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5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235 辑



历史依然活著

2013/03/25 东方日报/名家


~作者: 王瑞国

上世纪40年代初,日本军国主义者和英殖民地者就开始摧毁及扼制华文教育的发展。当年新马的华人全力支援中国8年的抗日战爭,所以在1942年日军佔据新加坡和马来亚期间,华校就惨遭摧毁,校舍被焚烧或改为军营或刑场。 1945年日军投降,英殖民地重新控制新马,那正是马来民族主义和马来民族意识的高涨时期,也是反殖民运动空前发展的时期。当时左派影响力大增,要求独立自治日益强烈。在这种国內外的形势底下,英殖民政府充分发挥其「分而治之」的手法以保护自己的利益。1946年英殖民者力促马来亚联邦(Malayan Union)成立,使新加坡分割出来,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以继续保有英国在远东的军事和商业的利益。同时,实施较宽鬆地对待非马来人申请公民权政策。

当面临马来集团的强烈反对时,殖民者又在1948年成立马来亚联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保留了马来人的特权,转而对非马来人公民权的申请採取苛刻的限定。不仅如此,殖民者还颁布了紧急法令,进行全国戒严並宣佈马来亚共產党为非法组织,迫使该党转入森林继续斗爭。当局为了切断对马共的支援,把约60万住在乡区的华人,迫迁到400多个遍佈全国的变相集中营中,这些集中营美其名为「华人新村」。该措施影响了华人的生计,不少华校因此被迫迁,许多师生被拘禁和驱遣出境。

英殖民地政府同时加紧了对华教的控制。1949年新加坡推出《5年教育补充计划》,欲將各源流学校纳入以英文为主流的新教育体系。1951年马来亚颁布《巴恩教育报告书》,要求以英、巫为教学媒介学校取代其他源流学校。《1952年教育法令》鼓励各源流学校改制为国民学校。《1956年拉萨教育报告书》提出將各族儿童统一集中在以马来文为教学媒介的学校的「最终目標」。

1950年马来半岛的华校共有1319所,学生人数约22万,1957年独立时增加到40万人。新加坡的华校在1950年计有287所,学生约7.3万人,到1957年增至14万人。砂拉越在1955年有246所华校,学生3.5万多人。据1960年的统计,沙巴有119所华校,学生约有2.6万人。当时在东南亚地区包括印尼、泰国、越南、缅甸、菲律宾等国的华校学生,估计约120万至130万人。隨著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英国政府加强了思想意识的防线。巫统继承了这种思维,有领袖质疑华人对国家的效忠,在抗衡中国影响的思维下,华校的生存也就危机重重了。

应扶持各族语文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期,亚洲局势暂时有所缓和,国內外形势有所转变。然而,印尼却发生严重的排华事件。在1955年印尼原有1669所华文学校,共计45万学生,到1960年就有72%华文学校被迫停办。印尼政府1960年又禁止华人商店使用华文招牌,1965年禁止所有的华文报刊出版,並爆发了「930政变」。极端民族主义政客以反共为名对华人大开杀戒,近40万华人被屠杀。苏哈托政府上台后,关闭了所有的华文学校,1967年颁布了《解决华人问题的基本政策》,对华人实施全面的强迫同化政策。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马来(西)亚政府为了贯彻其既定的种族同化政策,在教育方面就通过各种法令和政策,以及行政措施来制肘华文学校的发展,同时企图蚕食和变质华小和泰小,如宏愿学校计划、小学数理以英文教学等措施。《1961年教育法令》迫使华文中学改制,《1996年教育法令》规定:除了在第28条下设立的国民型小学,或者部长所豁免的其他教育机构以外,在国家教育体系中所有的教育机构,都必须以马来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以实现「最终目標」。

在单元教育政策下,华文教育的生存面临严峻的考险。为捍卫华校的存在与发展,华社一方面提高对华校存在意义的认识,统一思想,另一方面则採取有力措施抗衡一切不利于华教的政策。

董总去年主办了5场请愿大会,1125日的请愿大会,提出反对不利于各族母语教育的建设、妨碍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贯彻单元教育政策的《2013-201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初步报告》,促请政府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全球多元的格局以及我国多元社会的国情,建立一个为全国人民所接受的国家教育体系,满足各族人民的需求和促进各族的文化、社会、经济及政治发展,在尊重国语的同时,也维护及扶持我国各族语文和文化的发展。这应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標。

 

为单元教育路线护航

2013/03/22 东方日报/龙门阵


~作者: 许万忠

根据批文,关中不是货真价实的独中,已是不爭的事实。偏偏就有逆风而行者,要华社「给予一些时间和空间,让我们以最实际的行动和无比的信心,落实与证明关中符合本地华社意愿、无损于华社利益和长远发展,成为华教的其中一座堡垒。」

这段很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標准」意味的话,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毛泽东在他的《实践论》中曾经进一步加以阐释。不合时宜的马克思主义早已被判死刑,他的理论经由巨商富贾口中说出来,穿透力却不小。

漂亮的言词只是外表,评价人和事,还需要翻歷史看记录。董总反驳方天兴的文告这么指出:「批文还没有被揭露之前,(方天兴)一再保证关中批文没有问题,要华社信任他。当批文正式被公开之后,证明关丹中华中学是一所不折不扣的私立马来文中学,他就提出说要进行修改批文。但是,关丹中华中学批文修改问题至今仍然石沉大海。313日,方天兴却表示,关丹中华中学的建设会依据批文內容进行。」

华社为什么对批文怀戒心?「批文规定这所学校採用国民中学课程,採用国语教学及参加政府考试,华文只被列为『附加科目』,完全不提华文独中课程和统考……如果採用这种模式作为今后批办独中的条件,无异于宣判华教的末路。」(雪隆华校董联会文告。)

华社不信任高官的口头保证,甚至嗤之以鼻,是几十年经验的积累,是以史为鉴;华教史告诉我们,歷来的口头保证无一落实。方天兴对「独中」的詮释与眾不同,又彻底相信高官的口头保证,说明方天兴对华教史的认识,远远不如他的赚钱能力。

1961年,华文中学被迫改制,部长和马华拍胸膛做出的三大保证无一落实。今天,改制后的前华文中学成了国中,华文已是可有可无的科目。当年保证的1/3华文课程去了哪里?马华噤若寒蝉,不愿道歉,不敢面对歷史。

华小和独中都是民族教育的根,若不是前人高瞻远瞩,坚持独立办学,华文中学已在1961年被扼杀。血淋淋史实摆在眼前,怎能为单元教育路线护航,把华文列为「附加科目」的学校当独中?

方天兴不愿为误导性的「批文没问题」道歉,又绝口不提「边建边等」这回事,尽只在不是问题的「双轨制」层面兜圈子,还要华社「给予一些时间和空间」。这种思维,与甲华堂前主席横空出世的「华社?什么东西!」如出一辙。

 

留台学位仍不受官方承认?

2013/03/26 东方日报/名家


~作者: 殷志伟

大马学术鉴定机构(MQA)基于学术立场,在今年1月正式承认台湾157所高等院校(下称台校)的学位,但这些学位仍不受公共服务局承认,毕业生无法申请当公务员,到公家机关任职。

医生、律师、工程师等工作岗位,需有国內相关领域的公会验证与承认,教师则须获公共服务局的承认,这是可以瞭解的。毕竟国外大学的教学环境,跟本地环境难免会有落差。但这落差,是基于「办学环境不同」而起,而非「教学质量不符资格」。这两种落差因素大有不同。

若本地生在外国大学深造,当地的法律、教学教材和教案等,难免会因应当地环境需求与社会文化差异,而跟本地有一定的落差、不同。

但这种先天性的环境落差,不等于大学办学和培育学生之能力的落差。例如,台湾法律跟大马不同,我们可以说在台湾读法律系的学生,可能对大马法律不太熟悉,但却不能因此而推导出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思考能力有问题,所以拒他于公家门之外。环境落差因应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差异而存在,无可避免;但一间有质量的大学,无论身在何地,其对于培养学生思辨、处事、学习的能力,是普世性的。MQA之所以基于学术立场,承认台校文凭,相信就是因为后者的因素。

如果环境落差无法避免,我们可以做的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提供海外归巢的学生有关大马环境需知的短期补足课程、培训(这笔费用也应该由学生自己承担),而非完全的拒于门外。如果他们的学习、办事能力和態度都没有问题,公家机关到底有什么理由拒绝他们呢?

大马学生赴台求学不是一两年的事,已经有40年了吧?等了40年,终于盼到MQA承认。但这承认其实就像一个名义上的承认而已,学生不能凭此承认获得实质上的平等对待,包括公平的竞爭公家机关工作岗位,也没有为环境落差做出任何补足的机会。这种名义上的承认,到底有什么意义?

如果台湾文凭要获得公共服务局的承认(无论是没条件或是有条件的承认,如归国学生需上补足环境落差的课程、培训等),是否还要花一个不知多少年的光阴在「等」上?

过去40年,多少留台生的青春、梦想、可能的工作和贡献机会,因为一个「等」字,而被扼杀?未来,这种情况还会继续下去吗?

在此盼政府负责单位重视「学习能力跟工作机会掛鉤」的要求。

大学所在地的差异,不该是衡量毕业生是否符合申请公务员职位的標准,申请者的学习和处事能力、態度才是决定性的关键。

 

独中老师为钱愁

2013/03/23 (砂拉越)诗华资讯


~作者:于恒

最近﹐政府给企业界制定最低薪金制之际﹐全国劳工阶层无不额首称庆。资方倍感压力如狂浪般席卷而来﹐目前还在与政府洽商阶段﹐想必此顶措施是势在必行。日前﹐政府又宣布给公务员调整薪资﹐看来公务员这铁饭碗又增值不少。就在全国这一片薪资调涨潮的声浪中﹐却有一小撮人还在默默的为教育付出﹐为传承中华文化做出努力和贡献﹐他们也极度渴望能顺着此浪潮﹐其薪资能被关注﹐能被调整至合理水平。

独中教师的薪资普遍偏低已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和国中教师的薪资相比﹐已是差一大截。若说独中教师的顶薪与国中教师的始薪相差无几﹐这种说法一点也不为过。而东﹑西马两地隔着辽阔的南中国海﹐但东马独中的薪资又远远较西马独中来的低﹐尤以砂拉越的乡区独中为甚﹐用老师们的话说﹐他们的薪资就连银行的普通职员都比不上﹐其薪资有多低是可想而知。

面对着物价日益上涨的今天﹐想要这些老师们捧着一份微薄的薪资﹐敬敬业业的为华文教育付出﹐相信没有多少老师会做的到。尤其是男老师﹐他肩负着养家糊口的社会责任﹐纵使他当初进入独中抱着多么祟高的抱负和远大的理想﹐在面临面包和理想做出痛苦的抉择时﹐更多的人不得不向残酷的现实低头。于是﹐有不少人选择到待遇更高的公司就业﹐当年为传承中华文化和对教师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信誓旦旦所许下的承诺﹐早已被生活中柴米油盐琐碎的小事磨得所剩无几。也把社会对独中老师为华教付出﹐不应计较薪资的多寡的期望﹐抛到九霄云外。而留下来执教的老师﹐女性老师占大部份﹐这种阴盛阳衰的普遍现象存在于所有独中。

面对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赚取外快也成了独中老师兼职补习的背后驱动力。这早已是个不公开的秘密。校方是知道老师的经济困境﹐只要不影向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般上﹐是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做法﹐不去干涉老师们的兼职。只是令人担忧的是﹐会不会有老师为了要赚取额外的补习费﹐而在正式授课时保留重要部份不教﹐迫使学生到其处补习﹖若果真如此﹐那这位老师可真是愧于为人师表了。

其实﹐独中董事部是清楚了解﹐只有透过合理的薪金制度﹐方能留住优秀老师﹐彻底决解独中师资流动率高和保持教学素质等问题。但问题是﹐独中的源源不绝经济活水在那里﹖这确实是所有独中董事部所面对的严峻挑战。当然﹐理想是﹐政府能制度化拨款﹐一劳永逸解决独中经费短缺问题﹐但这条路似乎还很长。目前﹐大部份独中除了征收学费之外﹐各董事部无不绞尽脑汁﹐寻找其他经济来源途径﹐筹款方式更是不胜枚举﹐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如今﹐中国强大了﹐华文价值提高了﹐独中人数也逐年增加﹐而老掉牙的独中老师待遇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具体解决。今年﹐龙年效应﹐大部份独中的新生人数显著增加。除了增加班级﹐扩建硬体设备之外﹐征聘足够的师资是一大考验。都说独中是文化的堡垒﹐而站在最前线的老师们责任重大不在言下。尽管面对经济短缺困境﹐各独中丝亳不敢怠慢老师的待遇。每两﹐三年或多或少都会对老师的薪资做出适当的调整﹐但与理想的薪资还有一段差距。

人们常用“吃的是草﹐挤的是乳”这句话来形容独中老师的处境。即使是吃草﹐也得吃好草﹐才可能挤出好的乳汁。而让老师不再为钱愁﹐安稳无虑的传授知识﹐应是当前各董事部英明能干衮衮诸公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