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487



16华青稍安勿燥


2014/12/27 东方日报/评论版

~作者: 愚公
 

要当和事佬鲁仲连,实非吃西瓜豆腐那么稀鬆愉快,扮演这个吃重角色的人,他必须本身有个高度、德高望重,都能被爭执双方所接受、敬重、信服的人。

这人必须具有耐性、机智、能言善道、圆融、不预设立场,公正,他对双方的爭执焦点的看透,並胸有成竹能说服双方,以和为贵。孙子兵法最高境界,不是以武力打倒对方,「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纠帮结派要打倒对方,注定要腥风血雨,没啥好谈的。如果和事佬其实是假和事之名而偏帮某方去打倒某人某派,他又自怎能当和事佬呢?和事佬也变成殴斗双方的一份子,变成更不幸的扩大群殴狠斗,不是更大不幸和乱上加乱?

16华青將派代表出席董总主席叶新田將在1228日在巴生举办的匯报会,要「兼听则明」,是好事,较早时他们已听了反叶董总7州董联会的报告,再听叶氏的匯报,应该將有个底了,有个可以分析比较,探討正问题的焦点的根据。

如果16华青团因为华教大业,欲和解双方的矛盾和斗爭,善哉,其实,以私下闭门的方式再接再励,谦诚地拜会双方,寻求一个更完满的解决方案,会更妥当,见面三分情,晓以大义,即使有爭辩,也不至于撕破脸皮,公开批斗的话,怎算调解?

16华青日前发文告,似公开邀请叶新田出席他们举行的交流会,恐要立即解决及处理董总的纠纷,说什么真理越辩越明,似在邀叶辩论。辩论意义何在?

不错,解决问题必须对话,但今天董总內部的问题,不是16华青直接干系的问题是吗?这样的辩论会有多大的意义呢?而且,这种公开的「交流会」,如果其中有人在发言时情势失控,一个不肖的眼色,一句粗暴的话,很容易变成激辩,甚至翻台臭骂的结局。

一些华青较早时已发表批评董总主席及署理主席邹二人,交流会上一言不合,沦为对骂,或攻击叶邹的平台,叶邹都是走江湖,別小看叶,他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叶氏毕竟也非一些人所指的草包,他也有十多本著作,也翻译了9本马来文书如孙子兵法,他熟悉孙子兵法,一再怀疑他的博士学位的人恐怕也低估了他。

当反他的人越激烈,他反击力道似也在加剧了。16青团真的为华教好,笔者认为,稍安勿燥,且作份內可及之事吧。另请华教元老,或华社中立的社会德高望重的人,私人闭门会议,调解,密斟,解决问题,解铃人还须繫铃人。

华社必须探討的是叶邹二人是大奸大恶、破坏、损坏了华教了吗?

使华教大倒退了吗?出卖华教了吗?似乎没有这么严重,从各方所言,很明显的是因董总內部人事纠纷问题,涉及者不满叶邹处理手法及批评他们的人际关係,至于新纪元的亏损问题,主客观问题都有吧,隨著中国大学学位获承认,国內国际大学开放的竞爭,市场变窄,学生来源及市场问题恐也非是叶氏一人应承担,各方都有责任吧?

当然叶邹面对这次的风波,他们本身也许难逃其咎,但难道,反他斗他的人手法就很高明吗?他们那种赤裸裸恶斗恶言,不会给华教学校学习中庸学理的学子一个很坏的示范吗?中庸之道即指不用激烈极端之法处理事物。

眼前务实之急,请不是直接涉董总內部人士,退场勿加入战围,请华教元老和华社没参与董总斗爭的中立人士,出来秉公协调,劝解,尽快和解,这是上上之策。如果心存恶斗,非公开羞辱,打倒叶邹的话,那大家就放爭斗吧!看谁才是真正爱华教的,沉默的大多数华社人士正看著。其实,这场斗爭的焦点,目的,涉及者的企图,似已近真相大白,也许,越斗越令人看得明白。

 

诚意


2014/12/26 光华日报/言论版

~作者:叶晓崧
 

讲到要做到,否则,只会让人失望,甚至心灰意冷......

我国政府在2012年宣布承认中国820所大学学位,2年后,公共服务局只承认中国9间大学的中国语文研究学系及中医学士学位,令人感到震惊之余,也在想,到底那里出了问题?谁该负责?

仍记得当年的画面,首相纳吉与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一起见证签约仪式,表示将尽快执行当中的协议,结果,协议依然是协议,没付诸于行动。

有人说,基于马华失去了副教育部长职位,加上原本处理相关事务的高教部经已与教育部合并,没人处理,其实,这些都不是理由,反而是在推卸责任。

如果是两国签订下来的协议,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应该继续执行,同时不断报告进展,而并非在人家问起后,才来搬出一大堆借口塘塞,且似乎没有人需要为此事负责。

当中需关注的重点,在于负责的部门所投入的资源多少,如果资源少得可怜,连最基本的中文翻译马来文的工作都没办法做好,还谈其它干嘛。

其实,一些民众原本想说可以透过这样的认证,得以进入政府部门服务,这些看来只有想的份,或许要等到下届大选,才出现一些“曙光”吧。

当然,大马承认中国文凭另一个原因预计也是为了换取中国承认大马学位,鼓励中国学生到大马留学,达致互惠互利的效果,可是,现在感觉任何意义都没有。

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日前说,中国将为马来西亚提供中文师资,在国小教导中文。嗯,如果上述情况可解决,当局无需引进相关师资,毕竟,我们也拥有优秀的人才啊。

引进中国老师之举,恰恰带出我国华教的问题及政府的矛盾,不承认统考文凭,可是却认可中国教师前来教学,同时,让人有感政治考量多过实际的意义。

一直以来,政府处理华教问题的方式,犹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长期的解决方案。问题悬而未决,只会让更多人才流失,再不展现诚意,诚信也将跟着破产!

 

要统考,但不伤害统考


2014-12-23 14:23星洲日报/东海岸

文:李勤政
 

关丹华社“要统考但不能伤害统考”,因为根据1995年教育法令151条与关中批文,关中是不能光明正大地参加统考的,关中只能通过绕道的方式达到参加统考的愿望。

关中批文3.7项列明关中媒介语为国语,教导国家课程和政府考试,批文第6称这所学校受到1995年教育法令及其条款,其他有关法令的约束,7.4项更清楚说明“须先获得教育部的批准才能更改批文所列的条件,任何更改须在注册证中列明”,批文7.7警告称“一旦没有遵守任何条件,这所学校的准证可以隨时被撤销”。

如果反对多源流中学的单元同化主义教育者,起诉董总滥用统考制造另一教育体系,即开放给关丹中华中学报考,不利国家团结,法官问在关中注册证中是否列明上述所说的理由,董总也只有利用上述所说的理由抗辩。

如果没有成功,法庭將立即宣判董总罪名成立,冻结或废除统考并赔偿对方的堂费,则我们將断送60间独中的灵魂和近十万名或广大华裔子弟升学之王牌的统考呀!而关丹与彭亨州华社將成为蒙受伤害或摧毁统考的千古罪人矣!

由于马来西亚还没有法律规定私立国中学生不能转校到独中就读与华文独中不能招收国中生的规定,因此在华教的大家庭里,只要关中同意,將会有多间独中义不容辞地领养关中生报考统考,至于领养方式可由两校校长去商议,这是能解决关中生报考统考的良策,这也符合关中“一边建设,一边爭取”的策略。

我是热爱华教的关丹家长,要统考,但不伤害统考。(星洲日报东海岸文:李勤政)

 

丘晒园华小风雨路


2014-12-24 12:26星洲日报/花城內外

文:李林
 

芙蓉丘晒园华小师生挨过漫长的货柜生涯,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教学楼。

它是原汁原味的园丘华小,距芙市中心仅4哩,坐落在拉务路旁,看起来像是旧式的牛寮,或废物寄存室。

它早就被当局宣布为危楼,大家不是不在意,就是无可奈何,直到一天发现木结构已被白蚁严重蛀蚀,隨时有坍塌的危险,才慌慌张张搬到货柜里寄读。

二千余个货柜生涯又不好过。由于它密不通风,晴天时像烈日下被迫做桑拿;一下雨又漏水,只有鸭子才会乐翻天。

前教育部副部长曾有意把它送入宏愿学校,说是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当他喜孜孜公布时,身边的董事长泪洒当场,感慨连连说:“大家都是马华同志,完全没想到这样对待我们!”

照片和感言高调见报,不知是大人良心发现,还是民族眾顾不可违,大计不了了之,它才避免沦为宏愿大体的养分。

在战火连连的中东加沙地区,联合国办得难民子弟学校都被炸了又建,始终都是瓦顶砖墻的。

在我们长期和平的地域,却有战事式货柜学校的存在,彰显出种族政治势力的强劲与霸道,另类的马来西亚能。

丘小得咸鱼翻身,一方面是关心华教人士坚持不懈,一方面也是时势所趋。

因为周围地段已进入发展阶段,破土和建设工程如火如荼进行中,一个新住宅区即將出现。

一所新华小的存在势必提高它的吸睛力,楼价会更好,发展商也乐于应时给予一些利便和协助。

(编按:作者李林已於20141126日逝世,此稿为李林生前手稿遗作,已徵得家人同意,继续刊出至手稿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