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关中惹的祸?
2014-12-11 19:15 光明日报/专栏
~作者:刘汉良
华教运动元老陈玉康应可老怀堪慰,庆幸见证他所认为的“华文独中”关丹中华中学,在他有生之年终能在彭亨的首府诞生。
在上週日,这位84岁高龄的关中董事部执行顾问度过可能是他晚年乃至此生的“最快乐星期天”。
“关中终於拥有了本身的家”,这一天,也就是2014年12月7日,关中从位於甘孟的临时校址迁往坐落於关丹英迪拉布拉的新校园。
在同一天,董总在雪兰莪加影召开旨在让各州属会代表决定是否“通过和接纳关中学生参加华文独中统考”的特別会员代表大会,因无法达到法定的出席人数而宣告流会。
或是形成强烈的对照,陈玉康在形容127是关中值得纪念的“吉日”的同时,揶揄这一天更是董总主席叶新田的“末日”。
陈老口中的所谓“叶新田的末日”,显然是指董总“127”特大开不成,意味大多数属会对已领导董总十多年的叶新田及其副手邹寿汉投了不信任票,他俩理应引咎辞职。
就在董总“127”特大流產后的翌日,曾集体抵制这项特大的7州董联会与以教总和华总为首的11个华团联合发出所谓“叶邹下台,重建董总”的声明。
换句话说,在董总“反对派”的策动下,董总內外的所有“倒叶邹”,尤其是力挺“假”独中关中的势力实现“大串连”,加速逼使叶邹辞职或通过重选的部署,以达到夺取董总领导权的既定目標。
也是华总总会长的关中董事长方天兴声称,即使蓄意破坏及打压关中的行动从未间断,校方仍然贯彻“以建设对付破坏”的立场发展独中。
恐独中陷入被改制危机
从某个角度来看,所谓“蓄意破坏及打压”,只不过是叶新田领导的董总揭发关中实质上是一所必须按照政府中学教学纲要办学的私立中学,或是民办国民中学;只不过是要求关中董事部立即採取行动向教育部爭取修改批文,创办一所真正的华文独中;只不过是重申关中在未被確定为真正的华文独中之前,学生不准参加华文独中统考;只不过是提防所谓“关丹模式”一旦落实,现有60所华文独中恐將陷入被改制的危机。
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日前表明,若要政府承认统考文凭,必须对课程作出检討;他还坦言,如果华文独中可以朝国民型中学的学校內容发展,將有利於政府与董总合作。
由此可见,有关方面不啻是传达某种讯息,政府愿意看到现有60所华文独中有朝一日沦为60所“关丹模式”的独中。
“族魂”林连玉生前所曾一再强调的“以建设对付破坏”,其实是激励华社以建设华教的行动反击形形色色破坏、蚕食甚至消灭华教的阴谋,林连玉若还在世,他必定坚决支持叶新田领导的董总对关中所持的原则与立场。
无可否认,董总乃至华教阵营闹分裂的因素不止一个,但最关键的莫过於“关中”所引起的爭议,不幸被某些势力伺机搅局,结果极可能陷入有关方面分化並打击华教运动的佈局。
华教阵营如今乱得一团糟,持续內耗內斗的董总当权派抑或是所谓“改革派”皆难辞其咎,委实愧对华教运动先贤,也须向华社致歉。
(光明日报/好评‧文:刘汉良)
国民学校学生第三语
2014/12/13 东方日报/专题
~吴芊涵 报导
多语言环境向来是马来西亚的优势,尤其是国民型小学的学生,从小就得学习华语(或泰米尔语)、马来语及英语,强化学生在社会的竞爭力,特別是马来语作为国家语言、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华语则是华裔的母语。
为了跟进中国崛起及加强国民学校学生的语言能力,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鼓励国小及国中生学习第三语,例如华语、阿拉伯语、泰米尔语、西班牙语、法语等等,希望大马人在未来能与欧美亚强国沟通。
学习三语並非易事,正当国人对我国英语水平滑落深感担忧时,要规定国民学校学生选修第三语所延伸的能力、师资、课程等问题,仍有待克服。
华语商业价值大
教总副总务黄稳全校长分享他对学生选修第三语的看法。就目前国小已开办华语班为选修课目,黄稳全表示,华社非常欢迎国小生及国中生將华文列为第三学习语言,因为在《2013至2025年国家教育蓝图》里,其11项具体革新项目中的第2项提及,確保每位孩子掌握马来语和英语之余,鼓励孩子学习一门额外的语言,以达到这个教育蓝图的目標。
他指出,「隨著中国日渐地强大,若友族学习华语以后,將来华语的商业价值会更大。有部分华裔也许会认为,若让友族也学会华文,加上其本身身为马来人所拥有的福利,將来会让华裔在贸易市场方面,面临极大和困难的竞爭,但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项良性的竞爭。」
「当全球化的时代已来到跟前,友族学习华文,已不可避免的问题了,但它也能促进各族之间的团结,让彼此关係更为巩固。」
引进中国老师加强教学
副首相兼教长慕尤丁日前访华时,曾表示会考虑引进中国教师到国小执教华语,是否意味著本地华语老师不具备教授第二汉语教学的能力?黄稳全指出,根据教育部的预算是要引进3万名中国老师来马教华文。
「我们不否定本地华文老师在教导第二语言和第三语言的能力,但是比较起来,中国作为全世界教导华语的佼佼者,在这一方面,肯定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来得专长。」
「要知道中国本身在全世界开办的孔子学院就有几百间,它都是针对不同国籍的老师与学生都不晓其语言的情况下,教学华语能够达到效果的。所以,中国老师教学的效果肯定比本地老师好。」
「可能中国老师可以沿用在1880年所推出的『直接教学法』以及1941年的『听说教学法』,配上活泼教学,其效果可能更会佳。」
另一方面,郑明成表示,本地教汉语的师资確实缺乏,但倘若引进中国老师,將会衍生更多的问题。因为教学法分为多种,其中最有效的教学法便是翻译教学法。
「我们可以对著马来学生用马来语来表达字面的意思,但是中国老师不諳马来语,在文化基础和沟通方面便是一大鸿沟,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只会事倍功半,或引起许多不必要的误会。」
太多第三语 恐有反效果
黄稳全说,根据教总的资料,在2007年开始,全国就有150所国小开办了华语班,到了今年已经大约有480所国小开办华语班。他们的课文主要是偏向儿童文学的部分,相对来说,內容比较浅白。
「根据我们所得到的资料,国小生因为在学习语文上,面对了生活环境、推动力以及兴趣方面的困难,所以多数的国小生,到了6年级就已经放弃了。因为他们需要准备小六检定考试,无法付出更多的时间学习第三种语言。所以多数的马来学生,是在1至3年级学习华文,有一些在国小的华裔学生就学到6年级,但是水平有些落差。」
「资料显示,马来学生的华文水准只达到2至3年级的水准,而在国小就读的华裔学生,也只有4年级的华文水准。华文作为第二语文,对他们来说,达到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但是,相信隨著中国老师的到来,他们的华文水准將会大幅度提升。」
强制学习產生障碍
针对国小也开办其他语言班,例如西班牙语和法语,尤其是其实用性的问题,黄稳全指出,就如国家教育蓝图所列出的,政府鼓励学习第三种语文,那只要是具备商业价值的语文,都是值得学习的。就如目前,韩语正如日中天,在东南亚风行,其商业价值不言而喻。若政府未来有能力在国小展开第三语文教学的话,学习韩语、日语等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也能凸显其有不错的商业价值。
「但若太多第三语言在国小展开的话,可能会影响到其学习的效果。倘若真的要推行第三语言,目前在国小方面,是属于鼓励性的,由父母来替孩子选择。若强制规定学习第三语言,可能会造成学生在学习方面產生障碍,尤其有关语言並非学生有兴趣学习的语言,就变成没有一个推动力让学生学习该语言。
询及华小生在学习英语方面所面对的挑战,是否也如国小生的第三语学习般困难,全国教师专业职工会(教专)署理主席郑明成接受访问时表示,通常华小生所面对的问题是,学习英文的时间不足够及应用不足。
他说,通常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学习时才用到英文来沟通,因此「应用」非常重要,要找到正確的教学方案,才能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语言。
(开讲嘉宾:教总副总务黄稳全校长 ;电台主持人:邓佩银、苏进)
大多数沉默者的心声
2014/12/13 光华日报/言论版
~作者:阿迪
看官,当一些种族和宗教极端份子在台上叫嚣,分化人民,强调差异,而非共识,排斥圆融中庸时,台下的客官看傻眼,纳闷、焦虑。有些人看不下去,起身就走,甚至离乡背井,远走高飞。剩下的大多数沉默者,在忍受着内心的疑问和挣扎:到底我们的前途在哪里?
在六十年代之前出生的老者,几乎都有一种共同的缅怀,特别是在乡镇地区,没受政治污染者,想当年,跟异族同胞,都可在同一间海南咖啡店聊天,吃饭、节日往来、互相送礼、帮助。我可见证,像我老妈婶婶,唐山来的人马来语不灵光,但跟异族邻居沟通,比手划脚,也都不成问题,时时嘻嘻哈哈。
曾几何时,大家似乎都有了一层隔膜了,政客和一些宗教旗号的非政府组织,以宗教种族之名,不断强调差异,各种各样极端言论,令人见而生畏,沉默的大多数大马人内心确实感到矛盾和不安,身旁一些熟悉的人开始想往外另僻天地,他们苦恼的是玩火的人如此这般下去,这块美丽乐土的前途会是如何呢?
终于,异施同胞25位身份显要的马来长者,多为退休高官登高疾呼,他们联署一封致大马人的公开信,呼吁中庸的大马人挺身拒绝极端的种族和宗教主义,他们强调必须厘清伊斯兰法律在现有的国会民主制度下所应有的地位,他们关注一些宗教机构已逾越执法权限,例如颁布各种违反联邦宪法的伊斯兰裁决,没有依据民主及伊斯兰式协商程序,同时越来越多非政府组织有右倾趋势,轻易地将勇于发言者标签为“反伊斯兰”,“反王室”与“反马来人”,这些行为加剧了以理性方式,寻找解决纠纷方案的难度,他们担心煽动法令会被利用来对付异己,成了让持有异议者闭嘴的工具,这将妨碍大马推行的民主程序,维护宪法的承诺。
这个包括8名丹斯里的马来显要的呼吁,马上获得前大使,前律师公会主席及国内一些执政党和反对党领袖的支持,相信有更多中庸沉默的马来西亚人,也会陆续出来表态。
无可否认的,大马是个得天独厚的国家,看看其他国家,天灾、人祸不断;自然灾害就使人民生活在恐惧不安之中,一些国家如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原本也是产油国乐土,但因宗教、种族、政治派系的恶斗,加上外国强权的干预,如今江河破碎,生灵涂炭,生命朝不保夕,家园破碎了,很多人都生活在人间地狱之中。
我们当然都不想重蹈覆辙,但也应有居安思危的意识,25个马来显要退休之后,可能也已坐立不安,对一些极端的非政府组织的言行看不下去,才登高一呼各族中庸的马来西亚人,向政府进谏,共同努力建造一个继续和谐共荣的马来西亚,我们应让政府听到多数“沉默大马人的心声”。
因此,我国华裔,特别是各华团组织,也应在此时作脑力激荡,积极反应,不能再沉默是金了,应与所有中庸的异族同胞,携手建设种族、宗教和谐,能共荣共存的马来西亚,在危机中,切勿错失良机,以免后悔太晚。
董总依章行事可解纠纷
2014/12/13 东方日报/评论版
~作者: 墨雪
月前,董总主席突然发出12月7日召开特大通知,以商討关中报考统考的议案。姑不论叶主席此举是否另有用心,不少持反对意见者却认为,学务委员会成员一行40人才于10月间到关丹中华中学,针对该校的办学模式、教学、课程及考试等细节详情,进行实地考察。並將会在明年初提呈具体建议俾独中工委会作出决定,是否让关中报考统考。既然学务委员会的工作仍在进行中,董总主席理应让它完成任务,以便对关中及华社有所交代。而不是中途节外生枝另行召开特大,对学务委员予人有欠尊重之感!
事隔数日,董总主席及署理主席均对学务委员会及独中工委会的角色在报章相继发言,咸认该委员会无权对关中报考统考的事项作出决定,它们只是董总与教总联合组成的一个咨询委员会,扮演提供意见的角色,而非决策单位。这不由地引起笔者对「独中工委会」及「学务委员会」的兴趣。心想它们在董总和教总的行政组织里到底扮演何种的角色?
翻阅《董总50年特刊》第49页「组织结构图」中,列明学务委员会与独中工委会处于对等地位,唯以线条表示前者直接受后者之指示。换言之,前者的任何建议、报告须对后者负责,得到其审核批准后才可执行。从组织结构图中,亦显示独中工委会受到董总与教总两者的制约。职是之故,才会出现「董教总独中工委会」之名。「董教总」並非合一的註册机构,故独中工委会的上属单位董总与教总的关係,结构组织图中仅以「联繫会议」表示;它们地位平等,扮演同等重要的角色。
从独中工委会之组织及成员的组成来看,该会將不能议决的事项带到「联席会议」中商议,实属少见。因为,在特刊页50说明:「董总和教总26名代表的第一次联繫会议上,选出工委会常务委员成员,主席一名由董总主席担任;署理主席一名由教总主席担任。」既然董总和教总最高领导人均担任工委会主席及署理主席,相信很多华教事务理应在独中工委会或工委会常务会议上经已获得解决,实无必要再交由董总和教总另行举行联席会议决定。可见一些华教课题,董总主席並无经由正式的会议去探討,更没有將悬而未决的有关问题交到董总和教总的联繫会议去寻求解决。
尊重法治精神
有人对学务委员会和独中工委会的组织及职权存有不同的詮释及看法,可能是受到特刊页48的一段文字影响。它说:「1973年12月16日董教总在校友会等华教团体支持下召开的全国发展华文独中运动大会中,通过成立董教总全国发展华文独立中学运动工作委员会(简称「全国独中工委会」),並决定把它的行政交由董总管理,在董总之下设立秘书处(行政部)」。可能因此造成独中工委会行政部被並入董总行政部,而失去自行运作能力的印象。此外,特刊页51独中工委会组织细则之4.3条款亦有註明:「本工委会之下设行政部。行政部下设学务处及总务处。处下设各局以执行行政部业务。工委会行政部亦为董总的行政部。」从中可知,独中工委会行政部与董总行政部事实上是而二而合一的单位,在组织和运作上不会出现问题。
本文依据《董总50年特刊》里的独中工委会简介及组织细则,对董总和教总在独中工委会与学务委员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作一简短的引述和说明。相信这有助于人们对独中工委会和学务委员会所扮演的角色的进一步瞭解,对探討华教问题或有些许的帮助。笔者坚信,董总眼前发生的华教课题,若能依照规章行事,尊重法治精神,相信问题都能获得有效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