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6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742


独中历史本地史偏低?


2017.12.15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庞宣·


统考文凭多年未受政府承认,原因据说是卡在国文和历史这两科的课程内容上。前者被认为未臻SPM马来文水准,后者则被指本地史比例偏低,未达政府教科书的指定要求。事实是否如此?值得探研。

政治人物、朝野政党甚至政府高官长期以来都普遍存在着上述的印象。这种印象之所以形成,其中很大原因是政治操作的恶果,而非学术研究的结论,这点是可以肯定的。

近日,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就曾说过,独中历史的本地史篇幅占不到三分之一。他还说教育部要求独中历史教科书增加本地史的比例,作为政府承认统考证书的条件之一是无可厚非的。

董总立即发文告指出,目前华文独中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本地史与外国史的比例分别是53.73%46.27%,并非如张副部长所指的偏低比例。董总引用外国历史教科书为例,说明独中历史的编撰原则符合国际历史教育趋势,低年级的历史以介绍本国史为重点,高年级的阶段则扩充至周边区域和世界史,以便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和国际观。

董总的说明及澄清是适时且是必要的,足以厘清独中历史教科书编撰的实际内容,对争取统考受承认的工作上有加分的作用。不过,对于董总在历史科本地史被评为偏低的辩证课题上,笔者有两点补充的看法,不揣浅陋写下以供参酌:一,董总应强调历史教科书的章节内容。

长期以来统考被炒作为政治议题,教育部及政治人物甚少将它作为学术问题的专业探讨及认证,要复原其学术面貌可谓难之又难。不唯如是,普通一般平民百姓,甚至华裔对独中教科书亦一知半解,更遑论是历史科本地史是否偏低的问题了!为补充此方面的不足,笔者以为董总还可以做的工作是,具体列出初中历史本地史53.73%的比例的具体内容,即教科书第一、二及三册中,本地史的内容有哪些章节(列出页数尤佳),内容细节又是什么?以此类推,再依次列出第二及第三册的章节内容。

这样做,或稍嫌工作繁琐,但若不这样做,不但无法让教育部及政治人物释疑而产生偏见不利于争取统考受承认,即使是对华裔亦难以对独中历史教科书有全面的认识而真正了解其真相。

二,专注文告重点。笔者观察到董总及时发出的文告内容坚实且全面,对诠释事情真相有很大增益作用。唯,对指责对象似不宜多加訾议,对己方并无增值作用,反而予人有强作解人之嫌。即以对独中初中本地史过半所发的文告来看,虽说明了独中历史教科书的编撰原则符合国家历史教育趋势,但另一方面却指出大马教育文凭(SPM)中学历史课程仅约有20%左右属于国外和世界史内容,这样的课程编排已违反历史教育的趋势(似暗示编撰者不明教育哲学)。董总的指责即便有信实的教育数据为凭,但,在我国政府及教育部官员的眼里是否能有加分的作用,进而影响甚或改变其既存的偏失认知?说不定还认为董总的说词只是为辩而辩的强拗态度不可取,根本不会改变其对董总和独中教科书既存的偏见。如此一来董总的善意提点就变得白费心机了。

笔者的意思是,董总所发表的文告固然要阐明事情(或教育)的真相,但,重点应多落笔在己方所做的事项,公开说明情节越详细清楚越好。对还原事情真相有所帮助的同时,即可让对方了解董总的立场及温和的就事论事的态度,又可从中教育部份对董总或统考不甚了解的社会大众及华裔人士。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学府风光


——三语国民学校概览


2017/12/16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作者:陈正祥


西方有一句名言:“适者生存”。几百年来,华侨、华人在印度尼西亚世世代代衍生下去,堪称“适者生存”也。如今,昔日华侨的后裔已经成为印度尼西亚公民,本乎生与斯、活于斯、终于斯的理念,今日之华人族群数量已成为仅次于爪哇、巽达的族群。于是,他们所受的文化教育,绝不可能是参与当年的来自正统华文教育,俗称“华侨学校”,也绝不可能受“华文正统教育”。如笔者的儿女,因早已加入印度尼西亚国籍,故受的教育是国民教育,很现实。

学校是一时代的文化产物,今时今日,国民三语学校已取代了昔日之正统中华学校,所谓“华文教育”的内涵与模式,由各地华社兴办的三语学校,即学生要同时学习印尼语、华语和英语。与此同时,允许在各地的正规学校中设置华文课程,是我国政府采取的正确和明确的教方定向抉择,是时代进步的体现。这是我们应该支持和感到欣慰的事。在此,我们要认识到,华文课程如同英文课程一样,是当今“三语学校”的教学之一,并不等于恢复昔日的“华文教育”,三语学校是一种适应当今印度尼西亚社会需要的新型学校。因此,我们不能称它是“华校”,应该是国民学校(Sekolah Nasional)吧。本土化、民族化是他的教育定向了,今已列入了印尼国民教育体系,这是三语学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事实证明,面对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学生务须掌握三语甚至更多种语文,才能使印尼在国际竞争中居于更有利的地位,也使这些未来的栋梁之材,在促进印尼族群和谐和文化融合中发出更积极的正能量作用。

故此,应意识到三语学校办学宗旨,教学内容,培育目标等等,都必须符合本国政府教育部门的规定与措施,必须结合培养国家之精英,服务于当地社会为宗旨。只有这样,三语学校才能为政府所认可与确认,终于能被接纳入为印尼国民教育体系范畴中,从而得到了主流社会族群的普遍认可,由政治视角切入,得到“长治久安”之效。

时至今日,粗略所知,我国三语学校在全国各地皆有,比如:必利达三语国民学校、巴中三语学校、吉祥山学校、圣道学校、崇德三语国民学校、八华三语学校;万隆之劲松三语学校、曙光三语学校、基督教三语学校、崇仁三语国民学校;棉兰之崇文三语国民学校、卫理学校、菩提学校;梭罗之培育三语国民学校;泗水之新中三语学校、小太阳三语国民学校;普禾格多之普华三语;茉莉芬之茉华三语国民学校;任抹之任华三语国民学校;三宝垄之南洋三语国民学校;直葛之直华三语国民学校;巴厘之文桥三语学校;望加锡之望加锡三语学校,挂一漏万,祈希见谅。



承认统考, 对大家都好


2017/12/14 光华日报/异言堂 

~文:顾仕钏


我国一直倡导着单元教育为我国的主要教育政策,从淡米尔教育不受重视及独中统考的承认与否就可见一斑。举个例子,我国华文教育的发展并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许多华教问题无法获得完整改善,诸如华小国文课本问题、拨款不足、独中统考文凭不受承认等。这让为华文教育作出贡献的代代先贤们,一直对发扬华文教育的使命念念不忘。

对我而言,承认独中统考文凭不仅是华人为争取在我国的身份认同,也包括维持华人对教育的热忱和传统。但事实证明无论经过多少次的大选,政党在大选将至时口头轻易承诺下的“承认统考”一直是无了期。这本是单纯的教育课题,却一直被有心人横插一脚,把教育课题上升成政治及民族课题,有必要把一些莫须有的东西强加入教育课题使其变得扑朔迷离吗?

论学术水平,统考的标准是比SPM还有含金量的,因为SPM持有者按照教育部规定只能选修基础课程、国内外的大学预科班、A Level以及STPM,不像统考文凭的持有者只需要中等成绩(平均5B)就能直接选修大学一年级的学士课程,这缩短了读上大学的时间。

此外,统考的专业水平也获得全球上千所大专院校的承认和接受,其升学管道相较于SPM毕业的学生更多元化。除了马来西亚国立大学不能申请外,外国的大学几乎都欢迎。近年来,中国、香港和台湾的大学为了能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学,纷纷提供优厚的奖学金给独中生,其中包括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若是成绩达标者更有额外的奖助学金,并且日后无须偿还!

对于政府来说,承认统考文凭可以解决大马师资短缺的问题,那么政府就不必为了师资需求而舍近求远到中国寻找中文教师。独中可是一个庞大的师资来源等着政府前去开拓,这也间接减低了独中优秀人才的外流,并壮大国家本身。这个双赢的局面,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知晓了独中文凭的一些好处以及发展,但还是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阻止独中统考的发展,这不仅让本地教育业者心灰意冷,更是把一个优质的“宝藏”往国外推,这对于国家的发展前景不甚理想。古语说,攘外必先安内,在面对外面一群“张牙舞爪”的政客袭击,国家不应助长这样的歪风,理应给予统考文凭所带来的附加价值一个机会,一个能证明选择统考文凭是最正确的机会。



教育部新措施太匆匆!


2017.12.12星洲日报/大柔佛

~文:高城人


今年可谓是教育部的“改革年”,多项改革措施在毫无预警情况下匆促出炉,令人“叹为观止”,也使得许多学校行政人员难以适从。

今年可谓是教育部的“改革年”,多项改革措施在毫无预警情况下匆促出炉,令人“叹为观止”,也使得许多学校行政人员难以适从。

兹列教育部发出数项有别以往的新措施,并列举教育界同道的一般意见如下。

第一,禁止初小学生应用作业簿。教育界的意见是应用一本作业簿是合理的,因为作业簿有助于学生的书写学习。

第二,禁止校方对外公布会考成绩,也不可奖励优秀生。教育界的意见是不互相比较是合理的,只是不需要禁止奖励优秀生。

其实,各校家教协会奖励学生,不局限在考获8A学生,考获1A学生也获奖励,家教协会给予奖励是适当的,以奖励勤勉及有成就者,本来就是教育的一个原理。

第三,废除精英班。教育界的意见是学校设立精英班,不是为了炫耀优秀生,是为了提升教学的效率,因为教师可根据同一个班级、同一个程度的学生因材施教。若一个班级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学的过程将耗时耗力,更遑论提升教学效率了。

第四,微型学校将恢复“复级班”,即2个年级或3个年级在同一间课室。微型学校的同道普遍不认同恢复“复级班”,因为这将大大降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第五,一年级和二年级采用外国版的英文课本。两个年级课本的合订本,增加了书本的重量,这与教育部信誓旦旦要减轻书包重量的措施背道而驰,况且课本教材由外国作者编写,部份内容不尽符合国情。

以教育界人士的角度看来,上述措施不尽适宜。但愿教育部决策人在拟定与学校有关的政策时,能够同时参考更多教育专业团体,包括校长职工会的意见,避免以偏概全,善莫大焉。