定下2016年的SPM考试,英文是必须及格的科目。2016年距离今年不过3年。换句话说,今年中二,也即是第一届PBS的学生,將是第一批SPM考试英文必须及格的试验品。

我们的教育制度一直在嬗变中。今日SPM英文必考必及格的条件被摆上桌面並不稀奇。只是这样频密的改变,家长是否能够欣然接受?虽然一般家长都会承认英文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事实上,有很大一部份家长学习英文的意愿,甚至比国文及华文还要高。

英语教数理学校大幅度减少

为甚么说我们的教育部常常是朝令夕改呢?回顾过去,我们应该还会记得,马哈迪退休之前拨出巨款数十亿令吉,为各政府学校购置投影机、电脑、音响,拨出津贴奖励英文老师以及培训以英语教导数理的老师。野心勃勃,立志要將中学生的数理英语化。可惜整十年下来,还未看见成绩,教育部又將英语教学打回原形,授权校方选择国语或者英语教学。因为这个宽鬆的处理方式,不少国民学校又回去旧时以国语教数理的境况。如今,还坚持以英语教数理的学校已经大幅度减少,除了国民型华文中学是始终如一的英语支持者。

国民学校选择以国语教导数理是很正常的现象。国民学校学生多为乡区马来学生,如果以母语教导数理,当然比较以第二语文英语来学习容易理解。我们独中的数理以华语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自从数理以英语来教导,教育部很快就发现,SPM考试的数理成绩都不太理想,比较之前的国语时代差得多了。

学习英语一直是中学生最大的挑战,也是马来及华印语源流学生的梦魘。国家独立56年,教育部可以说也耗尽56年的光阴来培训英语老师以及奖励学生良好掌握英语。但是事与愿违,这几十年的成绩还是那么微弱。这其中有几个天生的因素是难以克服的。其一、比较华语或者马来语,英语是非常复杂的语种。尤其是语法这个领域,处处陷阱,很难学习得很好。其二、在国家教育政策之下,国语是主要的教学媒介。我们即使通过营造各种环境,学生毕竟不太愿意在不真实的环境应用英语。除非好像新加坡,回復当年全部课文以英文教导。

学习英语是重要,而且必要的。如果根据个人的经验,在求学时代,学习语文最重要还是背诵生词,一天5个,並且勤於应用在笔记或者作文之中。虽然我们没有人家说得流利,但是只要有足够的词汇,自然能够词意清楚,不必害怕人家笑话。

作为一个华校学生,最要紧是多准备,才能具备信心。出来社会工作,投入那个讲英语的环境,逼得你不得不讲。久而久之,你就讲得非常顺畅,不必担心。(光明日报/好评文:小黑)

 

提昇数理程度刻不容缓

2013-03-13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林清隆

根据报载,在国际经合组织成员国之间,我国学生的数学与科学的整体表现低於不少国家,包括泰国和巴西等国。

其实,我国数理程度低落由来已久,是有原因的。这要推溯到40年来中学会考的转变,从初中LCESRPPMR与中五FMCMCESPM,数理课程纲要一改再改,数学由普通数学转型为现代数学,而普通科学则转型为综合科学,而后又转回科学,却越转越不行。

70年代,当局修改数理课程纲要,原本宗旨是扩充教材,尤其是当年的初中LCE现代数学的內容,曾令人讚赏。可是,过后,据说为了要迁就数理成绩低落的某些学生,教育部就来个急转弯,竟把比较费心思的课题,如:集合论、二次方程式、累积频率统计学、向量运算、初级力学、遗传基础与元素週期表等等纳入中四及中五课程。

教育部不但把比较复杂的课题,推到另一阶段,也同时刪节课程教材。以往的“纯数学"教材原本来自4本数学课本,即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及力学,而今却浓缩成一本“高级数学",其內容如何会有深度与广泛性呢?理科方面也是如此,往日所採用的生物学、物理与化学课本也刪节为一册“科学",试问学生又怎会获取完整知识呢?

如今,中学的授课时间很有限,因为有不少时间已分配给生活技能、道德、公民及地方研究等非学术科目,以往重视数理知识的教育制度已一去不返了。

虽然每年PMRS P M会考成绩揭晓时,我们看到不少学子数理科考获A等。可是,在老师眼中,学生並非真正很了得,而是数理试题越来越简单,一般中上智商的学生若能谨慎应考,肯定会考获特优成绩的。

可是,我们也见到PMR优秀生到新加坡升学,原本应该进入高一班,却因数理程度跟不上,他们只好屈居初三班。

时下,国家领袖高喊我国要朝向先进国目標进军,而教育部却独尊语文及本土化史地,在这种反正道而行的教育政策之下,精通数理的人才又將如何出现呢?我国要建设科技国的宏愿,肯定是遥遥无期了。

为了符合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目前必须提昇我国数理程度,而下列各关键性的措施是刻不容缓的了:

一、恢復LCEFMC时代的数理课程纲要。

二、参考或採用先进国,如中国、台湾或新加坡的数理课程內容。

三、增加数理节数,捨弃不实用的非学术科目。(星洲日报/言路作者:林清隆)

 

科技与教育

2013-3-14 韩视新闻中心


~作者:吴嘉豪

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中,除了国文之外,历史也成为必须及格的科目。随着教育部也宣布英文一定要及格的。虽然政府此举是要莘莘学子更加注重英文的学习,可是我们已经生活在廿一世纪,教育部却无法提出一套可以应对未来教育变化的策略。

全球移动通信协会2月发佈了其中一项研究结果,以5年为期预测移动通信将给世界带来的改变:到2017年,发展中国家至少有18亿儿童可借助移动网际网路技术接受教育。我国的教育部,应该拟定出如何在未来,设计一个全面学习科技的环境,以培育我国未来的主人翁。

在科技一日千里的环境里学习,男女学生应该有平等的机会获得全面及均衡的科技教育学习经历。在我国,有些学校仍然仅有单一性别的学生,在资源分配上,假若管理层不善于经营,恐怕学生会因为性别的关系,而获得不同等的待遇。随着科技的发达,教育部有必要确保男女学生能获得公平的资源分配,方能体现男女平等的精神。

教师们在教导科技科目时,需要确保学生们,能够运用轻易获得的资讯及材料,进行学以致用的学习活动。我国的教育制度,很多时候,都仅仅测试学生的考试能力,并没把重点放在学生如何把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科技产品的淘汰率,比大部分商品来得高。在学生们发展在科技领域里的知识及技能的当儿,他们一定要有持续学习的动力,才能应付不断涌现的崭新科技。倘若一天不学习,学生就会处于落后的位置。

当然,要有对学习科技的热忱,老师们必须培养学生们不断更新科技知识及技能的素质。学生们不愿意及时更新本身的知识,就意味着放弃了跟进科技发展的步伐。教 师们除了得激发学生们对科技学习有源源不绝的兴趣,还得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创意,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创新的主意,让整个学习过程处于互动式。

凡事都是一体两面,科技也不例外。科技既然能带给人类好处,其坏处也不容忽视。学生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当下,必须发展本身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以评估科技所带来的影响。

教育部是时候推出一套强调科技运用的学习策略,以实现2020年先进国的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