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5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486



参加统考该问谁?


2014-12-25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罗汉洲
 

董总的纠纷可说进入了短兵相接状态,双方周游各地开汇报会,批判对方,拉拢支持者,日前独中工委会开会是一场肉搏战。

尽管方天兴极力撇清,指董总纠纷与关中要报考统考无关,惟双方的“出师表”都以应否允许关中报考统考作为主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双方若仍闹下去,那就是他们自作孽了。

以叶新田为首这一方拿着关中批文作根据说,关中不是名实相副的独中,所以不能让它报考统考,以免“为了保护一棵树而毁了一座树林”。

认为关中可以参加统考的一方则说,关中采用董总出版的课本,华文华语为教学与行政语文,是不折不扣的独中,有参加统考的权利。

支持叶新田那一方又说,关中只不过是“看起来像我(独中),但不是我”,就好像叶新田或方天兴穿起马来服装,头戴宋谷,口讲马来话,看起来好像马来人,但他们仍然不是马来人。

不明就里也瞎纠缠

于是公说公理,婆说婆理,纠缠不已,加上一些人或出于义愤填膺,拔刀相助,当然也有人煽风点火。更有尚未弄清纠纷主题的人也插上一脚,比如有人提出半杯水论,问题其实不是半杯水该不该接受,而是半杯水能否与一杯水一起参加统考,倘若半杯水参加统考,竟因此逼得一杯水者须倒掉半杯水,甚至连统考也从此风消云散,这可值得么?还有华团领袖建议开放统考给国民型和国民中学报考,可谓不知所云了,但就因为不明就里的人瞎纠缠,七嘴八舌聒噪,董总诸公乃越斗越勇。

此外,双方主观强,坚决认为己方全对,对方全错,凡支持己方的就是有理智的人,是有识之士,支持对方的则尽是不理智的无识之徒,这种不肥则瘦,不左则右的论证思维使到双方难有心平气和来讨论问题的条件。

回到可不可以让关中参加统考这个问题,事实上,无论董总或独中工委会,又或拟议中的董教总联席会议,它们都没有允许关中参加统考的权力,即使三方面一致批准关中参加统考,那仍然是“私自立法”

或是“把法律操纵在自己手中”的行为,其后果不言而喻,它们没有这个关系到教育政策的决策权,唯一有权批准关中参加统考的单位是教育部!

马华沉默已知答案

那么教育部承认关中具独中的地位吗?教育部会允许关中参加统考吗?答案其实已很明显,只是忙于缠斗的袞袞诸公忽略了,或装着不知道而已。

答案就是,问题纠缠这么久以来,马华公会不可能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它也会觉得这是为华社立功的好机会,可见它必已就此问题与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交流过,争取过,如果答案正符合华社的期望,马华早就为华社捎来好消息,向华社报喜了。

然而,马华却一直保持沉默,一直“不便插手董总内部事务”,教育部对关中地位的诠释如何,它是否会允许关中报考统考,答案已思之过半矣,董总和关中董事会还吵什么?

如今之计还是要请马华勉为其难,加倍努力向副首相争取,争取副首相通权办理,先允许关中参加统考,修改批文,让关中成为名副其实独中则为长期工作。

 

董教总的代表性


2014/12/24 东方日报/评论版

~作者: 谋子见
 

最近由关丹「独中」学生参加统考的事件、所引发的董总纠纷,使笔者这局外人对董总的组织与运作模式有了较全面的瞭解。我能认同叶、邹是依法选出的董总领导。因此董总纠纷的解决方案,必须具备两个理性因素:

第一是合法。政党政治是最好的例子。国阵是在国会议席佔多数的法规下执政5年的。在没有罢免的法律下,试问民联可以在二年后以国阵的某些政策(如油价、消费税)不得民心(根据民调)、而联合他国的在野党、强迫国阵解散国会重选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可是董总的部分异议代表现在正进行类似的倒领导运动。叶、邹两位领导在2年前、还是在无对手竞选下蝉联的!现在却有这么多的负面帽子给他们叩上:排除异已、独裁武断、领导无方、不能与其他华教组织配合,尤其是教总、林连玉基金等等。並要求他们下台、再重选。这样做合法吗?章程有罢免的条例吗?

第二个因素是就事论事。对叶、邹的批评、大部分都是对人,而不是对事。异议代表並没有举出具体事件或数据来証明叶、邹己出卖了华教,或有为已谋利的行为。问题的中心似乎是两人的领导作风不被部分代表认同。这是个次要的问题。依章程下届选举把他们拉下台吧!

另外、和华教有直接关係的团体除了董总外、就是教总了。在这次的董总纠纷中,董总与教总对关丹「独中」的意见分岐也被认为是叶、邹的不对。我们是否也可以问:为什么教总不能配合董总?这也使我联想到以下几个有关教总代表性的问题:

教总的成员包括那些教师?独中?国中华语老师?华小所有老师、校长?

成员总人数?主席是怎样选出来的?从现任老师?任期?

王超群在何校任教?除了王超群外、其他的领导呢?为什么从来没有看到教总选举的新闻?

华小有校长职工会。它与教总是何关係?

笔者真的对教总不甚瞭解,希望有关人士指点。谢谢!

 

“不好好念书,就去当老师”


2014/12/19 【台湾聯合報╱新加坡記者·林以君】/獅城札記

 


新加坡幼稚园业者透过人力仲介到台湾大量召募师资的新闻,让我想起两年前两位在新加坡工作的台湾老师说过的话;她们说:“我亲耳听到家长教训孩子时说,‘你再不好好念书,以后就去当老师’。”

两位年轻老师教中学,讲起在新加坡当老师的甘苦,有些情绪,她们的反应让人体会到,那是一份薪水普通而社会地位不高的“工作”,不是让人可以实现自我、彰显生命价值的“职业”。

她们或许只是个案,但部分新加坡家长对学校老师的态度并不像其余华人社会那般“尊师重道”,原因可能来自于新加坡是菁英治国的社会,对于“职业”自有归类方式。

新加坡今年大力鼓吹“行行出状元”,在此之前,社会认定最优秀人才当医生、律师、会计师,接受双语、多文化刺激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更是跨国公司或连锁企业总部抢着要的人才。当新加坡人才不足时,就向国外争取。

新加坡引进的另一类人力资源,是较少本地新加坡人愿意担任的工作,例如清洁人员、建筑工人。把“老师”归类到新加坡人不愿意做的事,虽不尽公平却是部分事实。

在新加坡当老师,要满足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只是挑战之一。补教业者又是学校老师潜在的竞争者;合适的补教业者可以满足家长需求,让孩子在小学升中学、中学升大学时进入名校。

新加坡孩子挤进升学窄门,等于获得进入职场的另一张高级入场券,对“职业”也就有更多选项,可以列为“人才”,人才就有机会抢占社会地位高人一阶的工作。

新加坡业者开出台湾两倍以上薪水引进台湾幼教老师,“月薪台币五万四千元,工作时数固定,不用加班”,为何新加坡当地人不想干?因为物价及生活消费高,月薪台币五万四千元在新加坡并不诱人,更深层原因是老师的社会地位。老师是“职业”,或只是糊口的“工作”,在新加坡还有一番论战。

 

董总內訌,得饶人处且饶人

2014/12/20 东方日报/评论版

~作者: 一悟
 

政治的无情斗爭,往往是要你死我活,达尔文的森林法则「弱肉强食、適者生存」,是政治生態中的景象。但若你从中国近代史实,看中国邓小平,如何以他的大智大量,从三起三落的牛棚中,反败为胜,他不必费斗爭的炮火来打倒毛泽东,粗暴地为他的儿子邓朴方在文革中肢残復仇,他那中庸渐进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翻天覆地的经济奇跡,在廿多年期间使中国脱胎换骨,成就中国变成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和素质大跃进。他需反红旗反毛泽东才达成吗?

华文教育在此时此地被形容为夹缝中生存的小草,华教几经霜雪,才有今天的小成。然而,看到董总今天的內訌,华团选边站,展开无情的恶斗。实想,儒家那套中庸礼义廉耻的文化精神何在?董总和华团领袖的斗臭斗垮作风,何异政党的政治斗爭?全国60间独中,还有华小开始懂事的孩子,看著华教领导者互斗无情的言行,会有什么感想?作为华社一分子,只感悲从中来。

董总这次的斗爭,冷眼旁观,还不是人事斗爭的开始,对关中观点的差异无法协调?既然不是什么大是大非,比如是因两个领头羊叶邹是出卖华教,犯了滔天大罪,那么,即使多数人不喜欢他,为何不能以较温和的手段去改朝换代,或先选择通过华教元老劝请他们改变作风?

狠批恶斗,內斗也罢了,一些华团还积极地联同董总反叶邹派加紧批,似乎已超出了个人所能忍受的程度了。

要一个领袖下台,应该还有很多其他方法,何况董总主席署理主席职位相信也非牟利之位,恐怕连薪水都没有,正如叶新田所说,他都已在董总任高职十多廿年了,下届2017年选举,未必还想蝉竞选,去年才在无对手下中选蝉联,如今却迫不及待地要赶他下台,他不明白,不知犯了何罪,他反感、不忿,各方的攻击,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

压力越大,反弹越大

须知,是人都有尊严、要面子的,特別是华人不是常强调「请给个薄面」吗?近日阅读中国作家张振学二篇有关「面子」的文章,值得参考。他在那篇〈扯下自己的面子给別人〉,开宗明义就道:「人都爱面子,你给他面子就是给他一份厚礼。你给別人一个面子就相当于承认別人比自己尊贵,比自己佔分量,比自己有面子,他领了情,日后也一定会对你做出相互的回报。可以说,这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规则。」

不是吗,当你侮辱了人,把他迫到墙脚,使他没有退路,慎惶失措而狂乱,所谓狗急都会跳墙,除非他已毫无反抗能力,可任由践踏,否则物理的厚理不是说「压力越大,反弹越大,当一个人狂乱时,可能也不计后果反扑反噬了」。张振学还强调,给人面子应成为自己处身立世的自觉行动,这样才能实现它的真正意义,否则便违背了人情账后的操作规则。

他在另一篇〈得理饶人更易征服人〉的文章也强调:「有理的人越是表现得谦让,越能显得出他胸襟坦荡,富有修养,反而更能让他人钦佩。」

他还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偶有过失,因此每个人都有需要別人原谅的时候。的確,在与他人相处当中,常因对事物理解不一,个性、爱好、脾气、要求不同,观念不一產生矛盾或衝突,如果你得理不饶人,非迫得对方倔服不可,虽让你吹著胜利的號角,但同时也埋下下一次爭斗的种子,「战败」一方当然要伺机「討,还」,说白一点,你多了「冤亲债主」了。

如果说,董总的內訌,大家都为华教的前途,在大家都「火热」时候,双方实应暂时都冷却,冷静下来,让自己少了衝动,恢復理智才再討论。笔者认为,外边其他华团,真的为华教前途,不应选边站与公开在媒体喊话,不如私下与董总內斗双方设饭局冷静理性交谈,和解;要叶邹下台,也应给人一个下台阶。

这个时期,其实华总成员、评论人也不宜当武松,扮打虎英雄。大家都在看,这齣子戏,背后是否还有戏中戏,还有人在混水摸鱼。华裔华教群眾不禁也要问,董总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