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9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四十)

·
·

为什么会有独中?

2012/06/18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舒庆祥

    最近有关独中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上至首相,下至升斗小民,议论纷纷。为什么会有独中问题?独中从何而来?

    让我们重温一下历史吧!

    新山宽柔中学是我国第一所华文独中。那是195811日的事。

    之前,宽中董事部对是否要接受改制的问题进行过争论。但据巳故华教领袖黄复生的记述,大家并没有太大争执。不过,他指出,有两个人发挥了最大的影响力,他们从一开始就大力反对接受改制,这两人分别是黄羲初及黄庆云。

    宽中董事部是在19571216日晚上,在新山中华公会会议厅,作了这个历史性的决定。

    为什么不能接受改制呢?

    简言之,以当时的情况而言,华校一旦接受改制,就将面对下列后果:改组董事部、限制学龄、高初级文凭考试须以英文作答。这是当时执行的《拉萨教育报告书》最主要的内容。

2因素拒绝改制

    以宽中而言,一旦接受改制,大批超龄生将被迫离校,因为改制后的中学,不容超龄生就读,此其一;接受改制,许多学生可能被迫要提早离校,因为改制的中学,马来文被列为必修科,而且必须及格才能升级,此其二。宽中董事部就是基于上述两大因素—,宣布不接受改制,而毅然走上独中之路。

    前宽中校长黄继翔曾这么写到:“该年6月,马来联邦教育顾问兼教司卡氏来函,要求本校改制为国民型中学,董事部以兹事关系重大,特召开会议多次,深入研究,同时又与柔佛州各华文中学之董事部,交换意见,权衡利害,结果决定遵循董总、教总,马华中央教育委员会三大机构之决策,宣布由195811日起,成为非政府津贴之‘独立中学’,自力更生,……而最后数年间,虽遭受当局之种种压力,而本校之立场,始终坚持不变。”

    我国之所以有独中就从那时而来。

    之前,槟城的钟灵中学已接受改制。钟灵的决定,影响深远,接着芙蓉的振中及昔加未的华侨中学宣布改为准国民中学。幸好,宽中的决定起了挽狂澜于即倒的作用。芙蓉中华中学向宽中看齐,拒不改制。因此,在当时的马来半岛,只有一所华文学校接受特别改制,两所改准国民中学,其余的70多所,仍保留原有的华校特质。

华教面临压力

    然而,到了1961年,《拉曼达立教育报告书》实施后,风云突变,政府只允准两类中学存在,即全津贴中学与独立中学,所谓全津中学,就是接受津贴的前华文中学,而独立中学就是不接受津贴的前华文中学,后者可继续存在,但须受政府条例的限制。在此形势下,华文中学一所接一所变色。至该年年底,总共有55所华文中学接受改制,只有16所不接受改制。柔佛州不接受改制的华文中学计有:新山宽中、麻坡中化、居銮中华、峇株华仁、永平华文中学、新文龙中华等。

    不接受改制的独中,继后面对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有关当局动员一切资源,说服各华文中学董事部,改变观点,接受改制,另一方面,则褫夺林连玉的公民权,禁止教总顾问严元章博士入境,与此同时,允许接受改制的国民型中学,开设下午班,收容及格的学生,更批准改制中学附设独立班,与仅存的独中竞收学生。

    我国的华文独立就是在当年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一直走过来的。






华教运动的重大突破

2012/06/18 砂拉越国际时报/本报评论   

彭亨州华社要求复办华文独中计划终于有回音,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宣布,内阁原则上同意在关丹兴建独中,有关草拟详细建议书的任务,已交由马华去办,他希望马华尽快草拟详细建议书提呈给教育部以供商讨。

慕尤丁表示,马华已传达当地人欲复建独中的意愿,但建校细节需要深入讨论。如果要建校,则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政策与法令,同时适合当地孩子就读。他披露,周五的内阁会议讨论有关关丹复办独中一事,部长也有和首相拿督斯里纳吉谈论马华提呈的数项建议。

接下来,相信马华领袖将尽快和副首相会面,并提出有关兴办独中的具体建议,如果一切顺利,人们盼望已久的彭州最高华文学府,将在关丹建设起来。

副首相的宣布,不但是彭州华社的一大喜讯,同时也是所有热爱母语教育者的好消息,尽管人们从中嗅出全国大选将临的味道,但无论怎样,都是一项难得进展,重要的是独中突破发展瓶颈已露曙光。

彭亨董联会上月发动"520争取关丹申办独中和平请愿大集会",获得五千人穿红衣出席响应,正式响起申办独中号角,不料好事多磨,华教斗争力量随着董总宣布退出华小师资圆桌会议而被分化,关丹复办独中更因过度政治炒作而迂回曲折,搞到董总和马华隔空开炮,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搬出早年协议来回应无法增加独中,又引爆"契约"真伪之辩。

正当华社正愁诸多课题难以解决之际,情况突然急转直下,传来政府原则上同意关丹兴建独中的佳音,这印证了只要华社有集体意愿,华基政党积极争取,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

我们认为,眼下最重要的,是董总、教总、华总、总商会和马华、民政及人联等国阵成员党,应探寻进一步合作机会,一同来为复办关丹独中负起责任和开展必要工作,将莘莘学子接受母语教育的权益摆在第一位,过去所有争议、歧见和种种不快,已经不再重要且应搁置,大家都要向前看,千万不要再节外生枝了。

在现阶段,我们不晓得政府是同意复办关丹独中还是批准独中分校的设立,但无论什么模式,只要能在这片土地扎实种下华文独中的苗子,满足广大家长和学生的愿望,都应受到欢迎和支持的。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解决重大问题,协商始终是最理想方案,一切回到谈判桌上据理力争,相信重视民意的政府,必然不会拂逆多数意见,所以牵涉华教发展的各单位,有必要整合成强大力量,毕竟各自为政和孤军作战,作用将十分有限。

至于所谓的" 契约" 是否存在,有关方面应调整视角,不能一直用过时的思维来回应当前的需要,即便真的有某种形式的协议,事隔多年且局面大为改观,当政者须与时并进而作出变通,如果外国院校能在国内建立分校,政府甚至开始承认中国大专学位,我们看不出开办独中会有什么问题。

无论如何,我们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确保关丹复办独中计划顺利落实,相信在众志成城争取之下,独中文凭受承认也将指日可待。




争取关丹独中 施压见效

2012/06/18 砂拉越联合日报/社论 

政府原则上同意设立关丹华文独中,证明有关方面的请愿和施压已见效。政府当局应尽快发出有关批准文件,让有关方面早日进行建校工作。既然政府不再反对,董总与马华不应再争论“华教历史契约”问题,免得节外生枝,造成负面影响。

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表示,政府原则上同意让关丹独中复办,并且将与马华领导层就复办问题进行探讨。由于慕尤丁已阐明政府的立场,复办关丹独中有望,也具有突破独中限额的积极意义。

慕尤丁日前才提出早年有“不增独中共识”旧事,他说这是与当时拒绝接受改制的问题有关;马华会长蔡细历说这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事。

慕尤丁承认“不增独中共识”的存在,因为它是当年中学改制政策的产物;接受改制者即成为国民型中学,而不接受改制的学校则保持其原有性质,以致独中存在限额问题。

在政府限制独中发展的情况下,董总当局将矛头指向马华,认为马华在华教问题上采取消极态度,也为了“不增独中共识”而引起纷争,马华领袖为“不增独中共识”问题所困扰。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在这个时候宣称政府原则上同意在关丹设立独中,可谓帮助马华领导层摆脱难堪和不利的处境。

不论是契约、共识抑或当时政府的决定,“不增独中”的政策仍让现在的马华领袖背包袱;虽然受责难,马华领袖仍须为华教权益力争。董总与马华皆是保护华教权益起主要作用的力量,两者应当采取向前看的态度,并做实际工作。若是互相配合、辅助及促进,将可为华教发展积极贡献,因此不要再争斗了。

倘若关丹独中复办成功,就增加了有关方面争取设立独中或设立分校的信心。如今出现了可以促进独中发展的有利情况,有关方面应专注于关丹独中复办事宜并解决争端。


 

顺应潮流,应准建“独中”  

2012-6-18 韩视新闻中心/韩视评论
 ~作者: 赵精武  

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在董总和邹寿汉展示“典当华教契约”的公函后,除了联络历届的马华总会长求证外,更指责邹寿汉“痴人说梦话”,结果副首相兼教育部长的慕尤丁亲口表示有关共识确实存在,顿使他哑口无言。

魏家祥的反应也算迅速,直指华教课题不能单只“靠口”而已,必须以实际行动来落实,魏家祥口头的转变显示他已从事件中获得经验教训,不要口水战,要“事实求是”解决问题。

对于董总的邹寿汉挑起“共识”及典当华教课题,马华上至总会长,下至基层领袖都群起讨伐,蔡总的爱儿智勇促请董总不要逞一时之勇,只凭教育部一纸公函就妄下定论,将马华对华教的贡献抹杀。

蔡细历总会长则强调,各造勿将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所指,1995年出现的“典当华教契约”,与慕尤丁所称的60年代“共识”混为一谈,就算真的有这项共识,对现今的教育制度而言已不再重要。

马青总秘书蔡金星则指董总在大选即将来临之际,刻意制造“契约”课题大作文章,志在使首相难堪 ,马青教育部主任张盛闻指责董总花时间咬着“莫明其妙”的“契约”课题不放,对任何方面都没有好处,他更促请董总把时间花在对华教有建树的事情上。

对于马华所作的诸多指责,身为董总署理主席的邹寿汉逐点作出反驳,指董总全力地维护华教,并没有因为全国大选到来而制造课题,50多年来,华教一直 面对许多不公平的待遇,董总却从不放弃维护华教。

他强调,董总一直维护华教的行动,与第13届全国大选无关,更何况没人知道几时全国大选。他是针对马青文告的抨击作出回应。

邹寿汉说,引起契约课题的是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马华应把矛头指向教育部长,并求证确实有存在“保留独中,不增数目”的共识,而不是枪口对准董总。

针对教育部长慕尤廿首次承认不增建独中是一项“共识”的言论,将有助于平息马华与董总之间对复建独中课题喋喋不休的争论,让双方能够平静下来,在魏家祥副教育部长所说的马华与教总及董总在争取华教的利益殊途同归,大家应抛弃成见,共同为争取华教的发展而努力。

马华的元老曾永森发表了中肯的谈话,顺应时代的潮流,政府应该允许兴建独中;他说,560年代要开办独中,学生来源成问题,可是现在情况已有所不同,华文教育地位不断提升,在国际上也有需要,政府应考虑修改过去的一些条例,允许独中的兴建,以符合潮流及时代的要求! 





好吧,就往前看吧!

 2012-06-19 星洲日报/言路版
~作者:林明华 

马来西亚的华教历史,是一段充满血泪,不惜与当政者对抗的奋斗史,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但华教並没有因此而倒下去。从独立前到独立后,儘管处境险恶艰辛,华教都一次又一次的克服了重重的困难,不但在多份苛刻刁难的教育报告书和教育法令下存活下来,还谱写了令海外惊讚的马来西亚华教传奇。

公平的说,在大马华教这一奋斗求存发展的过程中,以董总和教总作为华教最高领导机构的华团和华基政党,包括马华和已成为历史的劳工党,以及后来的人联党、民政党和行动党等,都曾在不同的歷史阶段,扮演过不同的歷史角色。

教育和政治是如此“息息相关”,华基政党和华教的关係,也就无法割捨,甚至存在著“唇亡齿寒”的利益关係。事实上,歷史也证明,在华教领域,政党和华团是可以携手合作的,只要拿出诚意来,目標一致,彼此就可以殊途同归,无须互揭疮疤,更无须互相攻击。

最好的例子,是在歷时数年的反对1952年教育法令的抗爭中,董总、教总和马华公会是站在同一阵线的,三造曾於1952119日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召开了一个至今仍令华社念念不忘的歷史性联席会议,並在会上表达了华社维护华教的共同心声;次年4月,又联合组成了马华公会教育中央委员会(通称“三大机构”)。

另一个例子是,1953年,当陈六使以福建会馆的名义,再次倡议创办南洋大学的时候,时任马华总会长陈禎禄是最先举手表示支持的人。他为了宣扬创办南大的理念而与马大副校长薛尼爵士在电台激辩半个小时的事跡,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虽然三大机构后来在某些看法上出现分歧,但在大方向上,大家却是立场一致的,陈禎禄在多次重要会议上重申马华绝对支持华教的谈话,甚至也感动了林连玉(见郑良树著《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简史》第140页)。而马华公会章程第二章第16节,也至今还白纸黑字的宣示:促进、保存与维护华语、华文之应用与学习,並確保它在马来西亚宪法第152条明文规定下之应用、教授及学习不会被禁止及阻挠。

一再重提以上陈年旧事,是为了响应华总会长方天兴的呼吁,即董总和马华等各造须“往前看”,为了华教大业站稳立场,重新凝聚力量加强团结,为华教而再出发。为甚么前人能,我们不能?思之省之,我们是否愧对先贤?

(星洲日报/云淡风轻作者:林明华《星洲日报》执行编辑)




马华与董总应全力合作

 2012-06-19 星洲日报/言路版
~作者:舒庆祥 

坏事真的变成好事了!

笔者614日在题为〈坏事变好事〉一文中,文末这么写到:“宽中能办古来分校,为何关丹不能?事在人为,总之这一事件,真相已越来越清楚了。关丹可能藉此办起独中来,坏事变好事,这又是一例证。”

如今事实已在眼前,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已亲自亮起绿灯。这件本来被视为不可能的事,终於成为可能,这又一次证明:事在人为,天底下没有不可能办到的事。

如果没有这一轮的风波,尤其是董总拿出有关函件,这一件事,最后可能又不了了之。在这之前,经有不少先例,人们记忆犹新。董总功不可没。

其实,在这一场爭执中,马华本来有很好机会可以展现自己確实有为华教做事,化解在华教课题上,一直处於被动挨打的处境,可是,马华却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一剌到他们的神经线,就紧张兮兮,按捺不住,跳出来加以澄清及反驳。站在马华的立场,这没有错,只是马华往往把砲火瞄错了方向,把事件的导因,指向董总,结果引发了许多不必要的爭执,一些人更讲了不应该讲的话,好像把董总视为“麻烦的製造者”,那是千不该万不该的。

作为一个民间团体,没有党派背景,基以维护华教最高的利益,把真相抖出来,何错之有?

然而事件的发展,往往却会峰回路转,出乎一些人的意料之外,这个被视为“麻烦製造者”,最近製造出来的这一件事,或所谓坏事,却催生了一间独中的诞生,你又要怎样说?难怪魏家祥日前会喊:“我很累了”。

累是自己找来的,其实,在这一事件,如果马华从一开始虚怀若谷,倾听民意,冷静对待,话不要讲得太多,凝聚全体华社的力量,向有关当局反映华社的意见,据理力爭,效果一定会不同,而且肯定会为自己的形象加分。

马华失去了一个增加自己本钱的大好机会,咎由自取。

如今,事实摆在眼前,不管关丹独中,未来会是怎样的一所独中,它在当前形势得以创办,就清楚说明董总之前的所作所为是正確的,要求多办独中,是全体华社的意愿。

声称代表华人的马华,就有必要拋弃歷史包袱,放下身段,提高警觉,多一些敏感度,奋起领导华社爭取应有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在华教课题上。华社要的是厘清歷史真相,有没有所谓的歷史协议,能不能增建独中,马华应挺身而出,说出真话。真相说得越多,肯定將得到华社更多的支持。不要再问华社能给予多大的支持,而是问自己有多大的作为需要华社更大的支持。

未来的关丹独中应是古来宽中的翻版,这最好的借鉴。我们也知道,今后还会有许多崎嶇之路要走,马华应与董总多多合作,把关丹独中真正的办起来。但愿这事件发生后,是马华与董总重新合作的新起点。       
 (星洲日报/言路作者:舒庆祥)


转载自:国内报刊/评论版

~赤道论坛/时事述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